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蒙蒙的天色,籠罩著天地之間的萬物,大聖王朝的陣營就在一片迷離虛幻之中,如今還早,約莫半個時辰之後才會升起太陽。
她緩緩睜開眼,眼底的光景從朦朧變成真切,本以為自己已經死了,若她已經死了,她就該徹底擺脫這個鬼地方。
但可惜沒有。
她還在這個帳內,唯獨不同的是,周遭的雜物已經打點清楚,堆放在一處角落,似乎為了迎接何事才這麽收拾整齊。
她記得的事,並不完整,她記得自己衝鋒殺敵,她記得為了救下北國人而被搶奪手中鞭子,失去鞭子的自己,宛若失去武器的將軍,她狼狽落地,狼狽地被利劍逼近喉嚨,狼狽地成為敵國的戰俘。
出征的決定,沒有任何人強求,是她心甘情願的,哪怕知曉在戰場上會遇到險難,甚至興許會死在戰場上,白骨長埋。
她沒半點遲疑,跪在皇兄麵前請求讓她出征,殺盡大聖王朝之輩。
她的鞭法,出神入化,已然在北國為第一人,她素來獨來獨往,雖然是北國的金枝玉葉,她不過有一個“刁蠻公主”的名號,她知曉很多人怕她。怕她的粗魯,怕她的直率,怕她的野蠻,怕她的不近人情,怕她這耍的利落的一手鞭子――皇兄娶了二十位妃嬪,個人有個人的長處,唯獨有一件事是一樣的,她們都不喜歡自己,更不願跟她親近。
當然了,場麵上的話誰都會說,場麵上的姑嫂都會做,但她一眼就能看清沒有一個人是真心的。她們多數都是大家閨秀,出身也好,家教也好,卻又跟自己完全兩樣,她們多多少少受了家族的熏陶影響,幾乎沒有人是看得起自己,迎合寒暄,也隻是因為皇兄的關係,隻是因為她跟皇兄是勝過親兄妹的交情。但即便如此,她不願跟後妃交惡,北國皇宮之內已經許多年沒有祥和氣息了,皇兄有了後宮,有了皇嗣,她身為皇妹,總也不能總是拒人於千裏之外的冷若冰霜。她努力地跟後妃們相處,這樣的平靜日子,倒也維持了半年多,親自打破這陣寧靜的人,是她自己。
若不是有一回,她折回宮裏去,隻為了取回自己落下的東西,正好撞見幾位妃嬪毫無顧忌地談論她的事,她也不知這些女人個個美麗端莊,居然也能說出那麽尖銳涼薄的言語,哪怕她刁蠻任性,那些話也讓她心如刀紮。她當下就變了臉色,不顧皇後在場,疾步走到哪幾個妃嬪的麵前,甩了每個人一巴掌,推倒了桌椅才憤然離去,哪怕皇後娘娘開口要挽留她要勸慰她也不聽。
那一夜,她自然是在宮裏更出名了,害怕她的人也更多了,但正因為皇兄知曉了此事,也不曾偏袒那幾個後妃。此事索性就不了了之,後妃們懼怕她狠毒的手,從今往後,她就再無聽到她們討論自己了。
她是寶月公主,無論貧賤高貴,都受不了別人當麵侮辱抑或是背後談論,她生性直率,更容忍不了妃嬪的多嘴勢利,陽奉陰違。這就是她的弊病,但她也知曉,她就像是一顆沙子,雖然在蚌殼裏磨練了很多年也終究未曾變成一粒珍珠的有光彩的沙子而已,丟棄在一堆大大小小的珍珠之內,她便變得更加不同了,這般致命的不同……為難自己,為難皇兄,自然也為難那些個性情迥然不同的後妃們。
皇兄不曾指責她半個字,也不曾提及那件事,但她明白宮裏的事,皇兄怎麽可能不知曉?!
比她更年幼的公主,也已然成為人婦,她住在宮裏,沒一個人開心。她更不願自己成為皇兄跟後妃之間的阻礙,這是遲早的事,皇兄本該更偏袒自己的女人才對,而並非她這個任性的皇妹。
從那一回之後,她就再也不住在宮裏了,一夜間將所有的物什都搬上馬車,趕赴和豐牧場,專心看管她的牛羊馬匹。皇兄曾經親自來牧場看過她,隻是她依舊不曾答應回宮,她原本就不過是一個卑微的牧羊女的孩子,若並非父皇出宮見著她的生母,自己也隻是一介貧民,命運不會如此懸殊。
佑爵無法說服她,最終還是跟過去一樣,依了她的心願,唯獨皇兄召見她,她才偶爾進宮去。
她的心中再氣憤,終究不願插入皇兄的後宮,終究不願插足皇兄的家事。
“你確定這回不是跟朕賭氣,才要去戰場?”佑爵的話,依舊回響在寶月公主的耳畔,她無力地閉上雙眼,一遍遍地問自己。
她上戰場,隻是想跟別人證明自己,隻是想抹去身上的汙點和不可靠的傳聞,賭氣嗎?她不是那麽嬌滴滴的女人,二十來歲的女人,又如何會跟皇兄耍這等的女兒家脾氣?再說上戰場殺敵並非小事,她再魯莽衝動,也絕不會拿自己的性命去賭氣。二十多年來,她從不厭世消極,對宮裏朝中任何事沒有野心,並非她就沒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
