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闖王,官軍數萬騎兵已經殺敗高將軍大軍,正朝開封殺來。”李自成攻打開封久攻未下,一聽秦兵出關,還盡是騎兵直撲虎牢關,讓高一功跟李來亨帶著近十萬之眾去攻打虎牢關,盡被官軍打敗:“傳俺軍令,撤軍。”


    李自成統帥十幾萬流賊大軍撤軍開封,河南巡撫高名衡,周王朱恭枵終於鬆一口氣,阿巴賴擊三萬騎兵殺到開封,剛派出去的探馬飛馬來報:“報,啟稟總兵大人,闖賊已撤軍開封,正朝大軍殺來。”


    闖王李自成帶著十幾萬流賊麵對殺氣騰騰的數萬官軍騎兵,一些是剛從田地裏放下鋤頭的農民那見過這樣陣仗,早已被官軍的肅殺之氣嚇得心驚膽顫,阿巴賴擊策馬軍中朝身邊的將領下達軍令:“全軍聽令:賀國賢領一萬騎進攻流賊右翼,祖大樂領一萬騎進攻流賊左翼,兩翼包抄,火槍營,炮營準備開拍射擊。”


    “轟轟轟轟”“砰砰砰砰砰”官軍槍炮聲大作,煙子張天,硝煙彌漫,“殺啊”伴隨著硝煙彌漫,兩翼騎兵鐵蹄聲來勢洶湧,驚濤拍岸,所過之處流賊死傷一片,流賊中也有一些從官軍手中搶來的火器,流賊不太會使用火器隻是朝前亂放炮火。


    官軍騎兵來勢洶湧,李自成所領的老營大軍難抵官軍鐵騎,不到半個時辰就被祖大樂、賀國賢殺敗,流賊四散而逃,大多不斷朝南逃去,阿巴賴擊三萬鐵騎呼嘯直追,一路朝南追得李自成落慌而逃,流賊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一見大軍大敗一個個四散而逃,官軍在後俘擄甚眾,李自成匯同高一功、李過帶著五萬殘軍南逃南京行省。


    湖廣


    李過在敗逃中身邊不到一萬人東南北三麵都有官軍大軍在各地住紮,隻得從西南逃到信陽,破信陽城南進湖廣,左良玉領湖廣軍追張獻忠湖廣空虛,李過得以南進手上流賊大增至三萬人進攻襄陽府,襄王朱翊銘、張克儉派信使到武昌來求救兵。


    總理熊文燦鎮座武昌城,派人要左良玉回軍湖廣,自帶五千義勇,帶著火器從漢江北上襄陽,李過三萬人馬那能攻下襄陽隻是在襄陽府一帶打搶一番朝隨州而來,隨州不到兩天就城破,熊文燦剛到襄陽就傳來隨州被攻破的消息,嚇得整個人都焉了。


    襄陽知府張克儉相貌平凡,一身大紅官袍穩如泰山,見總理大人心急如焚道:“總理大人,事情還有補救,總理大人馬上下令讓平賊大將軍左總兵回師,隻要光複隨州,皇上應該不會怪罪。”熊文燦像抓到救命稻草一般給左良玉連發三道軍令。


    京師


    崇禎帝麵對內憂外患,食不安寢,終日宵衣旰食,勤勞國事,三萬清軍連下京師十幾座城,河南南京湖廣數十萬各地流賊縱橫,看著兩京十三省雪花般的奏疏堆積乾清宮:“哎,天下何日方能太平。”


    兵部尚書楊嗣昌如今聖眷正隆,同張鳳翼兩人忙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各地城池失陷的奏疏如雪花般紛紛飛來,更讓朝廷擔心的是獻賊張獻忠浮江東下安慶府進攻南京,一旦南京江南被流賊戰火波及,那麽朝廷的戶部開支就更加危急,李自成在河南拉起十五萬流賊大軍朝南京南下,左良玉被崇禎帝命為平賊將軍才多久,總理熊文燦根本調不動這幫驕兵悍將:“兩位尚書大人,捷報,捷報,喜訊啊。”


    “來人,備轎上朝。”張鳳翼半夜三更接到官軍擊敗李自成張獻忠的奏疏,眼看就要到上朝的時間忙同楊嗣昌一起進宮為皇上報喜,群臣三呼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嗣昌出奏道:“臣兵部尚書楊嗣昌啟奏皇上,昨夜接到南京河南奏書,官軍擊敗闖賊於開封,大破之。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同上海府駐軍擊敗張獻忠於安慶府,上海駐軍更是追獻賊於滁州,大破各路流賊,斬首數萬。”


    “大破李自成是哪位總兵官”崇禎帝聞訊龍顏大悅,驚問是何人領軍,接連接到地方各省總兵總理報憂不報喜,早已讓崇禎帝焦頭爛額,憂心忡忡:“快說是那位將軍,朕當重用之。”


    楊嗣昌戰戰克克地將河南巡撫高名衡,周王聯名上書李自成攻打開封的奏折遞上道:“皇上,是太子帳下的兵馬,總兵官是胡人,叫阿巴賴擊。”滿朝文武都知道皇上越來越忌憚皇太子權傾天下。


