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八是諄兒的周歲生辰,林府早下了帖子,沈寄也備了厚禮。(m!?這天一大清早便坐著馬車往林府去。
“姑奶奶回來了!”馬車停下,林府下人迎上來安了腳踏讓她好下車,沈寄扶著阿玲的手下去。她今天帶了顧媽媽和挽翠過來。如今內宅無事,忠叔可以應付,所以她放心的把顧媽媽也帶過來了。顧媽媽如今是她身邊最得力的人,即便不總攬內宅事務,也是走路帶風無人敢慢待的。何況她還監管著庫房,所以內宅的權柄交出來並無二話。就是庫房,她看了包家的女人這幾個月,行事像是有長進了。估計她男人時時提點著,對自己也是巴結討好。再過一陣,也是可以把她從針線房調到庫房了。她隻要安心做沈寄身邊的管事媽媽,也是很風光的。
“給幹娘請安,魏大哥上衙去了,他說一下衙就立即趕過來。”這會兒還早,客人都還沒有到。
林夫人笑道:“嗯,知道了。我那兩個閨女嫁得遠,倒是你這個幹女兒走動得更頻繁。我也得了幹姑爺不少孝敬,有著好東西就想著給我送一份來。回頭人來了,幫著你嫂子招呼招呼客人。”頓了一頓又道:“更難為了這個姑爺,還能想著給你爹重買棺木和風水寶地下葬。日後找到了你的故鄉,還要再送靈回鄉。”
“嗯。”沈寄不好意思說她自己都把這茬事給忘了。實在是因為沒有感情,之前去燒紙錢都是為了不讓人覺得她古怪而已。好在魏楹想到了,不然她們要是真把這事給忘了,還不被人把脊梁骨戳斷啊。
旁邊伸出一隻小手拉拉她的袖子,是穿得紅彤彤的諄兒,“呀呀——”
人是柳氏抱過來的,她笑道:“這孩子認得你,隻是還不會叫人。”婚後,沈寄果真下帖邀了她幾次過府,也過來了幾次林府,諄兒對她有印象。仰頭露出幾個小牙衝沈寄樂嗬,口水滴到圍兜兜上。
沈寄便抱了他到腿上,和他依依呀呀的說話。魏楹也很喜歡諄兒,幾次看她抱著,都俯身逗弄。想來將來也會是個好父親吧。不過,他們都沒有圓房,所謂孩子還早得沒影呢。
林夫人說起徐五的婚事,說是差不多定下了,不過今天人也會到場。實在是諄兒對於林夫人的意義太大了,幾乎是讓已心如死水的她又活了過來。所以,徐府眾人也都想當的看重。
徐五的夫婿是定下的門當戶對的人家的嫡次子,小時候時常一處玩耍,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馬。
這就是權貴人家的聯姻了。沈寄想著,林夫人跟林侍郎似乎也是如此。想一想,再是青梅竹馬,也不比自己跟魏楹認識得深。他們,算是自由戀愛吧。她沒有家長,他的家長魏大娘跟魏老爺子其實都是反對的,是被魏楹硬拗著同意的。
^h
說話間徐五已隨著母親過來了,柳氏和沈寄都迎到門口叫舅母,徐夫人笑著拍拍她們的手,進去坐下和林夫人敘話,也逗著顫巍巍邁步在羅漢床上扶著扶手走步的諄兒。
徐五邀了沈寄出去花園走走,柳氏要出去看看外頭準備得如何,便也和她們一起往外走。
林夫人現在在慢慢的教柳氏管一些內宅之事,也讓她出麵接待客人。沈寄當初的話說到她心頭去了,她年已五十,孫兒才一歲。能放心托付利益相關的也就是這個兒媳了。及早培養她與孫兒的感情也就是必須的。而柳氏也沒有了別的盼頭,隻有把諄兒當親生的看待。這樣一來,這婆媳倆的感情倒是增進了一步。
沈寄今天過來還有事要跟柳氏說,她想開繡坊看中的地方,竟然有一處是柳氏名下的產業。不過見徐五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便先問她了:“五表姐,你怎麽了?”