她如今成為大聖王朝的戰俘,甚至不知等待她的會是生存還是死亡――
在最後一戰上,她雖然不曾親眼見著,但已然知曉了勝負,皇兄手中的火槍擊中了大聖王朝的皇帝,但大聖王朝的將士們卻還是破了北國的騎兵陣,讓北國敗下陣來。
大聖王朝之中,一片死寂,明明容納四千人的陣營,安靜的像是沒有一個活著的人,連一聲喘息聲都聽不到。仿佛這兒,就隻有她一人,宛若她身處的是一個虛幻的陣地,周邊個個帳內都沒有人。她無力地坐在堆著雜物的帳內,滿心寂寥,更有些不安和慌張,自從戰役結束之後,甚至準時送飯來的人,也遲遲不見蹤影。
她原本不曾打算活下來,在大聖王朝的陣營內之後,甚至一度想要絕食尋死,隻因她知道在敵國中活著或許比去死更加折磨自己。軍中更是沒有任何人同情憐憫她,隻會將她當成是北國敵人,在她拒絕了兩頓飯之後,就再無人來給她送過水米。
她很疲憊,更覺心累,一整天不曾吃過東西,再強悍的刁蠻公主,也不過淪為一隻無害羔羊,在朦朦朧朧的夢境之中,她睜開眼見到了皇兄,佑爵的眼神,臉上的笑容一如既往,他安慰她,要她活下去,等待北國勝了將她接回去。
她是在這樣的希冀之中挺下來的,直到最後,她明白這並非是一場夢境,而是皇兄當真冒著危險,獨自來了敵國陣營,隻為了安撫她,不讓她輕生。
秦昊堯被火槍傷的厲害,每一日的等待都漫長的像是一年,寶月公主明白如今無人給她送飯送水也是自然,他們義憤填膺,如何容忍她還能活著?此刻哪怕她不吃大聖王朝的一粒米,不喝大聖王朝的一口水,她也是罪人,哪怕隻是安安靜靜地活在這個角落裏,哪怕隻是無力疲憊地呼吸喘氣,也是罪,無法饒恕的罪。
她沒有力氣爬出這個營帳之內,哪怕不曾出現在他們的麵前,她也坐立難安,哪怕她口鼻間的呼吸那麽輕,她也不敢鬆懈,不知何時會有人衝進來,將她刺死。若是她此刻爬出這個藏身之所,說不準更是死的淒慘。
到了第三日,她更是連坐著的力氣都沒了,渾渾噩噩,這回她當真覺得自己要死了,這回定是沒辦法逃離險境了。
何時被大聖王朝的小兵們拖著身子到練兵場,她並不是毫無感覺,被人拽著手臂,在粗糙暖熱的地麵上拖行了很長一段路,她的整個背脊腿根都宛若火燒般疼痛,她總歸是女兒身如何能經得起這般毫不憐惜地魯莽舉動?
無法容忍的疼痛,為她拉回一分神智,她痛得滿身大汗,眼眸半開半合,她無精打采,沒有半分精神,被人狠狠在背後踹了一腳,軟綿綿地跪下了。她忍痛皺了皺眉頭,費力將眸子睜開,她隱約看得清楚有人將她宛若粽子一般嚴嚴實實地綁縛在木樁上,拳頭般粗細的麻繩宛若一條巨蛇般蜿蜒絞殺了自己。黑發淩亂,她透過發絲之中的縫隙,望向四周的景象。
到處都是人……圍繞在她的周遭,仿佛她就是一個豎起的箭靶子,再明確不過的目標,等待眾人揚起手中的弓箭,迎接她的――將會是萬箭穿心的下場。
她注定逃不開這一個死劫。
她離開北國已經一個半月了,在死前的時候,突然有一刻間,想念她的國家。
但想這些又如何呢?在敵國的陣營之內,再也不會有人幫她一把,再也不會……死在敵人的陣營之內,是再理所應當的死法,也好過一輩子在流言之中折磨難過。[]
這回上蒼總算是垂憐她,給她一次痛快的死法。她至少不曾受過任何屈辱,是被戰爭殺死的,死的光明正大,哪怕沒有流芳百世,也足以堵住北國所有人的嘴。
隻是這一回,她等的時候……未免太漫長,甚至她已然走入了一片白光之內,她知曉那並非是尋常的夢境,一旦徹底消失在其中,她也不必再眷戀這個世間。
那兒是白茫茫的,宛若成千上百隻白色羊羔緊緊貼在一道,她垂著螓首,閉上眼去,尾指動了動,早已分不清虛實,隻為了輕輕觸碰那一隻懷中的羊羔。
剛剛勾動了尾指,卻不曾觸碰到白色柔軟溫暖的羊羔,隻是有人的腳步聲越來越重,最終停在她的身前不再走動。
她不曾抬起眉眼,如今她是俎上魚肉,總是任人宰割,哪怕來人手中揮舞的是冷冰冰的大刀,於她而言也絕不會有任何不同。
