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在那兩人的眉梢鬢角,仿佛鍍下一層薄輝,淡淡的不灼目,卻是盈盈華光流溢,有若瑤台雙璧,豐姿無倫。
聽得了腳步聲,風獨影與豐極皆轉過身往宮門看來。
與風獨影目光相遇的刹那,久遙心頭一震。曆經三石村的慘劇,曆經了杜康的慘死,可對麵那雙眼睛裏卻看不到悲傷與脆弱,清淩淩的靜如遠古幽湖。
太過平靜了。
久遙想著,一邊抬步走了過去,待走到樹下,看著她問道:“傷口還痛嗎?”聲音溫柔,態度自然,就仿佛他們是相守多年的恩愛夫妻。
風獨影既不驚異於久遙與往日絕然不同的態度,也不為之所動,隻看著他淡淡一笑,沒有回答他的話,道:“久遙,為救溱城百姓,你願助我一臂之力嗎?”
久遙一怔。
風獨影靜靜看著他。
片刻,久遙點頭,“但吾所能,盡為汝用。”
風獨影微頷首,轉頭看向豐極,“四哥,你的一萬鐵騎借我一用。”
豐極微笑,“你我兄妹何需‘借’字。”
風獨影也淡淡一笑,兩人相視的目光裏,自有一種無須言語的默契。
久遙看著,依舊是不動聲色地伸手牽過風獨影的手,“阿影,你醒來還沒用晚膳吧?”
風獨影聽著這稱呼身子一僵,被久遙牽起的手也抖了一下,片刻,她才回首麵向他,神色平靜,可*抿得緊緊的,竭力壓製胸口翻湧著痛楚,“沒時間用膳,我已命人召集群臣於紫英殿。”她這樣說著時,自然地掙脫開手,往宮門走去。
久遙不以為意,反是抬步跟*,“我陪你去。”
風獨影既沒反對也沒有應答。
兩人一前一後跨出鳳影宮,踏上宮外的鵝卵石徑時,久遙跨前一步,與風獨影並肩行去。
庭院裏,豐極默默看著他們走遠,麵上淡得看不出任何神情,然後他也抬步離去,隻是出了宮,走的是與他們絕然相反的方向。
他順著石徑一路走過,經過一座庭園時,忽然聽得一縷歌聲飄來,不由頓步,凝神細細聽去,是一個女子在輕聲哼唱著,曲調簡單,卻勝在聲音清脆甜美,令人聽著頓生耳目一新之感。他循著歌聲走去,穿過庭園,前方一池清波,池邊一座水亭,一名少女倚著欄杆一邊哼著歌一邊往池裏扔著花瓣,看起來心情十分的愉悅。
豐極慢慢踱步過去,並沒有驚動那名少女,看著她扯著池邊的淩霄花拋灑著,清波碧水上飄浮著碎紅點點,晚霞裏隱隱透著花謝殘紅盡的哀豔之色。
“魚兒啊魚兒,你們為什麽不吃我喂給你們的花呢?”唱歌的少女忽然止了歌聲衝著池麵道,“難得我這般高興來給你們喂食,你們卻是不領情,多糟踏這些花兒呀。”
聽著少女天真的話語,豐極縱是心情低落此刻也不由得展顏。
“魚兒啊魚兒,其實今天不止我一個高興的,整個王宮……啊,不,是整個青州都高興呢,我們的主上終於醒了,不過最高興的是清徽君!”少女甜甜的聲音裏透出十二分的歡喜,“主上醒了就好啊,現在清徽君也回來了,希望從此以後他們都恩恩愛受再也不分離了。要知道在淺碧山時,清徽君雖口裏不說,我知道他心裏很是想念主上的,就跟我想念你們一樣,啊……不對,跟我想念你們是不一樣的,我想念你們是因為我一直想捉了你們做成烤魚吃,可就怕總管大人要罰我,所以我一直不敢呢。”
“哈哈……”聽到這,豐極終是忍不住輕笑出聲,頓時驚動了欄杆前的少女。
回頭刹那,香儀隻覺目中一片華光燦耀,竟是有片刻沒能看清麵前的人,等到看清了池邊的人時,不由得又是目呆神癡。
“小姑娘,你叫什麽名?”豐極含笑問道。
聽著這有如玉石叩鳴般優美的聲音,香儀驀然回神,頓時知道了眼前人的身份。她雖是第一次見到,但這些日子裏,宮裏的人誰不是談論這位豐儀絕世的雍王呢。
“回稟雍王,奴婢名喚香儀。”
“喔。”豐極點點頭,移步往水亭走去,“小姑娘,清徽君在淺碧山養病時一直是你照顧著嗎?”
