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吉兒汗的確打算趁衛拉特人的主力不在邊境的時候攻略一翻並吸引對手的主力了來戰,不過做為統帥哈薩克各部,如履薄冰一般的盟主,他顯然並不打算像某些小型政權那樣進行孤注一擲的豪賭。


    打算投入到這次進攻行動中的軍隊大概隻有哈薩克本部的五六萬騎兵,以這個力量進攻衛拉特諸邦當然是沒有太大把握的,更別說再加上個最近以來風聲很盛的新朝遠征軍。加上布哈拉汗所配合的一萬五千人馬,足足七萬騎兵的隊伍也是一支規模不小的人馬了。


    七萬騎兵及其所消耗的後勤很大程度上相當於以步兵為主體的十數萬大軍的主力所消耗的資源了。不是像當年安卡拉會戰時那樣在富庶且可以四處搶掠的地方行軍,隊伍也隻能沿著少數戰略通道前進,還要把大軍分成相距二十裏左右三路隊伍,以保證在那些水草豐盛的地方也不至於給喂馬帶來過多的難題。


    布哈拉汗在以前的時候,可以憑借堅固的城池,雖然對楊吉兒汗多有忍讓,但也談不上臣服。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從葉爾羌汗國傳來了風聲鶴唳的消息:新朝遠征的先鋒雖然兵力不多卻以摧枯拉朽的方式一路襲來。那曾經在河中一帶算是不小勢力的葉爾羌人僅僅是在安樂城內外的一戰之中就連東帶西喪師五萬遭到重創,這甚至嚇的一度對布哈拉汗國不怎麽恭敬的葉爾羌勢力甚至有了向布哈拉汗街道逃亡以及商討共同抗敵的事情。


    這讓布哈拉汗的內心十分憂慮:布哈拉堅城在那些傳說中幾乎“無堅不摧”,擅長“閃電般奪城”的強敵麵前究竟有多大把握?


    這些壓力終於使他同意了楊吉爾汗的來使這帶來的動議:以主力北上協同哈薩克人在衛拉特人那裏搞一次大的行動,牽製或者說幹擾那些自葉爾羌境內西來的強敵,如果有可能成功,那就是另外的開辟一翻天地了。


    按照布哈拉汗得到的消息:新朝遠征大軍主要集中在天山南路,而且似乎攜帶了沉重的給養,河中諸部唯一優勢恐怕就是在於充足的馬匹和騎兵帶來的戰略和戰術機動力優勢了。


    對於新朝遠征大軍在東麵摧枯拉朽風聲鶴唳的消息,楊吉兒汗卻並不以為然。他知道新朝是一個誌在恢複唐漢舊疆的旁然大物,所派出的軍隊必然是精悍的。可是整個河中一帶幾大汗國的兵力加在一起足有二十萬堪戰主力大軍,不比當年的貼木兒遜色多少。那本土遠在數千裏之外的新朝吞並衛拉特人和葉爾羌汗國的地盤之後還有多大力量越過險關山嶺威脅河中各部?


    “關於那些中原人,有什麽更詳細和更靠譜的消息沒有?”行軍的路上,楊吉兒汗直言不諱的詢問布哈拉汗道。


    此時的布哈拉汗沒有了過去的那些追求麵子上的平等的架子,對此毫無隱瞞的說道:“那支中原遠征大軍不出所料也是一支以騎兵為主的軍隊,而且馬匹都還不錯。因為攜帶了大量的輜重,他們長途行軍的速度並不算快,可是在戰鬥與戰術的時候似乎相當有一套。那葉爾羌人派出去的大軍不少都是全軍覆沒式的慘敗,根本沒有多少人逃出來。不過據可靠消息:這些中原人的長處在於火器。他們在作戰的時候會攜帶很多銃管並事先添裝好彈藥,作戰的時候彈如雨發,而且開火的時候十分沉穩,往往能以少量的兵力就給予優勢兵力的對手沉重的打擊。”


    布哈拉汗的說法楊吉兒汗也曾經得到過一些消息,對此他也是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河中一帶的各汗國對火器並不陌生。他甚至有些期待在這次轉攻衛拉特人的行動中能夠遇到新朝遠征過來的偏師,看看這些新朝大軍精悍到什麽程度。


    規模龐大的隊伍在進入準葛爾人的地盤後隻遭到了了一些臨時武裝起來的牧民的襲擾,兵力眾多的情況下,精騎也不會缺乏。很快這些前來騷擾牽製的衛拉特牧民大部分就被清掃一空。


    楊吉爾開始下令把偵騎的偵察範圍擴展到向前四十裏左右的樣子,並在夜間的時候也盡可能的不鬆懈。大軍在逼近伊犁城一定距離的時候就展開就地駐紮,準備迎敵。


    在這四戰之地馳騁了多年並不段發展壯大的準葛爾人還有顧實汗所率領的隊伍當然也並不白給,在哈薩克與布哈拉汗國七萬聯軍侵入舊疆北部草原沒有多遠的時候。巴圖爾就率先率領了兩萬準葛爾主力趕到了。


    準葛爾的主力雖然隻有兩萬人,但同這支人馬打過不少交道的楊吉兒汗卻並不敢依仗兵多就怎樣的鬆懈。他下令大軍在接敵之前近一步的靠攏起來,並以連綿十幾裏的橫隊大陣迎敵。在擁有三倍以上兵力優勢的情況下,擁有足夠的縱深,戰線也不會是像能被對手充分包圍的樣子。


    楊吉兒汗並沒有一開始就表現出絕一死戰的駕駛,而是派遣一名信使來到陣前喊話道:“此次大軍前來,並沒有打算征服衛拉特諸部的意思。百年來,雙方交戰已有多次。雖然我國勢大並稍占上風,可當然也知道自身的實力。即便勉強占得上風,那也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果。如今河中各族各部麵臨的最大敵手是那些野心勃勃不知好歹的中原漢人遠征部隊。諸部就算不能抗衡新朝,也應該廣泛的聯合起來給那兵力集結暫時還不算多的中原遠征部隊一個沉重的打擊,使其知難而退。草原上高貴的雄鷹,有什麽必要去做那中原漢人的鷹犬?”


    不過楊吉兒汗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口氣算是十分謙謹的,可巴圖爾卻一點兒也不謙虛。巴圖爾甚至沒有打算對應的互派信使,而是讓通譯直接大聲喊話,冷笑著回道:“感謝你們的好意!不過在我看了:那新朝恐怕是我們衛拉特人惹不起的。而你們卻是一群隻會憑借人馬眾多的烏合之眾。你看這樣如何?你們還是舉族遷徙向西去吧。把河中汗國的那些地盤都讓給我部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女俠獨孤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女俠獨孤雯並收藏明末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