隻是她的身子之上,不曾傳來任何疼痛,也沒有任何一處裂開,更不曾有一滴溫熱的鮮血往外流――仿佛有人俯下身來,為她鬆了綁,她原本就沒有任何力氣,身上的麻繩斷開的那一瞬,她擺脫了背後的木樁,也緩緩傾倒了身子,卻不知是誰,一雙粗糙卻又厚重的雙手,微微扶住了她,隨即她的身上被覆上一層暖熱,下一瞬,她便再也沒有任何神智了。
被一名小將扶著,她幾乎是拖著步伐回到帳內,昏昏沉沉地睡到天黑,才被那名小將喚醒,周宗將手中的清水端到她的唇邊,她再也不抗拒,將那一大碗水全部喝下也覺得不夠。她宛若被逼到了死角的困獸,又餓又渴,又累又乏,周宗悄悄送來了米粥,見她還無力氣端起碗,他也耐心地端到她的嘴邊,等待她一口一口地將米粥咽下。
過了二更天,她漸漸有了力氣,雖然喉嚨口的嗓音還是虛弱,她看周宗要走,急忙用盡全力喊了聲:“多謝你了……”
“不用謝我,你真正要記在心裏的人是張將軍,他開了口,我才敢送這些東西來。”周宗匆匆忙忙說了聲,見她恢複了神智,定是再無性命之危,便匆忙離開。雖然他也有些同情這位敵國公主,但要沒有將軍發號施令,她或許今日晌午就已經死了。而如今再如何憐憫她,彼此的身份勢不兩立,哪怕戰役結束,他也不能跟她走的親近,他隻是奉命來照顧她的人,更不能跟她相處的太過熟絡。
寶月微微凝眉,如今隻剩下一個人,她想象著外麵定是夜色濃重,星空璀璨,唯獨她依舊不能邁出一步,去好好瞧瞧天上的月亮。
她再度昏昏沉沉地倒下身子,如今的心裏,卻不再寒冷如冰,腦海之中滿是那個貴人的名字。
張將軍。
這回大聖王朝出征,皇帝是軍中統帥,而隨同伴隨左右的,是兩名將軍,一個是範宏大將軍,另一個便是張奇將軍。
她知曉自己定是見過他的,在戰場上見到的他,到底是何等的模樣……她卻怎麽也記不起,整個身子宛若一灘爛泥,整個腦海宛若一片泥淖,她便是跌入黑霧之中,幾個時辰後才醒來。
她將這些回憶,由遠及近地回想了一遍,一邊等著天亮,一邊等著他們對她的處置,她隱約能夠猜出,今日大聖王朝的人,就要動身班師回朝,雖然,天子才在昨日醒來,但顯然他已經迫不及待要回去了。
大聖王朝對她而言,遙遠又陌生,若她是謹守規矩安靜賢惠的公主,怕是此生都不必經曆這樣的劫難。她在腦海裏搜尋了一番,卻驀地記起一個女人的容顏,寶月公主咬牙費力支起自己的雙手,眼神一凝。想起她的和豐牧場,這輩子也曾經有人坐在牛羊群中,從她手中接過剛出生不久的軟嫩白羊羔,眼底的溫暖笑容,那是真心的喜歡。
可惜那個人,命運坎坷,原本該是遠嫁北國和親的妃子,最終大聖王朝翻臉不認,又將她接了回去,後來不知為何,她就成為當今天子的皇後,更可惜的是紅顏薄命,還沒過二十歲的生辰就病逝了。
她並不心思細膩的女子,隻是當年對這件事而言,她或許是最近的旁觀者,她看著皇兄在那段孽緣之中痛苦卻又難以放下了那麽多年,若不是那個大聖王朝的女子,或許劉皇後如今還操控著皇兄的情感,操控著整個王朝的命脈。皇兄留戀著劉皇後,更是留戀一段不曾得到的過去,但因為那個女人,他一手斬斷了那些有毒的回憶,整個人更加果敢利落。皇兄登基雖然是大勢之趨,但那個女人難道就沒有半點功勞嗎?!
她隱約看得出來,當年皇兄看那個女人的眼神,跟如今他看任何一名後妃的眼神都不同,但如今再去追究這些,也是無益。
皇兄看似輕浮,又能對幾個女人有過真心?或許那些後妃,又有幾個能對他真心?
後宮,原本就是一筆很難算清的帳。
寶月公主還未從思緒之中抽離出來,帳門口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簾子一掀開,便見著了周宗的麵孔。
“你自己能走了嗎?”
他扯著嗓子,揚聲問了句,滿頭大汗,似乎在外忙碌了很久了,嗓音之內滿是粗重的喘氣聲。
“我能走了……”寶月咬牙直起身子,嗓音依舊不曾恢複往日的中氣,身上的黑色大麾滑落,她眼眸一閃,不知心中生出一抹莫名的衝動,俯下身子將大麾拾起。
“那就快走吧,想到你如今沒力氣跟我們一道行軍,堆放東西的幾輛馬車之內有一輛東西不多,還能坐個人,張將軍剛剛說起,我這就帶你去。”周宗看她極為緩慢地挪動腳步,突地有些不耐,老成地教訓了一番:“不過我話說在前頭,你可不要妄想逃跑,不然不但連累了我,還虧了張將軍的一番苦心――”
她斂眉,默不作聲,她這般破敗的身子,別說逃跑了,就算是跑了,還能回得去北國嗎?!
