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進得紅門,不缺糧!!
逃荒?團寵小奶包一路都在撿寶 作者:春閨夢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寶兒!”王氏小聲嗬斥身旁的小四寶:“別胡說。”
四寶不服。
“寶寶才沒有胡說!本來就餓不了!咱家池塘裏,有那麽多魚!城外還有山,有山就餓不死人!”
董吉人眸光微動。
李家,真的和那些人,是不一樣的。
聽著李家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董吉人滿心愧疚。
端起碗,一口飲盡。
“糧食,我且先借用。待到辦來了糧食,我雙倍償還。”
董吉人起身,被李三水喊住。
“大人!皇朝總不會丟著永來不管吧?這裏,可是京都最後的天然屏障!”
他不是想和董吉人討論國事,而是提醒董吉人,李家人不全是什麽都不懂的。
董吉人站在原地。
“我說我每日都在往京都呈文書,你信嗎?”
“信。那皇朝的賑災糧食,何時能到?”
董吉人搖頭。
“三年大災,皇朝依舊關注不到窮苦百姓。如今在京都,米鋪都隻給權勢供糧。普通百姓想吃糧?行!受雇或是賣身為奴,進得紅門不缺糧。”
董吉人長歎一聲:“銀子我有,卻無處買糧!”
沒等李老三兩口子起身相送,董吉人拉開門出雲。
隨從為他披上蓑衣,撐傘離開。
回去的路上,董吉人心情沉重。
他原以為,李四寶說他們不會餓肚子,是因為李老三給他的糧食,不過是糊弄打發。
沒想到,李老三會把所有的糧食,不遺餘力的都給了他。
池塘裏的魚、城外的山……
如果不是到了糧絕的一步,誰會在打那些地方的主意?
如果這是出自李老三之口,那指定是敷衍說詞。
偏偏是從一個不醒人世的四歲小娃嘴裏說出來!
這一刻,董吉人竟低語,罵了一句:“若大一個皇朝,竟不如一個四歲孩童!”
旁邊撐傘的隨待,連連後退,以行動表示,自己沒聽到!什麽都沒聽到!
這可是大逆不到的話啊!大人怎麽能……
而李家宅子裏,李老三兩口子,愁眉不展。
“不行!全都拿出去了,楚楚怎麽辦?肚子裏的孩子怎麽辦?四寶怎麽辦?”王氏心疼的看著林楚楚,手撫著四寶的發。
“孩他娘,楚楚眼看就要生了。董大人說得沒錯,要是軍中斷了糧,最先遭殃的,就是咱們家!既然走不了,那就得盡可能的,把局麵穩住。”
一向話少的李大石,把胸脯拍得砰砰響,說自己會把家撐起來。
然後一家人開始計劃起,準備在入冬前,想辦法弄些能吃的,存起來。
李二木提議進山,如今有雨,不缺野菜。還說,運氣好的話,能獵些獵物回來。
四寶從來都喜歡湊熱鬧,字也不寫了,鬧著要去抓兔兔。
一家人中,隻有李三水一聲不吭。
進得紅門,不缺糧!!
以前,他以為有錢,就能吃得飽,穿得暖。
如今家裏有錢了,他才知道,想好好的活著,需要的不僅僅是錢。
大災大難麵前,你還必須要有地位,有權!
不然,你的錢,最多隻能給自己買塊風水的地罷了!
果然,以前的他,太天真了!