香儀點頭的同時睜大了眼睛看著緩緩走近的人。她本以為這世間的男子再沒比清徽君更出色的了,直到此刻看到這位雍王,才知那“東朝第一人”的稱號名不虛傳,與清徽君可謂是朗日皓月,各有勝場。
“小姑娘,來,坐下。”豐極在水亭裏的石桌前坐下,“你在淺碧山那麽久,山中的風光如何?那兒什麽樹長得最高?什麽花開得最漂亮?”
香儀雖知道坐過去不合禮,隻是看著亭中的人卻無法拒絕他,不由自主的便走了過去,在他的對麵坐下,答道:“淺碧山裏有許多百年的銀杏樹,長得有數丈高。山裏還有許多山茶樹,開的花最是漂亮了。”
“喔。”豐極眼眸裏漾著淡淡一點笑意,“小姑娘既然看過老樹、茶花,可是常去山裏玩嗎?”
香儀趕忙點頭,“清徽君常去山裏散步,奴婢自然跟隨著,所以山裏的景色看得多,看到不認識的樹啊花啊鳥啊,一問清徽君準能知道。”
“哦?如此看來,清徽君很是博學啊。”豐極淺笑雍容。
“是啊,是啊。”一聽豐極此言,向來把清徽君視作神人般的香儀頓比誇了自己還要高興,“清徽君懂的可多了,什麽寫詩作畫吹笛下棋的,他全都會,便是書院裏的那些先生都比不上他,還常上別院來向他請教。便是耕田種地的粗活,他也懂,還領著別院裏的人在院外辟出荒地來種菜呢……”
那日的傍晚,泱湖的水亭裏,香儀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說著她敬仰的清徽君。而豐極靜靜坐著,靜靜聽著,臉上一直帶著淺淺的笑容,甚至有時當香儀說到高興處尋求他的認同時,他都會頷首致意。
時光一點一點流逝,眼見著夕陽漸漸收斂光輝,斜斜撲向西山的懷抱,香儀的話匣子也倒得差不多了。
“雍王,清徽君這次回來後,是不是再也不會離開了?”說到最後,香儀忽然看著豐極問道,清亮如小溪般的眼睛裏盡是祈盼。她以前是不喜歡王宮的,也覺得清徽君在王宮裏過得不快活,還不如長住淺碧山好了,可這兩年,她伴著清徽君在淺碧山上住著,朝夕相處裏,她再是天真卻也看清了一些事,再加上這幾日主上病重,清徽君種種焦灼擔憂的表現,她知道即算回到淺碧山去,清徽君便是身健體泰,這心上隻怕就要生病了,生一種“相思病”。所以她希望清徽君從此後可以和主上一起在這王宮裏快活的過日子。
豐極沒有答話,他站起身,走至水亭邊,垂眸看著水麵,淩霄花瓣在水麵上隨波起伏,水中的魚兒在花瓣間歡快的穿梭,朝升夕落與它們無關,人世的滄桑亦與它們無關。
許久,亭中低低的響起豐極清晰的回答:“自然,清徽君日後都會在這王宮裏,伴著她朝朝暮暮年年,直至白發蒼蒼。”
聽到那樣的回答,香儀卻未能歡欣而起。
她隻記得暮色裏,殘餘的一點霞光照在那個人身上,暮風吹拂著他墨色的衣袍,仿佛墨色的焰火在微光裏翩舞,炫得讓人不能直視,可那個人的神情卻如樹蔭下的泱湖,清涼清澈,晃動著淡淡陰影。
“小姑娘,你要是一直在這王宮裏,自然能看到那一天。”