徐五其實是快成親了,有些話想和閨蜜聊聊。隻是身邊親近的人,隻有賀小姐是訂了親的,可是對方家裏死了祖父要戴孝,她的婚事也就拖了下來。她沒有旁人好說。
柳氏揣摩到一點,徐五沒有說出口,她自然不會多提。她的身份還是有些尷尬的。隻說道:“你們都不是外人,我就不招呼你們了。我去看看各處準備妥當了沒有。”
“嗯,表嫂去忙吧。我跟小寄不用招呼的。”徐五挽著沈寄的手道。沈寄想那就再找時間和柳氏說好了。
沈寄和徐五一起挽著手去了亭子裏,從下人手裏接過魚食跟她一起喂池塘裏的魚,“說吧,有什麽事找我?怎麽找我也不上我家去?”
“我近來很難得有機會出門,今兒還是托諄兒的福呢。”
那倒是,婚事基本都訂下了,不是這樣的至親也不會再出來。如果真的訂下了,那就連這裏都不能來了。
“五表姐,你該不會是婚前恐懼症吧?”
徐五瞪大眼,“婚前恐懼症?”想了一下,這個名詞好像還挺貼切的。
沈寄丟著魚食,看池塘裏的魚兒蜂擁而至搶食。
徐五看著她,此時的沈寄雖然梳了婦人發髻,但她年紀實在太小,看著哪裏有半分婦人的樣子。可是,據說她跟夫婿的感情卻是頂好的。姑姑和母親私下裏說起時,都說小魏大人難得,這麽顧惜沈寄。如今她內宅的事也理順了,府裏上下說的都是她的好話,不再像剛嫁時那般艱難。
她外頭的生意也慢慢有了固定客源。人人都說寶月齋的貨更新快款式好,而且貨越來越齊全。光是布料就有杭綢、江綢、寧綢各色綢緞,還有雪光緞,還有雲錦、蜀錦等南邊最精麗的布匹,另外姑姑絨、狐皮、貂皮等冬天做大衣裳的布料也應有盡有。顏色又好,紋樣也別致。二樓還有兩個專門導購的小姑娘,介紹起貨品來如數家珍,眼光又好,如果客人有需要可以幫著把一應搭配的佩飾配得齊齊全全的。有了新貨又有巧嘴之人上門兜售。眼見著才開張四十天已小小的有了點名氣,很多官宦人家的小姐太太都聽說了,將之納入自己日常購置物件的來源之一。
母親說沈寄其實挺有手段的。怪不得能哄得姑姑冷了心腸的人都一心為她,讓她學著點。還感歎說沈寄是沒有婆婆的,這點最好。小小年紀夫婿又疼愛自己又撐得起來,這便當家做主起來。
她看看沈寄還有紅潤潤的臉蛋,也知道她近來小日子過得挺美。再看她髻尾左右各帶上這樣一隻帶流蘇的金環,那流蘇是用五色寶石鑲嵌,行動間叮當作響,配著她身上那件紅色滾白邊狐毛的大衣裳很是妍麗,並不再須多餘的飾品了。沈寄自從開了寶月齋,出門做客什麽的,自己的穿著打扮就比從前注重多了。而且時時有新花樣,也是很引人注目的。
徐五心頭有些矛盾。她的確是挺喜歡沈寄的,可是眼見沈寄日子過好了,又忍不住有點酸溜溜的。怎麽說,她也隻是姑姑的幹女兒而已。如今看起來,竟是比自己的兩個親表姐過得還要好許多。自己嫁人後能不能過得這樣好還是個未知數呢。
沈寄見她靜默許久,也猜到了她的心思。徐五本是侯府嫡出的小姐,一開始隻是因為受了林夫人囑托這才搭理自己。後來慢慢處久了才有些交心。今日想來本來是有事想趁機問自己,這會兒又有些開不了口了。她也不做拿熱臉去貼人冷屁股的事,便安安靜靜在一旁賞景。
末了,徐五還是沒能拉得下臉來問沈寄。隻閑閑說起快過年了,她在家學著支持中饋,現時也挺忙的,送禮宴席之事很是繁雜。
