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人趁著午後休息的時間,帶了一匹上好的綢緞前來池園。一進雲氏的屋子,她便連聲賠罪:“真是對不住五弟妹了,這月末這幾日,府裏的事務尤為繁多,我實在丟不開身子。這不你都過來好幾日了,我竟然今日才得空過來瞧瞧,五弟妹可不要見怪啊。”
雲氏忙拉著大夫人坐下,臉上帶著歉意:“我過來已經數日了,本該到眾位嫂嫂那邊坐坐,隻是十幾年沒見,又怕擾了大家,才一直耽擱著。不想大嫂事務纏身,整日為全府上下奔波勞累,難得有了空閑竟親自過來看我,這實在令我慚愧。”
“大伯母好不容易得空過來一趟,你們就別再互相請罪了。”雲曦聽聞大夫人來了池園,便過來作陪。
雲氏睨了她一眼,嗔怪道:“你這丫頭,盡說胡話,大伯母再寵你,也不可亂了規矩。”
大夫人見雲曦拖著還未痊愈的腿慢慢地踱過來,立馬起身挽著她的手,將她扶到椅子上:“都是自家人,這規矩不規矩的倒是不甚要緊,隻是五丫頭這身子可要顧好,這膝蓋的傷還沒有痊愈,就這麽走來走去,仔細落了病根。”
雲曦笑著解釋:“張大夫說適當走走,反而對傷勢有益,再說大伯母來了,我怎能不過來作陪呢?”
大夫人笑得合不攏嘴:“嗬嗬,你這丫頭,最近可是越來越會說話了。”稍稍斂了笑意,又對雲氏道:“咱們言歸正傳,今日我過來池園這邊,一來呢是瞧瞧五丫頭的傷恢複的如何了,二來也是瞧瞧五弟妹,看看是否有不舒適的地方,我好叫人過來安排。另外。這匹綢緞據說是江南絲織坊製的,五弟妹若是不嫌棄就拿去做兩件衣裳吧。[.超多好看小說]”大夫人示意一旁的丫鬟把手裏的綢緞拿過來,放到圓桌上。隻見月藍色的綢緞在朱色桌布的映襯下散發著奪目的光澤,即使不用手摸都能感到一片滑膩和柔軟。
雲氏見狀,忙擺手推辭:“大嫂親自過來已是折煞了我,我怎麽還好意思要你的東西呢?”
大夫人強勢地把綢緞推到雲氏身邊:“你莫推辭了,這原是我們爺得來的東西,母親和府裏的幾位夫人都有份。我還記得五弟妹的膚色白皙,這月藍色的綢緞最是襯你的肌膚。”
雲氏見實在推辭不了,隻好笑著收下。心裏盤算著尋個機會要給大夫人回個禮。
見目的已達到,大夫人便起身告辭:“這說說笑笑的時候,時辰過得就是飛快。我哪兒還有幾個管事等著回話,就不多待了。五弟妹以後若是有空,盡管到我那坐坐,我雖說忙碌,但小休的時間還是有的。”
送完大夫人回到屋裏。雲曦望著桌上那批惹人注目的綢緞,不無感慨地道:“這來來往往的人呐,不知有幾個是真心的。”
這話說的倒不是針對大夫人,隻是自雲氏搬回池園後,府裏的夫人連番探訪,下人們也多方打探。令雲曦不得不發出這樣的感歎。四夫人不算是個心計深沉的人,她這樣火急火燎地上門,除了來探探風之外。恐怕還想找找茬,看別人痛苦以娛樂自己。但三夫人的做法著實讓人想不透,她素來深居簡出,除了必要的場合,幾乎不踏出流園半步。再者。她一向對府裏的事務漠不關心,這次怎麽會對雲氏的事情如此感興趣?雲曦無奈地搖搖頭。[.超多好看小說]暗想:或許是因為蕭玨的關係,她才會一改往日的淡漠吧。
四夫人一向把雲曦當成敵人看待,而三夫人與雲曦的關係平平,雲曦無心多費心思。隻是大夫人向來待自己不錯,她這次前來雖然是一番好意,卻也是帶著目的性的。其實大夫人在蕭府當家並不像表麵看起來那般風光。太夫人自從將主母的位置交出後便撒手不管事了,對大夫人每個月循例的稟報也隻是耳朵聽著,從不插手幹涉。但劉姨奶奶卻不同,以前是太夫人當家,無論是在身份上還是在手段上,她都落了下風,自然不敢造次。如今換了大夫人當家,劉姨奶奶便仗著自己貴妾的身份和太老爺的寵愛處處刁難,連帶著四夫人也跟著硬氣起來,一點不順心就跑到大夫人那兒又吵又鬧。大夫人的確長袖善舞,但畢竟出自知書達理的薛家,比不上四夫人的厚顏撒潑,雖然每次都能將事情解決,但也難免會感到疲憊。既然如今是大夫人當家,她自然不能每次都向太夫人訴苦,而三夫人又是個冷漠的,大夫人在蕭家可謂是孤立無援。如今五夫人回來了,這蕭府的風向恐怕也會為之一變。太夫人的態度雖然還不明朗,但大夫人送來這匹綢緞卻率先表明了立場,這不但是在向雲氏母女示好,也是給闔府的下人傳達了一個訊息。
