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31章 鄭氏進宮(2)
皇上在下:大清魔法師 作者:陌筱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輝和氏所慮也有道理,這有人來招攬,不答應吧,會得罪人,答應吧,必然又會得罪另一批人,無論如何選擇都是個錯。
何管家想了想,說:“奴才想,隻要鄭嬤嬤全心全意的忠誠於太皇太後,哪怕是拒絕了旁人,也是無礙的。再說了,旁人想要動慈寧宮的人,也要有那個膽量和本事才行。”
輝和氏搖搖頭,這太皇太後過兩年就是六十的人了,人生七十古來稀,說句大不敬的話,誰知道太皇太後還能活幾年?她在世之時倒是無人敢動慈寧宮的人,可要是她去世了呢?到時候慈寧宮的人也一樣得找個出路。
罷了,暫且不去想那麽遙遠的事情,想來經過宮中幾年的曆練,真到了太皇太後去世的時候,鄭氏也差不多能曆練出來了。
輝和氏讓人去把鄭氏叫來,又特別囑咐說:“悄悄把人喊來就行,不要讓茹姐兒知道了。”
女兒打小就是被鄭氏奶大的,和鄭氏之間感情也頗為深厚,要是被她知道鄭氏要被送進宮去,輝和氏真擔心她會受不了,要是鬧將起來,被宮裏人知道就不好了。
吳嬤嬤說:“還是老奴親自走一遭吧。”
吳嬤嬤過去的時候,成茹正在和奶娘學女紅,吳嬤嬤收拾了一下心情,笑吟吟的上前道:“老奴給格格請安,茹姐兒,太太有事讓鄭嬤嬤過去一趟。”
成茹笑著揮揮手:“那奶娘就跟吳嬤嬤走一趟吧,我會認真練習的。”
鄭氏便跟著吳嬤嬤走了,離得遠了,吳嬤嬤才沉著聲音,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鄭氏。
鄭氏聽後整個人都不好了,她一直以為自個兒會看著茹姐兒長大成人,陪著她出嫁,再幫她帶孩子帶孫子,直到有一天她閉上了眼,她這一生也就圓滿了。然而沒想到茹姐兒還這麽小,她卻要永遠的離開她……
鄭氏抓著吳嬤嬤的手,痛苦的追問:“真的要進宮去嗎?沒有其他辦法了麽?”
吳嬤嬤也紅了眼眶,鄭氏小小年紀就在太太身邊伺候,也算是她看著長大的,她又何嚐舍得讓她去到那虎狼之地?隻是老爺太太是哪個牌位上的,如何能夠不識相的拒絕皇家的要求?
吳嬤嬤緊了緊握著她的手:“你也不要怪老爺和太太,太皇太後的懿旨中雖是沒有明說要你進宮伺候,老爺太太卻不敢裝糊塗,隻能委屈你了。”
鄭氏淚流滿麵:“我舍不得茹姐兒……”
吳嬤嬤道:“你進宮之後,若是能得了太皇太後的親眼,說不定往後還能幫上茹姐兒一把。你莫非忘了,茹姐兒過幾年可也是要選秀的,說不得將來茹姐兒的前程就在你手上了。”
鄭氏心中一動,她不能再繼續伺候茹姐兒,若是將來在茹姐兒選秀一事上能搭把手,讓茹姐兒能有一個好姻緣,她就算是一輩子老死在宮裏又有什麽可怕的?
鄭氏自己的兒子沒奶過一天,早已將成茹當做她親生的女兒一般,隻要孩子過得好,做母親的受些苦受些累又何妨?
