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養血化痰解瘀,三五月後這毒瘤是消了腫去了膿,卻不知病根未除稍有熱毒寒邪入侵便瞬間複發要了你的小命!”
徐史一震,抬頭呆呆看著麵前的皇帝陛下。
東始修卻並沒看他,轉過身,眯眸睥睨那上方王座,“三五年後……哼!這片土地上說著北海話習著北海字有著北海風俗文化的人緩過了氣來……那時候,他們可不會以東人自居,反是報仇複國心切!‘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徐史若明白這話,便該知道,你此刻的仁心隻會為我大東留下長遠的連綿不斷的禍根!”
徐史被東始修一番話說說得心頭大駭,竟是呆然無語。
“動亂之中民心惶然,但動亂之際亦是施展大刀闊斧之機。”東始修回頭看著徐史,“朕給你三月時間,至於是雷厲風行,還是和風細雨,那則是你的事。”
徐史此刻心頭早已透亮,頓垂首領命“臣必不負陛下所托!”
東始修點頭,“去吧。”
“是。”徐史躬身退下。
東始修轉頭看見殿外站著的風獨影,不由展顏一笑,“鳳凰兒來多久了,也不叫一聲。”
“大哥事完了?”風獨影跨入殿中。
“不過就是受降書,要不了多少時間。”東始修揮揮手,“早知道有這麽些瑣事,便該把老四一塊兒帶來。”
對於他的叨咕,風獨影習以為常,問道:“大哥以為這北海今後誰來治理最好?”
“治理北海者,必得可懷柔亦可鐵血之人。”東始修道。
聽了這話,風獨影不由笑了笑。
東始修自然知道她笑什麽,道:“我們兄弟中,老五倒是最合適的人選,隻不過我可舍不得把他派來這裏,平日兄弟就已很少聚了,但總算都在帝都,若把他派來這裏,那可真是一年難見一麵了。”
說話間,杜康來了,見殿前有些走動的侍從、宮人,他便至風獨影身邊悄悄耳語幾句,風獨影聞之眉頭一皺。
東始修見之,問:“怎麽?”
風獨影近前一步,悄聲與他說了幾句,東始修亦不由得擰起了眉頭。
“大哥,我去處理,否則必是後患無窮。”
“嗯。”東始修點頭,“此事你全權處理便是。”
“那我去了。”風獨影轉身隨杜康離去。
轉過重重宮門,來到王宮最北處的一座宮殿前,這宮殿破舊殘敗,一望便知住在其中之人,若非罪人便是失寵之輩。
風獨影踏過門檻,走到庭中,隔著一席草簾,隱約可見前方堂中一道苗條的身影跪伏在地。本來抬起的腳又放下了,她就站在庭中,道:“本將風獨影,你可提你的條件。”
“原來是風將軍,妾身放心了。”堂中一個尖細的女聲響起,她的大東話顯然不太標準,聽起來有些怪異。
“你有何要求?”風獨影麵色冷然。
“帝都一處全新的宅子,金葉十萬枚。”那尖細的女聲道。
“本將允你。”風獨影沒有一點猶疑。
“咯咯咯……”堂中女子笑了起來,“將軍真是爽快。”
“把你知道的說給本將聽。”風獨影沒有理會她的笑。
“咯咯咯……將軍應承了妾身,妾身自然會說。”堂中女子依舊吃吃笑著。
“說。”風獨影言簡意賅。
“將軍所料不差,大王確實未死,死的不過是一個老內侍,大王已於前日深夜悄悄自王宮密道逃出城去了。”女子明快的聲音裏含著刻骨的怨毒。
風獨影眉一鎖,“密道在何處?”
“王宮西邊神殿的神案下。”女子答。
風獨影立時轉身離去,似不願在這破敗的宮殿裏多呆片刻。
“妾身多謝將軍了,以後在帝都,妾身可以去拜訪將軍嗎?像將軍這樣了不起的女子妾身甚是欽慕……”身後那女子的聲音卻依舊傳來。
風獨影徑自離去。
跨出殿門,走出數步遠,她驀然停步,回身望著那草木落落蜘網遍布的宮殿,片刻,啟口:“若有一日,當本將落泊之時,杜康你是否會如此?”