說著那句話時,豐極回首轉身,目光自香儀身上掠過,隻是一瞬,香儀卻是一震,以至窮其一生,亦不曾忘記此刻,不能忘記目光相碰時撞見的那個——溫柔得近乎哀傷的眼神。
那日的最後,豐極何時離開的,香儀都記不得了,她隻是呆呆立在亭中,等她回神時,天邊已淡月初升。
鳳起青州3
元鼎六年七月二十二日,卯時四刻,風獨影自王都出發,直奔溱城。
豐極站在城樓上,目送著她離開,然後一聲清越的鳥鳴響起,一隻青碧大鳥飛上長空,追隨風獨影而去。
望著奔在最前方的風獨影,再看看九天上的久遙,豐極微微一笑,卻一股無可名狀的哀傷彌漫心頭。
九天之上的男子,天青衣袍與淡藍天空融為一色,仿佛他的肢體鋪展了整個九天,天便是他,他便是天,他與下方縱馬飛馳的白影同步並行。
上空碧空藍袍,下方白馬銀甲。
遙遙望去,就仿佛是他敞開了懷抱,任她飛馳,就如鳳凰翱翔於九天。
豐極怔怔看著,看著他們並行飛去,直到再也望不見。
對於風獨影一醒來便要征討叛軍,他與他都未有多言,盡管他們都知道,她的身體其實還需要休養,身上的傷口也未全好,但他們默契的不在她的麵前提起,同樣也默契的不阻止她。
他在王都守候,而他伴她殺敵。
※※※
二十二日午時,風獨影與厲則行大軍會合。
會合後,風獨影並未歇息,即直奔溱城城下。
那日是個豔陽天,她白馬銀甲,燦陽下閃耀著炫目的銀光,白色的披風在身後飄拂。那刻,無論是她身後的雍州大軍,還是立於城樓上的叛軍,目光看去,隻覺得城前白馬上的那個人仿佛是浴火的白鳳凰,熾焰凜烈,烙在瞳孔上久久不消。
穀仞不明白青王為什麽會到今日才來溱城,隻是這數日的圍困,數日的驚疑,已磨去了他的鬥誌,此刻望著城樓密密麻麻氣焰滔天的鐵騎,看著千軍萬馬之前如鳳凰般耀眼的女子,他隻有滿腔的怨毒。
當年就是這個女人,打敗了他們,攻破了青州!
當年就是這個女人,殺死了青冉公子,令鄯王部眾崩潰萬念俱絕!
而今日,又是這個女人逼得他窮途末路!
心中的仇與恨,令他滿頭滿腦都隻有一個念頭。
他抬手一招,片刻,便有士兵押著數十名百姓走上城樓,每一人脖子上都橫架著刀刃。
城下將士看著城樓上的情形,皆心頭一凜。
城上驚懼交加的百姓眼見著下方鎧甲鮮亮的千軍萬馬,看著大軍之前矗立的那一騎,心頭頓時明白了,是主上玉駕親臨!
“主上救我!”
“主上救救我們!”
……
城樓上哀嚎頓起,穀仞唇邊掛著冷笑,手一抬,刹時刀光一閃,鮮血噴湧,便是一排頭顱滾落城牆,然後士兵手一推,那些無頭屍身“撲嗵!”墜落城下。
頓時,溱城上下,寂靜無聲。
城樓上餘下的百姓瑟瑟發抖,任是驚恐萬分也不敢再發出一點聲音;城下將士滿腔憤慨,直恨不得立時殺進城去,將叛軍斬於刀下!卻隻有風獨影毫無動容,神色裏有一種近乎漠然的平靜,唯有目中一點寒芒如刺。
穀仞很滿意他的威懾,俯視城下,揚聲叫道:“風獨影!本將乃是昔日鄯王世子風青冉麾下大將穀仞,你今日專程來此,可是要與本將談談?”
