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日後當節製一二。”


    慶忌向王後季蔲做出了如此保證。


    臉不紅,氣不喘,分明是在撒謊!


    對於烏禪那迦海的體香,慶忌心裏一直都是有些狐疑的。


    嗅之,讓人為之精神振奮,跟嗑藥一樣,偏偏慶忌並沒有任何不適的狀態……


    具體什麽情況,慶忌不得而知。


    不過,色是刮骨刀,慶忌應當克製一下自己。


    一番溫存後,季蔻又拿起了羹湯,喂了慶忌一勺,還不忘若有所思的道:“大王,恒兒已年二十,當行加冠禮。臣妾已經擇備吉日,請大王為恒兒主持冠禮。”


    “善。”


    慶忌知道,這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這個時代,不論男女都要蓄留長發,到他們長到一定的年齡時要為他們舉行一次“成人禮”的儀式。


    男子行加冠禮就是把頭發盤成發髻謂之“結發”然後再戴上帽子。


    一般來說,如慶忌的諸公子,年至二十便要宗廟中行加冠的禮數。


    冠禮由慶忌主持,並由指定的貴賓為行加冠禮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別代表擁有治人、為國效力、參加祭祀的權力。


    加冠後由貴賓向冠者宣讀祝辭,並賜上一個與俊士德行相當的美“字”,使他成為受人尊敬的貴族……


    吳恒是吳國的儲君,地位極高,加冠禮自然要辦的隆重。


    難怪季蔻那麽上心!


    此時此刻,季蔻又偷瞄了慶忌,看見後者和顏悅色的模樣,便道:“大王,臣妾有一事,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但說無妨。”


    “大王,恒兒已經成年,當迎娶正室,作為大吳的太子妃。臣妾物色過,其中趙君的女兒季嬴品行端正,才貌極佳,跟恒兒著實是良配……”


    聞言,慶忌澹澹的掃了一眼季蔻,並沒有說話。


    這讓季蔻忍不住心裏咯噔一下,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以她對慶忌的了解,這個事情極有可能招致了慶忌的反感。


    正所謂家事、國事、天下事。


    太子恒的婚事,屬於吳王慶忌的家事,也是吳國的國事,容不得半點馬虎。


    慶忌倒不是怪季蔻擅專,幹涉這個事情,隻是他一直覺得其中有貓膩……


    事出反常必有妖!


    久居上位,玩弄權術的慶忌,早已經練就了非同一般的政治嗅覺。


    “吳恒的婚事,再說。”


    慶忌並不急著給太子恒選定一個正室。


    ……


    十日後,慶忌在王宮中,為太子恒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加冠儀式。


    前來觀禮的人,莫不是吳國的公卿大夫,當世的名臣良將。


    甚至於一些北方諸國的名士,都是慕名而來。


    不出意外的話,太子恒日後將會繼承慶忌的寶座,成為吳王,他們何不想跟太子恒結交一下?


    舉行加冠禮儀式是非常講究和慎的。


    冠前十天內,太子恒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內無吉日,則筮選下一旬的吉日,然後將吉日告知親友。


    及冠禮前三日,又用筮法選擇主持冠禮的大賓,並選一位“讚冠”者協助冠禮儀式。


    這一回太子恒的加冠禮,太宰計然是大賓,治粟內史曾點是讚冠。


    在太子恒行禮的時候,慶忌穿著一襲冕服,頭戴平天冠,坐在了他的麵前。


    高台之上,計然與曾點都穿著古樸的玄色禮服,麵色嚴肅的站在一邊。


    太子恒則是朝著慶忌下跪。


    曾點首先拿過托盤上的緇布冠,為太子恒戴上。


    一邊的計然則是朗聲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言罷,曾點又取下了緇布冠,為太子恒換上皮弁。


    計然跟著唱道:“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最後,曾點給太子恒取下了皮弁,換上爵弁。


    計然鄭重其事的宣號道:“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老無疆,受天之慶——”


    加冠儀式到這裏,還沒有結束。


    太子恒還需要拜見自己的母親季蔻,再由大賓計然為他取字,這個時代通常取字稱為“伯某甫”(伯、仲、叔、季,視排行而定)。


    如果是尋常的貴族男子,主人應該送大賓至廟門外,敬酒,同時以束帛儷皮(帛五匹、鹿皮兩張)作報酬,另外再饋贈牲肉。


    受冠者則改服禮帽禮服去拜見君,又執禮贄(野雉等)拜見鄉大夫等。


    若父親已歿,受冠者則需向父親神主祭祀,表示在父親前完成冠禮,祭後拜見伯、叔,然後饗食。


    這樣的加冠、取字、拜見君長之禮,從周朝開始持續到明朝直到女真入關強令華夏人移風易俗,冠禮也就逐漸沒落而消失了。


    】


    禮畢後,看著眼前年輕的太子恒,慶忌的心中不勝唏噓。


    一眨眼,慶忌已經穿越到這個時代二十年之久!


    曾經,他也是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而今雖不算是老邁,身強力壯,卻不免感歎時間的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在太子恒的加冠禮結束後,慶忌又在滋德殿召見了趙無恤及其姐姐季嬴。


    二人是趙鞅的兒女,趙無恤屬於入質於吳國,而季嬴公主的來意,則是顯得不清不楚。


    “趙無恤(季嬴)參見吳王,吳王萬年!”


    趙無恤和季嬴見到慶忌後,不卑不亢的朝著他作揖行禮,並口稱“吳王”。


    慶忌是周天子冊封的吳侯,在國內稱王,所以二人沒必要將慶忌稱之為“吳王”,隻是這寄人籬下,如何能不抬舉慶忌?


    “不必多禮。坐。”


    “謝吳王!”


    得到慶忌的許可後,趙無恤和季嬴,這才緩緩的落座。


    不同於這對謹小慎微的趙國姐弟,慶忌開始居高臨下的打量起了二人。


    趙無恤,即曆史上的趙襄子,而今還是一個稚氣未脫的少年郎。


    他是趙鞅與翟人之女,屬於庶子。


    從相貌上來看,趙無恤寬額頭、大嘴巴,眼窩深陷,有些西方人的特征,不符合這個時代人們的審美觀,難怪會被智伯瑤大罵“相貌醜陋”……


    作為趙鞅的女兒,有著貴族血統的季嬴則是長得天生麗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吳霸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並收藏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