都說知女莫若母,雲氏見雲曦坐在桌旁呆呆地望著桌上的綢緞,一會兒歎氣,一會兒自嘲,便猜到了她的想法。她伸手按了按雲曦的手背,有心安慰道:“這都是人之常情,我這個守寡的五夫人突然搬回了池園,對很多人來說也許會改變他們現在的處境。因而,有人想盡快來池園探出點虛實,好提早做好應對準備,也是合情合理的,這便是高門宅院的生存之道,如果連這點敏感性都沒有,那在這兒是絕對存活不了的。”
雲曦轉頭望著眼前的雲氏,思緒變得渺遠。頭先一直把心思放在如何讓太夫人答應雲氏搬回池園,根本沒有考慮過這件事情有可能帶來的影響。待雲氏順利回了池園,雲曦才意識到她們周圍的人已是蠢蠢欲動。也許雲氏在滿園病弱的形象太過深刻,雲曦竟然忘了她曾經也在這深宅大院裏生活了七八年,不可能是一隻任人捏扁搓圓的軟柿子。如今見她對這些事情看得如此通透,麵對那些夫人的時候也是不慌不忙,雲曦便放下了心中的憂慮。
和去年太夫人接回雲曦的情形相似,雲氏搬回池園的消息猶如一塊石子投入河中,激起了千層浪。從小在蕭府摸爬滾打的下人們嗅覺十分敏銳,早已練就了一身察言觀色的本領。三位夫人先後都去池園探望過雲氏,四夫人是興衝衝進去氣呼呼出來,想必定然在五夫人手上吃了虧,看來這個隱居了十年多的五夫人可不是個善茬;三夫人的神色和往常一樣平靜,但連她都親自去池園了,這個五夫人的確是個厲害的角色;大夫人帶著一匹上好的綢緞上門,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令眾人摸不著頭腦時太夫人的態度,但日子一長,大夥兒就品出一點意思來了。雲氏回了池園大半個月,從未去清園向太夫人請過安,而太夫人也從未有過半句責怪之言,而平日更是從未提及雲氏,像是沒有這個人一般。想必太夫人肯讓五夫人從滿園搬回來,完全是看在五姑娘的麵子上。通過近半個月的張望,眾人得出了一個結論:五夫人固然手段厲害,但太夫人根本沒有把她當回事情,她在蕭府的地位可見一斑。於是,那些原本打算來池園巴結的人立馬偃旗息鼓,眾人對五夫人的熱度也漸漸消退。
別人怎麽想怎麽做,雲曦並不在乎,她隻想好好過自己的平靜日子。故而,當外頭的婆子丫鬟四處打探池園的消息的時候,她愈加小心地約束院裏的下人,讓她們明白,什麽話可以說,什麽話說了可是要受罪的。直到眾人不再雙眼隻盯著池園的時候,雲曦才暗暗舒了一口氣。
再說雲曦因那一日一夜的折騰而受損虛弱的身子,經過半個多月的調養,如今已是痊愈了,不但臉色紅潤了,連以前削尖的下巴都圓潤了不少。膝蓋處的傷也好得看不出一點兒痕跡,不過當日張大夫的一句“若不好好調養可能會落下病根”,把桃舒等人嚇壞了,唯恐自己一個照顧不周,讓自家姑娘在日後一遇到刮風下雨天就受罪。於是,幾個丫鬟把張大夫的話當成了聖旨,日日守著雲曦塗藥,弄得雲曦不勝其煩。
這日,雲曦好不容易逃脫了桃舒的嘮叨,獨自一人在池園的各個小院裏悠然地散步。此時已是桃紅柳綠的時節,院子裏也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道旁的文竹四季蒼翠,在春風的催促下冒出了些許嫩綠的新葉,倒是增添了幾分生機。庭院裏的合歡樹也抽出了纖細似羽的葉子,爭先恐後地在這春光明媚的清晨舒展開來。整個冬天都沒聽見的鳥鳴聲也在合歡樹的枝頭響起。
剛走到庭院裏的一片芍藥處,忽而聽見有什麽東西鑿地的聲音。雲曦循聲望去,隻見在院子的一個陰暗的角落,一個身穿月藍色坎肩的丫鬟背對著她,正扛著一把笨重的鋤頭在吃力地翻地,她的腳邊還放著一些不知名的綠草。
雲氏忙拉著大夫人坐下,臉上帶著歉意:“我過來已經數日了,本該到眾位嫂嫂那邊坐坐,隻是十幾年沒見,又怕擾了大家,才一直耽擱著。不想大嫂事務纏身,整日為全府上下奔波勞累,難得有了空閑竟親自過來看我,這實在令我慚愧。”
“大伯母好不容易得空過來一趟,你們就別再互相請罪了。”雲曦聽聞大夫人來了池園,便過來作陪。
雲氏睨了她一眼,嗔怪道:“你這丫頭,盡說胡話,大伯母再寵你,也不可亂了規矩。”
大夫人見雲曦拖著還未痊愈的腿慢慢地踱過來,立馬起身挽著她的手,將她扶到椅子上:“都是自家人,這規矩不規矩的倒是不甚要緊,隻是五丫頭這身子可要顧好,這膝蓋的傷還沒有痊愈,就這麽走來走去,仔細落了病根。”
雲曦笑著解釋:“張大夫說適當走走,反而對傷勢有益,再說大伯母來了,我怎能不過來作陪呢?”