沈寄便也順著她的口風說起來,“嗯,還好,我們府上往來的人家還不多。而且我們已經決定回淮陽老宅去過年。到時把各處的年節禮送一送就好準備上路了。”如今,魏楹隻是六品,她日常交往的也多是翰林院或是低等官員的女眷,還有容家少奶奶這樣的商人婦。隻有林府徐府才是勳貴或是高官。徐五的圈子和她的交集並不多,所以徐五那位準未婚夫她也不太清楚。這種事,旁人怎麽好亂說。要說傳授經驗,她也才婚期三個月還是新婚期間呢。
徐五一聽他們要回淮陽過年,立時為沈寄擔心起來。新婚夜的戒尺還有《女誡》,是來者不善啊。這麽回去,不跟送羊入虎口一樣麽。她本來是羨慕沈寄頭上無人管束自己當家做主,可是想想,她的處境其實也很艱難就是了。家裏有個長輩可以提點,有時候也是好事。雖然會有些不自在,比她這麽自己慢慢摸索好多了。何況未來婆母還是母親的閨中好友。她恐怕就是小寄說的什麽婚前恐懼症才會這麽患得患失的。
沈寄見徐五為自己擔心起來,也皺了皺眉,“祖父的身體不好,我們須得回去看看。而且,魏大哥說我還沒有去老宅祠堂裏祭過祖先,族裏就不會承認我,也需回去一趟。”
徐五點頭,“嗯,那倒是。必須得到宗族承認才可以。不過,你那位當宗婦的二嬸,肯定會趁機難為你的。看來人人都有不容易。”
“是啊,各有因緣莫羨人。舅母為五表姐挑的人想必是精挑細算的,絕不至於離譜。隻要你真心相待,好好經營,日子一定越過越好的。再說,你不是還認識麽,比那盲婚啞嫁的好多了。”
徐五點點頭,“小寄,你說得沒錯。你這麽艱難都能把日子過好,我一定可以的。”
沈寄見她陰霾盡去,不由得心底好笑。知道自己其實也有為難之處,徐五心頭就平衡了。不過徐五是個很真誠的人,這樣攀比的心思也是誰都有的,自己樂意跟她結交。何況,徐五也算是她第一個閨蜜了。而且,她也並沒有真的看輕自己。以她一個侯府嫡出小姐和自己這個低階官吏的妻子交往,並沒有擺出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臉孔來。
林侍郎林夫人是看好魏楹日後在仕途上的成就,所以收自己做幹女兒。但徐五跟自己結交,漸漸的倒是帶了幾分真心的。沈寄也希望她能過得好。
客人陸續多了,沈寄和徐五也幫著招呼起客人來。都是那次沈寄跟著林夫人出門拜壽見過的,後來也來參加了林府的送親宴的。其實沈寄的身份該歸於已婚婦人那一邊,可是她年紀實在是小,比徐五都要小兩三歲,還是這邊比較熟識些。柳氏便請她幫著招呼賀小姐等。年紀大的女客大多圍著諄兒和林夫人說說笑笑,說著那孩子長得天庭飽滿地闊方圓,將來必定是有福氣的。又有人說何必將來,生下來就是個有福氣的。
小姑娘們對這些話題不太感興趣,林夫人讓沈寄和徐五還有林家庶出的七姑娘帶了她們後花園逛去。七姑娘今年才十二,還不曾出去應酬過,所以有些怯。
徐五笑道:“你是主人,大大方方招呼客人就好。”這姑娘小時候林夫人也請教習嬤嬤調教過,隻是後來林大少爺生病、過世,然後林夫人與林侍郎反目,回到林府又忙著孫兒的事,就有些忽略了這個庶女的教育。
