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後來遭受外敵入侵,印度文明走向衰亡,使得印度文明的重心朝東轉移,到達印度境內。。。看最新最全小說


    曆史上,巴基斯坦名義上屬於印度,實際上印度從來就沒有完全統一過,就是那位令印度人引以自豪的阿育王,也未能真正全麵統一印度。


    阿拉伯帝國的入侵,對於巴基斯坦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為阿拉伯帝國把穆斯林傳入這一地區,使得這一地區的宗教與印度大為不同,巴基斯坦更加獨立於印度之外。


    這是現代發生“印巴戰爭”的重要導火索。


    李隆基率軍進入巴基斯坦境內,見識了巴基斯坦部落、百姓的熱情後,有些暈乎乎的。


    “聽說麽?唐軍來了,我們迎接唐軍去。”


    “唐軍可親可愛,如同親人似的,我們一定要與唐軍多加親近。”


    “唐軍不僅戰力強悍,難有敵手,就是軍紀也是極嚴,不損百姓一針一線,不拿百姓一物,比起天竺那些該死的軍隊好得太多了。唐軍就是我們的親人,我們無論如何也要與唐軍搭上線。”


    “若是與唐軍搭上了線,就有機會去唐都長安好好見識一番。你知道麽?唐都長安是當今之世最大最繁華的城池,聽說那裏有超過百萬口眾。百萬啊,我們的部落加起來連十之一二都沒有呢。光想想,我就頭暈。”


    “莫要說我們部落,就是把我們附近這數萬裏內的部落全算上,也沒有百萬之眾呀。都不知道唐人是如何做到的。”


    “唐人富足。安居樂業。日子過得逍遙自在。哪是我們能比的。我們能吃頓飽飯就不錯了,這人與人比,真是氣死人呀。”


    唐軍到來的消息一轉開,各個部落不能淡定了,叫嚷著要與唐軍搭上線。


    唐朝威名赫赫,不要說與西域極近的巴基斯坦,就是遠在中東的國家,比如波斯帝國和阿拉伯帝國都知道唐朝的威名。要不然的話。波斯帝國也不會在亡國的關頭請求唐朝出兵了,俾路斯也不會到唐朝避難了。


    正是因為唐朝有如此威名,巴基斯坦的部落一得到唐軍到來的消息,無不願迎接唐軍。因為唐朝太過富饒,若是與唐軍搭上線,好處多多,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他們到唐朝去,見識唐朝的富饒。


    尤其是,唐都長安讓他們最是向往,那可是傳說中的百萬人口巨城。


    唐長安。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常住人口超過百萬的巨城,繁華異常。凡來過長安的異域人,都是印象深刻,震憾無已,回去後,就要好好傳播長安的繁華。


    商量好就行動,這些部落的酋長,立時帶著人,帶著重禮,趕去迎接唐軍。


    一時間,在離天竺邊境數百裏內,到處都是熱情洋溢,趕去見唐軍的巴基斯坦人。


    人越聚越多,到了後來,就是人山人海,多不勝數,個個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如同在迎接老祖宗似的。


    “隆隆!”如雷的蹄聲響起,隱隱傳來。


    “來了!唐軍來了!”這些巴基斯坦的百姓開心不已,咧著嘴直笑,睜大眼睛瞧著前方,一臉的期待,期待唐軍早點出現。


    沒過多久,隻見一條長龍,對著他們滾滾而來,聲威驚人。


    看得清楚了,這的確是唐軍,不計其數的旗幟上寫著一個“唐”字,在風中飄揚,獵獵作響。


    “這是唐軍的旗幟,我識得這個‘唐’字。”


    “真是唐軍呢。不說別的,光這旗幟,就好威風呢。”


    “唐軍的旗幟固然威風,卻是遠遠不如唐軍威風,等會你見識了唐軍的威風,莫要嚇得尿了哦。”


    “你才尿呢,你全家都要尿。”


    在巴基斯坦百姓的叫嚷中,唐軍來得更近了,看得清更加清楚了,引來一片尖叫聲。


    “天啊,這就是唐軍?好威風呀。跟天神似的。”


    “這身胚,這威風,跟殺神似的。”


    “這是甚鎧甲?明光閃亮不說,還全身包裹。不說別的,光這身鎧甲,足以讓敵人難受的了呀。”


    巴基斯坦百姓指點著,叫嚷著,一臉的震驚之情。最讓他們震驚的莫過於明光鎧了。


    明光鎧是中國古代的頂級鎧甲,也是人類古代世界的頂級鎧甲,有著良好的防禦力,要是能有這麽一副鎧甲,一定是很拉風的事兒。巴基斯坦百姓既是震驚,又是豔慕,恨不得和唐軍換換。


    “讓讓!讓讓!快讓讓!”唐軍大聲吆喝,聲若雷霆。


    巴基斯坦百姓有心與唐軍親近,卻是懾於唐軍之威,不敢不讓道。


    道路一讓開,唐軍快速通過,壓根兒就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讓這些巴基斯坦百姓好一陣遺憾,連親近的機會都沒有。


    緊接著,他們又是讚不絕口。


    “唐軍號令很嚴,不對付我們這些百姓,真是難得!”