她不想認命,但勝負已分,皇兄已經盡力,能救她的――就隻剩下自己了。
走出營內的時候,天際的明朗天空,萬裏無雲,今日又是一個好天,她仰著頭,張開雙臂,貪婪地汲取著這些充滿希冀溫暖的陽光。
她即將要跟隨大隊人馬去大聖王朝,或許到時候迎接她的便是漫長的牢獄生活,或許這是她最後幾天能夠見著這世間萬物,她自然要用自己的雙眼,雙手,好好感覺觸摸一番,往後,才不至於追悔莫及。
夏日暖風拂過她身上的黑色大麾,她的甲胄早已在上回就被扒下,如今隻著一身素白裏衣,軍中沒有女子,她也沒有任何衣裳更換。若不是有這件男人的大麾罩住了她的身體,她實在狼狽至極。
望向遠處的幾座馬車,周宗的腳步太快,她跟了幾步就落下來,周遭將士有的見了她個個麵色難看,雖再無人斥責謾罵,但她能從那些人的眼神之中看出,他們對她的恨意依舊不曾消退。
避開他們,她咬牙費力跟上周宗的腳步,無數道尖銳的目光跟她擦肩而過,她急於找到那個藏身之所。她知曉自己此刻定是醜陋不堪,好幾日不曾梳妝打扮,定是跟怪物一般可怕,她暗暗歎了口氣,她隻是一個人質而已。
“就是這一輛馬車了,何時全軍停下休息的時候,我會給你送吃的來。”周宗的腳步停在一輛馬車前,轉過頭來,朝著她說道。看她麵色黯然,憔悴至極,他實在不忍心,從懷中掏出一小包幹糧,塞入她的手中。她昨日才喝了一大碗粥湯,如今行軍路上可哪有新鮮粥湯給她?他將自己的幹糧留著給她路上吃,眉頭一皺,這就轉身要走。“這個就給你吧。”
“你對我實在是好,請收下這個,算是我的心意――”寶月公主低下頭,從輕顫的右手之上取下一枚金戒,她宛若男兒般利落活著,鮮少帶那些累贅的朱釵首飾,日日不離身的,唯有這一枚看似簡約的戒指。
“我隻是可憐你……”周宗卻一把推開她的手,丟下這一句話,當下就看著她麵色驟變,他有些愧疚,低聲說了句:“家中也有長姐,所以可憐你,但你的東西我絕不會收的,你就自己留著吧。”
周宗扭頭就走,似乎是因為她的舉動而生氣了一般,這個小將約莫剛滿二十歲,隻是他的麵目卻生的格外稚氣,宛若少年一般。
她望著周宗遠去的身影,原本蒼涼的心中,卻驀地淌過涓涓細流,她無力至極地扯唇,勾起唇畔極為細微的笑容。
絕望嗎?!
她這麽問自己,卻也不知該說什麽。
掉轉過頭,她凝視著遠處統帥們的身影,他們人人騎著駿馬,身上依舊著堅硬甲胄,在陽光之下,泛著光亮。
她知道其中,必有一人是張奇將軍。
她轉過身去,坐上那一輛馬車,如今過著的生活,已經比她想到的好了許多,或許她該知足。
哪怕她並不知曉,自己還能活多久――是否終究要將自己的屍體,葬在大神王朝的皇土之上。
但她已然不再害怕。
號角響起,四千餘人離開了邊疆陣營。
最前方的兩位將軍一左一右騎著馬,行軍放慢了腳程,中間是一輛馬車緩緩駛離,秦昊堯支起身子半坐著,麵色依舊很差。
正如老邱說過的,其實他是在勉強自己,火槍的厲害,遠比看來的更深。
馬車才開了幾裏地而已,他外袍的胸口之上,已然溢出點點血色,胸前纏繞的白色紗布上泛出新鮮的血腥氣味。
秦昊堯俊眉緊蹙,麵色依舊掠過蒼白,昨日已經將信派人送回京城,手下騎著千裏馬,定能在四日內趕赴京城。
在他還無法回到京城的時候,他的信會更快一步,會成為庇護她跟她腹中孩兒的最有用的利器。
他卻比昨日,更迫不及待地想見到她,他不在的時候,孤獨地留下她一人的時候,她定是彷徨無措,緊張擔憂。
他仿佛手捧著一顆跋山涉水才找到的珍寶,脆弱又美麗的珍寶,讓他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他痛恨一切離別割舍,他們之間隔了千山萬水,他無法在她最需要自己的時候陪著她,保護她,這才是他最心痛的時候。
這場戰犧牲了大聖王朝一千人,北國二千餘人,不管如何都已經徹徹底底地結束了。
了結――這些年的恩恩怨怨,全部了結了。
他跟佑爵一樣,是一輩子都無法親近的人,身為兩個君王,此回將他們之間最後身為牽連的那個人,也徹底斬斷。
他突然一陣心安,不再察覺胸口的疼痛,緊緊閉上黑眸,緊咬牙關,艱難地忍耐滿身不適疲憊。
隻要他一聲令下,自然全軍停下休息,但他此刻所有的心思,都是能夠盡早回去。
這輩子絕不再讓她獨自麵對險惡困境,那是他跟上天發過的誓言。
他突地想起那日在戰場上中了佑爵的火槍,他覆上胸口,見到的卻是滿手的金色粉末……如今那一幕依舊讓他疑惑不解,他遲遲想不清那些到底是什麽,又是藏在何處,但此刻想起,仿佛那些都是美麗的庇佑之物。