大夫人笑得合不攏嘴:“嗬嗬,你這丫頭,最近可是越來越會說話了。”稍稍斂了笑意,又對雲氏道:“咱們言歸正傳,今日我過來池園這邊,一來呢是瞧瞧五丫頭的傷恢複的如何了,二來也是瞧瞧五弟妹,看看是否有不舒適的地方,我好叫人過來安排。另外。這匹綢緞據說是江南絲織坊製的,五弟妹若是不嫌棄就拿去做兩件衣裳吧。[.超多好看小說]”大夫人示意一旁的丫鬟把手裏的綢緞拿過來,放到圓桌上。隻見月藍色的綢緞在朱色桌布的映襯下散發著奪目的光澤,即使不用手摸都能感到一片滑膩和柔軟。
雲氏見狀,忙擺手推辭:“大嫂親自過來已是折煞了我,我怎麽還好意思要你的東西呢?”
大夫人強勢地把綢緞推到雲氏身邊:“你莫推辭了,這原是我們爺得來的東西,母親和府裏的幾位夫人都有份。我還記得五弟妹的膚色白皙,這月藍色的綢緞最是襯你的肌膚。”
雲氏見實在推辭不了,隻好笑著收下。心裏盤算著尋個機會要給大夫人回個禮。
見目的已達到,大夫人便起身告辭:“這說說笑笑的時候,時辰過得就是飛快。我哪兒還有幾個管事等著回話,就不多待了。五弟妹以後若是有空,盡管到我那坐坐,我雖說忙碌,但小休的時間還是有的。”
送完大夫人回到屋裏。雲曦望著桌上那批惹人注目的綢緞,不無感慨地道:“這來來往往的人呐,不知有幾個是真心的。”
這話說的倒不是針對大夫人,隻是自雲氏搬回池園後,府裏的夫人連番探訪,下人們也多方打探。令雲曦不得不發出這樣的感歎。四夫人不算是個心計深沉的人,她這樣火急火燎地上門,除了來探探風之外。恐怕還想找找茬,看別人痛苦以娛樂自己。但三夫人的做法著實讓人想不透,她素來深居簡出,除了必要的場合,幾乎不踏出流園半步。再者。她一向對府裏的事務漠不關心,這次怎麽會對雲氏的事情如此感興趣?雲曦無奈地搖搖頭。[.超多好看小說]暗想:或許是因為蕭玨的關係,她才會一改往日的淡漠吧。
四夫人一向把雲曦當成敵人看待,而三夫人與雲曦的關係平平,雲曦無心多費心思。隻是大夫人向來待自己不錯,她這次前來雖然是一番好意,卻也是帶著目的性的。其實大夫人在蕭府當家並不像表麵看起來那般風光。太夫人自從將主母的位置交出後便撒手不管事了,對大夫人每個月循例的稟報也隻是耳朵聽著,從不插手幹涉。但劉姨奶奶卻不同,以前是太夫人當家,無論是在身份上還是在手段上,她都落了下風,自然不敢造次。如今換了大夫人當家,劉姨奶奶便仗著自己貴妾的身份和太老爺的寵愛處處刁難,連帶著四夫人也跟著硬氣起來,一點不順心就跑到大夫人那兒又吵又鬧。大夫人的確長袖善舞,但畢竟出自知書達理的薛家,比不上四夫人的厚顏撒潑,雖然每次都能將事情解決,但也難免會感到疲憊。既然如今是大夫人當家,她自然不能每次都向太夫人訴苦,而三夫人又是個冷漠的,大夫人在蕭家可謂是孤立無援。如今五夫人回來了,這蕭府的風向恐怕也會為之一變。太夫人的態度雖然還不明朗,但大夫人送來這匹綢緞卻率先表明了立場,這不但是在向雲氏母女示好,也是給闔府的下人傳達了一個訊息。
都說知女莫若母,雲氏見雲曦坐在桌旁呆呆地望著桌上的綢緞,一會兒歎氣,一會兒自嘲,便猜到了她的想法。她伸手按了按雲曦的手背,有心安慰道:“這都是人之常情,我這個守寡的五夫人突然搬回了池園,對很多人來說也許會改變他們現在的處境。因而,有人想盡快來池園探出點虛實,好提早做好應對準備,也是合情合理的,這便是高門宅院的生存之道,如果連這點敏感性都沒有,那在這兒是絕對存活不了的。”
