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30章 鄭氏進宮(1)
皇上在下:大清魔法師 作者:陌筱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見魏珠提起自家大房老爺,高勇驚愕道:“公公如何得知?”
魏珠臉上頓時就有了些笑模樣:“原來是卓奇大人,那就不是外人了,雜家認識噶祿大人。”魏珠能夠貼身伺候皇帝,心眼自然是要多一些才站得住腳的,對於朝中大臣的家人以及他們之間的聯姻情況都是非常清楚的。噶祿是內務府總管,這是一個極為關鍵的職位,且內務府就是為皇室服務的,魏珠對他自然是頗多關注,知道卓奇的身份也就不奇怪了。
知道了卓奇的身份,魏珠自然也就換了個態度,這做太監的,大多是有眼色的人,知道什麽人能得罪,什麽人不能招惹。戴佳卓奇此時雖然名聲不顯,隻是個七品的芝麻小官兒,可是根底兒卻並不淺薄,誰知來日會不會飛黃騰達?此時結個善緣也不過是順手而為之事。
高勇進門晚,並不知道自家主子和大房之間的恩怨,此時聽聞來傳旨的公公和自家老爺的兄長有交情,當下心裏就親熱了幾分:“公公請稍等,小的先把鋪子鎖了。”鎖好鋪子,高勇賠笑道:“讓公公久等了,還未請教公公怎麽稱呼?”
“雜家姓魏。”
“原來是魏公公,魏公公請這邊走。”
且說卓奇正在戶部當值,忽聽上司進來叫他:“卓奇,隨我到正堂去,宮裏有旨意下來。”卓奇心中一驚,還不及思考,就聽上司拍著他的肩膀笑吟吟的說:“你可真是好福氣啊,鋪子裏的蜜餞竟然受到了太皇太後的青睞,以後發達了可不要忘記咱們同事這幾年的情誼啊。”
卓奇心神一瞬間大起大落,原來是蜜餞討得了太皇太後的喜歡,他抹了把汗說:“僥幸而已,僥幸而已,比不得大人兢兢業業為朝廷和皇上辦差,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功績。”
上司滿意了,和卓奇一起去了前麵正堂。
卓奇看到堂上的高勇陪著一個嘴上無毛的清秀男子,就知道他是宮裏出來傳旨的公公的,快步上前抱拳道:“下官戴佳卓奇,見過這位公公。”
魏珠笑嗬嗬的道:“雜家魏珠,奉太皇太後之命前來傳旨,戴佳卓奇聽諭。”
“奴才戴佳卓奇接旨。”
魏珠尖著聲音說了一遍太皇太後的口諭,重點就兩個,一是讚揚成記果鋪的蜜餞味道好,皇上、太皇太後、皇太後吃了都很滿意,二是對戴佳府和鄭氏進行嘉獎。
戴佳府得了上供的蜀錦一匹,紅瑪瑙頭麵兒一套,玉如意一對。鄭氏得了金裸子十個,宮廷絹花兩支。
戴佳卓奇叩謝道:“奴才叩謝皇上和太皇太後賞賜,奴才一家世受皇恩,無以為報,太皇太後喜歡奴才家中廚娘做的蜜餞,奴才願將之獻與太皇太後,隻要太皇太後身體康健,便是奴才們的福氣了。”
對於卓奇的識趣魏珠很是滿意,皇家自然是不好明目張膽的和臣子搶人的,卓奇能自願獻上那是再好不過了。他笑道:“那卓奇大人看看何時將那廚娘送進宮中?”
說是這樣說,可是魏珠表現出來的態度卻是想要立刻將人帶走的樣子。
卓奇為難的說:“果鋪的蜜餞是小女的乳母做的,她和內子去了城外莊子上,今日怕是回來不及……”
魏珠想了想,說:“那雜家明日一早讓人在宮門外等著。”太皇太後胃口不好,希望這個廚娘能夠早些進宮,也好讓太皇太後早些恢複胃口。
卓奇抿了抿嘴,說:“下官這就派人去莊子上通知,明日一早開城門之後就送人進宮。”
魏珠滿意的點頭笑了。
魏珠走後,戶部的官員們紛紛向卓奇道喜,府中的奴才能夠被太皇太後看重,親自下旨宣召進宮,這可不是一般的恩典。而且,在太皇太後身邊伺候,還是負責飲食這樣非心腹不能負責的活兒,必然能夠得到太皇太後越發的信重。將來在宮中結識的也必定是身份貴重的主子,到時候在主子耳邊說兩句好話,卓奇就受用不盡了。
卓奇心中卻是說不出的苦澀,如果可以的話,他是真不希望送鄭氏進宮。宮中有人有利也有弊,要是得主子信任,自然是能說得上話,要是被主子厭棄,或是摻和進一些後宮的爭鬥中,那他們在宮外也很容易被牽連。
然而麵對大家的恭喜,卓奇隻能笑著感謝,要不然還不得被人說是對太皇太後的旨意不滿?因此,隻得強壓住心底的糾結,謝過眾人,定下等皇上禦駕回京後宴請眾人,這才得以脫身。
離開人群,卓奇招來高勇,吩咐道:“你回府去把這裏的事情告訴給何管家,讓他派個人去莊子上通知太太,明日一早送鄭氏進宮……”
何管家從高勇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經過,擔心下麵的人說不清楚,想了想,決定親自走一趟。到了莊子上,見過太太,何管家就把來意說了。
輝和氏大吃一驚:“你是說,太皇太後吃了咱們鋪子上的蜜餞,大為稱讚,老爺就把鄭氏獻上去了?”