抹抹眼淚,鄭氏走進了正院,一進門就撲通跪下,哽咽道:“太太,奴婢願意進宮去伺候太皇太後。”
輝和氏聞言,頓時就紅了眼眶,上前扶起鄭氏:“委屈你了,早知道有今日,當初就該把蜜餞的做法教給別人,也省得讓你進宮去受罪。”
鄭氏苦笑道:“當初又如何能想到會有今日?太太也是信任奴婢,才將這樣要緊的事情交給奴婢來做。”
成記蜜餞味道太過特別,輝和氏將秘方看得很緊,錦州府的分店並不自己生產蜜餞,所有的蜜餞都是鄭氏做好了,從盛京運過去的。因此宮裏要人,也就隻能把鄭氏推出去了。
輝和氏歎道:“時也?命也?事到如今也隻能把這些後悔放下了。你進宮之後要記得時時小心處處留意,宮裏不比其他地方,那裏可是沒有朋友隻有敵人的。大哥雖然擔任內務府總管,按說要是想要照顧一二是沒問題的,可是你也知道大嫂對咱們三房有意見,所以你進宮之後,哪怕是大哥的人你也不要相信。”
鄭氏冷靜的道:“太太放心,奴婢進宮之後隻做啞巴和聾子,一心給太皇太後做好蜜餞就行,旁的一概不管。”
輝和氏點頭道:“你能這樣想,我也就放心了。你進宮之後,除了蜜餞,在其他方麵就不要怎麽表現了。太皇太後宮中定也是有做蜜餞的人,如今你去搶了他的風頭,如果再在別的方麵也討得了太皇太後的歡心,恐怕會處處樹敵,到時候你在慈寧宮的日子就難過了。”
鄭氏受教的點頭,她知道太太說這些都是為了她好。
輝和氏又讓吳嬤嬤拿了一個匣子過來,遞給了鄭氏:“這裏麵有些銀瓜子,你進宮去,處處都需要打點,沒點銀子傍身可不行。”
鄭氏急忙推遲:“太皇太後賞賜了奴婢十個金裸子,奴婢哪裏還能要太太的銀子。府裏這兩年雖然有了些進項,日後茹姐兒和睿哥兒還要成親,太太還是給他們留著吧。”
輝和氏把匣子塞到她懷裏,虎著臉說:“如今連皇上和太皇太後都誇獎了咱們成記果鋪的蜜餞,往後咱家的銀子缺不了。咱們主仆多年,原想讓茹姐兒給你養老,沒想到卻害得你進去深宮那樣的地方。你進宮之後,我也為你做不了什麽,這些銀子給你傍身,你要是連這個都不收,怕不是心裏還埋怨我?”
鄭氏慌忙道:“奴婢怎麽可能埋怨太太!被婆家休棄,奴婢隻想一死了之,是太太給了奴婢新生,奴婢永遠也不會埋怨太太!”
“那就把銀子收著!”輝和氏強硬的道,鄭氏隻能無奈收下,心中卻是溫暖得想要哭泣。
鄭氏說:“太太想想,這蜜餞的手藝要傳給誰,趁著奴婢在,先把這件事情處理了。茹姐兒的事情隻有咱們幾個知曉,就不要再讓別人知道了。”
輝和氏說:“這個你不用擔心,等你走後,我讓茹姐兒把吳嬤嬤教會就是了,到時候就對外說你的本事也是吳嬤嬤教的就好,等吳嬤嬤學會了,再讓她教下去。趁著這幾天,我也好觀察觀察這些奴才的心性。”
“太太心裏有數就好。”
“宮裏的公公說了,讓你明日一早進宮,今天你就好好的再陪陪茹姐兒吧,明日一早我親自送你進宮去。”
何管家想了想,說:“奴才想,隻要鄭嬤嬤全心全意的忠誠於太皇太後,哪怕是拒絕了旁人,也是無礙的。再說了,旁人想要動慈寧宮的人,也要有那個膽量和本事才行。”
輝和氏搖搖頭,這太皇太後過兩年就是六十的人了,人生七十古來稀,說句大不敬的話,誰知道太皇太後還能活幾年?她在世之時倒是無人敢動慈寧宮的人,可要是她去世了呢?到時候慈寧宮的人也一樣得找個出路。
罷了,暫且不去想那麽遙遠的事情,想來經過宮中幾年的曆練,真到了太皇太後去世的時候,鄭氏也差不多能曆練出來了。
輝和氏讓人去把鄭氏叫來,又特別囑咐說:“悄悄把人喊來就行,不要讓茹姐兒知道了。”
女兒打小就是被鄭氏奶大的,和鄭氏之間感情也頗為深厚,要是被她知道鄭氏要被送進宮去,輝和氏真擔心她會受不了,要是鬧將起來,被宮裏人知道就不好了。
吳嬤嬤說:“還是老奴親自走一遭吧。”
吳嬤嬤過去的時候,成茹正在和奶娘學女紅,吳嬤嬤收拾了一下心情,笑吟吟的上前道:“老奴給格格請安,茹姐兒,太太有事讓鄭嬤嬤過去一趟。”
成茹笑著揮揮手:“那奶娘就跟吳嬤嬤走一趟吧,我會認真練習的。”
鄭氏便跟著吳嬤嬤走了,離得遠了,吳嬤嬤才沉著聲音,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鄭氏。
鄭氏聽後整個人都不好了,她一直以為自個兒會看著茹姐兒長大成人,陪著她出嫁,再幫她帶孩子帶孫子,直到有一天她閉上了眼,她這一生也就圓滿了。然而沒想到茹姐兒還這麽小,她卻要永遠的離開她……
鄭氏抓著吳嬤嬤的手,痛苦的追問:“真的要進宮去嗎?沒有其他辦法了麽?”
吳嬤嬤也紅了眼眶,鄭氏小小年紀就在太太身邊伺候,也算是她看著長大的,她又何嚐舍得讓她去到那虎狼之地?隻是老爺太太是哪個牌位上的,如何能夠不識相的拒絕皇家的要求?