如影子一般跟著的杜康卻依舊隻是如影子般的站在她的身旁,沒有回答,亦沒有表情。
“本將不會給你這個機會,你不需要報仇,本將答應過他的。”風獨影看著杜康,那目光深晦沉祟,“若真有末日之刻,本將自會一劍了斷,那時你便自由了。”
杜康依舊沒有任何反應,隻是靜靜站著。
風獨影顯然也並不要他的回應,“去,你領百人自密道出發,出到城後即發信知會本將方向。”
杜康一躬身,去了。
風獨影看著他離去的背影,目光冰涼。片刻,她亦轉身離去。
半個時辰後,自玹城東北方向傳來了杜康的信號。
那時,風獨影已點齊了一千精銳騎兵,正整裝待發。
“大哥,我去了。”風獨影翻身上馬。
“嗯,自己小心點,早些回來。”東始修囑咐一句。
“出發!”
風獨影一聲號令,刹時千騎飛馳,若疾風閃電,眨眼之間,便已遠去百丈。
而玹城外的營帳裏,顧雲淵一整日都呆坐在帳中,顯得心神恍惚,直到暮色轉濃,有士兵送來晚膳,並點亮燭火,他才是醒神。一看天色,問道:“將軍可回來了?”
“聽說是有人逃了,將軍領著人往東北追敵去了。”士兵答道。
顧雲淵聞言心頭一跳,“可知是什麽人逃了?”
士兵搖頭。
顧雲淵揮揮手示意士兵退下,看著桌上擺著的晚膳,卻是毫無食欲,反是胸膛裏透著陣陣涼意,也不知是何原因。
能驚動風獨影領兵去追,那逃走的必不是一般的人,難道是?他驀地起身,找過地圖攤在案上,指尖尋著北海,然後一路往上,指尖頓住。這裏的盡頭是大海,那些人既然往這個方向逃,定是想乘船出海,必早有準備。以風獨影的個性,無論敵人逃至天涯海角,她必然是追擊到底,不將敵眾殲滅,她誓不罷休。
可是……這大海之上,風雲莫測,她不曾出過海,更不熟海戰,隻怕……
想至此,頓時一陣心驚肉跳,竟是坐立不安起來。
走出營帳,外麵天光朦朧,遠處的玹城亦亮起了燈火,隻是寥寥的顯得無比黯淡。
這一路而來,已看盡征戰殺伐之殘酷,也懂國破人亡之悲涼,更知大東帝將之威烈……該看的該知的該懂的,都已曆過。
而她……是他的劫?還是他的命?
四、風雷怒.魚龍慘3
八月十一日,正午。
當北海王一行在路邊用過幹糧,正收拾行裝準備上路時,忽然一名士兵指著遠處半空中可看得的淡淡黃塵叫道:“那……那是不是追兵?!”
此話一出,眾人皆驚,忙移目往士兵指處看去,有的更是躍上高樹,果見後邊有一股黃塵,雖是離得遠,可有經驗的看那等奔行速度便知,隻怕不要一個時辰就要追上了。
“大王,不好!是東人追來了!”北海左都侯雲舜跳下高樹,扶起北海王直奔馬車,“我們快快上路!”
一行人立時上馬車的上馬車,騎馬的跳上馬背,顧不得地上那些沒收拾的東西,慌忙擇路奔逃而去。
馬車裏,北海王的十二子北弈思本在甜睡,這刻被吵醒了,迷迷糊糊的揉揉眼起來,“父王,我好困了,再歇息一會兒好嗎?”
喘息未定的北海王聞之心頭一酸,竟是答不出話來。
堂堂一國之主,不但國破民喪,更是被迫逃亡,已是悲慘至極,此際再聽得幼子無心囈語,更叫他情何以堪。這一路之上日夜奔逃,已是疲憊不堪形容狼狽,可他們隻敢餓了時稍作歇息,其餘時刻無不是拚命趕路,本以為如此速度,即算東人入城後發現了也決計追不上的,可誰想到東人竟是這麽快就追來了!
他自不知,風獨影與一千鐵騎皆是備有三匹駿馬,從出玹城起便馬不停息的奔行,馬累了即換乘一匹,吃喝皆在馬背之上,更而且他們皆是身經百戰的戰士,其騎術之精其禦馬之速,又豈是坐在馬車裏的北海王可相比的。
因此,北海王一行不過奔了半個時辰,身後便已可聽得鐵蹄踏震大地發出的轟鳴之聲,半空之中更是黃塵滾滾,那等氣勢直嚇得一些膽小的北海士兵兩腿發軟,有的倉惶的叫道“追兵來了快逃呀”,有的更是直接從馬背上摔了下來,還有的卻是掉過馬頭擇道逃命去了!
