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第484章 各自算計(9)
皇上在下:大清魔法師 作者:陌筱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了康熙五十一年,朝廷上的氣氛就更加緊張了。
正月,《南山集》一案有了結果,上上下下牽連了三百餘人,有判絞刑的,有發配邊關的,有罰沒辛者庫的。在此案中,太子一黨大獲全勝。
然而太子來不及高興,二月份,原本去江南徹查鄉試舞弊案的噶禮卻反而成為了被告,有證據指認他居然才是鄉試舞弊案的最大受益者!
隨即,八爺黨人張伯行疏參噶禮得銀五十萬兩,徇私賄賣舉人,言其“擅長威福,賣官賣法,複賣舉人,可謂惡貫滿盈,貪殘暴橫”。而噶禮也不甘示弱,疏參張伯行誣告,並劾張伯行於進剿海賊時“違旨逗留,挾私斃命”,“縱盜殃民”,“徇私作弊”,《南山集》在蘇州印行三千部,並不追問等七罪。
一時間朝堂上又熱鬧了起來,眾人紛紛笑話太子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康熙看重噶禮有辦事之才,又憐惜張伯行為人老成,操守廉潔,於是將二人全都解任,交與張鵬翮及赫壽確審,互參案和科場案兩案並查。
兩人審查之後,最後得出的結果是張伯行革職、準贖,噶禮降一級留任,卻是對噶禮偏袒了一些。康熙對這個結果顯然是不滿的,斥責張鵬翮掩飾和解,瞻徇定議,另派戶部尚書穆和倫、工部尚書張廷樞前去嚴加審明。
不料吏部議複結果比之張鵬翮當初更甚,“擬張伯行革職,嘎禮免議”。
這讓康熙更為震怒,覺得太子的手伸得也未免太長了!氣憤之下,康熙力排眾異,堅決要保下張伯行等清官,最後嘎禮著革職,張伯行著革職留任。
與此同時,“托合齊會飲案”也有了結果,康熙攜帶著對太子的不滿,從重處置,將托合齊淩遲處死、齊世武、耿額等俱處絞監候。這一下,就將太子殘存的勢力拔去了一半兒!
還沒來得及行刑,托和齊已於監所病故,康熙猶不解恨,命人將托合齊銼屍揚灰!朝中眾臣全部變成了鵪鶉,生怕皇上將屠刀架到自個兒脖子上。
托合齊的死也預示著太子的徹底失敗。
毓慶宮裏,太子喝得醉醺醺的,身邊伺候他的是毓慶宮裏的地位不高的一群侍妾,還有幾個清秀漂亮的小太監。
太子左擁右抱,一會兒揉揉這個侍妾的胸脯,一會兒捏捏那個小太監的屁股,嘴裏說著些淫。聲。穢。語。那些侍妾和小太監們一個個的麵帶驚恐,卻又不得不曲意承歡。
太子在侍妾脖子上胡亂親著,嘴裏嘟囔道:“今朝有酒今朝醉,孤這個太子也不知道還能再做多久,趁著現在,能快活一日是一日吧。”
托合齊和眾多鐵杆兒屬下的死讓太子明白,自己再次被廢的日子不遠了。隻是不知道皇阿瑪會怎麽處置他?是直接賜他毒酒匕首和白綾?還是像大哥那樣被圈禁終身?
應該是像大哥那樣被圈禁終身吧,皇阿瑪最是看重自己的名聲,絕對不會背負上弑子的惡名的。
太子低低笑道:“美人兒們要努力伺候好孤啊,要是你們能懷上一男半女的,以後就算被圈了,吃穿用度也能高一些。”
那些侍妾們還算好,雖然同樣感受到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危機,可也知道,她們自從跟了太子之後,命運就已經注定了,就像太子說的那樣,如果她們能夠生下一男半女,日後還能有點希望,否則,恐怕就真的要在被人遺忘中孤獨的死去了。
所以,強忍著心中的驚恐,努力的侍候好太子,以期能夠一舉得女。
是的,得女。廢太子的兒子,將來能有什麽好?倒不如生個女兒,也不用提心吊膽的,日後還能有個依靠。
然而那些小太監就一個個慘白著臉了。對於太子好男風這事,皇上本來就厭惡得很,為了這事,毓慶宮漂亮的小太監都不知道換了多少茬了,都是被皇上處死的。以後太子要是再次被廢,他們這些被太子沾過的小太監,就真的沒有活路了。
可是現在麵對太子的求歡,他們也不能拒絕。太子現在已經癲狂,拒絕是個死,不拒絕也是個死。早知道,當初就不該貪戀毓慶宮的權勢,求爺爺告奶奶的調到毓慶宮來伺候,卻是把自己的小命給送出去了。
九月三十日晚,康熙問梁九功:“太子這幾天在做什麽?”