此時林府隻有她一個姑娘,今天有宴席自然該她出麵招待女客。但是鑒於她這樣的情況,所以林夫人和柳氏才會叫徐五沈寄幫襯的。
“嗯,我知道了,姐姐。”七姑娘秀氣的說,然後提高了一些聲音招呼人到後花園去,又讓下人把水果點心等搬出來。今日有難得的冬日暖陽,曬著很是舒服。
安排好座次,沈寄想了一下,“小七,聽說你在練塤,不如給我們大家演奏一下。嗯,我們也不白聽你的,等你吹完我也來彈一曲。”
徐五笑道:“我和你四手聯彈。”
沈寄點頭,“好啊。”林夫人以前調教沈寄的時候說她非得有一樣拿得出手的樂器不可,沈寄就選了琴。每天兩個時辰在琴師指點下苦練,徐五過府來聽過。如今沒事時在家也在練習。雖然此時除了林府徐府還不會有這個圈子裏的旁人下帖子邀她過府玩耍,但日後魏楹想必不會一直在六品的位置上呆著,她便不曾斷了練習。按魏楹的說法,有那麽兩首曲子指法意境都勉強能稱得上上佳。
“好。”七姑娘一看找到事做了,叫了下人過來,又舉一反三的問在場的姐姐們需要什麽,好一並來過來。
今日是滿月宴,也玩不出太花俏的東西來。幹坐無聊,於是便有賀小姐也捧場說她吹笛子,然後再有人要了簫。
一會兒樂器拿了過來,七姑娘便把塤拿起來,“子衿先拋磚引玉了。”
沈寄之前就聽過七姑娘吹塤,知道她雖然才十二,這個卻是練了三四年,頗有些造詣。她悄悄一拉徐五的袖子,“等下我們奏《漁舟唱晚》。”這個算是她的代表曲目,她練得最熟的。反正徐五肯定會彈,所以她直接要求。
徐五也知道她到如今也隻有五個月的琴齡,今天如果不是為了幫小七撐場子肯定不會主動冒頭,自己也受了姑母和表嫂的囑托,於是小幅度的點了下頭。
場中響起嗚嗚咽咽的塤聲,聽著聲音不大,穿透力卻極強。賀小姐的臉色都微微一變,實在是沒想到林家這個庶出的小姐在吹塤上頗有些天賦。
這個可不容易學好。一般人都不會挑戰,譬如說沈寄。這會兒她見七姑娘越吹臉上越安定,也越自信,放下心來。主意是她出的,是為了讓小七露臉,既是在這些人麵前,也是在林夫人麵前。因為她住林府時,小七對她不錯,有不懂的也願意教她。而小七今後的日子如何,林夫人是有決定權的。
一曲畢了,賀小姐讚道:“七妹妹小小年紀就能有這個造詣,音動人心,真是不錯。”
沈寄一副有些赧然的樣子,“你還說是拋磚引玉呢,我都有些不敢獻醜了。”她的速成班,而且同時要學那麽多,真的跟七姑娘一心一意專心苦練的沒得比。她今天算是甘當人梯了。
徐五拍她一下,“難道想食言而肥不成?快點,過來坐下,安安心心給我做綠葉就是。”
七姑娘被京城才女賀芳芸稱讚,一時有些受寵若驚,羞澀的謙虛了兩句。這邊沈寄和徐五也在下人伺候下把護甲戴好,雙雙落座琴椅。
卻有下人捧了一個精致小巧的盒子過來,說是夫人給七姑娘的塤。原來方才這塤一吹,喜氣洋洋的氛圍一下子被渲染出來,而且技藝確實很好,屋裏一眾太太便都讚了幾句,又問是誰,怎麽從前沒聽過。知道是七姑娘,又誇了幾句林夫人就是會調教人,讓她很有麵子,便賜下這隻塤來。(.html)