何管家說:“那魏公公雖然沒有明說,可是話裏話外的意思卻是太皇太後看上鄭嬤嬤的手藝了,老爺又如何能裝作不知道?主動獻上,不僅是對老爺有好處,就是日後鄭嬤嬤進了宮,也能多得幾分信重。”
何管家擔心太太不能理解老爺,急忙解釋。老爺官職不顯,為了一個奴才惡了皇室不值當。
輝和氏搖頭道:“我哪裏是怪罪老爺,換了是我在場,也隻能做出這樣的決定。我隻是擔心,鄭氏一直以來也就是在婆家受了些委屈,我在娘家之時,雖有幾個姨娘和庶妹,到底身份差距較大,也沒什麽爭鬥。嫁給老爺之後,後院也隻得我一個,鄭氏從未經曆過後宅之中的爭鬥,這一下子就進宮去,哪裏能適應得了?”
從輝和氏記事起,鄭氏就在她身邊伺候,兩人之間的感情說是主仆卻勝似姐妹,輝和氏如何能忍心看著她去到那個吃人的皇宮裏去?
何管家寬慰道:“鄭嬤嬤向來與人為善,又無爭強好勝之心,如今被太皇太後看重,就算進宮去,也是在慈寧宮伺候。慈寧宮在皇宮之中地位超然,隻要鄭嬤嬤不主動與人結仇,別人巴結她還來不及,又怎會與她交惡?”
輝和氏歎道:“就是有人巴結才讓人擔心,這接受也不是,拒絕也不是,難免不會得罪人。”
魏珠臉上頓時就有了些笑模樣:“原來是卓奇大人,那就不是外人了,雜家認識噶祿大人。”魏珠能夠貼身伺候皇帝,心眼自然是要多一些才站得住腳的,對於朝中大臣的家人以及他們之間的聯姻情況都是非常清楚的。噶祿是內務府總管,這是一個極為關鍵的職位,且內務府就是為皇室服務的,魏珠對他自然是頗多關注,知道卓奇的身份也就不奇怪了。
知道了卓奇的身份,魏珠自然也就換了個態度,這做太監的,大多是有眼色的人,知道什麽人能得罪,什麽人不能招惹。戴佳卓奇此時雖然名聲不顯,隻是個七品的芝麻小官兒,可是根底兒卻並不淺薄,誰知來日會不會飛黃騰達?此時結個善緣也不過是順手而為之事。
高勇進門晚,並不知道自家主子和大房之間的恩怨,此時聽聞來傳旨的公公和自家老爺的兄長有交情,當下心裏就親熱了幾分:“公公請稍等,小的先把鋪子鎖了。”鎖好鋪子,高勇賠笑道:“讓公公久等了,還未請教公公怎麽稱呼?”
