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遒道:“好說好說,隻要我能幫得到你,絕不推辭。”
大漢道:“戶書郎開口自然不會騙人的了。我家老爺想升官發財,做了好多年的春秋夢,終於等到三個女兒長大,便來到中洲選秀。”
米遒一聽不對,忙道:“這個我可幫不了你,你想替你老爺求情,自然是你對你家老爺的忠心,但要我從旁相助,卻是我米遒最不屑而為之事,別說了,再說也是沒用,要是別的事倒可以商量。”
大漢道:“你怎知我是替我家老爺求情?我要說的卻偏不是這件事。”
米遒聽了點了點頭道:“天道老弟,我明白啦!你在老爺家做長工,閑暇之時便與那三個小姐日日相處,日久生情,便與其中一個海誓山盟私訂終身,偏你是個下人,又不敢在老爺麵前提起你們的婚事,便來求我在三個之中刷下一個,你便有機會帶了她遠走高飛,是也不是啊?”他越說越興奮,一時停不下來,“天道老弟,我本就反對選秀,又遇上一對有情人,君子成人之美,我老米最喜歡做這媒人。那皇帝後宮本就極多,也不會少了你的那一個,你告訴我她長著什麽樣,這個忙我定當幫到。”
這個大漢就是烏剛,他見米遒身陷眾怒,便出手相救,到了這裏與米遒相談,覺得他並無當官的匪氣,雖說有點愚呆,卻是個正直之人,雖說如此卻斷斷不敢表明自己的身份,因此和他一番胡扯,沒想到米遒正說到他心裏喜歡的人衛見,他兩人還未有米遒所說的海誓山盟私訂終身,想到這裏一陣慚愧一陣臉紅。
烏剛道:“米老兄隻知萁一。卻不知其二。”
他聽米遒稱自己老弟,幹脆也叫他老兄,米遒今日一番晦氣不抒。心裏極不爽淨,與烏剛兄來弟去的交談甚歡。心裏痛快,拉著烏剛一屁股坐在地上,道:“快說,怎麽個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烏剛道:“我烏剛確是喜歡二小姐,不過我不會用上一點兒手段得到她,世上的情貴乎專還不足以叫情,那貴乎真才稱得上純真之意。”衛見排行第二,他說的“二小姐”自然在心中暗指衛見。
米遒想不到一個粗豪漢子卻如此懂情。讚道:“說得極是!要說情聖,便在於專、真二字上,方是大情,老弟意欲何為?”
烏剛道:“她貴我賤,誰又能保不齊他日我與她一般的尊貴,以我天道今日的身份,就算她下嫁於我,在我心中,便也是對她的不敬。我要她嫁於我之後像個公主般尊享榮耀,方可無愧於她對我的一番情義。”在古代男女之愛講究門當戶對。那是天經地義,要是在今天,會有人說烏剛傻瓜。無端端地辜負一個女子的愛情。
米遒沉吟道:“老弟,依你之意,這事並非一朝一夕所能辦到,要過多少年我們還算不出來,看來這件事我老米也隻有袖手旁觀的份了。”
烏剛道:“天道有一小小之事相求米老兄,你聽了能答應就答應,不能答應那也沒事。”
米遒道:“好。”
烏剛道:“中洲帝國自古軍中是人才輩出。這是為何?有一日我放牛打草,累了便睡,睡了又醒。醒了就想,你說我想到什麽?”
米遒想:“你家老爺也不見有多欺壓你。你累了就睡,可悠閑得緊。”幸虧他不懂得農家生活。也不知烏剛信口胡言,露出馬腳。他搖搖頭,哪能知道烏剛心中海闊天空的遐想。
烏剛道:“我放了二十九頭牛八十六隻羊,比鄰村胡老爺家多了十九頭牛五十隻羊,我與胡老爺家的放牛小哥是老相識,他見了我不舒服,我見了他不高興,至於為什麽,就不講了,我們在各自老爺麵前說對方的牛吃了我家的莊稼,兩個老爺就跟冤家似的,我們兩家就經常鬥牛。嘿嘿,偏偏我的的牛打架就是厲害。”
米遒道:“你的牛多了那胡老爺一十九頭,不用說厲害了。”
烏剛道:“米老兄,你這可猜錯了,我們每次鬥個三場,各出三頭牛,每次至少要有兩頭不一樣的牛,這可公平了麽?”
米遒點點頭,意示讚同,烏剛道:“這裏麵有個原因,我的牛多,平日裏自己的牛就互相打架,練習得多了,個個都像戰士,那胡老爺家隻有十頭牛,互相爭草奪水的機會很少,打架就少,就如一個參軍的人,平日就不打鬥,到了戰場上隻有被打的份了。”
米遒道:“看不出你挺聰明,我中洲國怎地名將偏多,也同此理麽?”
