聚仙樓的雅間裏。
林延潮與梅侃說話覺得很暢快,二人都是利益至上,效率至上的人,換句話說就是三觀比較合。
林延潮問道:“不知梅兄這一次進京除了收賬,還有什麽打算?”
梅侃道:“進京開設錢莊,我總不能老是在揚州作寓公。”
聽到錢莊,林延潮略有所思,笑著道:“不知梅兄是否有需要林某幫忙的地方了?”
梅侃笑道:“那是一定的,進京以後還是有不少地方要仰仗學士的,當然學士有什麽要我們梅家幫忙的,盡管吩咐,梅某別的未必幫得上,但錢卻是從未缺過。”
林延潮緩緩點頭,梅侃這話與‘我窮的隻剩下錢’異曲同工。
過了幾日,梅侃親自帶著他兩個兒子來林延潮府上。
林延潮知道人家梅侃說話果真不是‘隨便侃侃’的。梅侃讓兩個兒子拜了林延潮為師,並給了拜師禮。
林延潮看了梅侃出手的拜師禮。
嘖嘖嘖!
真定府一處莊子。
這處莊子離保定府不遠,近郭有上千畝田地,還圈了一處山林,山林裏建山莊可供避暑。
田莊的莊頭都跟著梅侃來了,見了林延潮當即叩頭,行主仆之禮。
田莊還有上百號莊農婆子馬夫,還有掃灑仆役,他們的賣身契也是一並帶來了。
麵對梅家的如此厚意,林延潮還能說什麽,下不為例就是了。
有了這處莊子,林延潮當下將陳振龍叫來。
林延潮之前吩咐他,招募老家的熟練老農,這些人都是之前幫助陳家栽種過番薯的。
聽說要來京師,這些老農大多不願意去,但林延潮給出了高薪。重金之下倒是募了二十幾人千裏迢迢來至京師,林延潮又讓陳行貴他們從蘇浙一帶招募熟練莊稼事的農人一並至京師來。
林延潮按照記憶裏的農政全書,將如何保留薯種薯藤的辦法教給陳振龍。
陳振龍與林延潮找來的經驗豐富的老農商量後,決定采取挖深窖的辦法,來保留薯種薯藤過冬。
這時已是九月,他們準備一番後,決定在第二年開始在北方試種番薯。
一旦試種成功,就立即在京畿各地推廣。
對於此事林延潮自是十分上心,這關係著他的前程,同時也是關係著徐貞明的前程。
徐貞明聽林延潮的吩咐,上了一封請罪疏給天子,請罪疏大意是主動認罪,說自己思慮不周,興修水利,反而改變了河流走向,引起了‘老百姓們’的意見。
所以他決定改變興修水利,而是改以屯墾旱田,在北方招募有經驗的南方農夫,試種旱稻,洋芋等旱地農作物,取得一定經驗後再推廣至民間。
這封幾乎完全照搬林延潮意思的請罪疏,最後得到了天子的原諒。
沒有張鯨的阻擾,以申時行為首的內閣,立即擬旨將徐貞明尚寶司卿的銜職免掉,恢複屯田禦史的本官,繼續負責京畿的屯田之事。
如此徐貞明算是戴罪立功了,但興修水利的大政方針失敗後,反而更激起了他事功的決心。
徐貞明現在是三天兩頭的往林延潮家裏跑,研究探討如何在京畿開展屯墾旱田之事。
卻說林延潮在京屯墾時。
紫禁城的內校場,天子正在策馬揚鞭。
天子今年二十五六歲,雖說身形有些微胖,但在馬背上馳騁動作卻是十分矯健。
張鯨見天子策馬飛馳,不時與身旁的小太監們誇讚天子的騎術,反而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張宏一臉憂心忡忡。
不久天子馳畢一躍跳下馬來,與張宏,張鯨笑道:“兩位伴伴,你們看朕的騎術如何?”