吳嬤嬤緊了緊握著她的手:“你也不要怪老爺和太太,太皇太後的懿旨中雖是沒有明說要你進宮伺候,老爺太太卻不敢裝糊塗,隻能委屈你了。”
鄭氏淚流滿麵:“我舍不得茹姐兒……”
吳嬤嬤道:“你進宮之後,若是能得了太皇太後的親眼,說不定往後還能幫上茹姐兒一把。你莫非忘了,茹姐兒過幾年可也是要選秀的,說不得將來茹姐兒的前程就在你手上了。”
鄭氏心中一動,她不能再繼續伺候茹姐兒,若是將來在茹姐兒選秀一事上能搭把手,讓茹姐兒能有一個好姻緣,她就算是一輩子老死在宮裏又有什麽可怕的?
鄭氏自己的兒子沒奶過一天,早已將成茹當做她親生的女兒一般,隻要孩子過得好,做母親的受些苦受些累又何妨?
抹抹眼淚,鄭氏走進了正院,一進門就撲通跪下,哽咽道:“太太,奴婢願意進宮去伺候太皇太後。”
輝和氏聞言,頓時就紅了眼眶,上前扶起鄭氏:“委屈你了,早知道有今日,當初就該把蜜餞的做法教給別人,也省得讓你進宮去受罪。”
鄭氏苦笑道:“當初又如何能想到會有今日?太太也是信任奴婢,才將這樣要緊的事情交給奴婢來做。”
成記蜜餞味道太過特別,輝和氏將秘方看得很緊,錦州府的分店並不自己生產蜜餞,所有的蜜餞都是鄭氏做好了,從盛京運過去的。因此宮裏要人,也就隻能把鄭氏推出去了。
輝和氏歎道:“時也?命也?事到如今也隻能把這些後悔放下了。你進宮之後要記得時時小心處處留意,宮裏不比其他地方,那裏可是沒有朋友隻有敵人的。大哥雖然擔任內務府總管,按說要是想要照顧一二是沒問題的,可是你也知道大嫂對咱們三房有意見,所以你進宮之後,哪怕是大哥的人你也不要相信。”
鄭氏冷靜的道:“太太放心,奴婢進宮之後隻做啞巴和聾子,一心給太皇太後做好蜜餞就行,旁的一概不管。”
輝和氏點頭道:“你能這樣想,我也就放心了。你進宮之後,除了蜜餞,在其他方麵就不要怎麽表現了。太皇太後宮中定也是有做蜜餞的人,如今你去搶了他的風頭,如果再在別的方麵也討得了太皇太後的歡心,恐怕會處處樹敵,到時候你在慈寧宮的日子就難過了。”
鄭氏受教的點頭,她知道太太說這些都是為了她好。
輝和氏又讓吳嬤嬤拿了一個匣子過來,遞給了鄭氏:“這裏麵有些銀瓜子,你進宮去,處處都需要打點,沒點銀子傍身可不行。”
鄭氏急忙推遲:“太皇太後賞賜了奴婢十個金裸子,奴婢哪裏還能要太太的銀子。府裏這兩年雖然有了些進項,日後茹姐兒和睿哥兒還要成親,太太還是給他們留著吧。”
輝和氏把匣子塞到她懷裏,虎著臉說:“如今連皇上和太皇太後都誇獎了咱們成記果鋪的蜜餞,往後咱家的銀子缺不了。咱們主仆多年,原想讓茹姐兒給你養老,沒想到卻害得你進去深宮那樣的地方。你進宮之後,我也為你做不了什麽,這些銀子給你傍身,你要是連這個都不收,怕不是心裏還埋怨我?”
鄭氏慌忙道:“奴婢怎麽可能埋怨太太!被婆家休棄,奴婢隻想一死了之,是太太給了奴婢新生,奴婢永遠也不會埋怨太太!”
“那就把銀子收著!”輝和氏強硬的道,鄭氏隻能無奈收下,心中卻是溫暖得想要哭泣。
鄭氏說:“太太想想,這蜜餞的手藝要傳給誰,趁著奴婢在,先把這件事情處理了。茹姐兒的事情隻有咱們幾個知曉,就不要再讓別人知道了。”
輝和氏說:“這個你不用擔心,等你走後,我讓茹姐兒把吳嬤嬤教會就是了,到時候就對外說你的本事也是吳嬤嬤教的就好,等吳嬤嬤學會了,再讓她教下去。趁著這幾天,我也好觀察觀察這些奴才的心性。”
“太太心裏有數就好。”
“宮裏的公公說了,讓你明日一早進宮,今天你就好好的再陪陪茹姐兒吧,明日一早我親自送你進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