權嗎?他平靜的眸子,掃過家人。
為了他們,他還是必須那麽做。
……
約莫半個時辰的樣子,督府的官兵,拉著馬車,來拖糧食了。
開門的婆子連忙把信送進去。
林楚楚都快七個月的身子了,婆婆王氏自是不準她出門。
李大石為自家媳婦分憂,把活討了過來。
四寶又成了李大石腿上的掛件,沒辦法,李大石還是抱著四寶去了。
小柳放下手裏的書,完全沒有存在感的,跟在李大石身後。
當初他們人搬家了,可糧食還是存在以前的宅子裏。
畢竟下那麽大的雨,搬出來沾水生黴,就不好了。
之前糧庫是由林楚楚管著的,每日取多少糧,熬多少人的糊,都細細管著。
自打幾個月前,林楚楚顯了懷,就把糧庫都交給陳山去管。
每日取多少糧,陳山也都按林楚楚的要求,記錄下來。
後來,收容的人越來越多,每日用的糧食,也在增加。為此,陳山還把每日新收容的人數,也記下來。
每回林楚楚來問糧的時候,陳山都如實上報。
用糧的量,哪天開始增加的。
那天之前,新收容了多少人,其中孩子多少,老人多少,女人多少,男人多少,都細細記著。
以便一眼就能看出,糧食確實是用在大家身上了。
幾個月下來,陳山做事仔細,且無一點私心。林楚楚也就把鑰匙給了陳山。
陳山也沒辜負李家人,把事做得很好。
“大石?快快,坐著等我一下。馬上寫好了。”
李大石坐在桌旁,四寶就撐著身子,看陳山寫字。
“字醜。”
陳山尷尬的笑笑:“四姑娘見笑了。五年前運氣好,得了份記數的活,這才開始認字寫字。能認得的不多,也都是記數上使得多的。這字,免強認得出來就行。”
一會兒,陳山就把冊子合上了。
“今兒,是來查糧的嗎?”
李大石搖頭:“叫著人,幫忙把糧食,全都搬到門外官爺們的車上去。”
陳山先臉上的笑退去,點了點頭,把掛在腰間的鑰匙,遞給李大石,出去叫人去了。
牽著四寶,李大石直接去了後院糧庫。
負責點數的小吏,打開冊子,拿筆在舌頭上抹了抹,做好了記錄的準備。
打開糧庫,陳山也領著一群壯勞力過來了。
以往他們看到李家人,臉上可都堆著笑的。
今兒一個個臉,冷得比這下了幾個月的雨還凍人。
陳山第一個進去,抗了一袋玉米粒出來。
“站著幹嘛?趕緊的!別耽誤放粥。”
幾人還是沒動,相互看了幾眼後,其中一個走到了李大石麵前。
“大石兄弟,冒昧問一句,這些糧食,要搬去哪裏?”
“問什麽問?這是李家的糧食,人家怎麽處置,咱們管不著!且記著,吃了人家的,就該心存感激!”
小四寶抬眼看向怒吼的陳山,又回頭看看自家大哥。
大哥的臉色也不怎麽好。
四寶不服。
“寶寶才沒有胡說!本來就餓不了!咱家池塘裏,有那麽多魚!城外還有山,有山就餓不死人!”
董吉人眸光微動。
李家,真的和那些人,是不一樣的。
聽著李家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董吉人滿心愧疚。
端起碗,一口飲盡。
“糧食,我且先借用。待到辦來了糧食,我雙倍償還。”
董吉人起身,被李三水喊住。
“大人!皇朝總不會丟著永來不管吧?這裏,可是京都最後的天然屏障!”
他不是想和董吉人討論國事,而是提醒董吉人,李家人不全是什麽都不懂的。
董吉人站在原地。
“我說我每日都在往京都呈文書,你信嗎?”
“信。那皇朝的賑災糧食,何時能到?”
董吉人搖頭。
“三年大災,皇朝依舊關注不到窮苦百姓。如今在京都,米鋪都隻給權勢供糧。普通百姓想吃糧?行!受雇或是賣身為奴,進得紅門不缺糧。”
董吉人長歎一聲:“銀子我有,卻無處買糧!”
沒等李老三兩口子起身相送,董吉人拉開門出雲。
隨從為他披上蓑衣,撐傘離開。
回去的路上,董吉人心情沉重。
他原以為,李四寶說他們不會餓肚子,是因為李老三給他的糧食,不過是糊弄打發。
沒想到,李老三會把所有的糧食,不遺餘力的都給了他。
池塘裏的魚、城外的山……
如果不是到了糧絕的一步,誰會在打那些地方的主意?
如果這是出自李老三之口,那指定是敷衍說詞。
偏偏是從一個不醒人世的四歲小娃嘴裏說出來!
這一刻,董吉人竟低語,罵了一句:“若大一個皇朝,竟不如一個四歲孩童!”
旁邊撐傘的隨待,連連後退,以行動表示,自己沒聽到!什麽都沒聽到!
