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幾個小時的時間穩定那恐慌的心境,許楠終於準備好了自己將要說的話。再次見到張海的時候神色已經平靜下來。


    已經清醒過來的張海坐在特製的西院裏柔軟座位上,也沒有說些多餘的廢話,直言不諱的問道:“是誰讓你這麽幹的?”


    “是.師傅的兄長”許楠終究還是不好直接說出名字,但卻有些鄭重的回答道。接著,許楠又講起了一年多以前的經過。是張海在外出征的時候,張萬勇通過李峰找到了張海身邊這個當得知以後嫁給張海終究不可能後有些灰心的小女孩,並許以更好的出路和辦法。


    這樣的話再張海看來當然是蒼白無力的,雖然即便新朝在司法實踐中不得不采取口供為證的辦法,但人們都清楚證據的效力實際上要重於口空。直接說是誰幹的,排除不了自己栽贓陷害的嫌疑,也很難服眾。


    “那你為什麽要救我?聽說那條暗道通的不淺,你有機會逃走的。是因為不想過漂泊不定的生活,還想在師傅這裏蹭飯吃?”張海有些嚴肅的問道。


    許楠身為一個十來歲的小女孩還是有些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驚慌與壓力之下重新流下了眼淚哭了起來:“我是想證明我對師傅沒有異心的.”


    “如果你沒有異心,當初就不應該隱瞞和背叛師傅了。如今你這樣,已不可能在回到師傅身邊,卻難以讓師傅下定決心將你處決,我隻能像對待以前的一些人一樣:給你一條生路,但假定你死了。”張海並沒有回避的意思,思索了很久,最終這樣回答道。


    讓身邊的親衛將自己送到宮城西院的書房之後,張海開始仔細查看著最近送來的一些密報,尤其是有關南京城內的消息,終於皺了皺眉,坐在坐椅上思索了很久。


    不做小受!不再對一些事情忍讓和寬大為懷,就算父母來求情也沒有用。這是張海最終的思考結果。如果僅僅是以看起來很重的一些刑法縱容這些,就根本不能為身邊的人樹立恰當的榜樣。自己今後的精力就可能會有相當一部分被牽扯在這些俗套而無用的宮鬥之中,更重要的是:自己在人情練達方麵並不是強項,而相比有著成熟製度的傳統王朝,新朝內可能的內鬥傾向帶來的危險要更為嚴重,不能讓這種苗頭蔓延。不知怎的,此時的張海似乎有些理解起一些開國之君所做的一些事情來。


    張海將劉洪濤叫了過來,沉默片刻後鄭重的問道:“現在是什麽時間了?”


    “午夜剛過”劉洪濤回到。


    戰爭結束後,新朝都城南京的日常管製並沒有一些傳統王朝那樣嚴格,不少公私店鋪持續開到夜晚,但在過了午夜之後大多也都早已打烊了,宵禁時間差不多隻有後半夜。


    “你帶領一個班的親衛連戰士還有宮中獨立近衛部隊的兩個連迅速包圍國稅局把那裏管事兒的給帶來吧。”


    劉洪濤有些疑問:“這麽明著去恐怕打草驚蛇吧?要不明天明著請他過來?”


    張海思索了片刻,卻不覺得人跑了是什麽問題:“不用,請的來就來,請不來也不要緊,不要動靜太大即可。”


    劉洪濤沒有再說什麽,他當然沒有死板的領著人直接去國稅局,而是讓親衛連的一個班分別帶著二百多名獨立近衛部隊的戰士分成十隊化裝成更夫的樣子從零散到集結接近國稅局。


    負責在國稅局夜裏外圍警戒的人們以為或許是什麽城狐社鼠一類的人物想要找事,紛紛以弓箭逼了過來,並退到國稅局門外集結在一起嗬斥著這些似乎來路不善的“更夫”,更有一些人見嗬斥毫無用處釋放了幾支弓箭,而這些前來的人知道對於這些人即便出事令牌也等於對牛彈琴,就以弓弩還以顏色。


    親衛連和獨立近衛部隊去的人衣服內都襯有精製的鎧甲,就是多數優秀的弓手在近距離也射不穿,而負責國稅局守衛的人卻完全沒有這種配置了。雖然武器代差不大,但防護、戰技、勇氣、準備等一係列的差距讓戰局幾乎一邊倒。二百多名親衛連及獨立近衛部隊的人僅以兩人負傷的代價就殺傷對手七八十人,徹底擊敗了國稅局內的二百多武裝,當中的不少人都選擇投降。直到這個時候,劉洪濤等人才直接亮出了身份,在整個國稅局內搜查張萬勇等人。


    張萬勇自從不久前接到京師傳來的消息後就似乎意識到什麽,在這個大事預期將要發生的危險當口,更不是毫無準備。而是經常在在國稅局地道入口處隨時準備逃命。


    午夜過後劉洪濤等人的行動當然驚動了張萬勇及做為隨從的容憐,兩人從局內的地道迅速逃脫,並在夜色掩護之下想盡辦法同靠近皇城內前後花園附近的張林乃至楊秋霞所在的位置上負責警衛的人取得了聯係。


    張海料到張萬勇等人逃脫,最有可能的選擇無非一是步李峰後塵隱姓埋名,二是到父母這裏來求救,但此時張海已經下定了決心:不論是哪種情況都要將其讓其在這個世上消失。


    第二天天亮的時候,張林和楊秋霞等人從宮城北來到了宮城西院看望負傷的張海。


    “那個妖婦下手竟這樣陰損.”楊秋霞見張海因為兩腿之間的腫痛使雙腿連動也不敢動,而在以前的時候即便在戰場之上也從來沒有負過這麽嚴重的傷,有些急切而憂傷的說道。而張林也若有所思,似是在有什麽憂鬱。


    柳香也跪了下來:“都是我的錯,我願受一切責罰。”


    張海卻平靜的安慰道:“放心吧!跟隨隊伍的何九齡他們已經看望過了。等下身的腫消了,再修養一陣時日依然能生龍活虎,還不至於落下終身的殘廢。”聽到這樣的話,楊秋霞等人的心都安慰了許多。


    “宮中的警衛應該加強了,我聽說舊時宮城中的皇城守衛至少幾千人。新朝既然沒有大量的太監宮女等閑人,不少的舊宮之中都有了巡查的條件,理應做的更好才對。”張林也關心的問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女俠獨孤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女俠獨孤雯並收藏明末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