梁九功小聲的說:“聽奴才說,太子這幾天都在毓慶宮和侍妾們……”
康熙抬手,示意他住嘴,起身去了坤寧宮。孝誠仁皇後生前的寢宮內掛著一幅大大的畫像,畫像和她本人有七分相像。
康熙看著畫像久久不語。
若論容貌,赫舍裏實在說不上好看,圓盤臉兒,小眼睛,也就是和他相互扶持著一起度過了親政前後那段艱難的日子,兩人之間的感情更多的是像並肩作戰的戰友,而不像夫妻。
他感激她在他親政前後對他的支持,感激她為他生育了兩個嫡子,所以對她一直都很敬重。
然而如今,他卻是做不到當初對她的承諾了。
“儷雅,對不起了,朕要將保成的太子之位廢除了,保成他太讓朕失望了,江山社稷不能兒戲,朕不要求孩子們能夠開創更大的盛世,但至少要能夠守成,就像當初朕給咱們的兒子取名保成一般。可是,現在看來,保成卻是既做不到開拓進取,也做不到守成。朕,不能將大清江上交給他!”
康熙在赫舍裏的畫像前待了一個晚上,第二天直接從坤寧宮去上朝。
看著下麵原本俊朗不凡、學識過人、讓他驕傲的太子,如今身體發福了,眼袋青黑,皮膚鬆弛,顯見得身體已經被酒色掏空,康熙心中還是有些鈍鈍的痛。
再看一眼豐神俊朗的胤祐,康熙下定了決心,麵無表情的開口:“胤礽自釋放之日,乖戾之心即行顯露,數年以來,狂易之疾依然未除,是非莫辯,大失人心。朕年已六旬,知後日有幾?況天下乃太祖、太宗、世祖所創之業,傳至朕躬,守成五十餘載,耗盡心血,尚不能詳盡,如此狂易成疾,不得人心之人,豈可托付乎?”
遂二廢太子。
正月,《南山集》一案有了結果,上上下下牽連了三百餘人,有判絞刑的,有發配邊關的,有罰沒辛者庫的。在此案中,太子一黨大獲全勝。
然而太子來不及高興,二月份,原本去江南徹查鄉試舞弊案的噶禮卻反而成為了被告,有證據指認他居然才是鄉試舞弊案的最大受益者!
隨即,八爺黨人張伯行疏參噶禮得銀五十萬兩,徇私賄賣舉人,言其“擅長威福,賣官賣法,複賣舉人,可謂惡貫滿盈,貪殘暴橫”。而噶禮也不甘示弱,疏參張伯行誣告,並劾張伯行於進剿海賊時“違旨逗留,挾私斃命”,“縱盜殃民”,“徇私作弊”,《南山集》在蘇州印行三千部,並不追問等七罪。
一時間朝堂上又熱鬧了起來,眾人紛紛笑話太子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康熙看重噶禮有辦事之才,又憐惜張伯行為人老成,操守廉潔,於是將二人全都解任,交與張鵬翮及赫壽確審,互參案和科場案兩案並查。
兩人審查之後,最後得出的結果是張伯行革職、準贖,噶禮降一級留任,卻是對噶禮偏袒了一些。康熙對這個結果顯然是不滿的,斥責張鵬翮掩飾和解,瞻徇定議,另派戶部尚書穆和倫、工部尚書張廷樞前去嚴加審明。
不料吏部議複結果比之張鵬翮當初更甚,“擬張伯行革職,嘎禮免議”。
這讓康熙更為震怒,覺得太子的手伸得也未免太長了!氣憤之下,康熙力排眾異,堅決要保下張伯行等清官,最後嘎禮著革職,張伯行著革職留任。
與此同時,“托合齊會飲案”也有了結果,康熙攜帶著對太子的不滿,從重處置,將托合齊淩遲處死、齊世武、耿額等俱處絞監候。這一下,就將太子殘存的勢力拔去了一半兒!
