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權兒休沐的時候閑著會來帶沈寄出門去逛。如今他新婚又忙著張羅起家裏的生計,沈寄就隻能指望小親王了。


    至於傅清明,他二月才剛考過童生試的縣試,四月還有府試,考過這兩個他就是童生了。正好今年也是院試的年份,再考過就有機會成為秀才了。


    魏楹給他弄的學籍就在京城,因此不用趕路,到了日子去應考便是。這會兒他在準備府試。順利的話明年就可以考東山書院的入學試了。他說回頭要一道去看小包子、小饅頭,更多的是考生去看高等學府的意味,不然不用急在備考期間。所以,沈寄肯定不能讓他帶自己出門。


    這會兒聽小親王如此說,沈寄歡歡喜喜換了一身外出的衣服,就等著小豆沙和曦姐兒放學了。最近淮陽的親戚都走了,六房也就住回自己家中住。曦姐兒每日坐馬車來上課,有時候也留宿相府。說實在的,淮陽來的人都走了,芳姐兒也完好無損的交到她父母手中,沈寄真的是鬆了一口氣。


    後來平王讓門下人直接找上芳姐兒父母的事,她也知道。幸虧魏楹之前放了狠話,就算他們之前不知道平王還想和太子相爭,如今也都知曉了。有被尋理由出族的危險,他們這才沒敢應下。四叔也漸漸強硬起來,有了一個代族長該有的手腕。之前本來就是三叔祖父太過強勢,跟座大山似的。他驟然離世,四叔改變不及,這才有了下頭按起葫蘆起了票的局麵。


    如今魏楹態度十分的明確,魏柏又是京官,他態度名正言順的強硬起來,對肅清家風還是很有幫助的。魏家的人都不傻,都知道魏楹才是他們的根本依靠、了還是去她家的書肆。


    嫻姐兒之前也收到了消息,已經換上了出門的衣服。等兩個小姑娘打理好出來,一行人就浩浩蕩蕩的出門了。顧忌著沈寄的肚子,還有小豆沙、曦姐兒的小短腿,小親王和嫻姐兒以及丫鬟們都走得很慢。即便上了馬車也是一路慢行。


    沈寄也派人去問了傅清明,他不去。這次縣試他考得不錯,想在府試裏再提升一下名次。而且他不想去見十五叔和十五嬸。這一回開書肆,最高興的倒最後居然成了十五叔。甚至在他的積極參與下,書肆最後的風格定成了武俠占半壁江山。


    開書肆就需要人手,他知道以後高高興興介紹了幾個人來做事。眾人事後才知道其中一個拄拐杖的,是當年曾經赫赫有名的獨行俠。一個臉上有一道長疤的,也曾是綠林好漢如今年歲大了,想找個養老的地方。十五叔正犯愁不知怎麽安排這撥老兄弟呢。他可沒魏楹那個底氣,直接養了幾十號家將。


    十五叔跟兒子說有這樣的人在書肆裏,就不怕人鬧事。小權兒雖然心頭嘟囔,不說大哥是丞相,就他也是四品的將軍,誰敢來鬧事啊不過還是收下了人。


    後來小親王過去看他們的籌備工作。因為好奇,就跟做采訪似的,一個一個的問對方的經曆。那些人看他堂堂一個親王,態度和煦,又是十五叔未來的女婿,而且一輩子的經曆有些也想跟人說道說道便都講了。葉氏找了文采好的人執筆,一部部現成的武俠話本不就出來咯。小權兒對此也挺樂見,說他爹終於對家計起正麵作用了。他本就不喜歡公子小姐後花園那樣的本子,主角換成俠客,快意恩仇他自己看了都沉醉其中。


    這樣新鮮的話本,沈寄估著應該會很暢銷,讓葉氏盡量的多印。一次性多發布一些,以免回頭出現的盜版太多,分薄了利潤。在京城想來是沒人敢明目張膽的盜版。但京城的外地客商多,回頭帶了出去,一旦銷路好,外地的書商肯定聞風而動。那就管不到那麽多了。葉氏覺得有道理,花了大價錢給最先完成的三本製版以後,立即加班加點的多印。這雕版工、印刷工都是她設法挖來的熟練、有信譽的業內翹楚。如今就等著一炮打響了。


    這一次葉氏得到全家的支持,預備前期投入三千兩銀子的本金。這三千兩銀子還是小權兒婚宴上收的禮金呢。十五嬸說讓他們倆拿去折騰,盈虧自負。沈寄聽話音,這生意就是小夫妻倆的了,不算在幺房公中。