城樓上傳下的話,城下將士聽著嗤之以鼻,想這叛賊已是走投無路,竟然還敢這般托大,真可謂不知死活!
厲則行卻濃眉一皺,看向風獨影的目光便顯得格外凝重。叛軍此刻確實已是甕中之鱉,但狗急了也跳牆,這溱城不大不小也有數萬戶,光看此刻這叛將的舉動,若被逼到絕境,隻怕真會*百姓泄憤!隻是他更擔心風獨影會答應這樣的要求。
不遠處的山崗上,久遙關切的注視著這邊。
“你若有話要說,孤便聽聽。”風獨影的話出人意料之外,頓令眾人一怔。
“哈哈哈哈……”穀仞頓時大笑,因著心中的念頭,目中閃現著一種奇異的熱切,“要與本將談可以,你布衣赤手獨自入城,否則……”他回頭掃過城上那些脖架寒刀的百姓,“莫怪本將手下無情!”
那話一出,城下將士隻覺得這叛賊簡直是異想天開,青王怎麽樣也不可能以身犯險,可念頭還未轉過,便聞一道有若冰下清流的聲音傳來:“好,孤應你!”
刹時,城上城下俱是一靜,無不驚愕萬分,誰都未料到風獨影會答應,並且答應得如此之快。
“哈哈哈哈……好!有膽量!”
眾人怔呆之中穀仞已仰天大笑,那猖狂得意的笑聲裏,城下將士回神,無不舉目望向青王,俱是滿臉驚疑、不解、擔憂,可介於軍令,他們隻能沉默的祈禱著,希望青王莫要應承叛軍此等無智無理的要求。
“青王萬萬不可!”唯一能行勸誡的厲則行馬上勸阻。
聽得了腳步聲,風獨影與豐極皆轉過身往宮門看來。
與風獨影目光相遇的刹那,久遙心頭一震。曆經三石村的慘劇,曆經了杜康的慘死,可對麵那雙眼睛裏卻看不到悲傷與脆弱,清淩淩的靜如遠古幽湖。
太過平靜了。
久遙想著,一邊抬步走了過去,待走到樹下,看著她問道:“傷口還痛嗎?”聲音溫柔,態度自然,就仿佛他們是相守多年的恩愛夫妻。
風獨影既不驚異於久遙與往日絕然不同的態度,也不為之所動,隻看著他淡淡一笑,沒有回答他的話,道:“久遙,為救溱城百姓,你願助我一臂之力嗎?”
久遙一怔。
風獨影靜靜看著他。
片刻,久遙點頭,“但吾所能,盡為汝用。”
風獨影微頷首,轉頭看向豐極,“四哥,你的一萬鐵騎借我一用。”
豐極微笑,“你我兄妹何需‘借’字。”
風獨影也淡淡一笑,兩人相視的目光裏,自有一種無須言語的默契。
久遙看著,依舊是不動聲色地伸手牽過風獨影的手,“阿影,你醒來還沒用晚膳吧?”
