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第348章 昭聖之死(2)
皇上在下:大清魔法師 作者:陌筱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鈕祜祿氏和宜妃都以為昭聖和康熙之間的誤會是皇貴妃所造成的,殊不知,她也是被成茹算計了。若是讓她自己選擇,她肯定不會選擇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而是會通過別人的口,讓康熙去發現真相。
隻可惜,她沒有選擇的機會。
宜妃愁眉苦臉的道:“我不想插手,我也插不上手,正是因為如此,我心裏才更焦急啊。”
宜妃對康熙也頗為了解,若是以前,康熙無論對昭聖多麽的孝順,為她的病情多麽的著急,宜妃都不會懷疑,他們祖孫二人之間的感情本來就很是深厚,康熙這樣的表現才是正常的。
可是現在二人之間橫著一個“殺母之仇”,宜妃不相信康熙能夠毫無芥蒂的對待昭聖。既然康熙心中還有芥蒂,為何會如此不遺餘力的表現出他的孝心來?
事有反常必為妖!
宜妃心裏有一個大逆不道的猜測:康熙是要借著昭聖的這次病情,悄無聲息的報了他的殺母之仇!
皇上對力挺他上位、輔佐他坐穩皇位的嫡親祖母都毫不留情,對她這個妃子,又如何會心軟?恐怕太皇太後一死,她這個宜妃就會像僖嬪那樣,淡出後宮眾人的視線了。
宜妃是個要強的人,性喜熱鬧而不甘寂寞,要她一輩子待在翊坤宮,每天麵對的隻是那些奴才,她會瘋的!
成茹柔聲安慰:“宜妃姐姐也不要太過擔憂了,現在後宮的蒙妃皇上擺明了是不會寵幸,更不會讓她們生下子嗣。若是太皇太後因病去了,大清和蒙古最大的聯係就隻有太後一人了,蒙古需要大清在經濟上的扶持,大清何嚐又不需要蒙古在軍事上的輔助呢?”
“隻要蒙古和大清還有著緊密的聯係,蒙古就會一直都是大清北邊的天然屏障。前些年沙俄不是蠢蠢欲動嗎?若是大清和蒙古交惡,蒙古恐怕就會和沙俄聯手,到時候大清也會頭痛。所以,皇上到時候肯定會善待太後的,至少麵兒上是一定要善待的。”
“至於姐姐這邊,五阿哥就是繼太後之後,大清和蒙古的另一個聯係。就算皇上短期內對姐姐有所遷怒,待得五阿哥漸漸長大,皇上隻會更加看重姐姐的。”
說真的,成茹很為大清的這些公主擔憂。康熙不願意讓蒙古女人掌控後宮,她都可以猜測得到,他肯定會用下嫁公主的方式來安撫蒙古。
可是蒙古人會願意領這個情嗎?
他們蒙古的女兒送進宮,一個個的都得不到皇帝的寵愛,很多都是過著守活寡的生活。大清的皇帝這麽對待他們的女兒,他們又怎麽可能會善待大清的公主?
宜妃苦笑:“我不能讓兒子們子憑母貴,反而要讓他們讓我母憑子貴,我這心裏不是個滋味啊!”而且,要等到母憑子貴的時候,起碼也要等到胤祺大婚參政之後,難道這將近十年的時間,她都要虛度過去嗎?
“有兒子就有希望!說真的,咱們女人真要是想完全靠男人,那是靠不住的,能靠的,還是隻有自己的兒子。惠妃就是一個例子。”
鈕祜祿氏淡淡的道:“現在皇上去長春宮,大多時候都是宿在偏殿的那些年輕的庶妃那裏,就是和惠妃同房,也不再讓她侍寢。可是,惠妃在宮裏的地位誰敢小覷?前番明珠被革職,宮裏的奴才對惠妃有些怠慢,不過皇上在朝中把大阿哥誇了幾回,宮裏的這些奴才不又對惠妃點頭哈腰了麽?隻要有大阿哥在,就沒人敢小瞧惠妃!相應的,隻要宜妃妹妹的胤祺和胤禟能夠平安長大,也沒人敢小瞧你!”
宜妃細細的琢磨了鈕祜祿氏的一番話,輕輕的吐出一口氣,臉上的不安、浮躁等負麵情緒也慢慢的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堅毅。她堅信,她是能夠熬得過去這次的風雨的!