不等張宏說話,張鯨即搶著道:“陛下,真是英明神武,這匹土魯番進貢的千裏駒,自入上林苑來,是誰也降服不了,唯獨到了陛下麵前可謂神驥得主,陛下要他前他前,陛下要他後他後,那是服服帖帖,由此可知千裏駒也知天威啊。”
天子哈哈聞言大笑,又看向張宏問道:“張伴伴,你怎麽看?”
張宏滿臉憂心地道:“陛下,內臣之言恐令陛下不快。”
天子道:“張伴伴,有什麽話直言無妨。”
張宏道:“方才老臣在旁看得心驚肉跳,雖說陛下騎術了得,但陛下乃萬金之軀,萬一馬有失蹄,後果不堪設想。”
天子擺了擺手道:“此迂腐之見,當年唐宗宋祖,本朝太祖成祖不也都是馬背上得得天下嗎?為何他們馳馬時,沒有人擔心他們從馬背上摔下來。”
“朕自幼長於深宮,深恨不能效太祖成祖那般,以武功平定天下,難道騎騎馬也不行了嗎?你們勸這個勸那個,這也不許,那也不許,好生沒趣。”
張宏道:“陛下,眼下天下太平,當以文治為先,武功次之。內臣不敢阻止陛下策馬,隻是請陛下小心……”
“小心什麽?”
張宏道:“……小心武宗的前車之鑒。”
聽到這裏,眾內監們都是臉色一變,明武宗就是正德皇帝,當年失足落水而死,張宏提到這個不是犯了天子的忌諱嗎?
張鯨臉上喜色卻是一抹而過。
但見天子重重哼了一聲,張宏跪了下來,脫冠在地,露出滿頭白發道:“陛下,臣失言,臣死罪,臣自知年紀老邁,願去南京給太祖守陵,了去殘生。”
天子臉色劇變,二話不說拂袖而去,當下眾太監連忙跟上天子腳步,校場裏唯獨留下了跪著的張宏。
校場上起了風,黃沙打在張宏臉上。張宏跪在校場上,一動不動。
卻說天子回到弘德殿,換下戎服穿上了青色的龍袍。
張鯨見天子餘怒未消當下陪笑道:“萬歲爺,幹爹人老了,已經是糊塗蟲了,他的話您千萬別放在心上。”
天子看了張鯨一眼道:“你幹爹確實是老糊塗了,這些年一再頂撞朕。”
張鯨道:“萬歲若真是心煩幹爹,不如將幹爹落一個閑職就是,幹爹畢竟上了歲數,落個閑職也是好生給他養老,如此頤養天年也是天家的恩典啊。”
天子這時怒氣已消去了大半當下道:“你幹爹說的話雖然難聽,但未必沒有道理。而你說的話,雖是處處揣摩朕的心思,但有幾分是真的?”
張鯨連忙道:“陛下……”
天子擺手道:“張鯨,你自掌東廠第一日來,那些話不利於你的話,就自然而然的會傳到朕耳裏來。”
“有些事朕心底明白,但麵上裝著的不知道,或者是不願意知道。朕怕萬一追究到底了,朕會忍不住,不念多年的舊情。所以張鯨你有本事,繼續瞞著朕,不要讓朕有知道的一日,否則一旦事情上了台麵,朕會自己收拾你。”
張鯨走出弘德殿時,滿頭是汗。
張鯨回到內府將自己親信蕭玉,王忠,張紳他們找來想對策。
蕭玉道:“幹爹,兒子以為陛下也隻是懷疑而已,並沒有實據,陛下心底對幹爹還是信任的。”
“廢話,我是叫你們來商量對策的,不是要你們揣摩陛下心思的。”
王忠道:“幹爹,兒子以為幹爹當初能得陛下恩寵,就在‘投其所好’,今日我們繼續辦就是。眼下陛下寵愛鄭妃,我們就著意交好鄭妃,比如鄭妃的兄弟鄭國泰,不是想找事幹嗎?咱們可以在錦衣衛裏給他尋他差事。”
張鯨指著王忠道:“聰明,還是你有辦法!”