風獨影聽著這稱呼身子一僵,被久遙牽起的手也抖了一下,片刻,她才回首麵向他,神色平靜,可*抿得緊緊的,竭力壓製胸口翻湧著痛楚,“沒時間用膳,我已命人召集群臣於紫英殿。”她這樣說著時,自然地掙脫開手,往宮門走去。
久遙不以為意,反是抬步跟*,“我陪你去。”
風獨影既沒反對也沒有應答。
兩人一前一後跨出鳳影宮,踏上宮外的鵝卵石徑時,久遙跨前一步,與風獨影並肩行去。
庭院裏,豐極默默看著他們走遠,麵上淡得看不出任何神情,然後他也抬步離去,隻是出了宮,走的是與他們絕然相反的方向。
他順著石徑一路走過,經過一座庭園時,忽然聽得一縷歌聲飄來,不由頓步,凝神細細聽去,是一個女子在輕聲哼唱著,曲調簡單,卻勝在聲音清脆甜美,令人聽著頓生耳目一新之感。他循著歌聲走去,穿過庭園,前方一池清波,池邊一座水亭,一名少女倚著欄杆一邊哼著歌一邊往池裏扔著花瓣,看起來心情十分的愉悅。
豐極慢慢踱步過去,並沒有驚動那名少女,看著她扯著池邊的淩霄花拋灑著,清波碧水上飄浮著碎紅點點,晚霞裏隱隱透著花謝殘紅盡的哀豔之色。
“魚兒啊魚兒,你們為什麽不吃我喂給你們的花呢?”唱歌的少女忽然止了歌聲衝著池麵道,“難得我這般高興來給你們喂食,你們卻是不領情,多糟踏這些花兒呀。”
聽著少女天真的話語,豐極縱是心情低落此刻也不由得展顏。
“魚兒啊魚兒,其實今天不止我一個高興的,整個王宮……啊,不,是整個青州都高興呢,我們的主上終於醒了,不過最高興的是清徽君!”少女甜甜的聲音裏透出十二分的歡喜,“主上醒了就好啊,現在清徽君也回來了,希望從此以後他們都恩恩愛受再也不分離了。要知道在淺碧山時,清徽君雖口裏不說,我知道他心裏很是想念主上的,就跟我想念你們一樣,啊……不對,跟我想念你們是不一樣的,我想念你們是因為我一直想捉了你們做成烤魚吃,可就怕總管大人要罰我,所以我一直不敢呢。”
“哈哈……”聽到這,豐極終是忍不住輕笑出聲,頓時驚動了欄杆前的少女。
回頭刹那,香儀隻覺目中一片華光燦耀,竟是有片刻沒能看清麵前的人,等到看清了池邊的人時,不由得又是目呆神癡。
“小姑娘,你叫什麽名?”豐極含笑問道。
聽著這有如玉石叩鳴般優美的聲音,香儀驀然回神,頓時知道了眼前人的身份。她雖是第一次見到,但這些日子裏,宮裏的人誰不是談論這位豐儀絕世的雍王呢。
“回稟雍王,奴婢名喚香儀。”
“喔。”豐極點點頭,移步往水亭走去,“小姑娘,清徽君在淺碧山養病時一直是你照顧著嗎?”
香儀點頭的同時睜大了眼睛看著緩緩走近的人。她本以為這世間的男子再沒比清徽君更出色的了,直到此刻看到這位雍王,才知那“東朝第一人”的稱號名不虛傳,與清徽君可謂是朗日皓月,各有勝場。
“小姑娘,來,坐下。”豐極在水亭裏的石桌前坐下,“你在淺碧山那麽久,山中的風光如何?那兒什麽樹長得最高?什麽花開得最漂亮?”
香儀雖知道坐過去不合禮,隻是看著亭中的人卻無法拒絕他,不由自主的便走了過去,在他的對麵坐下,答道:“淺碧山裏有許多百年的銀杏樹,長得有數丈高。山裏還有許多山茶樹,開的花最是漂亮了。”
“喔。”豐極眼眸裏漾著淡淡一點笑意,“小姑娘既然看過老樹、茶花,可是常去山裏玩嗎?”