“姑奶奶回來了!”馬車停下,林府下人迎上來安了腳踏讓她好下車,沈寄扶著阿玲的手下去。她今天帶了顧媽媽和挽翠過來。如今內宅無事,忠叔可以應付,所以她放心的把顧媽媽也帶過來了。顧媽媽如今是她身邊最得力的人,即便不總攬內宅事務,也是走路帶風無人敢慢待的。何況她還監管著庫房,所以內宅的權柄交出來並無二話。就是庫房,她看了包家的女人這幾個月,行事像是有長進了。估計她男人時時提點著,對自己也是巴結討好。再過一陣,也是可以把她從針線房調到庫房了。她隻要安心做沈寄身邊的管事媽媽,也是很風光的。
“給幹娘請安,魏大哥上衙去了,他說一下衙就立即趕過來。”這會兒還早,客人都還沒有到。
林夫人笑道:“嗯,知道了。我那兩個閨女嫁得遠,倒是你這個幹女兒走動得更頻繁。我也得了幹姑爺不少孝敬,有著好東西就想著給我送一份來。回頭人來了,幫著你嫂子招呼招呼客人。”頓了一頓又道:“更難為了這個姑爺,還能想著給你爹重買棺木和風水寶地下葬。日後找到了你的故鄉,還要再送靈回鄉。”
“嗯。”沈寄不好意思說她自己都把這茬事給忘了。實在是因為沒有感情,之前去燒紙錢都是為了不讓人覺得她古怪而已。好在魏楹想到了,不然她們要是真把這事給忘了,還不被人把脊梁骨戳斷啊。
旁邊伸出一隻小手拉拉她的袖子,是穿得紅彤彤的諄兒,“呀呀——”
人是柳氏抱過來的,她笑道:“這孩子認得你,隻是還不會叫人。”婚後,沈寄果真下帖邀了她幾次過府,也過來了幾次林府,諄兒對她有印象。仰頭露出幾個小牙衝沈寄樂嗬,口水滴到圍兜兜上。
沈寄便抱了他到腿上,和他依依呀呀的說話。魏楹也很喜歡諄兒,幾次看她抱著,都俯身逗弄。想來將來也會是個好父親吧。不過,他們都沒有圓房,所謂孩子還早得沒影呢。
林夫人說起徐五的婚事,說是差不多定下了,不過今天人也會到場。實在是諄兒對於林夫人的意義太大了,幾乎是讓已心如死水的她又活了過來。所以,徐府眾人也都想當的看重。
徐五的夫婿是定下的門當戶對的人家的嫡次子,小時候時常一處玩耍,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馬。
這就是權貴人家的聯姻了。沈寄想著,林夫人跟林侍郎似乎也是如此。想一想,再是青梅竹馬,也不比自己跟魏楹認識得深。他們,算是自由戀愛吧。她沒有家長,他的家長魏大娘跟魏老爺子其實都是反對的,是被魏楹硬拗著同意的。
^h
說話間徐五已隨著母親過來了,柳氏和沈寄都迎到門口叫舅母,徐夫人笑著拍拍她們的手,進去坐下和林夫人敘話,也逗著顫巍巍邁步在羅漢床上扶著扶手走步的諄兒。
徐五邀了沈寄出去花園走走,柳氏要出去看看外頭準備得如何,便也和她們一起往外走。
林夫人現在在慢慢的教柳氏管一些內宅之事,也讓她出麵接待客人。沈寄當初的話說到她心頭去了,她年已五十,孫兒才一歲。能放心托付利益相關的也就是這個兒媳了。及早培養她與孫兒的感情也就是必須的。而柳氏也沒有了別的盼頭,隻有把諄兒當親生的看待。這樣一來,這婆媳倆的感情倒是增進了一步。
沈寄今天過來還有事要跟柳氏說,她想開繡坊看中的地方,竟然有一處是柳氏名下的產業。不過見徐五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便先問她了:“五表姐,你怎麽了?”