庇佑著他不曾在戰場上遭遇不測而死亡,庇佑著他不曾殘忍地將剛懷上身子的她丟下在人世間,庇佑著他不曾再度失去這輩子最在乎最心愛的女人。
她說起過,她會在宮裏等他,在他還未回去之前,她定不會有事。離別時候他看著穆瑾寧,她的眼神之內,分明都是這般堅定的話語。
過去,他們兩人都有錯。
那個無緣的孩子,至今想起,他還會心疼後悔,而如今,他已經不再是過去的秦昊堯了,他期盼和渴望著她腹中的皇嗣。
雖然還很遙遠,一想起那個孩子降臨的日子,他糾痛的胸口處,卻傳過一陣陌生至極的暖熱和開懷。
閉著黑眸的俊美男人,在馬車的顛簸之中,宛若陷入小憩,唯獨刻薄的唇畔,漸漸有了微弱的上揚弧度。
天際的太陽,越深越高,如今穿過一個山嶺,行軍的戰士們依舊肅然安靜地朝前走去,前方領軍的將軍副將身下的馬蹄聲,像是回音般回響在途徑的山穀之中。
……
她緩緩睜開眼,眼底的光景從朦朧變成真切,本以為自己已經死了,若她已經死了,她就該徹底擺脫這個鬼地方。
但可惜沒有。
她還在這個帳內,唯獨不同的是,周遭的雜物已經打點清楚,堆放在一處角落,似乎為了迎接何事才這麽收拾整齊。
她記得的事,並不完整,她記得自己衝鋒殺敵,她記得為了救下北國人而被搶奪手中鞭子,失去鞭子的自己,宛若失去武器的將軍,她狼狽落地,狼狽地被利劍逼近喉嚨,狼狽地成為敵國的戰俘。
出征的決定,沒有任何人強求,是她心甘情願的,哪怕知曉在戰場上會遇到險難,甚至興許會死在戰場上,白骨長埋。
她沒半點遲疑,跪在皇兄麵前請求讓她出征,殺盡大聖王朝之輩。
她的鞭法,出神入化,已然在北國為第一人,她素來獨來獨往,雖然是北國的金枝玉葉,她不過有一個“刁蠻公主”的名號,她知曉很多人怕她。怕她的粗魯,怕她的直率,怕她的野蠻,怕她的不近人情,怕她這耍的利落的一手鞭子――皇兄娶了二十位妃嬪,個人有個人的長處,唯獨有一件事是一樣的,她們都不喜歡自己,更不願跟她親近。
當然了,場麵上的話誰都會說,場麵上的姑嫂都會做,但她一眼就能看清沒有一個人是真心的。她們多數都是大家閨秀,出身也好,家教也好,卻又跟自己完全兩樣,她們多多少少受了家族的熏陶影響,幾乎沒有人是看得起自己,迎合寒暄,也隻是因為皇兄的關係,隻是因為她跟皇兄是勝過親兄妹的交情。但即便如此,她不願跟後妃交惡,北國皇宮之內已經許多年沒有祥和氣息了,皇兄有了後宮,有了皇嗣,她身為皇妹,總也不能總是拒人於千裏之外的冷若冰霜。她努力地跟後妃們相處,這樣的平靜日子,倒也維持了半年多,親自打破這陣寧靜的人,是她自己。
若不是有一回,她折回宮裏去,隻為了取回自己落下的東西,正好撞見幾位妃嬪毫無顧忌地談論她的事,她也不知這些女人個個美麗端莊,居然也能說出那麽尖銳涼薄的言語,哪怕她刁蠻任性,那些話也讓她心如刀紮。她當下就變了臉色,不顧皇後在場,疾步走到哪幾個妃嬪的麵前,甩了每個人一巴掌,推倒了桌椅才憤然離去,哪怕皇後娘娘開口要挽留她要勸慰她也不聽。
那一夜,她自然是在宮裏更出名了,害怕她的人也更多了,但正因為皇兄知曉了此事,也不曾偏袒那幾個後妃。此事索性就不了了之,後妃們懼怕她狠毒的手,從今往後,她就再無聽到她們討論自己了。
她是寶月公主,無論貧賤高貴,都受不了別人當麵侮辱抑或是背後談論,她生性直率,更容忍不了妃嬪的多嘴勢利,陽奉陰違。這就是她的弊病,但她也知曉,她就像是一顆沙子,雖然在蚌殼裏磨練了很多年也終究未曾變成一粒珍珠的有光彩的沙子而已,丟棄在一堆大大小小的珍珠之內,她便變得更加不同了,這般致命的不同……為難自己,為難皇兄,自然也為難那些個性情迥然不同的後妃們。
皇兄不曾指責她半個字,也不曾提及那件事,但她明白宮裏的事,皇兄怎麽可能不知曉?!
比她更年幼的公主,也已然成為人婦,她住在宮裏,沒一個人開心。她更不願自己成為皇兄跟後妃之間的阻礙,這是遲早的事,皇兄本該更偏袒自己的女人才對,而並非她這個任性的皇妹。
從那一回之後,她就再也不住在宮裏了,一夜間將所有的物什都搬上馬車,趕赴和豐牧場,專心看管她的牛羊馬匹。皇兄曾經親自來牧場看過她,隻是她依舊不曾答應回宮,她原本就不過是一個卑微的牧羊女的孩子,若並非父皇出宮見著她的生母,自己也隻是一介貧民,命運不會如此懸殊。
佑爵無法說服她,最終還是跟過去一樣,依了她的心願,唯獨皇兄召見她,她才偶爾進宮去。
她的心中再氣憤,終究不願插入皇兄的後宮,終究不願插足皇兄的家事。