香儀趕忙點頭,“清徽君常去山裏散步,奴婢自然跟隨著,所以山裏的景色看得多,看到不認識的樹啊花啊鳥啊,一問清徽君準能知道。”
“哦?如此看來,清徽君很是博學啊。”豐極淺笑雍容。
“是啊,是啊。”一聽豐極此言,向來把清徽君視作神人般的香儀頓比誇了自己還要高興,“清徽君懂的可多了,什麽寫詩作畫吹笛下棋的,他全都會,便是書院裏的那些先生都比不上他,還常上別院來向他請教。便是耕田種地的粗活,他也懂,還領著別院裏的人在院外辟出荒地來種菜呢……”
那日的傍晚,泱湖的水亭裏,香儀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說著她敬仰的清徽君。而豐極靜靜坐著,靜靜聽著,臉上一直帶著淺淺的笑容,甚至有時當香儀說到高興處尋求他的認同時,他都會頷首致意。
時光一點一點流逝,眼見著夕陽漸漸收斂光輝,斜斜撲向西山的懷抱,香儀的話匣子也倒得差不多了。
“雍王,清徽君這次回來後,是不是再也不會離開了?”說到最後,香儀忽然看著豐極問道,清亮如小溪般的眼睛裏盡是祈盼。她以前是不喜歡王宮的,也覺得清徽君在王宮裏過得不快活,還不如長住淺碧山好了,可這兩年,她伴著清徽君在淺碧山上住著,朝夕相處裏,她再是天真卻也看清了一些事,再加上這幾日主上病重,清徽君種種焦灼擔憂的表現,她知道即算回到淺碧山去,清徽君便是身健體泰,這心上隻怕就要生病了,生一種“相思病”。所以她希望清徽君從此後可以和主上一起在這王宮裏快活的過日子。
豐極沒有答話,他站起身,走至水亭邊,垂眸看著水麵,淩霄花瓣在水麵上隨波起伏,水中的魚兒在花瓣間歡快的穿梭,朝升夕落與它們無關,人世的滄桑亦與它們無關。
許久,亭中低低的響起豐極清晰的回答:“自然,清徽君日後都會在這王宮裏,伴著她朝朝暮暮年年,直至白發蒼蒼。”
聽到那樣的回答,香儀卻未能歡欣而起。
她隻記得暮色裏,殘餘的一點霞光照在那個人身上,暮風吹拂著他墨色的衣袍,仿佛墨色的焰火在微光裏翩舞,炫得讓人不能直視,可那個人的神情卻如樹蔭下的泱湖,清涼清澈,晃動著淡淡陰影。
“小姑娘,你要是一直在這王宮裏,自然能看到那一天。”
說著那句話時,豐極回首轉身,目光自香儀身上掠過,隻是一瞬,香儀卻是一震,以至窮其一生,亦不曾忘記此刻,不能忘記目光相碰時撞見的那個——溫柔得近乎哀傷的眼神。
那日的最後,豐極何時離開的,香儀都記不得了,她隻是呆呆立在亭中,等她回神時,天邊已淡月初升。
鳳起青州3
元鼎六年七月二十二日,卯時四刻,風獨影自王都出發,直奔溱城。
豐極站在城樓上,目送著她離開,然後一聲清越的鳥鳴響起,一隻青碧大鳥飛上長空,追隨風獨影而去。
望著奔在最前方的風獨影,再看看九天上的久遙,豐極微微一笑,卻一股無可名狀的哀傷彌漫心頭。
九天之上的男子,天青衣袍與淡藍天空融為一色,仿佛他的肢體鋪展了整個九天,天便是他,他便是天,他與下方縱馬飛馳的白影同步並行。
上空碧空藍袍,下方白馬銀甲。
遙遙望去,就仿佛是他敞開了懷抱,任她飛馳,就如鳳凰翱翔於九天。
豐極怔怔看著,看著他們並行飛去,直到再也望不見。
對於風獨影一醒來便要征討叛軍,他與他都未有多言,盡管他們都知道,她的身體其實還需要休養,身上的傷口也未全好,但他們默契的不在她的麵前提起,同樣也默契的不阻止她。
他在王都守候,而他伴她殺敵。
※※※
二十二日午時,風獨影與厲則行大軍會合。
會合後,風獨影並未歇息,即直奔溱城城下。
那日是個豔陽天,她白馬銀甲,燦陽下閃耀著炫目的銀光,白色的披風在身後飄拂。那刻,無論是她身後的雍州大軍,還是立於城樓上的叛軍,目光看去,隻覺得城前白馬上的那個人仿佛是浴火的白鳳凰,熾焰凜烈,烙在瞳孔上久久不消。
穀仞不明白青王為什麽會到今日才來溱城,隻是這數日的圍困,數日的驚疑,已磨去了他的鬥誌,此刻望著城樓密密麻麻氣焰滔天的鐵騎,看著千軍萬馬之前如鳳凰般耀眼的女子,他隻有滿腔的怨毒。
當年就是這個女人,打敗了他們,攻破了青州!