    葉氏經過阮夫人的提點,以及自己的市場考察後在一群同鄉會附近賃了一個兩層的屋子,然後通過各種渠道雇傭了二十多個人。葉氏的管理才能從籌備工作中完全體現了出來,各項事務安排得井井有條的。出錢出大力氣都是他們小夫妻,所以歸在他們名下倒也是該當的。不過,沈寄也能明白傅清明這會兒不聞不問甚至不看的態度。他從頭到尾就不摻和,省得十五嬸有想法。這筆銀子也算是搭上幺房在籌備嫻姐兒嫁妝外能拿出的所有現銀了。


    同鄉會附近住的都是外地人,在京裏大的消遣消費不起,但買話本的銀子還是拿得出來了。十五叔現在也每日去幫著做事,十五嬸對此十分欣慰。不過對外的應酬,還是葉氏雇來的掌櫃的在做。對內的管理和賬目等,葉氏自己負責。十五叔隻是幫忙,不摻和。這一點讓葉氏鬆了口氣。不然那是公爹,指手畫腳的話她就不好管理了。


    這開張第一批上的書一共十本,三本武俠,四本言情,還有三本是以前的經典本子。再加上小親王那裏拿出來的戲本子改編的六本,還是很看得了。


    馬車到了門口,前門關著,小親王領著她們從側門進的。嫻姐兒倒是頭一回來,她扶著沈寄往裏走。小豆沙跟曦姐兒被小親王牽著。


    小權兒和葉氏一同迎了出來,“王爺,大嫂,小妹,小豆沙,曦姐兒,快,裏頭坐。”


    裏頭十五叔和十五嬸也在,這可是幺房目前最大的事。做好了全家人在京城的生計就無憂了。也不需再一直向淮陽的鋪子、田地抽血。實在是京城的吃穿日用、交際應酬算下來不是一筆小花費啊。


    說實在的,如果不是海運上賺了一大筆,沈寄如今哪敢萬事不縈懷。六個孩子,如果隻有三十多萬兩的家底包括房產等固定資產,要維持如今的生活水準、將來也不至於中落還是不太夠的。


    沈寄的身子不方便上樓下樓,十五叔十五嬸就在樓下的會客廳等著。看她出現在門口,十五嬸忙站起來道:“大侄媳婦,快過來坐。”


    一時眾人坐下,葉氏安排人端上瓜果、糕點等。


    沈寄吸了吸鼻子,問小豆沙和曦姐兒,“是不是聞到一股子書香味”


    兩個小姑娘點頭。


    十五嬸道:“大侄媳婦,你快莫要這麽說。”


    魏楹對於幺房開書肆這件事不讚成、不反對。在他看來,那些個男歡女愛的話本都是扯淡,快意恩仇那就是俠以武犯禁,都是要教壞人的。不過,印刻話本盈利,這也的確是正當行業。幺房連嫁嫻姐兒都很吃力,他也說不出來反對的話。隻勒令小包子、小饅頭不許看。小豆沙,那就更不許了。沈寄便讓小權兒把已經謄抄出來的樣本x家將拿了過來。這是講軍民一心抗擊外敵的,講的是忠和義。她故意隨手擱在床頭櫃上,魏楹看到就拿起來翻了翻,一翻就不小心一直看完了。他說這樣的本子倒是可以多印些。還催著沈寄去要第二本。


    本來就是嘛,通俗讀物還是有教化人心的作用的。其作用不下於聖人的說教。韋小寶大字不識一個,不就是聽說書聽得還有一顆忠義之心嘛。這對不識字的普羅大眾的教化作用可比聖人說教大多了。


    魏楹聽了沈寄這番說辭,不置可否,隻催著她趕緊去要第二本以及後麵的全部。沈寄便逗他還沒寫完呢。打算過一段日子再把第二本拿給他看,吊一吊他的胃口,省得嘴那麽硬。時人其實也多認為話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所以十五嬸聽到沈寄說書香味趕緊製止。


    沈寄需要歇一歇,小豆沙卻是坐不住,“娘,我想去看看是怎麽印書的。”


    沈寄看曦姐兒也一臉的好奇,便點點頭,“你們去看吧,隻需看不許搗亂啊。”如今要雕版印刷,成本可也不低呢。葉氏都是打算做連載,隻做出了第一本的雕版。後麵的就看銷路再考慮要不要繼續雕版了。不過寫書人那裏是簽了合同的,完本的稿費也付了一半。這樣不至於賣得好半道被別家挖走了。但如果中途砍了,後麵一半的稿費自然就沒有了。


    十五嬸看向兒媳,葉氏站起來笑道:“我讓丫鬟帶兩個妹妹去。”


    沈寄問道:“定在什麽時候開張啊”如今已經是三月初了。


    葉氏道:“請人看了日子,定在四月初二。”