馬車裏,北海王遙望後方塵煙,再看隨行將兵之驚慌舉措,滿懷悲愴。
“大王!”一直守護在馬車旁的雲舜一把將車簾拉下,阻隔了北海王的視線,“隻管往前奔去!我們已快至北海邊了!臣已早就派人安排好了船!”
馬車裏北海王聽得此話,頓精神一振,又掀起車簾對雲舜道:“雲左都侯,將那車中之物拋下。”他抬手指向緊跟身後的一輛馬車。
疾馳之中,雲舜回頭一望,然後頓悟:“臣明白了。”隨即,他緩下馬速,吆喝那輛馬車的車夫將車趕至一旁,待所有人都飛奔而過後,他與那輛馬車跟在了隊伍的最後麵。
再奔行了半刻,便可見後方銀甲閃耀,蹄聲如雷。
雲舜驀地從馬背上躍上了馬車,自車中搬出一口大箱,一刀劈開箱鎖,然後扛起大箱走至車後,打開箱蓋傾瀉而下,刹時無數的金銀珍寶紛落道中,豔陽之下,珠光玉芒燦耀奪目。
“走!”雲舜躍回坐騎,追著北海王而去。
可當他追上前頭北海王時,身後卻不曾蹄聲有止,依舊是緊追不舍。而北海王於馬車中遙望後方那疾馳而來的敵人,望見那如銀洪奔瀉的鐵騎,心頭絕望如灰。
那滿地的珠寶,那些士兵竟可視若無睹踐踏而過!
“如此雄兵,怪道無敵!”北海王長歎一聲,拔劍在手,“天要亡寡人,寡人亦不願死於東人之手!”
“大王!”雲舜一聲大喝,勒住奔馬,“請快走!臣來擋住東人!”
“雲左都侯!”驀地身旁響起大喝,“請快護大王離去,東人由本將來擋!”喝聲止時,一道馬鞭甩在了雲舜的馬臀上,頓時馬兒一聲嘶鳴,馱著他往前奔去。
雲舜回首,便見一人仿若大山,橫刀立馬於大道。
“高家兒郎們,隨本將禦敵!”一聲獅吼響遏雲天。
“高將軍!”雲舜喚一聲,然後咬牙縱馬而去,趕上北海王的馬車,遙望前方,已聞隱隱海浪之聲,不由大喜過望,“大王!前方便到海邊了!隻要我們一出海,東人決計追不上了!”
幾經驚嚇的北海王此刻麵色慘白,聞言隻是點頭不語。
“快!”雲舜親自躍上馬車驅馬奔馳。
數十丈之後,風獨影領兵追到,見前方路中一員猛將領一眾士兵橫刀擋道,她不曾有片刻猶疑,隻是長劍一揮:“殺!”
“是!”
千騎如銀潮,迅猛奔去,刹時便是刀光劍影斷肢橫飛,便有血色翻飛淒呼厲吼。
不過頃刻之間,地上便躺下了百餘具北海士兵的屍首。
“追!”風獨影隻是冷然揚起帶血的長劍,眉間煞氣懾人。
可她身旁的將士無一害怕,皆目光灼亮地望著他們的將軍。
這個被敵人驚恐地稱為“噬血鳳凰”的人,是領著他們殺敵破城所向披麾贏得勝利與功勳的無敵英將!
“是!”
甩去長劍上的血漬,抹去臉上的血汙,悍勇的將士再次揚鞭追敵。
隻是,當他們追到海邊時,便見兩艘大船正升帆而去。
“給他們逃了!”駿馬踏著海水,有人扼腕歎息。
“將軍,我們還追嗎?”有人望著隻隔著十來丈卻無法觸及的大船問向風獨影。
風獨影目光自大船調回海岸,掃視一圈,見遠處隱約有一個漁村,當即吩咐道:“柳都尉,你領人去前方漁村尋大點的漁船,再找一些經驗老道的舵手與船工。記住,不許刀劍出鞘,可許諾重金!”
