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曦走至床前,探了探可秀頸部的大動脈,雖然已無脈搏,但身子還有餘熱,想必才斷氣不久。(.好看的小說)瞥見可秀手裏握著的紙張,雲曦小心地抽出並展開,上麵寫滿了尚算端正的小字。她走至大夫人跟前,與她一同看閱,紙上麵寫道:“我與喜兒雖分至兩院,卻情同姐妹。去歲太夫人不顧多年主仆之情,聽信五姑娘和鴛鴦的一麵之詞,竟然活活將她杖斃。從那一刻伊始,我便下定決心要為喜兒報仇。想不到機會來得如此迅速,大夫人派我跟著大少爺前去家廟,我便製造了一個機會在太夫人的枕頭裏塞進了攝魂草,為了嫁禍給五姑娘,事先又在她送給太夫人的香囊裏加入了同樣的攝魂草。可惜天不遂我願,最終還是沒能讓害死喜兒的人受到應有的懲罰。事已至此,與其被他人折磨致死,還不如幹脆自己了結,早點與陰間的喜兒相會。”
大夫人不無感慨地搖搖頭,長歎了一口氣:“想不到可秀竟然誤會母親無故將喜兒杖斃,姐妹情深固然可貴,可惜她太過固執了些,好在母親吉人天相,多虧了菩薩保佑。”
雲曦未置一語,默默地把紙放回可秀的身邊。在回池園的路上,她也一直默不作聲,黛眉微蹙,似乎還有什麽心事。
可秀下毒謀害太夫人一事,從表麵上來說已是水落石出了,但雲曦心裏還有很多疑團沒有解開。既然可秀的動機是為了幫喜兒報仇,那她為什麽不幹脆用見血封喉的毒藥讓太夫人一命嗚呼,而是用攝魂草這種毒性緩慢而又易解的南疆毒藥?而這京城難見的攝魂草,她又是從何得來的?再者,太夫人夜不能寐又噩夢連連雖是舊疾,但自去了家廟後,她可是夜夜好夢。又怎會一回到清園便舊疾複發呢?
秋水見狀甚是奇怪,忍不住問道:“姑娘,事情都已經水落石出了,您怎麽還愁眉不展?”
雲曦走進自己的屋子,在西窗邊的貴妃椅上坐下,望著窗外的那一片芍藥,在陽光的照射下竟顯出幾分迷離之態。良久,她才喃喃自語:“喜兒雖然承認了所有的罪行,但我總覺得有些不對勁。我才查到可秀是下毒之人,她就自盡死了。這會不會太巧合了。”
秋水沉吟片刻,經過一番思想鬥爭,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姑娘。您說……這一切會不會是大夫人在幕後……?”話還未說完,便迎麵撞上雲曦責備的眼神。意識到自己的多言,秋水趕緊低下頭:“奴婢失言了,請姑娘責罰。”
這段時間秋水一直跟著雲曦,故而先前的防備倒是消除了不少。在很多時候都會直言不諱,但毫無分寸的直言卻未必是好事。雲曦自然不希望秋水一言而惹禍上身,正色道:“有些事情你可以在心裏想想,但絕不能說出口,否則會引來殺生之禍。”見秋水滿臉愧色,顯然已經知道錯了。便道:“好在今日隻有你我二人,下次說話前注意點便是了。”
是時,桃舒捧著一個大熏爐進屋。笑道:“姑娘,原來您已經回來了,奴婢本想趁著您不在屋裏,用艾草熏熏屋子呢。”
雲曦對這樣的做法甚是疑惑,問道:“用艾草熏屋子?這是做什麽?”
“昨日在夫人房裏發現了幾隻蟲子。奴婢就去藥庫想拿些艾草來熏屋子驅蟲。豈知藥庫的管事說,前不久大夫人著人去藥庫拿了兩次艾草。把庫房裏的存貨都拿完了,奴婢手上這點還是寧嬤嬤專程從家裏拿來的,也不知道管不管用。”
聞言,秋水想到了艾草的效用,解釋道:“桃舒姐姐,用艾草來驅蟲,隻需要一點點就夠了,若是香味太濃烈,對身子反而不好。”
在雲曦的意識中,艾草就是前世的端午節掛在門梁上辟邪驅蟲用的,難不成它還有副作用?她追問道:“秋水,若是艾草用多了會怎樣?”
