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盈香樓之後,周羽很快又來到了晉王府,並找到晉王爺講了一下柳念父親的案子。


    聽完後,晉王爺不由長長歎息了一聲:“其實,朝中很多大臣心裏都知道柳大人是被東廠陷害的。


    奈何,洪昌小兒昏庸無道,沉迷於酒色,不問朝政,以至曹昆那閹賊一手遮天,把持朝綱……”


    晉王爺口中的洪昌小兒,指的正是當今天子。


    語氣中,既有憤慨,也有恨鐵不成鋼的無奈。


    “王爺,以在下愚見,此案也可以作為一個突破口……”


    “哦?先生的意思是說,利用這件案子反擊東廠?”


    周羽搖了搖頭:“僅憑這樁案子肯定不行,就算查明了真相,對方也可以找替死鬼背鍋。


    既然曹昆的勢力如此強大,王爺也不妨再多找幾個強力的盟友與之對抗,比如……皇後娘娘。”


    “皇後?”


    “對,我想,皇後對於當年之事一定耿耿於懷,而且心裏應該也知道一些真相。”


    “這……”


    “怎麽了王爺?難道皇後娘娘真的相信是柳大人害了她?”


    “不,本王相信皇後心裏有數,到底誰才是真凶。隻不過,當年處斬柳大人是皇帝下的旨,她無法去改變什麽。


    自打流產之後,皇後的情緒極不穩定……內宮甚至還有傳言,說皇後娘娘精神出了問題。


    而且皇後的身體狀況也很差,時學咳嗽,胸悶,頭痛,幾乎每天都要服藥。


    所以,在這個時候去找皇後,本王怕她情緒失控,萬一出了什麽事……”


    說到這裏,晉王爺頓了下來,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周羽笑了笑,道:“王爺大可放心,皇後娘娘的病,主要還是心病。


    隻要心病一除,精神、身體自然而然便會好轉。


    如果王爺信得過在下,在下完全有把握治好皇後娘娘,讓她恢複如初。”


    “哦?”


    聽到此話,晉王爺不由眉頭一抬。


    猶豫了一會,晉王爺忍不住道:“古人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本王本不該打聽先生底細。


    但,這事畢竟涉及到皇後,本王也不好擅自作主,畢竟皇後那邊要是問起,本王總不能一問三不知吧?”


    “嗯,在下理解。”


    周羽點了點頭,隨之念頭一動,一柄劍憑空出現在屋子裏,懸浮在半空中,釋放出一縷幽幽的金光。


    晉王爺吃了一驚:“這……這是……飛劍?”


    “不錯!”


    周羽一抬指,飛劍在屋子裏盤旋了幾圈又飛回他手中消失不見。


    “實話告訴王爺,在下來自蜀山劍宗……”


    雖然周羽並非蜀山弟子,但他也沒說謊,這次的確是從蜀山派下山而來的。


    “原來先生竟然是傳說中的蜀山劍仙,恕在下失敬。”


    晉王爺趕緊起身拱手施禮,自稱也改成了在下,以示尊敬。


    “王爺不必多禮!”周羽虛空一托,隨之又道:“在下此次下山,其實也是為了天下大勢而來。


    當今亂世,影響的不僅僅是天下百姓,也影響到修煉界的氣運。


    世道一亂,群魔亂舞,正道式微。所以,在下此次下山肩負著重任,務求從根本上著手去改變當世亂象。


    但要改變這一切並不容易,正如一個人已經病入膏肓……”


    周羽如實道明了來意,隨著他的述說,晉王爺的神色也跟著不停地變化著。


    畢竟,這對他來完全是另外一個概念。雖然他是個親王,但歸根結底也是個普通人,修仙界的事對他來說完全就是個傳說。


    現在,卻實實在在感受到了。


    等到周羽解釋完,晉王爺一臉凝重道:“修仙界的事在下幫不上忙,但當朝之事,在下一定全力鼎助,先生有什麽計劃盡可道來,隻要在下能辦到的,一定全力去辦。”


    “嗯,多謝王爺。”


    周羽滿意地點了點頭。


    隨之又道:“沉屙宿疾,非短期之功,此事須從長計較,一步一步來。


    眼下裏,王爺可隨意找個借口將柳念姑娘接到王府,以免遭人毒手。


    孫起那邊,也已經在著手調查線索。


    還有就是皇後娘娘,咱們必須要拉攏,多少能在後宮製衡一下曹昆等人。”


    “這個……關鍵要帶先生入內宮並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對了……”


    突然間,晉王眉頭一喜,道:“我想起來了,過幾日便是三月十五,每年這個時候皇後娘娘都要去皇覺寺戒齋兩日,這兩日會一直呆在皇覺寺。


    到時候,你可以扮作侍衛,我帶你一起入寺去見皇後娘娘。”