“是!”柳都尉領命去了。
風獨影高踞馬背,眺望著北海王遠去的大船,身旁杜康忽然低聲道:“將軍不曾有過海戰。”
聞聲,風獨影側首睨他一眼,沒有做聲,沉吟片
徐史一震,抬頭呆呆看著麵前的皇帝陛下。
東始修卻並沒看他,轉過身,眯眸睥睨那上方王座,“三五年後……哼!這片土地上說著北海話習著北海字有著北海風俗文化的人緩過了氣來……那時候,他們可不會以東人自居,反是報仇複國心切!‘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徐史若明白這話,便該知道,你此刻的仁心隻會為我大東留下長遠的連綿不斷的禍根!”
徐史被東始修一番話說說得心頭大駭,竟是呆然無語。
“動亂之中民心惶然,但動亂之際亦是施展大刀闊斧之機。”東始修回頭看著徐史,“朕給你三月時間,至於是雷厲風行,還是和風細雨,那則是你的事。”
徐史此刻心頭早已透亮,頓垂首領命“臣必不負陛下所托!”
東始修點頭,“去吧。”
“是。”徐史躬身退下。
東始修轉頭看見殿外站著的風獨影,不由展顏一笑,“鳳凰兒來多久了,也不叫一聲。”
“大哥事完了?”風獨影跨入殿中。
“不過就是受降書,要不了多少時間。”東始修揮揮手,“早知道有這麽些瑣事,便該把老四一塊兒帶來。”
對於他的叨咕,風獨影習以為常,問道:“大哥以為這北海今後誰來治理最好?”
“治理北海者,必得可懷柔亦可鐵血之人。”東始修道。
聽了這話,風獨影不由笑了笑。
東始修自然知道她笑什麽,道:“我們兄弟中,老五倒是最合適的人選,隻不過我可舍不得把他派來這裏,平日兄弟就已很少聚了,但總算都在帝都,若把他派來這裏,那可真是一年難見一麵了。”
說話間,杜康來了,見殿前有些走動的侍從、宮人,他便至風獨影身邊悄悄耳語幾句,風獨影聞之眉頭一皺。
東始修見之,問:“怎麽?”
風獨影近前一步,悄聲與他說了幾句,東始修亦不由得擰起了眉頭。
“大哥,我去處理,否則必是後患無窮。”
“嗯。”東始修點頭,“此事你全權處理便是。”
“那我去了。”風獨影轉身隨杜康離去。
轉過重重宮門,來到王宮最北處的一座宮殿前,這宮殿破舊殘敗,一望便知住在其中之人,若非罪人便是失寵之輩。
風獨影踏過門檻,走到庭中,隔著一席草簾,隱約可見前方堂中一道苗條的身影跪伏在地。本來抬起的腳又放下了,她就站在庭中,道:“本將風獨影,你可提你的條件。”
“原來是風將軍,妾身放心了。”堂中一個尖細的女聲響起,她的大東話顯然不太標準,聽起來有些怪異。
“你有何要求?”風獨影麵色冷然。
“帝都一處全新的宅子,金葉十萬枚。”那尖細的女聲道。
“本將允你。”風獨影沒有一點猶疑。
“咯咯咯……”堂中女子笑了起來,“將軍真是爽快。”
“把你知道的說給本將聽。”風獨影沒有理會她的笑。
“咯咯咯……將軍應承了妾身,妾身自然會說。”堂中女子依舊吃吃笑著。
“說。”風獨影言簡意賅。
“將軍所料不差,大王確實未死,死的不過是一個老內侍,大王已於前日深夜悄悄自王宮密道逃出城去了。”女子明快的聲音裏含著刻骨的怨毒。
風獨影眉一鎖,“密道在何處?”
“王宮西邊神殿的神案下。”女子答。
風獨影立時轉身離去,似不願在這破敗的宮殿裏多呆片刻。
“妾身多謝將軍了,以後在帝都,妾身可以去拜訪將軍嗎?像將軍這樣了不起的女子妾身甚是欽慕……”身後那女子的聲音卻依舊傳來。
風獨影徑自離去。
跨出殿門,走出數步遠,她驀然停步,回身望著那草木落落蜘網遍布的宮殿,片刻,啟口:“若有一日,當本將落泊之時,杜康你是否會如此?”