    “要是天竺軍隊的話,一定會殺光我們,搶光我們,還要淩辱我們的姐妹。”


    “如唐軍這般,才是真正的王者之師。”


    巴基斯坦百姓對唐軍不針對他們,不殺他們,不欺壓他們是非常欣賞。


    在曆史上,天竺人一直想要統一巴基斯坦,時不時就會出兵進入巴基斯坦境內燒殺搶掠,這讓巴基斯坦百姓痛恨無已。當他們見識了唐軍後,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天竺軍隊,對天竺軍隊恨上了。


    “張說,找一些能說會道的人,對他們進行安撫。”李隆基把情形看得清楚了,知道這必須要處理一番,要安撫一通。


    “太子放心,我明白。”張說深知此舉很重要。可以得到巴基斯坦百姓歸心。這對唐朝有著莫大的好處。


    將來與阿拉伯帝國開戰後。大量的軍需物資要從印度運來,就要通過巴基斯坦境內,讓巴基斯坦臣服於唐朝,對唐朝有著天大的好處。


    當唐軍進行安撫後,巴基斯坦百姓大為歡喜,心悅誠服。


    而李隆基率軍繼續前進,通過巴基斯坦境內沒怎麽費事,壓根兒就沒有戰鬥發生過。這就是一場行軍罷了。


    很快的,唐軍又進入了阿富汗境內。


    阿富汗的百姓得到消息後,和巴基斯坦的百姓一樣,趕來迎接唐軍,唐軍在阿富汗境內的行動異常順利,也是一場行軍。


    然而,意外發生了。


    xxxxxxxxx


    在阿富汗邊境西麵,出現一支大軍,正是古太白率領下的阿拉伯帝**隊。


    古太白受命以來,率軍東進。一路上打得異常順利,可以說是望風而降。就沒有遇到象樣的抵抗,終於來到了阿富汗邊境上。


    “前麵就是阿富汗,隻要我們進入阿富汗,就能拿下阿富汗。一旦占有阿富汗,我們就能把這裏打造成我們的糧倉,我們離唐朝的西域就更近一步,就能更好的威脅唐朝。”古太白騎在一匹神駿的阿拉伯良駒上,眼睛瞪圓,打量著前方,大為得意。


    阿拉伯帝國要想征服中國,就麵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糧草如何解決的問題。


    象唐朝這樣的大國,是阿拉伯帝國的勁敵,一定會發生多場血戰,要打不少硬仗,消耗極大。若是糧草問題不能解決的話,就無法征服中國。


    優素福的解決辦法就是打造“前進基地”,就是在西域附近征服一些富饒的地區,當作阿拉伯帝國的戰略基地使用。


    阿富汗既富饒,又離中國很近,若是拿下阿富汗的話,對阿拉伯帝國有著莫大的好處。


    這是優素福派遣古太白東征的重要原因所在。


    “我們占領阿富汗後,再把巴基斯坦占領,我們就有了兩個離中國很近的富饒之地,征服中國就是必然的。”古太白眼中精光閃閃,右手一揮,大聲下令,道:“進入阿富汗!若有不從者,殺!”


    阿拉伯帝國以血腥著稱,用鐵血手腕建立起殘酷的統治,凡不信仰真主者,該殺。


    就在這時,一隊斥候飛速馳來,衝古太白稟報:“大人,發現唐軍。”


    “唐軍?”古太白的眼睛猛的瞪圓了,一臉的難以置信,道:“真是唐軍?”


    “大人,千真萬確。”斥候忙肯定一句:“唐軍正朝西而來,多不勝數,如同海潮似的,無邊無際呀。”


    “你們有沒有弄錯?唐軍怎會到這裏來?怎會來這麽多?”古太白盡管精明過人,也是不太相信唐軍會這麽快就到來了。


    以他對唐朝的了解,唐朝要想進入西域很困難,要通過千裏無人的荒漠戈壁。而且,唐朝向西域運輸物資很難,唐朝不可能在西域派出大量的軍隊,更不可能無邊無際。


    “大人,沒錯。是我們親眼看見的。”斥候再度肯定一句。


    “嗯。”古太白的眉頭一挑,念頭轉動之際,猛然間想明白了,臉色大變,大聲叫道:“不好!唐軍先一步征服了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也是阿拉伯帝國此次東進的目標,那是阿拉伯帝國必須占領的戰略基地,落到唐軍手裏,對於阿拉伯帝國來說這可不是好消息。


    “走!迎戰唐軍去!”古太白當機立斷,率軍進入阿富汗境內,對著唐軍迎去。


    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對於阿拉伯帝國來說,太過重要了。若是不能占領這兩個地區,談什麽征服中國。


    與此同時,李隆基也得到軍報:“甚麽?發現大食軍隊?”


    盡管李隆基早就有所預料,此次西進會遇到大食軍隊,卻是沒有想到,會來得這麽快。(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殷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殷揚並收藏大唐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