“你確定這回不是跟朕賭氣,才要去戰場?”佑爵的話,依舊回響在寶月公主的耳畔,她無力地閉上雙眼,一遍遍地問自己。
她上戰場,隻是想跟別人證明自己,隻是想抹去身上的汙點和不可靠的傳聞,賭氣嗎?她不是那麽嬌滴滴的女人,二十來歲的女人,又如何會跟皇兄耍這等的女兒家脾氣?再說上戰場殺敵並非小事,她再魯莽衝動,也絕不會拿自己的性命去賭氣。二十多年來,她從不厭世消極,對宮裏朝中任何事沒有野心,並非她就沒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
她如今成為大聖王朝的戰俘,甚至不知等待她的會是生存還是死亡――
在最後一戰上,她雖然不曾親眼見著,但已然知曉了勝負,皇兄手中的火槍擊中了大聖王朝的皇帝,但大聖王朝的將士們卻還是破了北國的騎兵陣,讓北國敗下陣來。
大聖王朝之中,一片死寂,明明容納四千人的陣營,安靜的像是沒有一個活著的人,連一聲喘息聲都聽不到。仿佛這兒,就隻有她一人,宛若她身處的是一個虛幻的陣地,周邊個個帳內都沒有人。她無力地坐在堆著雜物的帳內,滿心寂寥,更有些不安和慌張,自從戰役結束之後,甚至準時送飯來的人,也遲遲不見蹤影。
她原本不曾打算活下來,在大聖王朝的陣營內之後,甚至一度想要絕食尋死,隻因她知道在敵國中活著或許比去死更加折磨自己。軍中更是沒有任何人同情憐憫她,隻會將她當成是北國敵人,在她拒絕了兩頓飯之後,就再無人來給她送過水米。
她很疲憊,更覺心累,一整天不曾吃過東西,再強悍的刁蠻公主,也不過淪為一隻無害羔羊,在朦朦朧朧的夢境之中,她睜開眼見到了皇兄,佑爵的眼神,臉上的笑容一如既往,他安慰她,要她活下去,等待北國勝了將她接回去。
她是在這樣的希冀之中挺下來的,直到最後,她明白這並非是一場夢境,而是皇兄當真冒著危險,獨自來了敵國陣營,隻為了安撫她,不讓她輕生。
秦昊堯被火槍傷的厲害,每一日的等待都漫長的像是一年,寶月公主明白如今無人給她送飯送水也是自然,他們義憤填膺,如何容忍她還能活著?此刻哪怕她不吃大聖王朝的一粒米,不喝大聖王朝的一口水,她也是罪人,哪怕隻是安安靜靜地活在這個角落裏,哪怕隻是無力疲憊地呼吸喘氣,也是罪,無法饒恕的罪。
她沒有力氣爬出這個營帳之內,哪怕不曾出現在他們的麵前,她也坐立難安,哪怕她口鼻間的呼吸那麽輕,她也不敢鬆懈,不知何時會有人衝進來,將她刺死。若是她此刻爬出這個藏身之所,說不準更是死的淒慘。
到了第三日,她更是連坐著的力氣都沒了,渾渾噩噩,這回她當真覺得自己要死了,這回定是沒辦法逃離險境了。
何時被大聖王朝的小兵們拖著身子到練兵場,她並不是毫無感覺,被人拽著手臂,在粗糙暖熱的地麵上拖行了很長一段路,她的整個背脊腿根都宛若火燒般疼痛,她總歸是女兒身如何能經得起這般毫不憐惜地魯莽舉動?
無法容忍的疼痛,為她拉回一分神智,她痛得滿身大汗,眼眸半開半合,她無精打采,沒有半分精神,被人狠狠在背後踹了一腳,軟綿綿地跪下了。她忍痛皺了皺眉頭,費力將眸子睜開,她隱約看得清楚有人將她宛若粽子一般嚴嚴實實地綁縛在木樁上,拳頭般粗細的麻繩宛若一條巨蛇般蜿蜒絞殺了自己。黑發淩亂,她透過發絲之中的縫隙,望向四周的景象。
到處都是人……圍繞在她的周遭,仿佛她就是一個豎起的箭靶子,再明確不過的目標,等待眾人揚起手中的弓箭,迎接她的――將會是萬箭穿心的下場。
她注定逃不開這一個死劫。
她離開北國已經一個半月了,在死前的時候,突然有一刻間,想念她的國家。
但想這些又如何呢?在敵國的陣營之內,再也不會有人幫她一把,再也不會……死在敵人的陣營之內,是再理所應當的死法,也好過一輩子在流言之中折磨難過。[]
這回上蒼總算是垂憐她,給她一次痛快的死法。她至少不曾受過任何屈辱,是被戰爭殺死的,死的光明正大,哪怕沒有流芳百世,也足以堵住北國所有人的嘴。
隻是這一回,她等的時候……未免太漫長,甚至她已然走入了一片白光之內,她知曉那並非是尋常的夢境,一旦徹底消失在其中,她也不必再眷戀這個世間。
那兒是白茫茫的,宛若成千上百隻白色羊羔緊緊貼在一道,她垂著螓首,閉上眼去,尾指動了動,早已分不清虛實,隻為了輕輕觸碰那一隻懷中的羊羔。
剛剛勾動了尾指,卻不曾觸碰到白色柔軟溫暖的羊羔,隻是有人的腳步聲越來越重,最終停在她的身前不再走動。
她不曾抬起眉眼,如今她是俎上魚肉,總是任人宰割,哪怕來人手中揮舞的是冷冰冰的大刀,於她而言也絕不會有任何不同。