徐五其實是快成親了,有些話想和閨蜜聊聊。隻是身邊親近的人,隻有賀小姐是訂了親的,可是對方家裏死了祖父要戴孝,她的婚事也就拖了下來。她沒有旁人好說。
柳氏揣摩到一點,徐五沒有說出口,她自然不會多提。她的身份還是有些尷尬的。隻說道:“你們都不是外人,我就不招呼你們了。我去看看各處準備妥當了沒有。”
“嗯,表嫂去忙吧。我跟小寄不用招呼的。”徐五挽著沈寄的手道。沈寄想那就再找時間和柳氏說好了。
沈寄和徐五一起挽著手去了亭子裏,從下人手裏接過魚食跟她一起喂池塘裏的魚,“說吧,有什麽事找我?怎麽找我也不上我家去?”
“我近來很難得有機會出門,今兒還是托諄兒的福呢。”
那倒是,婚事基本都訂下了,不是這樣的至親也不會再出來。如果真的訂下了,那就連這裏都不能來了。
“五表姐,你該不會是婚前恐懼症吧?”
徐五瞪大眼,“婚前恐懼症?”想了一下,這個名詞好像還挺貼切的。
沈寄丟著魚食,看池塘裏的魚兒蜂擁而至搶食。
徐五看著她,此時的沈寄雖然梳了婦人發髻,但她年紀實在太小,看著哪裏有半分婦人的樣子。可是,據說她跟夫婿的感情卻是頂好的。姑姑和母親私下裏說起時,都說小魏大人難得,這麽顧惜沈寄。如今她內宅的事也理順了,府裏上下說的都是她的好話,不再像剛嫁時那般艱難。
她外頭的生意也慢慢有了固定客源。人人都說寶月齋的貨更新快款式好,而且貨越來越齊全。光是布料就有杭綢、江綢、寧綢各色綢緞,還有雪光緞,還有雲錦、蜀錦等南邊最精麗的布匹,另外姑姑絨、狐皮、貂皮等冬天做大衣裳的布料也應有盡有。顏色又好,紋樣也別致。二樓還有兩個專門導購的小姑娘,介紹起貨品來如數家珍,眼光又好,如果客人有需要可以幫著把一應搭配的佩飾配得齊齊全全的。有了新貨又有巧嘴之人上門兜售。眼見著才開張四十天已小小的有了點名氣,很多官宦人家的小姐太太都聽說了,將之納入自己日常購置物件的來源之一。
母親說沈寄其實挺有手段的。怪不得能哄得姑姑冷了心腸的人都一心為她,讓她學著點。還感歎說沈寄是沒有婆婆的,這點最好。小小年紀夫婿又疼愛自己又撐得起來,這便當家做主起來。
她看看沈寄還有紅潤潤的臉蛋,也知道她近來小日子過得挺美。再看她髻尾左右各帶上這樣一隻帶流蘇的金環,那流蘇是用五色寶石鑲嵌,行動間叮當作響,配著她身上那件紅色滾白邊狐毛的大衣裳很是妍麗,並不再須多餘的飾品了。沈寄自從開了寶月齋,出門做客什麽的,自己的穿著打扮就比從前注重多了。而且時時有新花樣,也是很引人注目的。
徐五心頭有些矛盾。她的確是挺喜歡沈寄的,可是眼見沈寄日子過好了,又忍不住有點酸溜溜的。怎麽說,她也隻是姑姑的幹女兒而已。如今看起來,竟是比自己的兩個親表姐過得還要好許多。自己嫁人後能不能過得這樣好還是個未知數呢。
沈寄見她靜默許久,也猜到了她的心思。徐五本是侯府嫡出的小姐,一開始隻是因為受了林夫人囑托這才搭理自己。後來慢慢處久了才有些交心。今日想來本來是有事想趁機問自己,這會兒又有些開不了口了。她也不做拿熱臉去貼人冷屁股的事,便安安靜靜在一旁賞景。
末了,徐五還是沒能拉得下臉來問沈寄。隻閑閑說起快過年了,她在家學著支持中饋,現時也挺忙的,送禮宴席之事很是繁雜。