秋水道:“常人都知道艾草的香氣可以驅蟲,但卻不知道香氣過重會侵害神智,有些人會鬱鬱寡歡,有些人則可能會心神不寧,不能安寢。”
聽完秋水的解釋,雲曦的耳邊嗡嗡作響,腦中十分混亂,卻仿佛有一根無形的線正漸漸地將所有的事情串聯起來。一時間找不到所有事情的線頭,雲曦打算換個環境靜一靜:“秋水,你幫著桃舒熏屋子,我去院子裏走走。”
置身於溫暖的陽光下,深吸了幾口青草的氣息,腦中的思緒一下子便清晰起來了。據秋水所言,艾草可能會使人心神不寧,那麽太夫人的噩夢很可能是由艾草造成的。如果大夫人著人去藥庫拿的艾草都用在了太夫人的屋子裏,那麽這個推論就成立了。
這段時間雲曦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追查下毒之人的事情上,忽略了其他很多事情。直到方才秋水大膽的臆測,才令她把這段時間所發生的許多事情都聯係起來。如果把前些日子府裏針對雲氏的流言和太夫人中毒的事情結合在一起,那麽一切的疑問都有了合理的解釋。雲氏一搬回池園,有人就利用艾草可以侵害神智的特性,令太夫人“舊疾複發”,這是整件事的開端。而後太夫人決定去家廟休養,正中了幕後之人的下懷。沒有了艾草的影響,太夫人的“舊疾”自然不藥而愈。於是,有人便利用這一點,傳出五夫人克太夫人的流言。接著便用攝魂草的毒性致使太夫人中毒昏迷,一方麵增加了流言的可信性,另一方麵又避免精明的太夫人介入調查流言之事,而可秀恐怕隻是一顆棋子罷了。這個計謀可說是一環扣一環,計劃得十分周詳,可惜因為百裏太醫的看診,而讓攝魂草暴露於人前,破壞了一切的安排。事情到了如斯地步,幕後之人為了保全自己,隻能將可秀推出來以了結此事。
秋水推測這些事情可能是大夫人在幕後操縱,其實並非毫無道理。一來在太夫人中毒這件事上,所涉及的丫鬟都是淮園的人,而大夫人作為蕭府的當家祖母,自然又權力調查此事,想要在中間做些手腳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二來,這次府裏的流言最開始是從淮園傳出的,之後當謠言四起的時候,大夫人也沒有盡全力去製止。然而,在雲曦看來,大夫人並沒有這樣做的動機,她雖然已經當家多年,但在蕭府的根基未穩,需要太夫人這個強有力的後頓,若然太夫人變成了孩提般的神智,她在府裏可說是四麵楚歌。再者,雲曦隻是個姑娘,終究會出嫁,而雲氏失去了丈夫,她們兩並不會影響大夫人在蕭府的地位。故而,若是這一切都是大夫人策劃的,於她而言實在是得不償失。
那麽在這蕭府之中,又有誰能在這件事上得到好處呢?退一步講,倘若這個計策能夠取得成功,那麽太夫人因失了神智而完全不能管事,雲氏和雲曦則將回到滿園甚至被強製“消失”三少爺蕭玨獨木難成林,五爺一房可說難有作為。再往深處想,大夫人可能因為此事而被牽連在內,如果她被坐實了罪名,那整個大房也將一蹶不振。而三爺至今沒有子嗣,三夫人素來深居簡出,不理府裏的瑣事,幾乎不可能成為當家主母。如此說來,太夫人所出的嫡子都難以在蕭府立住腳跟。那麽剩下的四房已有一嫡一庶兩個兒子,其母又是貴妾,深得太老爺的寵幸,想要抑嫡立庶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對蕭府而言,與其有一個癡癡呆呆的主母,倒不如把身份本來就高貴的妾室劉姨奶奶扶正,讓原來的庶子四爺變成嫡子,從而名正言順地繼承家業。這麽說來,這件事若是真的成功了,那最得利的非四房莫屬。隻不過,以雲曦對四爺夫婦的了解,他們似乎並沒有如此縝密的心思,難道是他們平日裏藏得太深,或者說為他們出謀劃策的是背後的劉姨奶奶。