    崇禎帝拿著河南巡撫高名衡周王朱恭枵上的奏折一看大驚:“闖賊被打敗了就好,以至流賊四起生靈塗炭,太子的這支兵馬在哪裏。”太子西征大食故地,建西京巴格達,東渡重洋滅日本,下朝鮮,天下震驚,崇禎皇帝都已經看不透太子的心思,不得不防。


    楊嗣昌出奏道:“啟稟皇上,臣已經做出對流賊展開天羅地網的布局,請皇上過目。”楊嗣昌呈上奏則,王承恩下殿接過呈上,崇禎帝翻開奏則:“四正六隅、十麵張網,增兵十四萬,兵餉二百八十萬兩圍剿流賊。隨賊所向,專任剿殺。好,朕就依卿所奏。”


    “謝皇上,臣還有一事奏請皇上,總理熊文燦手下將領不聽節製,聽調不聽宣,臣認為調京營總兵黃得功大軍由總理熊文燦調遣。”熊文燦已經書信給楊嗣昌,大倒苦水,這幫水下比自己還上司,要他們打仗,先是推說沒有軍餉,等軍餉派過去了,這幫人盡跟流賊玩起龜兔賽跑來,敵不動,我不動,敵走我追,熊文燦甚至懷疑左良玉跟張獻忠已經是一條船上的人了。


    崇禎帝自然是知道手下這幫驕兵悍將的作風,最厲害的就數左良玉,手握重兵,打仗是很厲害,還是從太子那邊跳槽過來:“此事朕已知曉,那就依卿所奏,調京營總兵黃得功大軍由熊總理調遣。”


    “皇上,清軍陷濟南,德王殿下被執,布政使張秉文殉國,清軍連下山東三十城,魯王也,也自盡殉國了。”劉宇亮自請視師剛一出京就聽到,清軍攻破濟南德王被執,濟南官員遇難,魯王朱以派自盡殉國的消息傳來。


    金鑾殿內一片肅殺之氣,群臣失聲痛哭,崇禎帝聞訊悲慟交加,淚流滿麵:“天不佑大明,以至流賊四起生靈塗炭,建酋大軍入關,王兄被執,王叔自盡殉國,皆朕之過也,朕治國不力啊。”


    金鑾殿內的哭喪大會正轟轟烈烈進行,群臣見皇上為天下哭得死去活來,群臣更是放聲大哭,比死了爹娘還傷心,好似怨氣衝天,魯王朱以派死得以值了,若是皇太極見在,這幫文臣定將皇太極生吞活剝:“臣等無能,不能撫佐皇上中興大明,以至城池失陷,流賊四起,兩位殿下被執殉國,非陛下之過,實臣諸將等之罪也。”


    李邦華起身試幹眼淚出奏道:“諸位大人還是先說說如今如何禦敵。”


    楊嗣昌也出奏道:“請皇上下旨,速調太子大軍進京勤王”現在也隻有太子大軍能禦敵,朝廷下詔各地勤王之師都在保定府、順德府一帶駐足不前,洪承疇也正在趕往京師的路上。“臣等附議”


    高陽縣


    高陽城內四朝元老孫承宗正組織家人上城拒守,高陽縣令早就帶著家眷跑路,其子孫鉁一副銀白戰甲在城上望著東麵揚起的漫天塵土道:“爹,韃子騎兵來了。”但見遠方地平線上黑壓壓的騎兵蹄聲隆隆震天動地來勢洶洶殺來,一路旌旗招展,好不耀武揚威。


    孫承宗須發花白,身著當年征戰沙場的戰袍,寒風吹打著長滿皺紋的滄桑老臉,一看十裏外一片黑壓壓的騎兵正朝高陽衝來:“孫家世受大明皇恩,兒孫們,你們怕不怕死,拿起你們的大刀、長劍,弓箭為皇上殺敵。”


    孫家兒孫們看著爺爺須發花白矗立在城牆上,寒風吹拂著老臉:“孫兒們不怕,城存與存,城亡與亡。”


    嶽托、杜度領著兩萬騎從濟南殺來一見高陽城在望,清軍一個個興奮不已。想著城裏的美女,金錢。清軍一到高陽,圍城來回急馳大呼道:“城上漢官聽著,若不想死,速開城門迎我大清鐵騎進城,如若不然,破城之時定當屠城。”


    “韃子聽著,大明前大學士孫承宗在此,爾等韃子犯叛朝廷,朝廷大軍不日將至,定斬爾等一血前恥。”孫承宗說完,其孫之潔、之氵憲,之澈、之氵美、之泳、之澤、之渙、之瀚、孫之沆、之滂、之澋等相應朝城外清軍大呼。


    杜度打馬至城下提著大刀見元帥嶽托很是不高興,一張老虎臉雙眼直盯著城上須發花白發的老頭怒吼道:“元帥此城應也,當破之。”


    “讓投降的明軍來攻城”嶽托決定利用漢人攻打高陽,漢人打漢人,這種絕招是從皇上下發的兵發《三國演義》中學來的。


    “然,全軍攻城”嶽托杜度在陣中督戰,投降清軍的明軍冒著孫家子孫的箭雨朝高陽城衝去,孫承宗在城樓上不停地指揮著兒孫家丁各自守住城牆,城中留下的民眾婦孺盡前來相助:父親大人,韃子用咱們漢人來攻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之縱橫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烺並收藏帝國之縱橫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