蕭玉不甘落後道:“幹爹,兒子昨日在京畿覓得十幾個美人,可在乾清宮服侍陛下起居,陛下必會喜歡。”
張鯨目光一亮道:“嗯,美人承恩,陛下有了玩樂,此事也就過去了。挑選美人的事你一定要上心。”
張鯨對張紳道:“你之前說在京裏結交的西域番僧,以及道人呢?”
張紳見終於有了自己說話的時候,立即表現道:“回幹爹的話,兒子也是盡力了,費了好大的功夫才從那西域番僧來討得秘藥,兒子找好幾人試過了,一夜連禦數女不成話下,事前再服用那幾個道士開的助性的方子,其樂更甚啊!”
張鯨大笑道:“好,好,好,隻要陛下能夠高興,那些不快自會煙消雲散。記住,隻要有幹爹在,也就有你們的富貴在。”
三人一並稱是。
三日後。
文華殿經筵。
這一日一大早,林延潮與百官齊至文華殿外,等候天子駕臨。
林延潮現在身上沒有經筵講官的差事,但遇到經筵時,也是必須侍駕的。
不僅僅是林延潮如此,眾大臣們也是如此,自經筵定下後,這就成了規矩,大臣們風雨無阻都必須值經筵,而天子自也應當風雨不綴。
申時行作為首輔也是知經筵官,年紀那麽大了,也是天還沒有亮就到了,但眾官員在秋風裏等候了快一個時辰,天子的禦駕卻遲遲沒有到,這樣的事卻是從未有過的。
幾位大臣們有些不安,吏部尚書楊巍與幾位大臣向申時行問道:“陛下遲遲未到,甚是蹊蹺,元輔是不是派人去問一問消息?”
就在這時,太監張誠匆匆趕來,一見申時行即道:“陛下有旨免今日經筵。”
申時行等人都吃了一驚,經筵這樣的大事,是能免則免的?
“不知何故?”
張誠平靜道:“陛下頭暈眼黑,力乏不興,實是龍體欠安。”
林延潮與梅侃說話覺得很暢快,二人都是利益至上,效率至上的人,換句話說就是三觀比較合。
林延潮問道:“不知梅兄這一次進京除了收賬,還有什麽打算?”
梅侃道:“進京開設錢莊,我總不能老是在揚州作寓公。”
聽到錢莊,林延潮略有所思,笑著道:“不知梅兄是否有需要林某幫忙的地方了?”
梅侃笑道:“那是一定的,進京以後還是有不少地方要仰仗學士的,當然學士有什麽要我們梅家幫忙的,盡管吩咐,梅某別的未必幫得上,但錢卻是從未缺過。”
林延潮緩緩點頭,梅侃這話與‘我窮的隻剩下錢’異曲同工。
過了幾日,梅侃親自帶著他兩個兒子來林延潮府上。
林延潮知道人家梅侃說話果真不是‘隨便侃侃’的。梅侃讓兩個兒子拜了林延潮為師,並給了拜師禮。
林延潮看了梅侃出手的拜師禮。
嘖嘖嘖!