對於這個得寵幾十年的劉姨奶奶,雲曦隻有幾麵之緣。她表麵看似柔弱溫情,隻能依附太老爺才得以在蕭府生存。而事實上,劉姨奶奶能以妾室的身份,與太夫人分庭抗禮這麽多年,必定有著非常人能及的手段。
這件事情的真相,不僅關乎到太夫人一脈的榮衰,同時也維係著她在這個異世後半生的生活。為了證實自己的這些推測是否合理,雲曦決定繼續追查此事。
可秀的死必定是最近蕭府茶前飯後最熱門的話題,雲曦讓擅長攀談的杏雨去淮園走動走動,利用丫頭婆子的八卦性子,查查可秀生前與哪些人走得比較近。而桃舒則借著再去藥庫拿艾草的機會向那邊的管事打聽大夫人派人要這麽多艾草的用途。相信再過不久,所有的雲霧都會消散,一切終將水落石出。
大夫人不無感慨地搖搖頭,長歎了一口氣:“想不到可秀竟然誤會母親無故將喜兒杖斃,姐妹情深固然可貴,可惜她太過固執了些,好在母親吉人天相,多虧了菩薩保佑。”
雲曦未置一語,默默地把紙放回可秀的身邊。在回池園的路上,她也一直默不作聲,黛眉微蹙,似乎還有什麽心事。
可秀下毒謀害太夫人一事,從表麵上來說已是水落石出了,但雲曦心裏還有很多疑團沒有解開。既然可秀的動機是為了幫喜兒報仇,那她為什麽不幹脆用見血封喉的毒藥讓太夫人一命嗚呼,而是用攝魂草這種毒性緩慢而又易解的南疆毒藥?而這京城難見的攝魂草,她又是從何得來的?再者,太夫人夜不能寐又噩夢連連雖是舊疾,但自去了家廟後,她可是夜夜好夢。又怎會一回到清園便舊疾複發呢?
秋水見狀甚是奇怪,忍不住問道:“姑娘,事情都已經水落石出了,您怎麽還愁眉不展?”
雲曦走進自己的屋子,在西窗邊的貴妃椅上坐下,望著窗外的那一片芍藥,在陽光的照射下竟顯出幾分迷離之態。良久,她才喃喃自語:“喜兒雖然承認了所有的罪行,但我總覺得有些不對勁。我才查到可秀是下毒之人,她就自盡死了。這會不會太巧合了。”
秋水沉吟片刻,經過一番思想鬥爭,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姑娘。您說……這一切會不會是大夫人在幕後……?”話還未說完,便迎麵撞上雲曦責備的眼神。意識到自己的多言,秋水趕緊低下頭:“奴婢失言了,請姑娘責罰。”
這段時間秋水一直跟著雲曦,故而先前的防備倒是消除了不少。在很多時候都會直言不諱,但毫無分寸的直言卻未必是好事。雲曦自然不希望秋水一言而惹禍上身,正色道:“有些事情你可以在心裏想想,但絕不能說出口,否則會引來殺生之禍。”見秋水滿臉愧色,顯然已經知道錯了。便道:“好在今日隻有你我二人,下次說話前注意點便是了。”
是時,桃舒捧著一個大熏爐進屋。笑道:“姑娘,原來您已經回來了,奴婢本想趁著您不在屋裏,用艾草熏熏屋子呢。”
雲曦對這樣的做法甚是疑惑,問道:“用艾草熏屋子?這是做什麽?”
“昨日在夫人房裏發現了幾隻蟲子。奴婢就去藥庫想拿些艾草來熏屋子驅蟲。豈知藥庫的管事說,前不久大夫人著人去藥庫拿了兩次艾草。把庫房裏的存貨都拿完了,奴婢手上這點還是寧嬤嬤專程從家裏拿來的,也不知道管不管用。”
聞言,秋水想到了艾草的效用,解釋道:“桃舒姐姐,用艾草來驅蟲,隻需要一點點就夠了,若是香味太濃烈,對身子反而不好。”
在雲曦的意識中,艾草就是前世的端午節掛在門梁上辟邪驅蟲用的,難不成它還有副作用?她追問道:“秋水,若是艾草用多了會怎樣?”