烏剛道:“是啊!中洲與魔地相鄰,一打起仗來,總是中洲國的勇士衝在最前,等我中洲國的人打得差不多了,那天央天朝才一起來打,你說我們中洲的人是不是像我家老爺的牛,打鬥多幾場,技藝也更勝一籌。”
米遒道:“似同此理。”
烏剛道:“照啊!因此我要想出得人投地,在人前有功績可耀,就要入得軍中殺敵建功,日後,日後好……”
米遒笑道:“日後好娶了二小姐,英雄難過美人關,天道老弟愛極了老爺家的小姐,要靠自己奮鬥取得美人一笑,此等豪情壯誌,我支持你了。”
烏剛大喜,道:“謝米老兄的推薦!”
米遒道:“我看你技藝不錯,到得軍中,自有建功之機。”
烏剛道:“我從未修習過什麽技藝,隻是力氣大點,我放牛的時候,牛們打鬥的過於慘烈,要出牛命了,我便過去抓了牛角一拉,兩頭牛也不知為什麽,都退開不鬥了。有時也有殺紅眼的兩頭牛,拉開了又要絞殺在一處,我這隻手舉起一頭,那隻手按住一頭,大罵它們,它們也不敢不聽。”
米遒聽了又新鮮又有趣,想來他所言非虛。貶謫一事令他鬱悶,今夜所遇卻令他開懷,人生際遇,真是風雲變幻。想到此,便對烏剛道:“內宮有黃門侍郎統領內侍,京都大城之外向由中軍守衛,下設七營,是驍騎、前鋒、護軍、步兵、健銳、神機、虎槍,你可知曉?”
烏剛懂也裝作不懂,說道:“我不知道。”
米遒帶了他回府,當即手書一信,交給烏剛,道:“你扮了我的家臣,持了我的書封去到步兵營,便有驚喜。”又叫下人擺上菜肴酒漿,要與烏剛對飲。幾日不喝酒,烏剛早已喉癢,幾杯下肚感覺不稱心,叫人換了大碗,與米遒幹了一壇,大半是烏剛喝的,米遒幾碗下肚便爛醉如泥了。
看看天色已經發亮,烏剛穿了家丁服飾,揣了書信出了米府。到了城外往西行去五十裏,隻見森林密布,穀中一個個兵營林立。掏出那封信,見上頭寫著:“直遞中軍步兵營校尉黃令兄啟。”用的是都察院火膠綠皮函封。心想:“原來要見之人是個校尉,名叫黃令,隻不知前頭是不是步兵營?”
便向營前走去,向營口軍士打聽,那軍士見信封考究,且是都察院的,立即道:“這裏是虎槍營,再往西去二百裏,行至一百裏間要過驍騎營,再往前一百裏便到了步兵營。”烏剛謝過,心想原來這是皇帝圍獵的地方,要不是伊策忙於選妃,我便在此不走,被我逮住他的行蹤,管他身邊有多少侍衛,也要叫他惡有惡報。
一邊走一邊翻過山頭,隻見前頭荒涼,大概越去越沒有人家了。
他隻想要一匹健馬。忽見後頭塵土揚起,飛馳來兩匹駿馬,從身邊一閃而過,是兩個黃衣內侍,馬是高大疾蹄,人是雄健粗壯,都帶著闊邊大劍,一眨眼就奔出幾裏遠。不多一會兒,兩匹馬掉頭奔回,朝他馳來。
當先一個瘦長身材的叫道:“你是什麽人?自動報上來,免了我一番手腳。”
烏剛一驚,心道:“好端端的查問我幹嘛?難道他們看出什麽來了?”