真定府一處莊子。
這處莊子離保定府不遠,近郭有上千畝田地,還圈了一處山林,山林裏建山莊可供避暑。
田莊的莊頭都跟著梅侃來了,見了林延潮當即叩頭,行主仆之禮。
田莊還有上百號莊農婆子馬夫,還有掃灑仆役,他們的賣身契也是一並帶來了。
麵對梅家的如此厚意,林延潮還能說什麽,下不為例就是了。
有了這處莊子,林延潮當下將陳振龍叫來。
林延潮之前吩咐他,招募老家的熟練老農,這些人都是之前幫助陳家栽種過番薯的。
聽說要來京師,這些老農大多不願意去,但林延潮給出了高薪。重金之下倒是募了二十幾人千裏迢迢來至京師,林延潮又讓陳行貴他們從蘇浙一帶招募熟練莊稼事的農人一並至京師來。
林延潮按照記憶裏的農政全書,將如何保留薯種薯藤的辦法教給陳振龍。
陳振龍與林延潮找來的經驗豐富的老農商量後,決定采取挖深窖的辦法,來保留薯種薯藤過冬。
這時已是九月,他們準備一番後,決定在第二年開始在北方試種番薯。
一旦試種成功,就立即在京畿各地推廣。
對於此事林延潮自是十分上心,這關係著他的前程,同時也是關係著徐貞明的前程。
徐貞明聽林延潮的吩咐,上了一封請罪疏給天子,請罪疏大意是主動認罪,說自己思慮不周,興修水利,反而改變了河流走向,引起了‘老百姓們’的意見。
所以他決定改變興修水利,而是改以屯墾旱田,在北方招募有經驗的南方農夫,試種旱稻,洋芋等旱地農作物,取得一定經驗後再推廣至民間。
這封幾乎完全照搬林延潮意思的請罪疏,最後得到了天子的原諒。
沒有張鯨的阻擾,以申時行為首的內閣,立即擬旨將徐貞明尚寶司卿的銜職免掉,恢複屯田禦史的本官,繼續負責京畿的屯田之事。
如此徐貞明算是戴罪立功了,但興修水利的大政方針失敗後,反而更激起了他事功的決心。
徐貞明現在是三天兩頭的往林延潮家裏跑,研究探討如何在京畿開展屯墾旱田之事。
卻說林延潮在京屯墾時。
紫禁城的內校場,天子正在策馬揚鞭。
天子今年二十五六歲,雖說身形有些微胖,但在馬背上馳騁動作卻是十分矯健。
張鯨見天子策馬飛馳,不時與身旁的小太監們誇讚天子的騎術,反而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張宏一臉憂心忡忡。
不久天子馳畢一躍跳下馬來,與張宏,張鯨笑道:“兩位伴伴,你們看朕的騎術如何?”
不等張宏說話,張鯨即搶著道:“陛下,真是英明神武,這匹土魯番進貢的千裏駒,自入上林苑來,是誰也降服不了,唯獨到了陛下麵前可謂神驥得主,陛下要他前他前,陛下要他後他後,那是服服帖帖,由此可知千裏駒也知天威啊。”
天子哈哈聞言大笑,又看向張宏問道:“張伴伴,你怎麽看?”
張宏滿臉憂心地道:“陛下,內臣之言恐令陛下不快。”
天子道:“張伴伴,有什麽話直言無妨。”
張宏道:“方才老臣在旁看得心驚肉跳,雖說陛下騎術了得,但陛下乃萬金之軀,萬一馬有失蹄,後果不堪設想。”
天子擺了擺手道:“此迂腐之見,當年唐宗宋祖,本朝太祖成祖不也都是馬背上得得天下嗎?為何他們馳馬時,沒有人擔心他們從馬背上摔下來。”
“朕自幼長於深宮,深恨不能效太祖成祖那般,以武功平定天下,難道騎騎馬也不行了嗎?你們勸這個勸那個,這也不許,那也不許,好生沒趣。”
張宏道:“陛下,眼下天下太平,當以文治為先,武功次之。內臣不敢阻止陛下策馬,隻是請陛下小心……”
“小心什麽?”
張宏道:“……小心武宗的前車之鑒。”
聽到這裏,眾內監們都是臉色一變,明武宗就是正德皇帝,當年失足落水而死,張宏提到這個不是犯了天子的忌諱嗎?