雲曦轉頭望著眼前的雲氏,思緒變得渺遠。頭先一直把心思放在如何讓太夫人答應雲氏搬回池園,根本沒有考慮過這件事情有可能帶來的影響。待雲氏順利回了池園,雲曦才意識到她們周圍的人已是蠢蠢欲動。也許雲氏在滿園病弱的形象太過深刻,雲曦竟然忘了她曾經也在這深宅大院裏生活了七八年,不可能是一隻任人捏扁搓圓的軟柿子。如今見她對這些事情看得如此通透,麵對那些夫人的時候也是不慌不忙,雲曦便放下了心中的憂慮。
和去年太夫人接回雲曦的情形相似,雲氏搬回池園的消息猶如一塊石子投入河中,激起了千層浪。從小在蕭府摸爬滾打的下人們嗅覺十分敏銳,早已練就了一身察言觀色的本領。三位夫人先後都去池園探望過雲氏,四夫人是興衝衝進去氣呼呼出來,想必定然在五夫人手上吃了虧,看來這個隱居了十年多的五夫人可不是個善茬;三夫人的神色和往常一樣平靜,但連她都親自去池園了,這個五夫人的確是個厲害的角色;大夫人帶著一匹上好的綢緞上門,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令眾人摸不著頭腦時太夫人的態度,但日子一長,大夥兒就品出一點意思來了。雲氏回了池園大半個月,從未去清園向太夫人請過安,而太夫人也從未有過半句責怪之言,而平日更是從未提及雲氏,像是沒有這個人一般。想必太夫人肯讓五夫人從滿園搬回來,完全是看在五姑娘的麵子上。通過近半個月的張望,眾人得出了一個結論:五夫人固然手段厲害,但太夫人根本沒有把她當回事情,她在蕭府的地位可見一斑。於是,那些原本打算來池園巴結的人立馬偃旗息鼓,眾人對五夫人的熱度也漸漸消退。
別人怎麽想怎麽做,雲曦並不在乎,她隻想好好過自己的平靜日子。故而,當外頭的婆子丫鬟四處打探池園的消息的時候,她愈加小心地約束院裏的下人,讓她們明白,什麽話可以說,什麽話說了可是要受罪的。直到眾人不再雙眼隻盯著池園的時候,雲曦才暗暗舒了一口氣。
再說雲曦因那一日一夜的折騰而受損虛弱的身子,經過半個多月的調養,如今已是痊愈了,不但臉色紅潤了,連以前削尖的下巴都圓潤了不少。膝蓋處的傷也好得看不出一點兒痕跡,不過當日張大夫的一句“若不好好調養可能會落下病根”,把桃舒等人嚇壞了,唯恐自己一個照顧不周,讓自家姑娘在日後一遇到刮風下雨天就受罪。於是,幾個丫鬟把張大夫的話當成了聖旨,日日守著雲曦塗藥,弄得雲曦不勝其煩。
這日,雲曦好不容易逃脫了桃舒的嘮叨,獨自一人在池園的各個小院裏悠然地散步。此時已是桃紅柳綠的時節,院子裏也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道旁的文竹四季蒼翠,在春風的催促下冒出了些許嫩綠的新葉,倒是增添了幾分生機。庭院裏的合歡樹也抽出了纖細似羽的葉子,爭先恐後地在這春光明媚的清晨舒展開來。整個冬天都沒聽見的鳥鳴聲也在合歡樹的枝頭響起。
剛走到庭院裏的一片芍藥處,忽而聽見有什麽東西鑿地的聲音。雲曦循聲望去,隻見在院子的一個陰暗的角落,一個身穿月藍色坎肩的丫鬟背對著她,正扛著一把笨重的鋤頭在吃力地翻地,她的腳邊還放著一些不知名的綠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