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親自率領的隊伍出了問題,張海冷靜思索後的結論依舊是:這會是新朝重大的損失,長遠影響不可預料。但還不能說是承受不起的損失,這個風險事實上是值得一冒的。


    即便是在不利的情況下麵對敵騎兵集團的攻擊,數千新軍最精銳部隊依舊是一股擁有戰役能量的隊伍。按照高風險對抗演習和以往的實戰詳報記錄,不論是花費巨大成本的神箭隊官兵還是線膛槍炮部隊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殺傷四五名衝擊過來的騎兵或是十多名步兵,挫敗二十倍以上有一定戰鬥意誌的敵騎或是百倍規模的敵軍步兵。這個規模的能量或許不足以在伊斯法罕城外野戰或是當年安卡拉會戰時那樣麵對史詩級兵力的對手依然能夠穩操勝券,卻也有了足夠抗風險能力。尤其在土耳其核心地帶境內多山地而少有能夠展開規模龐大騎兵衝擊的地方。安卡拉及其周邊地帶是為數不多這樣的地區。而這些先鋒突擊部隊在出發之前就被叮囑要盡量避開這樣的地方。


    隊伍所麵臨的最大風險,其實就是跨越和泅渡那條歐亞之界的海峽將要麵臨的種種風險。如果此時的奧斯曼帝國把他全部的海上主力集結在那裏進行防禦和守備,即便是準備充足手段齊全的新軍精銳部隊進行滲透攻擊也依然會麵臨巨大困難。張海在臨別的時候就叮囑過:如果事不可為,或者目標暴露,精銳先鋒部隊應該避免執行敗算明顯高於勝算的任務。更不要說之後以沒有配備多少彈藥輜重的輕型部隊去進攻舉世聞名的堅城就更是一大挑戰了。


    張海對先鋒突擊部隊的交代是:如果此時的伊斯坦布爾已經是擁有全新防禦體係的城市,那麽就沒必要著急攻堅。以圍城應變和準備大股敵軍的來襲為主,保證自身的軍事存在,就是最為當務之急的事情了。


    因為涉及到奧斯曼帝國的歐洲部分,就已經不像征討其他亞洲國家時那樣簡單,而要考慮曾經長期和奧斯曼帝國對峙的哈布斯堡王朝可能的反應了。


    如之前的計劃那樣:張海沒有打算讓劉洪濤等人率領的先鋒突擊部隊成為一隻遠離大部隊的孤軍,而是同追大軍緊密配合的隊伍。因此:在先鋒部隊出發之後的第二天:也就在新朝十年三月下旬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大軍就提前展開行動以五個暫編師為核心兵分五路展開對奧斯曼核心地帶的猛烈掃蕩。


    其實早在大軍於撒馬爾罕集結並商討西征策略的時候,新軍各部隊就早已確定了基本方略和原則:那些同新朝不同信仰的異教的確而且還是多荒漠或山地等環境惡劣民風比較強悍的地方。即便當地的抵抗不似當年遠征後金的時候所遇到的抵抗那樣劇烈,新軍主力部隊也將展開對當地整個中上層政治結構甚至基層體係的殘酷清洗。


    隻要這時代還不是政治正確至上世界主義普世哲學盛行的時代,“殺男霸女”就是國家與民族擴張的基本套路。


    後世的蘇聯乃至整個社會主義事業在很大程度上受挫於民族與文化問題,甚至直接影響到了全球眾多普通中下層民眾的利益。就是號稱多文化多民族融合成績比較好的美國,非新教白人的一切外來族裔雖然帶來美國不小的貢獻,但依舊是美國社會嚴重的政治********隱患和文化包袱,讓這個人均資源國際地位科技能力都沒有短板的國家人均經濟還不如北歐等一些頂級發達國家:即便這些人不是極端民族主義者或宗教極端分子也是一樣。


    以普世精神立國的國家與社會都麵臨嚴重的文化融合問題,漢民族雖說有很強的包容力和同合能力,但上千年來卻沒有真正融合國哪個一神教體係的文化群體。因此:張海重新思考後的原則就是:隻有死了的問題民族與問題文化族群才是好的問題民族與問題文化族群。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以幾百年或千年的單位來看:更沒有長盛不衰的國家。隻有死人或準死人才是墳前懺悔謝罪懷念賠罪等等的時候不會帶來隱患的。就像當年的美國如果不是把北美的印第安人清理的不剩多少,恐怕也會有更大意義上“拉美化”的風險吧?


    就這樣,新軍主力部隊所到之處開始落實“兩個凡是”的原則來故意激怒本來就懷有敵意的當地人:凡是一個地方有零星的抵抗,哪怕新軍主力部隊死了一個人,也要以周邊一日行程之內的所有持有武器的人來陪葬。凡是在“征借”的過程中遭遇隱瞞糧食之類的現象,也都要所有持有武器的人陪葬。更別說是投毒或者其他形勢的有組織抵抗了。而有任何暴力抵抗行為的老弱婦孺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交戰團體成員”


    加上新朝主力大軍行軍過程中比較明顯的糧草負擔,遇到種種抵抗和隨之而來的血腥清洗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一時間,從哈卡裏到比特利斯,再到凡湖周邊乃至更西更北的方向上,小亞細亞半島上的血雨腥風開始蔓延起來,持續到新朝十年四月上旬,新軍主力部隊在各個方向上的推進不過二三百裏,就有三十多萬規模的“敵國武裝人員”“敵對分子”被“清剿”或“處決”。而那些抵抗過新軍主力部隊的奧斯曼正規武裝,軍官階層哪怕投降或被俘也大多以各種各樣的理由被處決。隻有一些明顯被震懾住的工匠勉強可以最終得已幸免。


    奧斯曼帝國在核心地帶民間馬匹和傳信機製都不缺乏,這樣令人恐懼而絕望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穆拉德四世的耳中。


    穆拉德四世雖然有不少靠譜的參謀,可是本身的性格卻根本不是能夠妥協求全韜光養晦的人物。盡管知道新軍主力部隊擁有強悍的戰鬥力,依然決定投入騎兵主力狠狠的教訓一下這些狂妄自大的外族入侵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女俠獨孤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女俠獨孤雯並收藏明末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