還沒來得及行刑,托和齊已於監所病故,康熙猶不解恨,命人將托合齊銼屍揚灰!朝中眾臣全部變成了鵪鶉,生怕皇上將屠刀架到自個兒脖子上。
托合齊的死也預示著太子的徹底失敗。
毓慶宮裏,太子喝得醉醺醺的,身邊伺候他的是毓慶宮裏的地位不高的一群侍妾,還有幾個清秀漂亮的小太監。
太子左擁右抱,一會兒揉揉這個侍妾的胸脯,一會兒捏捏那個小太監的屁股,嘴裏說著些淫。聲。穢。語。那些侍妾和小太監們一個個的麵帶驚恐,卻又不得不曲意承歡。
太子在侍妾脖子上胡亂親著,嘴裏嘟囔道:“今朝有酒今朝醉,孤這個太子也不知道還能再做多久,趁著現在,能快活一日是一日吧。”
托合齊和眾多鐵杆兒屬下的死讓太子明白,自己再次被廢的日子不遠了。隻是不知道皇阿瑪會怎麽處置他?是直接賜他毒酒匕首和白綾?還是像大哥那樣被圈禁終身?
應該是像大哥那樣被圈禁終身吧,皇阿瑪最是看重自己的名聲,絕對不會背負上弑子的惡名的。
太子低低笑道:“美人兒們要努力伺候好孤啊,要是你們能懷上一男半女的,以後就算被圈了,吃穿用度也能高一些。”
那些侍妾們還算好,雖然同樣感受到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危機,可也知道,她們自從跟了太子之後,命運就已經注定了,就像太子說的那樣,如果她們能夠生下一男半女,日後還能有點希望,否則,恐怕就真的要在被人遺忘中孤獨的死去了。
所以,強忍著心中的驚恐,努力的侍候好太子,以期能夠一舉得女。
是的,得女。廢太子的兒子,將來能有什麽好?倒不如生個女兒,也不用提心吊膽的,日後還能有個依靠。
然而那些小太監就一個個慘白著臉了。對於太子好男風這事,皇上本來就厭惡得很,為了這事,毓慶宮漂亮的小太監都不知道換了多少茬了,都是被皇上處死的。以後太子要是再次被廢,他們這些被太子沾過的小太監,就真的沒有活路了。
可是現在麵對太子的求歡,他們也不能拒絕。太子現在已經癲狂,拒絕是個死,不拒絕也是個死。早知道,當初就不該貪戀毓慶宮的權勢,求爺爺告奶奶的調到毓慶宮來伺候,卻是把自己的小命給送出去了。
九月三十日晚,康熙問梁九功:“太子這幾天在做什麽?”
梁九功小聲的說:“聽奴才說,太子這幾天都在毓慶宮和侍妾們……”
康熙抬手,示意他住嘴,起身去了坤寧宮。孝誠仁皇後生前的寢宮內掛著一幅大大的畫像,畫像和她本人有七分相像。
康熙看著畫像久久不語。
若論容貌,赫舍裏實在說不上好看,圓盤臉兒,小眼睛,也就是和他相互扶持著一起度過了親政前後那段艱難的日子,兩人之間的感情更多的是像並肩作戰的戰友,而不像夫妻。
他感激她在他親政前後對他的支持,感激她為他生育了兩個嫡子,所以對她一直都很敬重。
然而如今,他卻是做不到當初對她的承諾了。
“儷雅,對不起了,朕要將保成的太子之位廢除了,保成他太讓朕失望了,江山社稷不能兒戲,朕不要求孩子們能夠開創更大的盛世,但至少要能夠守成,就像當初朕給咱們的兒子取名保成一般。可是,現在看來,保成卻是既做不到開拓進取,也做不到守成。朕,不能將大清江上交給他!”
康熙在赫舍裏的畫像前待了一個晚上,第二天直接從坤寧宮去上朝。
看著下麵原本俊朗不凡、學識過人、讓他驕傲的太子,如今身體發福了,眼袋青黑,皮膚鬆弛,顯見得身體已經被酒色掏空,康熙心中還是有些鈍鈍的痛。
再看一眼豐神俊朗的胤祐,康熙下定了決心,麵無表情的開口:“胤礽自釋放之日,乖戾之心即行顯露,數年以來,狂易之疾依然未除,是非莫辯,大失人心。朕年已六旬,知後日有幾?況天下乃太祖、太宗、世祖所創之業,傳至朕躬,守成五十餘載,耗盡心血,尚不能詳盡,如此狂易成疾,不得人心之人,豈可托付乎?”
遂二廢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