“雜家姓魏。”
“原來是魏公公,魏公公請這邊走。”
且說卓奇正在戶部當值,忽聽上司進來叫他:“卓奇,隨我到正堂去,宮裏有旨意下來。”卓奇心中一驚,還不及思考,就聽上司拍著他的肩膀笑吟吟的說:“你可真是好福氣啊,鋪子裏的蜜餞竟然受到了太皇太後的青睞,以後發達了可不要忘記咱們同事這幾年的情誼啊。”
卓奇心神一瞬間大起大落,原來是蜜餞討得了太皇太後的喜歡,他抹了把汗說:“僥幸而已,僥幸而已,比不得大人兢兢業業為朝廷和皇上辦差,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功績。”
上司滿意了,和卓奇一起去了前麵正堂。
卓奇看到堂上的高勇陪著一個嘴上無毛的清秀男子,就知道他是宮裏出來傳旨的公公的,快步上前抱拳道:“下官戴佳卓奇,見過這位公公。”
魏珠笑嗬嗬的道:“雜家魏珠,奉太皇太後之命前來傳旨,戴佳卓奇聽諭。”
“奴才戴佳卓奇接旨。”
魏珠尖著聲音說了一遍太皇太後的口諭,重點就兩個,一是讚揚成記果鋪的蜜餞味道好,皇上、太皇太後、皇太後吃了都很滿意,二是對戴佳府和鄭氏進行嘉獎。
戴佳府得了上供的蜀錦一匹,紅瑪瑙頭麵兒一套,玉如意一對。鄭氏得了金裸子十個,宮廷絹花兩支。
戴佳卓奇叩謝道:“奴才叩謝皇上和太皇太後賞賜,奴才一家世受皇恩,無以為報,太皇太後喜歡奴才家中廚娘做的蜜餞,奴才願將之獻與太皇太後,隻要太皇太後身體康健,便是奴才們的福氣了。”
對於卓奇的識趣魏珠很是滿意,皇家自然是不好明目張膽的和臣子搶人的,卓奇能自願獻上那是再好不過了。他笑道:“那卓奇大人看看何時將那廚娘送進宮中?”
說是這樣說,可是魏珠表現出來的態度卻是想要立刻將人帶走的樣子。
卓奇為難的說:“果鋪的蜜餞是小女的乳母做的,她和內子去了城外莊子上,今日怕是回來不及……”
魏珠想了想,說:“那雜家明日一早讓人在宮門外等著。”太皇太後胃口不好,希望這個廚娘能夠早些進宮,也好讓太皇太後早些恢複胃口。
卓奇抿了抿嘴,說:“下官這就派人去莊子上通知,明日一早開城門之後就送人進宮。”
魏珠滿意的點頭笑了。
魏珠走後,戶部的官員們紛紛向卓奇道喜,府中的奴才能夠被太皇太後看重,親自下旨宣召進宮,這可不是一般的恩典。而且,在太皇太後身邊伺候,還是負責飲食這樣非心腹不能負責的活兒,必然能夠得到太皇太後越發的信重。將來在宮中結識的也必定是身份貴重的主子,到時候在主子耳邊說兩句好話,卓奇就受用不盡了。
卓奇心中卻是說不出的苦澀,如果可以的話,他是真不希望送鄭氏進宮。宮中有人有利也有弊,要是得主子信任,自然是能說得上話,要是被主子厭棄,或是摻和進一些後宮的爭鬥中,那他們在宮外也很容易被牽連。
然而麵對大家的恭喜,卓奇隻能笑著感謝,要不然還不得被人說是對太皇太後的旨意不滿?因此,隻得強壓住心底的糾結,謝過眾人,定下等皇上禦駕回京後宴請眾人,這才得以脫身。
離開人群,卓奇招來高勇,吩咐道:“你回府去把這裏的事情告訴給何管家,讓他派個人去莊子上通知太太,明日一早送鄭氏進宮……”
何管家從高勇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經過,擔心下麵的人說不清楚,想了想,決定親自走一趟。到了莊子上,見過太太,何管家就把來意說了。
輝和氏大吃一驚:“你是說,太皇太後吃了咱們鋪子上的蜜餞,大為稱讚,老爺就把鄭氏獻上去了?”
何管家說:“那魏公公雖然沒有明說,可是話裏話外的意思卻是太皇太後看上鄭嬤嬤的手藝了,老爺又如何能裝作不知道?主動獻上,不僅是對老爺有好處,就是日後鄭嬤嬤進了宮,也能多得幾分信重。”
何管家擔心太太不能理解老爺,急忙解釋。老爺官職不顯,為了一個奴才惡了皇室不值當。
輝和氏搖頭道:“我哪裏是怪罪老爺,換了是我在場,也隻能做出這樣的決定。我隻是擔心,鄭氏一直以來也就是在婆家受了些委屈,我在娘家之時,雖有幾個姨娘和庶妹,到底身份差距較大,也沒什麽爭鬥。嫁給老爺之後,後院也隻得我一個,鄭氏從未經曆過後宅之中的爭鬥,這一下子就進宮去,哪裏能適應得了?”
從輝和氏記事起,鄭氏就在她身邊伺候,兩人之間的感情說是主仆卻勝似姐妹,輝和氏如何能忍心看著她去到那個吃人的皇宮裏去?
何管家寬慰道:“鄭嬤嬤向來與人為善,又無爭強好勝之心,如今被太皇太後看重,就算進宮去,也是在慈寧宮伺候。慈寧宮在皇宮之中地位超然,隻要鄭嬤嬤不主動與人結仇,別人巴結她還來不及,又怎會與她交惡?”
輝和氏歎道:“就是有人巴結才讓人擔心,這接受也不是,拒絕也不是,難免不會得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