張鯨臉上喜色卻是一抹而過。
但見天子重重哼了一聲,張宏跪了下來,脫冠在地,露出滿頭白發道:“陛下,臣失言,臣死罪,臣自知年紀老邁,願去南京給太祖守陵,了去殘生。”
天子臉色劇變,二話不說拂袖而去,當下眾太監連忙跟上天子腳步,校場裏唯獨留下了跪著的張宏。
校場上起了風,黃沙打在張宏臉上。張宏跪在校場上,一動不動。
卻說天子回到弘德殿,換下戎服穿上了青色的龍袍。
張鯨見天子餘怒未消當下陪笑道:“萬歲爺,幹爹人老了,已經是糊塗蟲了,他的話您千萬別放在心上。”
天子看了張鯨一眼道:“你幹爹確實是老糊塗了,這些年一再頂撞朕。”
張鯨道:“萬歲若真是心煩幹爹,不如將幹爹落一個閑職就是,幹爹畢竟上了歲數,落個閑職也是好生給他養老,如此頤養天年也是天家的恩典啊。”
天子這時怒氣已消去了大半當下道:“你幹爹說的話雖然難聽,但未必沒有道理。而你說的話,雖是處處揣摩朕的心思,但有幾分是真的?”
張鯨連忙道:“陛下……”
天子擺手道:“張鯨,你自掌東廠第一日來,那些話不利於你的話,就自然而然的會傳到朕耳裏來。”
“有些事朕心底明白,但麵上裝著的不知道,或者是不願意知道。朕怕萬一追究到底了,朕會忍不住,不念多年的舊情。所以張鯨你有本事,繼續瞞著朕,不要讓朕有知道的一日,否則一旦事情上了台麵,朕會自己收拾你。”
張鯨走出弘德殿時,滿頭是汗。
張鯨回到內府將自己親信蕭玉,王忠,張紳他們找來想對策。
蕭玉道:“幹爹,兒子以為陛下也隻是懷疑而已,並沒有實據,陛下心底對幹爹還是信任的。”
“廢話,我是叫你們來商量對策的,不是要你們揣摩陛下心思的。”
王忠道:“幹爹,兒子以為幹爹當初能得陛下恩寵,就在‘投其所好’,今日我們繼續辦就是。眼下陛下寵愛鄭妃,我們就著意交好鄭妃,比如鄭妃的兄弟鄭國泰,不是想找事幹嗎?咱們可以在錦衣衛裏給他尋他差事。”
張鯨指著王忠道:“聰明,還是你有辦法!”
蕭玉不甘落後道:“幹爹,兒子昨日在京畿覓得十幾個美人,可在乾清宮服侍陛下起居,陛下必會喜歡。”
張鯨目光一亮道:“嗯,美人承恩,陛下有了玩樂,此事也就過去了。挑選美人的事你一定要上心。”
張鯨對張紳道:“你之前說在京裏結交的西域番僧,以及道人呢?”
張紳見終於有了自己說話的時候,立即表現道:“回幹爹的話,兒子也是盡力了,費了好大的功夫才從那西域番僧來討得秘藥,兒子找好幾人試過了,一夜連禦數女不成話下,事前再服用那幾個道士開的助性的方子,其樂更甚啊!”
張鯨大笑道:“好,好,好,隻要陛下能夠高興,那些不快自會煙消雲散。記住,隻要有幹爹在,也就有你們的富貴在。”
三人一並稱是。
三日後。
文華殿經筵。
這一日一大早,林延潮與百官齊至文華殿外,等候天子駕臨。
林延潮現在身上沒有經筵講官的差事,但遇到經筵時,也是必須侍駕的。
不僅僅是林延潮如此,眾大臣們也是如此,自經筵定下後,這就成了規矩,大臣們風雨無阻都必須值經筵,而天子自也應當風雨不綴。
申時行作為首輔也是知經筵官,年紀那麽大了,也是天還沒有亮就到了,但眾官員在秋風裏等候了快一個時辰,天子的禦駕卻遲遲沒有到,這樣的事卻是從未有過的。
幾位大臣們有些不安,吏部尚書楊巍與幾位大臣向申時行問道:“陛下遲遲未到,甚是蹊蹺,元輔是不是派人去問一問消息?”
就在這時,太監張誠匆匆趕來,一見申時行即道:“陛下有旨免今日經筵。”
申時行等人都吃了一驚,經筵這樣的大事,是能免則免的?
“不知何故?”
張誠平靜道:“陛下頭暈眼黑,力乏不興,實是龍體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