誠懇的看著貴妃和成妃,宜妃說:“以後還請貴妃姐姐和成妃妹妹多多照拂了。”
鈕祜祿氏笑說:“我們之間的淵源從我姐姐在世的時候就已經結下了,你放心,能幫的我一定會幫。”
成茹眨眨眼:“我要是不幫姐姐,胤祦那小兔崽子怕是要和我鬧了,我可受不住他折騰。”
說起胤祦,宜妃也笑了:“胤祦這孩子我是真的喜歡,胤禟也喜歡得不行。”
宜妃被成功開解過後,就和成茹一起離開了啟祥宮。在半路上,成茹和宜妃分手之後,又轉回了啟祥宮。鈕祜祿氏看到她頗有些驚訝:“妹妹怎麽又過來了?”
成茹說:“我剛才在路上忽然想起一事,如果這次太皇太後真的挺不過去,她恐怕會報複皇貴妃,姐姐這邊也要當心一些,太皇太後對鈕祜祿一族還是頗為忌憚的,未嚐不會在她的大限之前,幫太子鋪好路。”
昭聖對太子是真的好,就像當年她教導康熙那般。如果說太子對康熙是敬仰的話,那麽對昭聖就是完完全全的孺慕了。現在太子年紀也不小了,已經知事了,隻要太子能夠順利登基,有著昭聖的這份情意在,他絕對會善待蒙古的。
如果成茹是昭聖,她也會在彌留之前,將身後事安排妥當,盡可能的為太子掃除一些大的威脅。皇貴妃已經廢了,貴妃膝下有一子,是康熙所有兒子中,除了太子之外,身份最為貴重的一個。在鈕祜祿氏和胤誐之間,太皇太後絕對會選擇一個下手!而從兩人的生命之火來看,成茹覺得太皇太後下手的對象應該是鈕祜祿氏。
身份再是貴重,失去了生母,這份貴重能夠發揮的餘地也很小。太子是因為名分早定,且有著昭聖和康熙的照拂,才能夠平安的、各方麵都頗為優秀的長大。
而胤誐若是小小年紀就失去了生母,就算是能平安長大,恐怕性子也要被養歪了,那還怎麽能夠威脅到太子的地位?
感受到成茹真切的關心,鈕祜祿氏頗為震動,她含著淚笑:“妹妹有這份心,我很高興,也很感激。說實話,在我懷小十一的時候,太皇太後就對我出過一回手了……”
隻可惜,她沒有選擇的機會。
宜妃愁眉苦臉的道:“我不想插手,我也插不上手,正是因為如此,我心裏才更焦急啊。”
宜妃對康熙也頗為了解,若是以前,康熙無論對昭聖多麽的孝順,為她的病情多麽的著急,宜妃都不會懷疑,他們祖孫二人之間的感情本來就很是深厚,康熙這樣的表現才是正常的。
可是現在二人之間橫著一個“殺母之仇”,宜妃不相信康熙能夠毫無芥蒂的對待昭聖。既然康熙心中還有芥蒂,為何會如此不遺餘力的表現出他的孝心來?
事有反常必為妖!
宜妃心裏有一個大逆不道的猜測:康熙是要借著昭聖的這次病情,悄無聲息的報了他的殺母之仇!
皇上對力挺他上位、輔佐他坐穩皇位的嫡親祖母都毫不留情,對她這個妃子,又如何會心軟?恐怕太皇太後一死,她這個宜妃就會像僖嬪那樣,淡出後宮眾人的視線了。
宜妃是個要強的人,性喜熱鬧而不甘寂寞,要她一輩子待在翊坤宮,每天麵對的隻是那些奴才,她會瘋的!
成茹柔聲安慰:“宜妃姐姐也不要太過擔憂了,現在後宮的蒙妃皇上擺明了是不會寵幸,更不會讓她們生下子嗣。若是太皇太後因病去了,大清和蒙古最大的聯係就隻有太後一人了,蒙古需要大清在經濟上的扶持,大清何嚐又不需要蒙古在軍事上的輔助呢?”