    “好,這樣最好不過,能避過東廠的耳目。”


    “對對對,就算他們有人暗中監視,但也不會得知我們到底與皇後娘娘聊了些什麽。”


    商議完,晉王爺當即派秦總管親自率隊,帶了幾名侍衛與轎夫來到盈香樓。


    “在下乃晉王府總管,奉王爺之命,請柳令姑娘過府獻藝。”


    親王府出麵,盈香樓哪敢不從?當即讓柳令梳洗了一番,坐上轎子離開了盈香樓。


    柳令還沒到晉王府,封秀便收到了消息。


    雖說周羽之前警告過這個女人,但她當眾丟了那麽大一個臉,又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所以,並沒有死心,依然在想點子如何才能收拾柳令,以挽回臉麵。


    現在一聽柳令被晉王府接走了,心裏不由一動,當即著人去稟報大哥封達。


    當晚。


    孫起所居的小院內。


    “你放心大膽講吧,不會有人聽見的。”


    周羽坐在院中石桌邊,衝著東張西望的孫起微笑著說了一句。


    “咳……”


    孫起幹咳了一聲。


    畢竟他要匯報的乃是機密大事,在院子裏的確有點不習慣。


    不過,既然周羽這麽說了,他也隻能無條件相信。


    “是這樣,經過我們的一番密查,那家方記錢莊果然有問題。


    表麵上隻是一家不起眼的小錢莊,錢莊的掌櫃是一個北方人,名叫方輝。


    但經過暗查,這個方輝隻是名義上的掌櫃,錢莊真正的主子乃是京城人氏,名叫趙開,是一家賭坊的老板。


    再順藤摸瓜查下去,又發現這個趙開與東廠的三檔頭桑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周羽不由道:“對方如此嚴謹,竟然弄了這麽多彎彎道道,這要換成一般人去查,恐怕還真查不出什麽來。”


    “沒錯!”孫起點了點頭:“我們也是動用了錦衣衛內部的信息渠道,方才能夠順藤摸瓜查到這些關係。


    不過先生放心,手下的兄弟很謹慎,都是假借別的案子獲取方方麵麵的情報。”


    “嗯,如此甚好,至少可以讓對方疑神疑鬼,又無法確定,這樣就給了我們一定的時間與餘地。”


    “查到了桑原這一步之後,兄弟們便停手了,畢竟東廠耳目眾多,如果再順著桑原這條線查,一定會驚動對方。”


    “很好,你們做的不錯!”周羽一臉欣慰:“其實,能查到桑原這一步,答案幾乎已經揭曉了。


    畢竟桑原是東廠的人,說白了,就是那群閹黨在背後使壞。


    他們之所以要繞這麽多彎彎道道,也是為了預防有一天出了事,他們好找替罪羊。”


    “沒錯,這幫閹賊真的很狡猾,拉起了一張龐大的關係網,而他們則躲在暗處陰人。”


    “無妨,再嚴密的網,隻要撕開一個口子就好辦了。


    現在,你可以留兩個人暗中監視方記錢莊的動向。這幾天我還其它事情要辦,等辦妥了,再來解決孩童失蹤案。”


    “嗯!”


    這時,周羽抬手拍了拍孫起的肩,笑道:“再忍耐幾天,等我辦妥了事情,到時候咱們便可以著手展開發擊了。”


    “太好了!”


    孫起一臉激動與期待。


    畢竟,長期被一幫閹黨欺負著,他心裏早就憋足了氣。


    接下來的幾天,周羽仿佛失蹤了一般,連晉王爺都不知他去了何處。


    其實,周羽並未離開京城,而是在暗中展開行動,以便提前部署。


    比如,他已經悄然鎖定了晉王府的奸細,也就是給晉王爺下蠱之人,隻不過他暫時沒有聲張。


    先放放線,之後再來釣大魚。


    一轉眼,三月十五到了。


    皇後娘娘在一眾宮女、太監以及侍衛的護送下,來到了位於城麵的皇覺寺。


    按照往年的規矩,她要在寺裏戒齋兩日後再返回皇宮。


    皇覺寺乃是皇家寺院,不對外開放,隻有皇室弟子方可進入。


    當天下午,晉王爺帶著幾個隨從來到了皇覺寺。


    “參見王爺!”


    一見晉王爺駕到,一眾守衛趕緊上前見禮。


    “嗯,煩請通報皇後娘娘,就說本王來此上香,同時也當麵問候一下皇後娘娘。”


    “王爺請稍等。”


    其中一個守衛應了一聲,進到大殿衝著一個宮女小聲告之了情況。


    宮女又走到正閉目靜坐的皇後娘娘身前,稟報道:“啟稟娘娘,晉親王在殿外求見。”


    “晉王爺?”


