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天竺出兵之前,李隆基預料到此次西進,會和阿拉伯帝國遭遇,卻是沒有想到,來得如此之快。。。


    “大食軍隊了得,來得真夠快的。”李隆基道。


    “是呀。著實很快,比我們預料的還要快一些。”張說也是感慨,道:“我們原本預料,會在西域諸國與大食遭遇,卻是沒有想到,竟是在阿富汗遇到。”


    “其實,這也很正常。”李隆基點點頭,道:“盡管大食和大唐之間有著數千裏的路程,然而,在這數千裏隻有一些小國,實力太弱,難擋大食精銳鋒芒,大食軍隊來得如此之快,到達阿富汗,實屬正常。”


    “太子說得在理。”張說深表讚同。


    唐朝和阿拉伯帝國之間是是相隔數千裏,沒有直接接壤,然而,這數千裏都是小國,大國不過數千上萬軍隊,小國不過數百軍隊,實力與阿拉伯帝國比起來相差甚遠。


    這些小國不可能阻擋得了阿拉伯帝國的精銳,是以,古太白來得快也是正常的。


    “幸好我們先一步行動,占領了巴基斯坦,不然的話,又會費好大一番功夫。”張小飛頗為慶幸。


    “其實也不然。”楊思勖搖頭,道:“就算大食占領了巴基斯坦,隻要我們打敗了大食軍隊,巴基斯坦一樣是我們的。太子,我們應當以雷霆萬鈞之勢,擊敗大食軍隊,然後揮師西進,搶占大食攻占的地方。”


    “讚成。”張說、陳玄禮、薛直他們大聲讚同。


    能否占領一個地方,關鍵就在於軍隊。若是軍隊在。就能占領這個地方。若是軍隊被打敗了。就不可能占領這個地方。唐軍隻要打敗阿拉伯帝**隊,就能奪取阿拉伯帝國占領的地方,就算阿拉伯帝國先一步占領了巴基斯坦也沒有用。


    若是唐軍能夠打敗古太白率領下的阿拉伯帝**隊,就能把古太白征服的地區搶過來,這可是難得的良機,眾將大為讚成楊思勖的提議。


    “楊思勖說得不錯。”李隆基讚賞的打量一眼楊思勖,問道:“你們都說說,這一仗該如何打?”


    “這還問麽?擺開堂堂之陣。大戰一場就是了。以我們之強悍,要打敗大食輕而易舉。”張小飛心直嘴快,立時叫嚷道。


    “沒錯。”立時響起一片附和聲,如此想的將領不在少數。


    他們不僅在響應,還在摩拳擦掌,恨不得立時與阿拉伯帝國大幹一場。


    阿拉伯帝國欲要征服中國,這讓眾將氣憤,早就想與阿拉伯帝國大戰一場了,終於有了這機會,他們能不興奮?


    “不!”張說卻否決了張小飛的提議。道:“這一仗,我們不能這樣打。”


    “不這樣打。那你要怎樣打?”張小飛不解了。


    他說的是唐朝的慣用打法,有什麽不對?


    “這一戰,我們不僅僅要打敗大食軍隊,還要探出大食的底細。”張說眉頭一挑,剖析道:“自從太宗之時起,大食就在崛起,不斷擴張,不斷東進,先是滅了波斯,再向西域諸國伸出魔爪。大唐關注大食已經數十年了,雖然當年有裴行儉護送俾路斯西進之事,然而,他到達碎葉城就停止前進了,因為大食陳以重兵,嚴陣以待,裴行儉手中兵少,無法與大食交戰。那時,大唐就應該探出大食底細,卻是因為裴行儉兵少也作罷。”


    阿拉伯帝國自從崛起之時起,就與唐朝發生直接或間接的關係。當波斯帝國在亡國之際,就派人到唐朝求援,唐太宗考慮到出兵的條件並不成熟,西突厥擋道,唐軍無法大舉西進,就以路途遙遠為由而拒絕出兵。


    然而,唐朝並沒有放棄波斯,而是派人把波斯的王室接走了,還設立了“波斯都護府”,以此來對抗波斯。


    然而,兩國畢竟相隔遙遠,難以發生真正的戰爭,唐軍和阿拉伯帝**隊就沒有真正交鋒過,是以,到現在唐朝都不知道阿拉伯帝**隊的實力究竟怎樣。


    最有可能與阿拉伯帝國打一仗的就是裴行儉了。他奉命護送俾路斯回國,然而,到達碎葉城就不得不放棄了。因為阿拉伯帝國陳重兵以待,以裴行儉手中那點兵力是不可能打得過阿拉伯帝國的。


    就這樣,兩國之間雖然敵對了數十年,卻是沒有發生過一場戰爭,唐軍不了解阿拉伯帝**隊的實力。


    “這一仗,是大唐與阿拉伯帝國的第一仗,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探出大食軍隊的底細,其戰力如何,其戰法如何,我們都要一一探尋。”張說接著道:“是以,我主張我們擺開堂堂之陣,不用弩陣,隻用搏殺,與大食打一場硬碰硬的硬仗,籍此達到摸清大食戰力戰法的目的。”