如影子一般跟著的杜康卻依舊隻是如影子般的站在她的身旁,沒有回答,亦沒有表情。
“本將不會給你這個機會,你不需要報仇,本將答應過他的。”風獨影看著杜康,那目光深晦沉祟,“若真有末日之刻,本將自會一劍了斷,那時你便自由了。”
杜康依舊沒有任何反應,隻是靜靜站著。
風獨影顯然也並不要他的回應,“去,你領百人自密道出發,出到城後即發信知會本將方向。”
杜康一躬身,去了。
風獨影看著他離去的背影,目光冰涼。片刻,她亦轉身離去。
半個時辰後,自玹城東北方向傳來了杜康的信號。
那時,風獨影已點齊了一千精銳騎兵,正整裝待發。
“大哥,我去了。”風獨影翻身上馬。
“嗯,自己小心點,早些回來。”東始修囑咐一句。
“出發!”
風獨影一聲號令,刹時千騎飛馳,若疾風閃電,眨眼之間,便已遠去百丈。
而玹城外的營帳裏,顧雲淵一整日都呆坐在帳中,顯得心神恍惚,直到暮色轉濃,有士兵送來晚膳,並點亮燭火,他才是醒神。一看天色,問道:“將軍可回來了?”
“聽說是有人逃了,將軍領著人往東北追敵去了。”士兵答道。
顧雲淵聞言心頭一跳,“可知是什麽人逃了?”
士兵搖頭。
顧雲淵揮揮手示意士兵退下,看著桌上擺著的晚膳,卻是毫無食欲,反是胸膛裏透著陣陣涼意,也不知是何原因。
能驚動風獨影領兵去追,那逃走的必不是一般的人,難道是?他驀地起身,找過地圖攤在案上,指尖尋著北海,然後一路往上,指尖頓住。這裏的盡頭是大海,那些人既然往這個方向逃,定是想乘船出海,必早有準備。以風獨影的個性,無論敵人逃至天涯海角,她必然是追擊到底,不將敵眾殲滅,她誓不罷休。
可是……這大海之上,風雲莫測,她不曾出過海,更不熟海戰,隻怕……
想至此,頓時一陣心驚肉跳,竟是坐立不安起來。
走出營帳,外麵天光朦朧,遠處的玹城亦亮起了燈火,隻是寥寥的顯得無比黯淡。
這一路而來,已看盡征戰殺伐之殘酷,也懂國破人亡之悲涼,更知大東帝將之威烈……該看的該知的該懂的,都已曆過。
而她……是他的劫?還是他的命?
四、風雷怒.魚龍慘3
八月十一日,正午。
當北海王一行在路邊用過幹糧,正收拾行裝準備上路時,忽然一名士兵指著遠處半空中可看得的淡淡黃塵叫道:“那……那是不是追兵?!”
此話一出,眾人皆驚,忙移目往士兵指處看去,有的更是躍上高樹,果見後邊有一股黃塵,雖是離得遠,可有經驗的看那等奔行速度便知,隻怕不要一個時辰就要追上了。
“大王,不好!是東人追來了!”北海左都侯雲舜跳下高樹,扶起北海王直奔馬車,“我們快快上路!”
一行人立時上馬車的上馬車,騎馬的跳上馬背,顧不得地上那些沒收拾的東西,慌忙擇路奔逃而去。
馬車裏,北海王的十二子北弈思本在甜睡,這刻被吵醒了,迷迷糊糊的揉揉眼起來,“父王,我好困了,再歇息一會兒好嗎?”
喘息未定的北海王聞之心頭一酸,竟是答不出話來。
堂堂一國之主,不但國破民喪,更是被迫逃亡,已是悲慘至極,此際再聽得幼子無心囈語,更叫他情何以堪。這一路之上日夜奔逃,已是疲憊不堪形容狼狽,可他們隻敢餓了時稍作歇息,其餘時刻無不是拚命趕路,本以為如此速度,即算東人入城後發現了也決計追不上的,可誰想到東人竟是這麽快就追來了!
他自不知,風獨影與一千鐵騎皆是備有三匹駿馬,從出玹城起便馬不停息的奔行,馬累了即換乘一匹,吃喝皆在馬背之上,更而且他們皆是身經百戰的戰士,其騎術之精其禦馬之速,又豈是坐在馬車裏的北海王可相比的。
因此,北海王一行不過奔了半個時辰,身後便已可聽得鐵蹄踏震大地發出的轟鳴之聲,半空之中更是黃塵滾滾,那等氣勢直嚇得一些膽小的北海士兵兩腿發軟,有的倉惶的叫道“追兵來了快逃呀”,有的更是直接從馬背上摔了下來,還有的卻是掉過馬頭擇道逃命去了!