另一個胖墩墩的說道:“大哥,這人一身衣服我認得,是禦史府的家丁,上個月我去過禦史府,因此還記得。”
那瘦子道:“你記性不錯,這麽一說我也想起來了。那書呆子老米這會派個家丁來這幹嘛?喂!你是啞巴嗎?快說。”
胖子道:“你不知道嗎?老米那左督禦史的官兒沒啦,這會幫駙馬爺選妃去了,封了個什麽戶書郎的官,是個三品。”
瘦子道:“老米那愚酸之人也是活該,定是派了家丁去找黃令這雜種校尉。喂,啞吧,我數到三,你還不回話,我這馬鞭就抽下來了。”
烏剛早聽了一肚子氣,這兩個才說幾句話,什麽“書呆子”、“米老頭”、“愚酸之人”等等罵了個雜亂無章,滿口嘲笑譏諷之意,似是米遒平日裏對禁衛軍和皇宮內侍管得過嚴,不能受賄嫖娼,引得這一班狗奴才心中不滿。這會逮著機會,便是一個家丁也要大大的加以羞辱一番才肯罷休。(未完待續)
大漢道:“戶書郎開口自然不會騙人的了。我家老爺想升官發財,做了好多年的春秋夢,終於等到三個女兒長大,便來到中洲選秀。”
米遒一聽不對,忙道:“這個我可幫不了你,你想替你老爺求情,自然是你對你家老爺的忠心,但要我從旁相助,卻是我米遒最不屑而為之事,別說了,再說也是沒用,要是別的事倒可以商量。”
大漢道:“你怎知我是替我家老爺求情?我要說的卻偏不是這件事。”
米遒聽了點了點頭道:“天道老弟,我明白啦!你在老爺家做長工,閑暇之時便與那三個小姐日日相處,日久生情,便與其中一個海誓山盟私訂終身,偏你是個下人,又不敢在老爺麵前提起你們的婚事,便來求我在三個之中刷下一個,你便有機會帶了她遠走高飛,是也不是啊?”他越說越興奮,一時停不下來,“天道老弟,我本就反對選秀,又遇上一對有情人,君子成人之美,我老米最喜歡做這媒人。那皇帝後宮本就極多,也不會少了你的那一個,你告訴我她長著什麽樣,這個忙我定當幫到。”
這個大漢就是烏剛,他見米遒身陷眾怒,便出手相救,到了這裏與米遒相談,覺得他並無當官的匪氣,雖說有點愚呆,卻是個正直之人,雖說如此卻斷斷不敢表明自己的身份,因此和他一番胡扯,沒想到米遒正說到他心裏喜歡的人衛見,他兩人還未有米遒所說的海誓山盟私訂終身,想到這裏一陣慚愧一陣臉紅。
烏剛道:“米老兄隻知萁一。卻不知其二。”
他聽米遒稱自己老弟,幹脆也叫他老兄,米遒今日一番晦氣不抒。心裏極不爽淨,與烏剛兄來弟去的交談甚歡。心裏痛快,拉著烏剛一屁股坐在地上,道:“快說,怎麽個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烏剛道:“我烏剛確是喜歡二小姐,不過我不會用上一點兒手段得到她,世上的情貴乎專還不足以叫情,那貴乎真才稱得上純真之意。”衛見排行第二,他說的“二小姐”自然在心中暗指衛見。
米遒想不到一個粗豪漢子卻如此懂情。讚道:“說得極是!要說情聖,便在於專、真二字上,方是大情,老弟意欲何為?”
烏剛道:“她貴我賤,誰又能保不齊他日我與她一般的尊貴,以我天道今日的身份,就算她下嫁於我,在我心中,便也是對她的不敬。我要她嫁於我之後像個公主般尊享榮耀,方可無愧於她對我的一番情義。”在古代男女之愛講究門當戶對。那是天經地義,要是在今天,會有人說烏剛傻瓜。無端端地辜負一個女子的愛情。
米遒沉吟道:“老弟,依你之意,這事並非一朝一夕所能辦到,要過多少年我們還算不出來,看來這件事我老米也隻有袖手旁觀的份了。”
烏剛道:“天道有一小小之事相求米老兄,你聽了能答應就答應,不能答應那也沒事。”
米遒道:“好。”
烏剛道:“中洲帝國自古軍中是人才輩出。這是為何?有一日我放牛打草,累了便睡,睡了又醒。醒了就想,你說我想到什麽?”
米遒想:“你家老爺也不見有多欺壓你。你累了就睡,可悠閑得緊。”幸虧他不懂得農家生活。也不知烏剛信口胡言,露出馬腳。他搖搖頭,哪能知道烏剛心中海闊天空的遐想。
烏剛道:“我放了二十九頭牛八十六隻羊,比鄰村胡老爺家多了十九頭牛五十隻羊,我與胡老爺家的放牛小哥是老相識,他見了我不舒服,我見了他不高興,至於為什麽,就不講了,我們在各自老爺麵前說對方的牛吃了我家的莊稼,兩個老爺就跟冤家似的,我們兩家就經常鬥牛。嘿嘿,偏偏我的的牛打架就是厲害。”
米遒道:“你的牛多了那胡老爺一十九頭,不用說厲害了。”
烏剛道:“米老兄,你這可猜錯了,我們每次鬥個三場,各出三頭牛,每次至少要有兩頭不一樣的牛,這可公平了麽?”
米遒點點頭,意示讚同,烏剛道:“這裏麵有個原因,我的牛多,平日裏自己的牛就互相打架,練習得多了,個個都像戰士,那胡老爺家隻有十頭牛,互相爭草奪水的機會很少,打架就少,就如一個參軍的人,平日就不打鬥,到了戰場上隻有被打的份了。”
米遒道:“看不出你挺聰明,我中洲國怎地名將偏多,也同此理麽?”