“隻要蒙古和大清還有著緊密的聯係,蒙古就會一直都是大清北邊的天然屏障。前些年沙俄不是蠢蠢欲動嗎?若是大清和蒙古交惡,蒙古恐怕就會和沙俄聯手,到時候大清也會頭痛。所以,皇上到時候肯定會善待太後的,至少麵兒上是一定要善待的。”
“至於姐姐這邊,五阿哥就是繼太後之後,大清和蒙古的另一個聯係。就算皇上短期內對姐姐有所遷怒,待得五阿哥漸漸長大,皇上隻會更加看重姐姐的。”
說真的,成茹很為大清的這些公主擔憂。康熙不願意讓蒙古女人掌控後宮,她都可以猜測得到,他肯定會用下嫁公主的方式來安撫蒙古。
可是蒙古人會願意領這個情嗎?
他們蒙古的女兒送進宮,一個個的都得不到皇帝的寵愛,很多都是過著守活寡的生活。大清的皇帝這麽對待他們的女兒,他們又怎麽可能會善待大清的公主?
宜妃苦笑:“我不能讓兒子們子憑母貴,反而要讓他們讓我母憑子貴,我這心裏不是個滋味啊!”而且,要等到母憑子貴的時候,起碼也要等到胤祺大婚參政之後,難道這將近十年的時間,她都要虛度過去嗎?
“有兒子就有希望!說真的,咱們女人真要是想完全靠男人,那是靠不住的,能靠的,還是隻有自己的兒子。惠妃就是一個例子。”
鈕祜祿氏淡淡的道:“現在皇上去長春宮,大多時候都是宿在偏殿的那些年輕的庶妃那裏,就是和惠妃同房,也不再讓她侍寢。可是,惠妃在宮裏的地位誰敢小覷?前番明珠被革職,宮裏的奴才對惠妃有些怠慢,不過皇上在朝中把大阿哥誇了幾回,宮裏的這些奴才不又對惠妃點頭哈腰了麽?隻要有大阿哥在,就沒人敢小瞧惠妃!相應的,隻要宜妃妹妹的胤祺和胤禟能夠平安長大,也沒人敢小瞧你!”
宜妃細細的琢磨了鈕祜祿氏的一番話,輕輕的吐出一口氣,臉上的不安、浮躁等負麵情緒也慢慢的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堅毅。她堅信,她是能夠熬得過去這次的風雨的!
誠懇的看著貴妃和成妃,宜妃說:“以後還請貴妃姐姐和成妃妹妹多多照拂了。”
鈕祜祿氏笑說:“我們之間的淵源從我姐姐在世的時候就已經結下了,你放心,能幫的我一定會幫。”
成茹眨眨眼:“我要是不幫姐姐,胤祦那小兔崽子怕是要和我鬧了,我可受不住他折騰。”
說起胤祦,宜妃也笑了:“胤祦這孩子我是真的喜歡,胤禟也喜歡得不行。”
宜妃被成功開解過後,就和成茹一起離開了啟祥宮。在半路上,成茹和宜妃分手之後,又轉回了啟祥宮。鈕祜祿氏看到她頗有些驚訝:“妹妹怎麽又過來了?”
成茹說:“我剛才在路上忽然想起一事,如果這次太皇太後真的挺不過去,她恐怕會報複皇貴妃,姐姐這邊也要當心一些,太皇太後對鈕祜祿一族還是頗為忌憚的,未嚐不會在她的大限之前,幫太子鋪好路。”
昭聖對太子是真的好,就像當年她教導康熙那般。如果說太子對康熙是敬仰的話,那麽對昭聖就是完完全全的孺慕了。現在太子年紀也不小了,已經知事了,隻要太子能夠順利登基,有著昭聖的這份情意在,他絕對會善待蒙古的。
如果成茹是昭聖,她也會在彌留之前,將身後事安排妥當,盡可能的為太子掃除一些大的威脅。皇貴妃已經廢了,貴妃膝下有一子,是康熙所有兒子中,除了太子之外,身份最為貴重的一個。在鈕祜祿氏和胤誐之間,太皇太後絕對會選擇一個下手!而從兩人的生命之火來看,成茹覺得太皇太後下手的對象應該是鈕祜祿氏。
身份再是貴重,失去了生母,這份貴重能夠發揮的餘地也很小。太子是因為名分早定,且有著昭聖和康熙的照拂,才能夠平安的、各方麵都頗為優秀的長大。
而胤誐若是小小年紀就失去了生母,就算是能平安長大,恐怕性子也要被養歪了,那還怎麽能夠威脅到太子的地位?
感受到成茹真切的關心,鈕祜祿氏頗為震動,她含著淚笑:“妹妹有這份心,我很高興,也很感激。說實話,在我懷小十一的時候,太皇太後就對我出過一回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