    “讚成!”眾將心悅誠服,齊聲讚成。


    李隆基非常欣賞的打量著張說。張說不愧是策論天下第一,不僅有大器局,還看得異常深遠,這非常難得了。


    唐朝與阿拉伯帝國早晚必有一場大戰,在大戰之前摸清楚阿拉伯帝國的底細,便於後麵的決策調度,這對唐朝來說有著天大的好處。


    要想摸清楚阿拉伯帝**隊的底細,弩陣就不要用了。因為弩陣太恐怖了,一旦弩陣發威,阿拉伯帝**隊就會死傷慘重,唐朝就難以摸底。


    “我想,我們應該在這裏,喀布爾等大食軍隊。”陳玄禮右手重重點在地圖上的喀布爾。


    “很好。”李隆基大為讚成。


    一聲令下,唐軍出發,直奔喀布爾而去。


    喀布爾,就是現代阿富汗的首都,隻不過,這座城市擁有三千年的曆史,在唐朝時,就有了喀布爾。


    當時的喀布爾還不是阿富汗的首都,城池也不是很大,卻是位置非常好,適合交戰。


    李隆基率軍來到後,這裏的阿富汗百姓歡天喜地的把唐軍請進城。唐軍就在這裏等待阿拉伯帝**隊的到來。


    “這裏,喀布爾適合交戰,我們就去這裏。”古太白把地圖一陣打量,他也選中了喀布爾。一聲令下,阿拉伯帝**隊直奔喀布爾。


    “甚麽?唐軍已經進城了?”當得知唐軍已經先一步占領喀布爾的消息後,古太白大為驚訝。


    “這沒甚了不得。”緊接著,古太白又是風淡風輕:“隻要我打敗了李隆基,就能占領喀布爾。嗯,李隆基是中國的太子,我一定要活捉他,把他獻給英明而偉大的總督大人。”


    “列陣,叫戰。”古太白當即下令。


    阿拉伯帝**隊開始列陣,一隊隊開出來,動作很迅速,很快就列成陣勢,橫成行,豎成列,一派整肅。


    李隆基率領眾將,站在城頭上,打量著阿拉伯帝**隊列陣,大為讚許:“阿拉伯帝國是勁敵!他們的軍隊列陣很迅速,一派整肅,不在我們之下。”


    “是呀,這時真正的勁敵!”張說他們一臉的凝重。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作為馳騁在戰場上的眾將來說,他們的眼光非常獨到,一眼便瞧出阿拉伯帝**隊不是好惹的。


    這應該是唐朝有史以來,遇到的最為可怕的對手了。


    就算是曾經很強橫的突厥,也沒有如此整肅的陣勢。


    “大食將領答話。”李隆基站在城頭上,大聲喝道。


    古太白騎著神駿的阿拉伯戰馬到來,雄赳赳,氣昂昂,非凡了得。


    “好!”李隆基他們齊聲讚好。


    古太白一抱拳,衝李隆基道:“我是古太白,敢問你可是中國太子李隆基?”


    “正是我。”李隆基點點頭,道:“將軍威名,本太子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是了得。”


    這是真心話,雖然是敵人,李隆基對古太白也不乏讚賞之情。


    “我也久聞太子大名,今日一見,也是心儀。若我們不是敵對,一定會成為好友,把酒言歡。”古太白也是一臉的讚賞之意。


    “古太白,你我兩國敵視數十載,卻是未有一戰,皆不知對手情形。我想,你也想摸清我們的底細吧?”李隆基直入主題。


    “太子也是如此想的吧?這叫英雄所見略同。”古太白點點頭,道:“我的意思是,我們都想摸清對手的底細,就不用那些計謀,就來三場硬碰硬的硬仗。第一場步戰,由步兵搏殺。第二場騎戰,用騎兵對戰。第三戰,就是器械之戰,我聽聞中國的強弩很是了得,真想見識見識。”


    “如你所願。”李隆基點頭,爽快的答應了。


    古太白抱拳一禮,一拍馬背,回歸本陣。


    “也該讓大食瞧瞧我們的厲害了。”李隆基眉頭一挑,大聲下令:“先派一萬軍隊出戰。陳玄禮,你來打頭陣。”


    “遵命。”陳玄禮大聲領命,聲音洪亮,脖子梗著,一副吃了興奮劑的樣兒。


    “哎。”眾將一聲輕歎,大為豔慕。


    這是唐朝與阿拉伯帝國這個夙敵的首戰,意義重大,誰不想?卻給陳玄禮拔了頭籌,他們不得不豔慕。


    陳玄禮率領一萬步兵出城,在城外列陣。唐軍訓練有素,列陣很是快速,沒有絲毫亂象,很快就列成了陣勢。橫成行,豎成列,一派整肅。


    “勁敵!”古太白瞳孔一縮。(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殷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殷揚並收藏大唐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