烏剛道:“是啊!中洲與魔地相鄰,一打起仗來,總是中洲國的勇士衝在最前,等我中洲國的人打得差不多了,那天央天朝才一起來打,你說我們中洲的人是不是像我家老爺的牛,打鬥多幾場,技藝也更勝一籌。”
米遒道:“似同此理。”
烏剛道:“照啊!因此我要想出得人投地,在人前有功績可耀,就要入得軍中殺敵建功,日後,日後好……”
米遒笑道:“日後好娶了二小姐,英雄難過美人關,天道老弟愛極了老爺家的小姐,要靠自己奮鬥取得美人一笑,此等豪情壯誌,我支持你了。”
烏剛大喜,道:“謝米老兄的推薦!”
米遒道:“我看你技藝不錯,到得軍中,自有建功之機。”
烏剛道:“我從未修習過什麽技藝,隻是力氣大點,我放牛的時候,牛們打鬥的過於慘烈,要出牛命了,我便過去抓了牛角一拉,兩頭牛也不知為什麽,都退開不鬥了。有時也有殺紅眼的兩頭牛,拉開了又要絞殺在一處,我這隻手舉起一頭,那隻手按住一頭,大罵它們,它們也不敢不聽。”
米遒聽了又新鮮又有趣,想來他所言非虛。貶謫一事令他鬱悶,今夜所遇卻令他開懷,人生際遇,真是風雲變幻。想到此,便對烏剛道:“內宮有黃門侍郎統領內侍,京都大城之外向由中軍守衛,下設七營,是驍騎、前鋒、護軍、步兵、健銳、神機、虎槍,你可知曉?”
烏剛懂也裝作不懂,說道:“我不知道。”
米遒帶了他回府,當即手書一信,交給烏剛,道:“你扮了我的家臣,持了我的書封去到步兵營,便有驚喜。”又叫下人擺上菜肴酒漿,要與烏剛對飲。幾日不喝酒,烏剛早已喉癢,幾杯下肚感覺不稱心,叫人換了大碗,與米遒幹了一壇,大半是烏剛喝的,米遒幾碗下肚便爛醉如泥了。
看看天色已經發亮,烏剛穿了家丁服飾,揣了書信出了米府。到了城外往西行去五十裏,隻見森林密布,穀中一個個兵營林立。掏出那封信,見上頭寫著:“直遞中軍步兵營校尉黃令兄啟。”用的是都察院火膠綠皮函封。心想:“原來要見之人是個校尉,名叫黃令,隻不知前頭是不是步兵營?”
便向營前走去,向營口軍士打聽,那軍士見信封考究,且是都察院的,立即道:“這裏是虎槍營,再往西去二百裏,行至一百裏間要過驍騎營,再往前一百裏便到了步兵營。”烏剛謝過,心想原來這是皇帝圍獵的地方,要不是伊策忙於選妃,我便在此不走,被我逮住他的行蹤,管他身邊有多少侍衛,也要叫他惡有惡報。
一邊走一邊翻過山頭,隻見前頭荒涼,大概越去越沒有人家了。
他隻想要一匹健馬。忽見後頭塵土揚起,飛馳來兩匹駿馬,從身邊一閃而過,是兩個黃衣內侍,馬是高大疾蹄,人是雄健粗壯,都帶著闊邊大劍,一眨眼就奔出幾裏遠。不多一會兒,兩匹馬掉頭奔回,朝他馳來。
當先一個瘦長身材的叫道:“你是什麽人?自動報上來,免了我一番手腳。”
烏剛一驚,心道:“好端端的查問我幹嘛?難道他們看出什麽來了?”
另一個胖墩墩的說道:“大哥,這人一身衣服我認得,是禦史府的家丁,上個月我去過禦史府,因此還記得。”
那瘦子道:“你記性不錯,這麽一說我也想起來了。那書呆子老米這會派個家丁來這幹嘛?喂!你是啞巴嗎?快說。”
胖子道:“你不知道嗎?老米那左督禦史的官兒沒啦,這會幫駙馬爺選妃去了,封了個什麽戶書郎的官,是個三品。”
瘦子道:“老米那愚酸之人也是活該,定是派了家丁去找黃令這雜種校尉。喂,啞吧,我數到三,你還不回話,我這馬鞭就抽下來了。”
烏剛早聽了一肚子氣,這兩個才說幾句話,什麽“書呆子”、“米老頭”、“愚酸之人”等等罵了個雜亂無章,滿口嘲笑譏諷之意,似是米遒平日裏對禁衛軍和皇宮內侍管得過嚴,不能受賄嫖娼,引得這一班狗奴才心中不滿。這會逮著機會,便是一個家丁也要大大的加以羞辱一番才肯罷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