當年就是這個女人,殺死了青冉公子,令鄯王部眾崩潰萬念俱絕!
而今日,又是這個女人逼得他窮途末路!
心中的仇與恨,令他滿頭滿腦都隻有一個念頭。
他抬手一招,片刻,便有士兵押著數十名百姓走上城樓,每一人脖子上都橫架著刀刃。
城下將士看著城樓上的情形,皆心頭一凜。
城上驚懼交加的百姓眼見著下方鎧甲鮮亮的千軍萬馬,看著大軍之前矗立的那一騎,心頭頓時明白了,是主上玉駕親臨!
“主上救我!”
“主上救救我們!”
……
城樓上哀嚎頓起,穀仞唇邊掛著冷笑,手一抬,刹時刀光一閃,鮮血噴湧,便是一排頭顱滾落城牆,然後士兵手一推,那些無頭屍身“撲嗵!”墜落城下。
頓時,溱城上下,寂靜無聲。
城樓上餘下的百姓瑟瑟發抖,任是驚恐萬分也不敢再發出一點聲音;城下將士滿腔憤慨,直恨不得立時殺進城去,將叛軍斬於刀下!卻隻有風獨影毫無動容,神色裏有一種近乎漠然的平靜,唯有目中一點寒芒如刺。
穀仞很滿意他的威懾,俯視城下,揚聲叫道:“風獨影!本將乃是昔日鄯王世子風青冉麾下大將穀仞,你今日專程來此,可是要與本將談談?”
城樓上傳下的話,城下將士聽著嗤之以鼻,想這叛賊已是走投無路,竟然還敢這般托大,真可謂不知死活!
厲則行卻濃眉一皺,看向風獨影的目光便顯得格外凝重。叛軍此刻確實已是甕中之鱉,但狗急了也跳牆,這溱城不大不小也有數萬戶,光看此刻這叛將的舉動,若被逼到絕境,隻怕真會*百姓泄憤!隻是他更擔心風獨影會答應這樣的要求。
不遠處的山崗上,久遙關切的注視著這邊。
“你若有話要說,孤便聽聽。”風獨影的話出人意料之外,頓令眾人一怔。
“哈哈哈哈……”穀仞頓時大笑,因著心中的念頭,目中閃現著一種奇異的熱切,“要與本將談可以,你布衣赤手獨自入城,否則……”他回頭掃過城上那些脖架寒刀的百姓,“莫怪本將手下無情!”
那話一出,城下將士隻覺得這叛賊簡直是異想天開,青王怎麽樣也不可能以身犯險,可念頭還未轉過,便聞一道有若冰下清流的聲音傳來:“好,孤應你!”
刹時,城上城下俱是一靜,無不驚愕萬分,誰都未料到風獨影會答應,並且答應得如此之快。
“哈哈哈哈……好!有膽量!”
眾人怔呆之中穀仞已仰天大笑,那猖狂得意的笑聲裏,城下將士回神,無不舉目望向青王,俱是滿臉驚疑、不解、擔憂,可介於軍令,他們隻能沉默的祈禱著,希望青王莫要應承叛軍此等無智無理的要求。
“青王萬萬不可!”唯一能行勸誡的厲則行馬上勸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