沈寄便也順著她的口風說起來,“嗯,還好,我們府上往來的人家還不多。而且我們已經決定回淮陽老宅去過年。到時把各處的年節禮送一送就好準備上路了。”如今,魏楹隻是六品,她日常交往的也多是翰林院或是低等官員的女眷,還有容家少奶奶這樣的商人婦。隻有林府徐府才是勳貴或是高官。徐五的圈子和她的交集並不多,所以徐五那位準未婚夫她也不太清楚。這種事,旁人怎麽好亂說。要說傳授經驗,她也才婚期三個月還是新婚期間呢。
徐五一聽他們要回淮陽過年,立時為沈寄擔心起來。新婚夜的戒尺還有《女誡》,是來者不善啊。這麽回去,不跟送羊入虎口一樣麽。她本來是羨慕沈寄頭上無人管束自己當家做主,可是想想,她的處境其實也很艱難就是了。家裏有個長輩可以提點,有時候也是好事。雖然會有些不自在,比她這麽自己慢慢摸索好多了。何況未來婆母還是母親的閨中好友。她恐怕就是小寄說的什麽婚前恐懼症才會這麽患得患失的。
沈寄見徐五為自己擔心起來,也皺了皺眉,“祖父的身體不好,我們須得回去看看。而且,魏大哥說我還沒有去老宅祠堂裏祭過祖先,族裏就不會承認我,也需回去一趟。”
徐五點頭,“嗯,那倒是。必須得到宗族承認才可以。不過,你那位當宗婦的二嬸,肯定會趁機難為你的。看來人人都有不容易。”
“是啊,各有因緣莫羨人。舅母為五表姐挑的人想必是精挑細算的,絕不至於離譜。隻要你真心相待,好好經營,日子一定越過越好的。再說,你不是還認識麽,比那盲婚啞嫁的好多了。”
徐五點點頭,“小寄,你說得沒錯。你這麽艱難都能把日子過好,我一定可以的。”
沈寄見她陰霾盡去,不由得心底好笑。知道自己其實也有為難之處,徐五心頭就平衡了。不過徐五是個很真誠的人,這樣攀比的心思也是誰都有的,自己樂意跟她結交。何況,徐五也算是她第一個閨蜜了。而且,她也並沒有真的看輕自己。以她一個侯府嫡出小姐和自己這個低階官吏的妻子交往,並沒有擺出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臉孔來。
林侍郎林夫人是看好魏楹日後在仕途上的成就,所以收自己做幹女兒。但徐五跟自己結交,漸漸的倒是帶了幾分真心的。沈寄也希望她能過得好。
客人陸續多了,沈寄和徐五也幫著招呼起客人來。都是那次沈寄跟著林夫人出門拜壽見過的,後來也來參加了林府的送親宴的。其實沈寄的身份該歸於已婚婦人那一邊,可是她年紀實在是小,比徐五都要小兩三歲,還是這邊比較熟識些。柳氏便請她幫著招呼賀小姐等。年紀大的女客大多圍著諄兒和林夫人說說笑笑,說著那孩子長得天庭飽滿地闊方圓,將來必定是有福氣的。又有人說何必將來,生下來就是個有福氣的。
小姑娘們對這些話題不太感興趣,林夫人讓沈寄和徐五還有林家庶出的七姑娘帶了她們後花園逛去。七姑娘今年才十二,還不曾出去應酬過,所以有些怯。
徐五笑道:“你是主人,大大方方招呼客人就好。”這姑娘小時候林夫人也請教習嬤嬤調教過,隻是後來林大少爺生病、過世,然後林夫人與林侍郎反目,回到林府又忙著孫兒的事,就有些忽略了這個庶女的教育。