秋水道:“常人都知道艾草的香氣可以驅蟲,但卻不知道香氣過重會侵害神智,有些人會鬱鬱寡歡,有些人則可能會心神不寧,不能安寢。”
聽完秋水的解釋,雲曦的耳邊嗡嗡作響,腦中十分混亂,卻仿佛有一根無形的線正漸漸地將所有的事情串聯起來。一時間找不到所有事情的線頭,雲曦打算換個環境靜一靜:“秋水,你幫著桃舒熏屋子,我去院子裏走走。”
置身於溫暖的陽光下,深吸了幾口青草的氣息,腦中的思緒一下子便清晰起來了。據秋水所言,艾草可能會使人心神不寧,那麽太夫人的噩夢很可能是由艾草造成的。如果大夫人著人去藥庫拿的艾草都用在了太夫人的屋子裏,那麽這個推論就成立了。
這段時間雲曦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追查下毒之人的事情上,忽略了其他很多事情。直到方才秋水大膽的臆測,才令她把這段時間所發生的許多事情都聯係起來。如果把前些日子府裏針對雲氏的流言和太夫人中毒的事情結合在一起,那麽一切的疑問都有了合理的解釋。雲氏一搬回池園,有人就利用艾草可以侵害神智的特性,令太夫人“舊疾複發”,這是整件事的開端。而後太夫人決定去家廟休養,正中了幕後之人的下懷。沒有了艾草的影響,太夫人的“舊疾”自然不藥而愈。於是,有人便利用這一點,傳出五夫人克太夫人的流言。接著便用攝魂草的毒性致使太夫人中毒昏迷,一方麵增加了流言的可信性,另一方麵又避免精明的太夫人介入調查流言之事,而可秀恐怕隻是一顆棋子罷了。這個計謀可說是一環扣一環,計劃得十分周詳,可惜因為百裏太醫的看診,而讓攝魂草暴露於人前,破壞了一切的安排。事情到了如斯地步,幕後之人為了保全自己,隻能將可秀推出來以了結此事。
秋水推測這些事情可能是大夫人在幕後操縱,其實並非毫無道理。一來在太夫人中毒這件事上,所涉及的丫鬟都是淮園的人,而大夫人作為蕭府的當家祖母,自然又權力調查此事,想要在中間做些手腳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二來,這次府裏的流言最開始是從淮園傳出的,之後當謠言四起的時候,大夫人也沒有盡全力去製止。然而,在雲曦看來,大夫人並沒有這樣做的動機,她雖然已經當家多年,但在蕭府的根基未穩,需要太夫人這個強有力的後頓,若然太夫人變成了孩提般的神智,她在府裏可說是四麵楚歌。再者,雲曦隻是個姑娘,終究會出嫁,而雲氏失去了丈夫,她們兩並不會影響大夫人在蕭府的地位。故而,若是這一切都是大夫人策劃的,於她而言實在是得不償失。
那麽在這蕭府之中,又有誰能在這件事上得到好處呢?退一步講,倘若這個計策能夠取得成功,那麽太夫人因失了神智而完全不能管事,雲氏和雲曦則將回到滿園甚至被強製“消失”三少爺蕭玨獨木難成林,五爺一房可說難有作為。再往深處想,大夫人可能因為此事而被牽連在內,如果她被坐實了罪名,那整個大房也將一蹶不振。而三爺至今沒有子嗣,三夫人素來深居簡出,不理府裏的瑣事,幾乎不可能成為當家主母。如此說來,太夫人所出的嫡子都難以在蕭府立住腳跟。那麽剩下的四房已有一嫡一庶兩個兒子,其母又是貴妾,深得太老爺的寵幸,想要抑嫡立庶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對蕭府而言,與其有一個癡癡呆呆的主母,倒不如把身份本來就高貴的妾室劉姨奶奶扶正,讓原來的庶子四爺變成嫡子,從而名正言順地繼承家業。這麽說來,這件事若是真的成功了,那最得利的非四房莫屬。隻不過,以雲曦對四爺夫婦的了解,他們似乎並沒有如此縝密的心思,難道是他們平日裏藏得太深,或者說為他們出謀劃策的是背後的劉姨奶奶。
對於這個得寵幾十年的劉姨奶奶,雲曦隻有幾麵之緣。她表麵看似柔弱溫情,隻能依附太老爺才得以在蕭府生存。而事實上,劉姨奶奶能以妾室的身份,與太夫人分庭抗禮這麽多年,必定有著非常人能及的手段。
這件事情的真相,不僅關乎到太夫人一脈的榮衰,同時也維係著她在這個異世後半生的生活。為了證實自己的這些推測是否合理,雲曦決定繼續追查此事。
可秀的死必定是最近蕭府茶前飯後最熱門的話題,雲曦讓擅長攀談的杏雨去淮園走動走動,利用丫頭婆子的八卦性子,查查可秀生前與哪些人走得比較近。而桃舒則借著再去藥庫拿艾草的機會向那邊的管事打聽大夫人派人要這麽多艾草的用途。相信再過不久,所有的雲霧都會消散,一切終將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