馬車裏,北海王遙望後方塵煙,再看隨行將兵之驚慌舉措,滿懷悲愴。
“大王!”一直守護在馬車旁的雲舜一把將車簾拉下,阻隔了北海王的視線,“隻管往前奔去!我們已快至北海邊了!臣已早就派人安排好了船!”
馬車裏北海王聽得此話,頓精神一振,又掀起車簾對雲舜道:“雲左都侯,將那車中之物拋下。”他抬手指向緊跟身後的一輛馬車。
疾馳之中,雲舜回頭一望,然後頓悟:“臣明白了。”隨即,他緩下馬速,吆喝那輛馬車的車夫將車趕至一旁,待所有人都飛奔而過後,他與那輛馬車跟在了隊伍的最後麵。
再奔行了半刻,便可見後方銀甲閃耀,蹄聲如雷。
雲舜驀地從馬背上躍上了馬車,自車中搬出一口大箱,一刀劈開箱鎖,然後扛起大箱走至車後,打開箱蓋傾瀉而下,刹時無數的金銀珍寶紛落道中,豔陽之下,珠光玉芒燦耀奪目。
“走!”雲舜躍回坐騎,追著北海王而去。
可當他追上前頭北海王時,身後卻不曾蹄聲有止,依舊是緊追不舍。而北海王於馬車中遙望後方那疾馳而來的敵人,望見那如銀洪奔瀉的鐵騎,心頭絕望如灰。
那滿地的珠寶,那些士兵竟可視若無睹踐踏而過!
“如此雄兵,怪道無敵!”北海王長歎一聲,拔劍在手,“天要亡寡人,寡人亦不願死於東人之手!”
“大王!”雲舜一聲大喝,勒住奔馬,“請快走!臣來擋住東人!”
“雲左都侯!”驀地身旁響起大喝,“請快護大王離去,東人由本將來擋!”喝聲止時,一道馬鞭甩在了雲舜的馬臀上,頓時馬兒一聲嘶鳴,馱著他往前奔去。
雲舜回首,便見一人仿若大山,橫刀立馬於大道。
“高家兒郎們,隨本將禦敵!”一聲獅吼響遏雲天。
“高將軍!”雲舜喚一聲,然後咬牙縱馬而去,趕上北海王的馬車,遙望前方,已聞隱隱海浪之聲,不由大喜過望,“大王!前方便到海邊了!隻要我們一出海,東人決計追不上了!”
幾經驚嚇的北海王此刻麵色慘白,聞言隻是點頭不語。
“快!”雲舜親自躍上馬車驅馬奔馳。
數十丈之後,風獨影領兵追到,見前方路中一員猛將領一眾士兵橫刀擋道,她不曾有片刻猶疑,隻是長劍一揮:“殺!”
“是!”
千騎如銀潮,迅猛奔去,刹時便是刀光劍影斷肢橫飛,便有血色翻飛淒呼厲吼。
不過頃刻之間,地上便躺下了百餘具北海士兵的屍首。
“追!”風獨影隻是冷然揚起帶血的長劍,眉間煞氣懾人。
可她身旁的將士無一害怕,皆目光灼亮地望著他們的將軍。
這個被敵人驚恐地稱為“噬血鳳凰”的人,是領著他們殺敵破城所向披麾贏得勝利與功勳的無敵英將!
“是!”
甩去長劍上的血漬,抹去臉上的血汙,悍勇的將士再次揚鞭追敵。
隻是,當他們追到海邊時,便見兩艘大船正升帆而去。
“給他們逃了!”駿馬踏著海水,有人扼腕歎息。
“將軍,我們還追嗎?”有人望著隻隔著十來丈卻無法觸及的大船問向風獨影。
風獨影目光自大船調回海岸,掃視一圈,見遠處隱約有一個漁村,當即吩咐道:“柳都尉,你領人去前方漁村尋大點的漁船,再找一些經驗老道的舵手與船工。記住,不許刀劍出鞘,可許諾重金!”
“是!”柳都尉領命去了。
風獨影高踞馬背,眺望著北海王遠去的大船,身旁杜康忽然低聲道:“將軍不曾有過海戰。”
聞聲,風獨影側首睨他一眼,沒有做聲,沉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