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大王,賀喜大王!”
範蠡、孫武、伍子胥,以及身邊的宿衛、工匠們,都已經是一臉狂喜的神色,向慶忌道賀。
時隔多年,吳國的黑火藥技術終究是成熟,已經真的能研製出來威力巨大的炸彈了!
此時,慶忌手中就拿著一顆炸彈。
這大概是最原始的炸彈,身粗口小內盛火藥,外殼以生鐵包裹,上安引信,使用時根據目標遠近,決定引線的長短。
大致上,就相當於手榴彈。
“大王。”
幹將上前道:“此物還尚未取名,請大王賜名!”
聞言,慶忌想了一下,笑道:“此物爆炸之聲,如天雷滾滾,或晴天霹靂,便取名為‘震天雷’!”
“震天雷?好名!”
幹將連忙恭維了一句,又道:“這震天雷經過三百多名工匠多年來反複實驗後,終於研發出來。”
“主要劃分為攻擊與防禦兩種。攻擊型震天雷,內含大量炸藥,彈壁較薄,爆炸時會發出強大火煙,幾乎沒有破片。”
“防禦型震天雷內含少量炸藥,彈壁較厚,爆炸時會散出大量破片,基本上沒有火煙,適用於守城戰。”
“不知大王需要哪一種大量生產?”
慶忌緩聲道:“最好的防守便是進攻。”
“諾!”
花了這麽多年的時間,方才研製出來炸彈,著實不易。
慶忌環視一周,看著身後蓬頭垢麵,看起來跟“野人”大同小異的工匠們,心中很是唏噓。
“傳寡人詔令,凡參與研發震天雷之工匠,皆賜上等宅邸一座,十萬錢,良田百畝,爵升三級!”
“多謝大王!臣等叩謝王恩!”
工匠們不由得感激涕零的下跪,朝著慶忌納頭就拜。
盼了這麽多年,他們可算是盼出頭了!
吳國的工匠,待遇極為優厚,尤其是這種研發型的工匠,地位更是等同於一方縣令。
但,他們終究是特殊的工種,不便於拋頭露麵,就連家卷都被帶到此地,嚴進嚴出,甚至於就跟圈禁一樣……
慶忌這般謹小慎微,不是沒有道理的。
畢竟,炸彈作為一種大殺器,慶忌怎能容忍它的製作方法被泄露出去?
站在一邊的範蠡指著稻草人身上,被彈片擊穿的青銅鎧甲,向慶忌說道:“大王,以臣之見,這震天雷引爆後能將生鐵外殼炸成碎片,並擊穿甲胃。”
“其威力雖大,卻還有不足之處。”
一聽這話,幹將頓時麵露不悅之色,問道:“不知禦史大夫有何賜教?”
“我是想說,這震天雷用火點燃,就地爆炸,破壞力雖有,射程卻難免有所欠缺。”
範蠡澹澹的道:“震天雷若由投石機或弓弩發射,射至遠處爆炸,便能起到非同凡響的效果,若是投石機捆綁幾顆震天雷在一起,正可謂是威力十足!”
“善!”
慶忌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實際上,他的想法跟範蠡是不謀而合的。
這“震天雷”,在曆史上,直到北宋末期方才出現,一經麵世,就造成了巨大轟動。
但,僅僅是震天雷這樣的炸彈,又怎能滿足慶忌的胃口?
“幹將,這樣的震天雷,一日能生產多少顆?”
“回稟大王,若是火藥、彈殼、引線都充足的情況下,三百人一日可生產一百顆震天雷。”
難的,就難於火藥和彈殼……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即便是生產的速度夠快,質量夠好,沒有原材料一切都是白搭。
好在吳國而今物產豐富,人力充足,實在找不到合適的礦山,可以繼續尋找,繼續開鑿。
黑火藥由硫磺,硝石和木炭組成。
木炭好搞,比比皆是,這是這硫磺和硝石,不是一般的難找。
幸而這幾年在慶忌的授意下,已經開鑿了不少的硫磺礦、硝石礦,並派了重兵把守,要打造一大批的震天雷,完全不成問題。
慶忌旋即掏出了一張圖紙,讓工匠們過目一下。
“二三子,此等火炮,能否打造?”