此時林府隻有她一個姑娘,今天有宴席自然該她出麵招待女客。但是鑒於她這樣的情況,所以林夫人和柳氏才會叫徐五沈寄幫襯的。
“嗯,我知道了,姐姐。”七姑娘秀氣的說,然後提高了一些聲音招呼人到後花園去,又讓下人把水果點心等搬出來。今日有難得的冬日暖陽,曬著很是舒服。
安排好座次,沈寄想了一下,“小七,聽說你在練塤,不如給我們大家演奏一下。嗯,我們也不白聽你的,等你吹完我也來彈一曲。”
徐五笑道:“我和你四手聯彈。”
沈寄點頭,“好啊。”林夫人以前調教沈寄的時候說她非得有一樣拿得出手的樂器不可,沈寄就選了琴。每天兩個時辰在琴師指點下苦練,徐五過府來聽過。如今沒事時在家也在練習。雖然此時除了林府徐府還不會有這個圈子裏的旁人下帖子邀她過府玩耍,但日後魏楹想必不會一直在六品的位置上呆著,她便不曾斷了練習。按魏楹的說法,有那麽兩首曲子指法意境都勉強能稱得上上佳。
“好。”七姑娘一看找到事做了,叫了下人過來,又舉一反三的問在場的姐姐們需要什麽,好一並來過來。
今日是滿月宴,也玩不出太花俏的東西來。幹坐無聊,於是便有賀小姐也捧場說她吹笛子,然後再有人要了簫。
一會兒樂器拿了過來,七姑娘便把塤拿起來,“子衿先拋磚引玉了。”
沈寄之前就聽過七姑娘吹塤,知道她雖然才十二,這個卻是練了三四年,頗有些造詣。她悄悄一拉徐五的袖子,“等下我們奏《漁舟唱晚》。”這個算是她的代表曲目,她練得最熟的。反正徐五肯定會彈,所以她直接要求。
徐五也知道她到如今也隻有五個月的琴齡,今天如果不是為了幫小七撐場子肯定不會主動冒頭,自己也受了姑母和表嫂的囑托,於是小幅度的點了下頭。
場中響起嗚嗚咽咽的塤聲,聽著聲音不大,穿透力卻極強。賀小姐的臉色都微微一變,實在是沒想到林家這個庶出的小姐在吹塤上頗有些天賦。
這個可不容易學好。一般人都不會挑戰,譬如說沈寄。這會兒她見七姑娘越吹臉上越安定,也越自信,放下心來。主意是她出的,是為了讓小七露臉,既是在這些人麵前,也是在林夫人麵前。因為她住林府時,小七對她不錯,有不懂的也願意教她。而小七今後的日子如何,林夫人是有決定權的。
一曲畢了,賀小姐讚道:“七妹妹小小年紀就能有這個造詣,音動人心,真是不錯。”
沈寄一副有些赧然的樣子,“你還說是拋磚引玉呢,我都有些不敢獻醜了。”她的速成班,而且同時要學那麽多,真的跟七姑娘一心一意專心苦練的沒得比。她今天算是甘當人梯了。
徐五拍她一下,“難道想食言而肥不成?快點,過來坐下,安安心心給我做綠葉就是。”
七姑娘被京城才女賀芳芸稱讚,一時有些受寵若驚,羞澀的謙虛了兩句。這邊沈寄和徐五也在下人伺候下把護甲戴好,雙雙落座琴椅。
卻有下人捧了一個精致小巧的盒子過來,說是夫人給七姑娘的塤。原來方才這塤一吹,喜氣洋洋的氛圍一下子被渲染出來,而且技藝確實很好,屋裏一眾太太便都讚了幾句,又問是誰,怎麽從前沒聽過。知道是七姑娘,又誇了幾句林夫人就是會調教人,讓她很有麵子,便賜下這隻塤來。(.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