這可是大逆不到的話啊!大人怎麽能……
而李家宅子裏,李老三兩口子,愁眉不展。
“不行!全都拿出去了,楚楚怎麽辦?肚子裏的孩子怎麽辦?四寶怎麽辦?”王氏心疼的看著林楚楚,手撫著四寶的發。
“孩他娘,楚楚眼看就要生了。董大人說得沒錯,要是軍中斷了糧,最先遭殃的,就是咱們家!既然走不了,那就得盡可能的,把局麵穩住。”
一向話少的李大石,把胸脯拍得砰砰響,說自己會把家撐起來。
然後一家人開始計劃起,準備在入冬前,想辦法弄些能吃的,存起來。
李二木提議進山,如今有雨,不缺野菜。還說,運氣好的話,能獵些獵物回來。
四寶從來都喜歡湊熱鬧,字也不寫了,鬧著要去抓兔兔。
一家人中,隻有李三水一聲不吭。
進得紅門,不缺糧!!
以前,他以為有錢,就能吃得飽,穿得暖。
如今家裏有錢了,他才知道,想好好的活著,需要的不僅僅是錢。
大災大難麵前,你還必須要有地位,有權!
不然,你的錢,最多隻能給自己買塊風水的地罷了!
果然,以前的他,太天真了!
權嗎?他平靜的眸子,掃過家人。
為了他們,他還是必須那麽做。
……
約莫半個時辰的樣子,督府的官兵,拉著馬車,來拖糧食了。
開門的婆子連忙把信送進去。
林楚楚都快七個月的身子了,婆婆王氏自是不準她出門。
李大石為自家媳婦分憂,把活討了過來。
四寶又成了李大石腿上的掛件,沒辦法,李大石還是抱著四寶去了。
小柳放下手裏的書,完全沒有存在感的,跟在李大石身後。
當初他們人搬家了,可糧食還是存在以前的宅子裏。
畢竟下那麽大的雨,搬出來沾水生黴,就不好了。
之前糧庫是由林楚楚管著的,每日取多少糧,熬多少人的糊,都細細管著。
自打幾個月前,林楚楚顯了懷,就把糧庫都交給陳山去管。
每日取多少糧,陳山也都按林楚楚的要求,記錄下來。
後來,收容的人越來越多,每日用的糧食,也在增加。為此,陳山還把每日新收容的人數,也記下來。
每回林楚楚來問糧的時候,陳山都如實上報。
用糧的量,哪天開始增加的。
那天之前,新收容了多少人,其中孩子多少,老人多少,女人多少,男人多少,都細細記著。
以便一眼就能看出,糧食確實是用在大家身上了。
幾個月下來,陳山做事仔細,且無一點私心。林楚楚也就把鑰匙給了陳山。
陳山也沒辜負李家人,把事做得很好。
“大石?快快,坐著等我一下。馬上寫好了。”
李大石坐在桌旁,四寶就撐著身子,看陳山寫字。
“字醜。”
陳山尷尬的笑笑:“四姑娘見笑了。五年前運氣好,得了份記數的活,這才開始認字寫字。能認得的不多,也都是記數上使得多的。這字,免強認得出來就行。”
一會兒,陳山就把冊子合上了。
“今兒,是來查糧的嗎?”
李大石搖頭:“叫著人,幫忙把糧食,全都搬到門外官爺們的車上去。”
陳山先臉上的笑退去,點了點頭,把掛在腰間的鑰匙,遞給李大石,出去叫人去了。
牽著四寶,李大石直接去了後院糧庫。
負責點數的小吏,打開冊子,拿筆在舌頭上抹了抹,做好了記錄的準備。
打開糧庫,陳山也領著一群壯勞力過來了。
以往他們看到李家人,臉上可都堆著笑的。
今兒一個個臉,冷得比這下了幾個月的雨還凍人。
陳山第一個進去,抗了一袋玉米粒出來。
“站著幹嘛?趕緊的!別耽誤放粥。”
幾人還是沒動,相互看了幾眼後,其中一個走到了李大石麵前。
“大石兄弟,冒昧問一句,這些糧食,要搬去哪裏?”
“問什麽問?這是李家的糧食,人家怎麽處置,咱們管不著!且記著,吃了人家的,就該心存感激!”
小四寶抬眼看向怒吼的陳山,又回頭看看自家大哥。
大哥的臉色也不怎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