    到時候魏楹是肯定不可能來的,沈寄也不方便。不過可以讓小親王把新本子都給她帶一本回去。她想了想道:“其實,可以放一些到紅袖招代售。那兒識字的人就隻比各處衙門、書院少而已。賣出一本給提成就是。以後成了氣候,其實這個提成也挺可觀呢。不但紅袖招,驛館也可以。隻要有錢拿,想來有人願意代售的。”


    葉氏也想到這個了,隻是她不好出聲。畢竟十五嬸才是她的正經婆婆,怕婆婆會不高興。這會兒聽沈寄說了,自然隻有高興的。這個家不說揭不開鍋,但是賬上是真的沒有閑錢了。用她的陪嫁銀子養家,公婆和夫婿不會樂意,她自己也不樂意啊。


    十五嬸想了想對媳婦兒道:“這事兒,讓宋掌櫃的去辦吧。”反正自家和紅袖招也是撕扯不開的了。有銀子賺,有什麽不可以的。就別說什麽有辱斯文了。四書五經才是斯文,印話本子本來就是盈利。


    這件事就這麽定下了。紅袖招裏肯定也不可能是直接跟紅姨談,這點子蠅頭小利紅姨是不可能看在眼底的。不過,這樣做好了既能幫書肆一把,也能給手下那些端茶倒水的人多找一些零花錢,自然沒什麽不好的。紅袖招的管事知道紅姨和十五叔的關係,一口就應下了。雙方談成每本書抽一成的傭金。結果後來,紅袖招果然成了書肆最大的分銷點。不但客人會拿一本回去看,就是姑娘們也愛買來看。到最後,傅清明回去看望母親後回來告訴沈寄,紅姨也在追連載。


    等沈寄歇夠了腳,葉氏領著她們在書肆裏轉了一圈,邊走邊做介紹。沈寄走到印刷的工房,發現小豆沙和曦姐兒都很專注的在聽人講故事呢。她倆認識的字還有限,而且沈寄也不會同意她們看話本。不過,聽人講故事倒是沒什麽。


    沈寄告訴她倆,小叔公的經曆比話本還精彩。她倆就纏著十五叔講故事了。


    十五叔擺手道:“大侄媳婦,我哪會講故事啊”


    “十五叔,就把一些經曆說給我們這些沒見識的婦孺聽聽嘛。”名門公子行走江湖,傾城紅顏長袖善舞。這裏頭肯定精彩啊她使個眼色給小親王,你不是想挖掘素材麽。這是多好的人選啊。


    小親王搖頭,他才不會受魏夫人攛掇呢。他腦子有問題才敢去挖老丈人那些過往。不過,要寫出來還真的是一本可歌可泣的劇目呢。不比時下最流行的差了。


    十五叔拗不過兩個侄孫女,隻得尋了一段能講的說給眾人聽。一時聽得大家也挺入神的。當晚自然是幺房請吃晚飯,魏楹是一早說過晚上有應酬不回家吃飯的。酒足飯飽後,小權兒和小親王一起騎馬送這一車婦孺回去。


    小豆沙和曦姐兒回到家就去廂房寫功課了。沈寄則把她藏起來的x家將的第二本找了出來。


    魏楹帶著酒氣回來就看到了,“去小權兒的書肆了”一邊問一邊將書塞進了袖袋。他喝了酒,要去發散一下酒氣。省得熏到沈寄。正好揣到書房去看。


    沈寄看了他的動作暗暗失笑,“是啊,王爺帶我們去的。弟妹他們定在四月初二開業。”


    “哦,我去書房坐會兒。你先睡吧”


    沈寄點點頭,“我明兒就讓人去方家下帖子,邀方家姑娘十五那天到家裏來坐坐。正好你也是休沐,一起見見吧。”


    魏楹自然是最多就見上一麵,不過既然是作為長媳的人選來考察,他肯定上心。他已經派人去打聽過了,方姑娘還不曾定親。不過留在京城,應該她家裏長輩也是有這個意圖的。聽說她是方家這一輩最出挑的女孩兒,這次是隨母親進京的。所以,魏家要是有意,是得趕緊下手。不然,被人搶了先就不好了。


    “嗯,你去辦吧。”


    帖子是沈寄讓小豆沙寫的,應該說是照著前院清客寫好的描的。以她的口吻請方姑娘過府一敘,說她聽聞有位姐姐力壓家中三位兄長,所以想要一見。方家收到帖子自然會知道這是沈寄的意思。實在是以沈寄的身份正式給人,有些太鄭重其事了。


    本書由網首發,請勿轉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廢後風華驚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夏輕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夏輕歌並收藏廢後風華驚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