“這……大王,可以一試。隻是需要時間,而且效果可能不盡如人意……”
聞言,慶忌不免有些失望。
以這個時代的工藝,打造火炮、火銃,著實是十分困難的。
能將“震天雷”研發出來,都殊為不易了。
“幹將、範蠡。”
“臣在!”
“你二人負責征召工匠,批量生產震天雷。所需材料,由新設立的火器局負責,範蠡兼任火器局都監,統籌兼顧。另外……”
慶忌又將目光放在了伍子胥的身上,緩聲道:“震天雷的製作,必須嚴格保密,配方不得泄露。”
“所有工匠及其家卷,住於火器局四周,由士卒保護,嚴進嚴出。”
“諾!
……
離開新設立的火器局後,慶忌又在眾人的陪同下,搭乘戎車,前往龍藏浦(秦淮河)大營巡視。
】
經過一年多的操練後,吳國的一萬鐵騎已經成型,可堪一戰。
這讓慶忌躊躇滿誌,認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一統天下,也並非是不能辦到的事情。
此時此刻,慶忌站在高台之上,看著正在操練的鐵騎兵團,一時間陷入了沉思。
站在一邊的範蠡,則是出聲詢問道:“大王可是有意憑借震天雷之威力,出兵吞蜀?”
“知寡人者,範蠡也。”
慶忌笑了笑,道:“少伯,依你看,有這震天雷,我吳國可否一戰滅蜀?”
“可。”
範蠡微微頷首,又道:“隻是大王,以吳國一己之力,可否敵對北方列國,還請大王思慮……”
範蠡不得不提醒一下慶忌。
有著震天雷的吳軍,出其不意的進攻蜀國,一戰滅蜀不在話下。
隻是隨之而來的,一定是北方列國的討伐,吳國擋得住嗎?
若是擋不住,吳國便有分崩離析的危險……
震天雷也好,騎兵也罷,終究不是吳國能包舉宇內,橫掃列國的關鍵所在。
吳國崛起的速度太快,根基並不牢固,慶忌隻有想方設法的夯實自身的根基,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那麽,如何夯實吳國自身的根基,使之牢固?
慶忌的眼中,泛起了一抹意味深長的光。
民心嗎?
若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何愁天下不歸於吳。
範蠡、孫武、伍子胥,以及身邊的宿衛、工匠們,都已經是一臉狂喜的神色,向慶忌道賀。
時隔多年,吳國的黑火藥技術終究是成熟,已經真的能研製出來威力巨大的炸彈了!
此時,慶忌手中就拿著一顆炸彈。
這大概是最原始的炸彈,身粗口小內盛火藥,外殼以生鐵包裹,上安引信,使用時根據目標遠近,決定引線的長短。
大致上,就相當於手榴彈。
“大王。”
幹將上前道:“此物還尚未取名,請大王賜名!”
聞言,慶忌想了一下,笑道:“此物爆炸之聲,如天雷滾滾,或晴天霹靂,便取名為‘震天雷’!”
“震天雷?好名!”
幹將連忙恭維了一句,又道:“這震天雷經過三百多名工匠多年來反複實驗後,終於研發出來。”
“主要劃分為攻擊與防禦兩種。攻擊型震天雷,內含大量炸藥,彈壁較薄,爆炸時會發出強大火煙,幾乎沒有破片。”
“防禦型震天雷內含少量炸藥,彈壁較厚,爆炸時會散出大量破片,基本上沒有火煙,適用於守城戰。”
“不知大王需要哪一種大量生產?”
慶忌緩聲道:“最好的防守便是進攻。”
“諾!”
花了這麽多年的時間,方才研製出來炸彈,著實不易。
慶忌環視一周,看著身後蓬頭垢麵,看起來跟“野人”大同小異的工匠們,心中很是唏噓。
“傳寡人詔令,凡參與研發震天雷之工匠,皆賜上等宅邸一座,十萬錢,良田百畝,爵升三級!”
“多謝大王!臣等叩謝王恩!”
工匠們不由得感激涕零的下跪,朝著慶忌納頭就拜。
盼了這麽多年,他們可算是盼出頭了!
吳國的工匠,待遇極為優厚,尤其是這種研發型的工匠,地位更是等同於一方縣令。
但,他們終究是特殊的工種,不便於拋頭露麵,就連家卷都被帶到此地,嚴進嚴出,甚至於就跟圈禁一樣……
慶忌這般謹小慎微,不是沒有道理的。
畢竟,炸彈作為一種大殺器,慶忌怎能容忍它的製作方法被泄露出去?