    皇後不由愣了愣。


    她在皇覺寺戒齋時,一向不喜歡受人打擾,這一點很多大臣都知道。


    如果有事找她商談,為何偏偏選這個時候?


    難道有什麽要緊事?


    想了想,皇後回道:“這樣吧,本宮去後院廳房,你去知會晉王爺一聲。”


    “是!”


    不久後,晉王爺帶著兩個侍衛來到了後院。


    其中一個侍衛,正是周羽裝扮的。


    “王爺,娘娘在廳中。”


    宮女上前衝著晉王福了一禮道。


    “嗯!”


    晉王爺點了點頭,隨之走進前廳見了一禮:“臣參見皇後娘娘。”


    “皇叔免禮!”


    皇後起身相迎,並示意晉王爺坐了下來。


    宮女遞上了一杯茶,然後退到一邊。


    “你們都下去吧,本宮有事要單獨與皇叔聊。”


    不用晉王爺開口,皇後主動摒退了下人,因為她猜到晉王此來定有要事。


    等到宮女離開之後,晉王說道:“此次冒昧前來打擾娘娘,實屬無奈。因為宮中耳目眾多,還望娘娘理解。”


    “嗯,本宮心裏有數,不知皇叔有什麽要緊事?”


    “關乎我大明王朝氣運的大事!”


    “什麽?”


    皇後不由大吃一驚。


    大明開朝以來,便有一條祖訓,後宮一律不得幹涉朝政。


    雖說常有人破壞規矩,或明或暗興風作浪,但皇後卻一直恪守規矩,從不過問朝中之事。


    因此,反應才會如此的激烈。


    “臣知道皇後一向不插手朝內事,但眼下裏的情況相信皇後也很清楚。


    皇上已經很難回頭,對那幫閹人一味地放縱,包括太後娘娘也聽之任之。


    曹昆的勢力已經遍及天下,朝內朝外,甚至是後宮……也幾乎被他所操控。


    當年的寇貴妃,就因為不願站隊,甚至還怒罵了曹昆一通,不久後離奇而死,結論是患了急症。


    還有皇後你自己的事,不用臣多說,想必心裏也有猜疑吧?”


    “別說了,別說了,別說了……”


    皇後的情緒有些失控起來。


    她心裏當然有所猜疑。


    當年,她的第一個孩子,生下來時明明健健康康的,怎麽會莫名其妙突然夭折?


    幾年前的流產,東廠的結果說是柳院使害她,故意配錯藥。


    皇後對柳院使一向很信任,也知道柳院使一向忠心耿耿,絕對不會做出如此喪心病狂的行徑。


    退一萬步講,就算真有那個心思,又怎麽可能留下如此明顯的證據?


    她曾經對皇上哭訴過,並提出自己的異議。


    但是皇上卻極不耐煩,說什麽讓她相信東廠的辦事能力,既然東廠已經查明原因,那就一定是柳院使做的。


    眼見自己的夫君都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皇後徹底絕望了。


    她貴為皇後,卻連自己的孩子都保不住,三個孩子夭折了兩個,隻有女兒幸存下來。


    她能幸存,隻是因為她是公主,而不是皇子。


    所以,皇後不僅絕望,而且心裏也產生了驚畏。


    偌大一個內宮,她是內宮之主,本該是最有權威,最有安全感的,結果卻找不到一個可以保護她的人。


    有時候想找皇上傾訴一下苦楚,要麽見不了麵,要麽訓她一頓。


    如果不是她的娘家底蘊足夠深厚,恐怕皇後之位早就被人頂替了。


    皇後娘家姓楊,祖上乃是開國功臣,三軍統帥,被太祖皇帝賜與鎮國公稱號,世襲罔替。


    之後,又陸陸續續受到曆代皇帝的嘉獎,被稱為鎮國神石。


    傳承至今,楊家不知湧現了不少名將,長年鎮守邊關,為大明江山的穩固立下了汗馬功勞。


    也正是因為如此,就連曹昆都不敢輕易對楊家下手。


    畢竟,邊關的安寧也是相當重要的。


    皇後在宮中的遭遇,楊家人其實是相當憤怒的。隻是,內宮之事他們不好插手,而且曹昆至少在麵子上遮掩的很好,讓人抓不到他的把柄。


    而現在,晉王爺準備全力反擊,自然要聯絡各方人手。


    皇後的態度至關重要,因為她不僅僅隻是後宮之主,背後更有一個強大的楊家支撐。


    晉王爺心裏很清楚,要想壓製曹昆,就必須得擁有讓對方忌憚的力量,這樣才能放開手腳過招……


    第八章 與皇後聯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書生當拔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蜀三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蜀三郎並收藏聊齋:書生當拔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