隻是她的身子之上,不曾傳來任何疼痛,也沒有任何一處裂開,更不曾有一滴溫熱的鮮血往外流――仿佛有人俯下身來,為她鬆了綁,她原本就沒有任何力氣,身上的麻繩斷開的那一瞬,她擺脫了背後的木樁,也緩緩傾倒了身子,卻不知是誰,一雙粗糙卻又厚重的雙手,微微扶住了她,隨即她的身上被覆上一層暖熱,下一瞬,她便再也沒有任何神智了。
被一名小將扶著,她幾乎是拖著步伐回到帳內,昏昏沉沉地睡到天黑,才被那名小將喚醒,周宗將手中的清水端到她的唇邊,她再也不抗拒,將那一大碗水全部喝下也覺得不夠。她宛若被逼到了死角的困獸,又餓又渴,又累又乏,周宗悄悄送來了米粥,見她還無力氣端起碗,他也耐心地端到她的嘴邊,等待她一口一口地將米粥咽下。
過了二更天,她漸漸有了力氣,雖然喉嚨口的嗓音還是虛弱,她看周宗要走,急忙用盡全力喊了聲:“多謝你了……”
“不用謝我,你真正要記在心裏的人是張將軍,他開了口,我才敢送這些東西來。”周宗匆匆忙忙說了聲,見她恢複了神智,定是再無性命之危,便匆忙離開。雖然他也有些同情這位敵國公主,但要沒有將軍發號施令,她或許今日晌午就已經死了。而如今再如何憐憫她,彼此的身份勢不兩立,哪怕戰役結束,他也不能跟她走的親近,他隻是奉命來照顧她的人,更不能跟她相處的太過熟絡。
寶月微微凝眉,如今隻剩下一個人,她想象著外麵定是夜色濃重,星空璀璨,唯獨她依舊不能邁出一步,去好好瞧瞧天上的月亮。
她再度昏昏沉沉地倒下身子,如今的心裏,卻不再寒冷如冰,腦海之中滿是那個貴人的名字。
張將軍。
這回大聖王朝出征,皇帝是軍中統帥,而隨同伴隨左右的,是兩名將軍,一個是範宏大將軍,另一個便是張奇將軍。
她知曉自己定是見過他的,在戰場上見到的他,到底是何等的模樣……她卻怎麽也記不起,整個身子宛若一灘爛泥,整個腦海宛若一片泥淖,她便是跌入黑霧之中,幾個時辰後才醒來。
她將這些回憶,由遠及近地回想了一遍,一邊等著天亮,一邊等著他們對她的處置,她隱約能夠猜出,今日大聖王朝的人,就要動身班師回朝,雖然,天子才在昨日醒來,但顯然他已經迫不及待要回去了。
大聖王朝對她而言,遙遠又陌生,若她是謹守規矩安靜賢惠的公主,怕是此生都不必經曆這樣的劫難。她在腦海裏搜尋了一番,卻驀地記起一個女人的容顏,寶月公主咬牙費力支起自己的雙手,眼神一凝。想起她的和豐牧場,這輩子也曾經有人坐在牛羊群中,從她手中接過剛出生不久的軟嫩白羊羔,眼底的溫暖笑容,那是真心的喜歡。
可惜那個人,命運坎坷,原本該是遠嫁北國和親的妃子,最終大聖王朝翻臉不認,又將她接了回去,後來不知為何,她就成為當今天子的皇後,更可惜的是紅顏薄命,還沒過二十歲的生辰就病逝了。
她並不心思細膩的女子,隻是當年對這件事而言,她或許是最近的旁觀者,她看著皇兄在那段孽緣之中痛苦卻又難以放下了那麽多年,若不是那個大聖王朝的女子,或許劉皇後如今還操控著皇兄的情感,操控著整個王朝的命脈。皇兄留戀著劉皇後,更是留戀一段不曾得到的過去,但因為那個女人,他一手斬斷了那些有毒的回憶,整個人更加果敢利落。皇兄登基雖然是大勢之趨,但那個女人難道就沒有半點功勞嗎?!
她隱約看得出來,當年皇兄看那個女人的眼神,跟如今他看任何一名後妃的眼神都不同,但如今再去追究這些,也是無益。
皇兄看似輕浮,又能對幾個女人有過真心?或許那些後妃,又有幾個能對他真心?
後宮,原本就是一筆很難算清的帳。
寶月公主還未從思緒之中抽離出來,帳門口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簾子一掀開,便見著了周宗的麵孔。
“你自己能走了嗎?”
他扯著嗓子,揚聲問了句,滿頭大汗,似乎在外忙碌了很久了,嗓音之內滿是粗重的喘氣聲。
“我能走了……”寶月咬牙直起身子,嗓音依舊不曾恢複往日的中氣,身上的黑色大麾滑落,她眼眸一閃,不知心中生出一抹莫名的衝動,俯下身子將大麾拾起。
“那就快走吧,想到你如今沒力氣跟我們一道行軍,堆放東西的幾輛馬車之內有一輛東西不多,還能坐個人,張將軍剛剛說起,我這就帶你去。”周宗看她極為緩慢地挪動腳步,突地有些不耐,老成地教訓了一番:“不過我話說在前頭,你可不要妄想逃跑,不然不但連累了我,還虧了張將軍的一番苦心――”
她斂眉,默不作聲,她這般破敗的身子,別說逃跑了,就算是跑了,還能回得去北國嗎?!