站在一邊的範蠡指著稻草人身上,被彈片擊穿的青銅鎧甲,向慶忌說道:“大王,以臣之見,這震天雷引爆後能將生鐵外殼炸成碎片,並擊穿甲胃。”
“其威力雖大,卻還有不足之處。”
一聽這話,幹將頓時麵露不悅之色,問道:“不知禦史大夫有何賜教?”
“我是想說,這震天雷用火點燃,就地爆炸,破壞力雖有,射程卻難免有所欠缺。”
範蠡澹澹的道:“震天雷若由投石機或弓弩發射,射至遠處爆炸,便能起到非同凡響的效果,若是投石機捆綁幾顆震天雷在一起,正可謂是威力十足!”
“善!”
慶忌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實際上,他的想法跟範蠡是不謀而合的。
這“震天雷”,在曆史上,直到北宋末期方才出現,一經麵世,就造成了巨大轟動。
但,僅僅是震天雷這樣的炸彈,又怎能滿足慶忌的胃口?
“幹將,這樣的震天雷,一日能生產多少顆?”
“回稟大王,若是火藥、彈殼、引線都充足的情況下,三百人一日可生產一百顆震天雷。”
難的,就難於火藥和彈殼……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即便是生產的速度夠快,質量夠好,沒有原材料一切都是白搭。
好在吳國而今物產豐富,人力充足,實在找不到合適的礦山,可以繼續尋找,繼續開鑿。
黑火藥由硫磺,硝石和木炭組成。
木炭好搞,比比皆是,這是這硫磺和硝石,不是一般的難找。
幸而這幾年在慶忌的授意下,已經開鑿了不少的硫磺礦、硝石礦,並派了重兵把守,要打造一大批的震天雷,完全不成問題。
慶忌旋即掏出了一張圖紙,讓工匠們過目一下。
“二三子,此等火炮,能否打造?”
“這……大王,可以一試。隻是需要時間,而且效果可能不盡如人意……”
聞言,慶忌不免有些失望。
以這個時代的工藝,打造火炮、火銃,著實是十分困難的。
能將“震天雷”研發出來,都殊為不易了。
“幹將、範蠡。”
“臣在!”
“你二人負責征召工匠,批量生產震天雷。所需材料,由新設立的火器局負責,範蠡兼任火器局都監,統籌兼顧。另外……”
慶忌又將目光放在了伍子胥的身上,緩聲道:“震天雷的製作,必須嚴格保密,配方不得泄露。”
“所有工匠及其家卷,住於火器局四周,由士卒保護,嚴進嚴出。”
“諾!
……
離開新設立的火器局後,慶忌又在眾人的陪同下,搭乘戎車,前往龍藏浦(秦淮河)大營巡視。
】
經過一年多的操練後,吳國的一萬鐵騎已經成型,可堪一戰。
這讓慶忌躊躇滿誌,認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一統天下,也並非是不能辦到的事情。
此時此刻,慶忌站在高台之上,看著正在操練的鐵騎兵團,一時間陷入了沉思。
站在一邊的範蠡,則是出聲詢問道:“大王可是有意憑借震天雷之威力,出兵吞蜀?”
“知寡人者,範蠡也。”
慶忌笑了笑,道:“少伯,依你看,有這震天雷,我吳國可否一戰滅蜀?”
“可。”
範蠡微微頷首,又道:“隻是大王,以吳國一己之力,可否敵對北方列國,還請大王思慮……”
範蠡不得不提醒一下慶忌。
有著震天雷的吳軍,出其不意的進攻蜀國,一戰滅蜀不在話下。
隻是隨之而來的,一定是北方列國的討伐,吳國擋得住嗎?
若是擋不住,吳國便有分崩離析的危險……
震天雷也好,騎兵也罷,終究不是吳國能包舉宇內,橫掃列國的關鍵所在。
吳國崛起的速度太快,根基並不牢固,慶忌隻有想方設法的夯實自身的根基,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那麽,如何夯實吳國自身的根基,使之牢固?
慶忌的眼中,泛起了一抹意味深長的光。
民心嗎?
若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何愁天下不歸於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