她不想認命,但勝負已分,皇兄已經盡力,能救她的――就隻剩下自己了。
走出營內的時候,天際的明朗天空,萬裏無雲,今日又是一個好天,她仰著頭,張開雙臂,貪婪地汲取著這些充滿希冀溫暖的陽光。
她即將要跟隨大隊人馬去大聖王朝,或許到時候迎接她的便是漫長的牢獄生活,或許這是她最後幾天能夠見著這世間萬物,她自然要用自己的雙眼,雙手,好好感覺觸摸一番,往後,才不至於追悔莫及。
夏日暖風拂過她身上的黑色大麾,她的甲胄早已在上回就被扒下,如今隻著一身素白裏衣,軍中沒有女子,她也沒有任何衣裳更換。若不是有這件男人的大麾罩住了她的身體,她實在狼狽至極。
望向遠處的幾座馬車,周宗的腳步太快,她跟了幾步就落下來,周遭將士有的見了她個個麵色難看,雖再無人斥責謾罵,但她能從那些人的眼神之中看出,他們對她的恨意依舊不曾消退。
避開他們,她咬牙費力跟上周宗的腳步,無數道尖銳的目光跟她擦肩而過,她急於找到那個藏身之所。她知曉自己此刻定是醜陋不堪,好幾日不曾梳妝打扮,定是跟怪物一般可怕,她暗暗歎了口氣,她隻是一個人質而已。
“就是這一輛馬車了,何時全軍停下休息的時候,我會給你送吃的來。”周宗的腳步停在一輛馬車前,轉過頭來,朝著她說道。看她麵色黯然,憔悴至極,他實在不忍心,從懷中掏出一小包幹糧,塞入她的手中。她昨日才喝了一大碗粥湯,如今行軍路上可哪有新鮮粥湯給她?他將自己的幹糧留著給她路上吃,眉頭一皺,這就轉身要走。“這個就給你吧。”
“你對我實在是好,請收下這個,算是我的心意――”寶月公主低下頭,從輕顫的右手之上取下一枚金戒,她宛若男兒般利落活著,鮮少帶那些累贅的朱釵首飾,日日不離身的,唯有這一枚看似簡約的戒指。
“我隻是可憐你……”周宗卻一把推開她的手,丟下這一句話,當下就看著她麵色驟變,他有些愧疚,低聲說了句:“家中也有長姐,所以可憐你,但你的東西我絕不會收的,你就自己留著吧。”
周宗扭頭就走,似乎是因為她的舉動而生氣了一般,這個小將約莫剛滿二十歲,隻是他的麵目卻生的格外稚氣,宛若少年一般。
她望著周宗遠去的身影,原本蒼涼的心中,卻驀地淌過涓涓細流,她無力至極地扯唇,勾起唇畔極為細微的笑容。
絕望嗎?!
她這麽問自己,卻也不知該說什麽。
掉轉過頭,她凝視著遠處統帥們的身影,他們人人騎著駿馬,身上依舊著堅硬甲胄,在陽光之下,泛著光亮。
她知道其中,必有一人是張奇將軍。
她轉過身去,坐上那一輛馬車,如今過著的生活,已經比她想到的好了許多,或許她該知足。
哪怕她並不知曉,自己還能活多久――是否終究要將自己的屍體,葬在大神王朝的皇土之上。
但她已然不再害怕。
號角響起,四千餘人離開了邊疆陣營。
最前方的兩位將軍一左一右騎著馬,行軍放慢了腳程,中間是一輛馬車緩緩駛離,秦昊堯支起身子半坐著,麵色依舊很差。
正如老邱說過的,其實他是在勉強自己,火槍的厲害,遠比看來的更深。
馬車才開了幾裏地而已,他外袍的胸口之上,已然溢出點點血色,胸前纏繞的白色紗布上泛出新鮮的血腥氣味。
秦昊堯俊眉緊蹙,麵色依舊掠過蒼白,昨日已經將信派人送回京城,手下騎著千裏馬,定能在四日內趕赴京城。
在他還無法回到京城的時候,他的信會更快一步,會成為庇護她跟她腹中孩兒的最有用的利器。
他卻比昨日,更迫不及待地想見到她,他不在的時候,孤獨地留下她一人的時候,她定是彷徨無措,緊張擔憂。
他仿佛手捧著一顆跋山涉水才找到的珍寶,脆弱又美麗的珍寶,讓他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他痛恨一切離別割舍,他們之間隔了千山萬水,他無法在她最需要自己的時候陪著她,保護她,這才是他最心痛的時候。
這場戰犧牲了大聖王朝一千人,北國二千餘人,不管如何都已經徹徹底底地結束了。
了結――這些年的恩恩怨怨,全部了結了。
他跟佑爵一樣,是一輩子都無法親近的人,身為兩個君王,此回將他們之間最後身為牽連的那個人,也徹底斬斷。
他突然一陣心安,不再察覺胸口的疼痛,緊緊閉上黑眸,緊咬牙關,艱難地忍耐滿身不適疲憊。
隻要他一聲令下,自然全軍停下休息,但他此刻所有的心思,都是能夠盡早回去。
這輩子絕不再讓她獨自麵對險惡困境,那是他跟上天發過的誓言。
他突地想起那日在戰場上中了佑爵的火槍,他覆上胸口,見到的卻是滿手的金色粉末……如今那一幕依舊讓他疑惑不解,他遲遲想不清那些到底是什麽,又是藏在何處,但此刻想起,仿佛那些都是美麗的庇佑之物。
庇佑著他不曾在戰場上遭遇不測而死亡,庇佑著他不曾殘忍地將剛懷上身子的她丟下在人世間,庇佑著他不曾再度失去這輩子最在乎最心愛的女人。
她說起過,她會在宮裏等他,在他還未回去之前,她定不會有事。離別時候他看著穆瑾寧,她的眼神之內,分明都是這般堅定的話語。
過去,他們兩人都有錯。
那個無緣的孩子,至今想起,他還會心疼後悔,而如今,他已經不再是過去的秦昊堯了,他期盼和渴望著她腹中的皇嗣。
雖然還很遙遠,一想起那個孩子降臨的日子,他糾痛的胸口處,卻傳過一陣陌生至極的暖熱和開懷。
閉著黑眸的俊美男人,在馬車的顛簸之中,宛若陷入小憩,唯獨刻薄的唇畔,漸漸有了微弱的上揚弧度。
天際的太陽,越深越高,如今穿過一個山嶺,行軍的戰士們依舊肅然安靜地朝前走去,前方領軍的將軍副將身下的馬蹄聲,像是回音般回響在途徑的山穀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