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已降賊,殺。”孫承宗看著城下數千漢奸大軍,兩三人抬著攻城梯搭在城牆上朝城牆攀爬上來,孫家祖孫舉起巨木大石朝城下砸去,有的射箭潑滾油:“推下去,快倒滾油。”城下漢奸大軍一片哀鴻片野,慘不忍睹。
清軍在高陽城下同孫家祖孫惡戰,阿巴賴擊領著三萬騎經衛輝府,彰德府,順德府朝高陽急馳而來,前鋒賀國賢已趕到高陽城外十五裏外,見清軍正在加緊攻打高陽城,賀國英已不管手下兵力單薄,隻有兩千騎,大呼一聲道:“全軍聽令,隨本總兵殺光清軍,衝啊。”
清軍在主帥嶽托親自指揮下對高陽城發動全麵進攻:“放箭,拿下高陽。”嶽托見漢人降軍久攻不下高陽,親自督戰八旗勇士從中午戰到下午,孫家祖孫盡將清軍阻在城外不得上城一步,天軍鐵騎從後殺來蹄聲隆隆驚天動地。
“將軍,是南朝騎兵,想不到南蠻子盡有不怕死的大將。”杜度自從入關以來,連戰連勝,明軍皆本是一觸即潰,不戰而逃,有堅守不出者,清軍驅投降明軍連克數十城,卻見明軍騎兵殺奔而來,一看人馬不多,隻有數千騎:“杜度願領兩千八旗勇士殺光南朝騎兵”
嶽托見貝子杜度請命,杜度作戰勇猛,深受當年天命汗誇讚:“好,就撥你兩千騎滅掉南朝騎兵。”
“兒郎們,隨某家殺光南朝騎兵。”杜度在馬上點起兩千騎朝著明軍先鋒騎兵殺奔而來:“放箭”
“兄弟們,隨本總兵殺光清軍,衝啊。”賀國賢摔著兩千騎直衝清軍騎兵,兩軍交手不到兩個回合,賀國賢同杜度大刀相接:“格老子的,清狗好生厲害。”賀國賢暗罵對麵的杜度武藝不在自己之下。
杜度也吃驚不小,這滿臉絡腮胡一副蠻像的小南蠻子武藝不凡,盡敢跟自己單打,在南朝軍中遇到對手,杜度自然要問清明將何許人:“南蠻子報上姓名,你爺爺杜度貝子也好識得。”
“格老子的,哪那麽多廢話,就你那漢話,非驢非馬,那你可算是騾子了,你老子,大明太子天可汗帳下蘭州軍府副總兵賀國賢大將軍是也。”賀國賢一席話罵得杜度惱羞成怒,大刀猛砍向賀國賢:“南蠻子好生無禮。”
“報,啟稟總兵大人,先鋒大軍賀總兵與清軍大戰。”賀國賢派回來報信的騎兵翻身下馬朝阿巴賴擊匯報高陽的遭遇戰:“清軍正加緊攻打高陽,高陽城旦夕將破,賀總兵請總兵大人急援高陽。”
“全軍聽令全速趕到高陽”阿巴賴擊指揮大軍加速前進,朝身邊的剛回來報信的偵騎問道:“清軍有多少人馬?”賀國賢打仗是作戰勇敢,就是愛蠻幹,打起仗來那可是所向披靡,就連號令也置之度外,也常受處罰,要不然怎會才升到副總兵。
清軍大將貝子杜度兩千騎八旗勇士正同賀國賢兩千騎兵激戰在一起:“大將軍,南朝大軍又來了。”
嶽托聽著地麵傳來沉重的鐵蹄聲,看樣子有數萬騎兵,不知是南朝那裏來援的騎兵:“傳本將軍軍令,漢軍繼續攻城,八旗兵結陣殺光明軍騎兵,嶽托見杜度兩千騎同明軍騎兵殺得難分勝負:“讓杜度收兵”
‘嗚嗚嗚嗚嗚’清軍手柄的嚎叫聲響起,杜度策馬朝大軍回撤:“大將軍,明將好生厲害,是不是南朝皇帝調關寧鐵騎進關了。”
阿巴賴擊領著三萬騎兵殺到高陽城外:“爺爺快看,是關寧鐵騎。”孫承宗在城上也被城下這支不速騎兵給搞暈了,起初還以為是救兵,那知這支騎兵卻隻有數千人馬。現在又有大批不知是那來的騎兵朝清軍殺奔而來,看軍服大明關寧軍可沒這樣的軍隊,都說滿人不過萬,過萬不可敵,城下的數萬騎兵確實來勢洶洶,與清軍騎兵相比,恐清軍也不及。
“火槍營出陣,炮營準備,進攻。”天軍數萬將士在主將阿巴賴擊一聲令下,快速裝彈發射:“轟轟轟轟,砰砰砰砰砰”天軍呼嘯而至的槍林彈雨讓嶽托大驚失色,嶽托不用想都知道這是大明太子豬吃狼手下兵馬:“快,全軍撤退,快撤。”
嶽托帶著大軍撤退,朝杜度下令道:“杜度留下斷後”
“放箭”杜度領著數千騎邊撤邊放箭,朝身邊的八旗勇士大喝道:“大清的勇士們,殺光南朝蠻子,衝啊。”杜度貝子揮著大刀高呼,身後數千騎兵紛紛響應,清軍扭轉馬頭朝明軍殺奔回來:“放箭”
兩軍箭雨直下,雙方騎兵衝在前的紛紛人仰馬翻:“停止進攻,列陣,火槍兵射擊,騎兵兩翼包抄。”阿巴賴擊見衝鋒在前的騎兵被清軍的回馬槍殺來轉眼間雙方各有損失,這樣的騎兵對陣廝殺是阿巴賴擊不願看到的。
杜度見天軍停止前進,兩翼騎兵包抄自己大軍:“快撤”“駕駕”清軍調轉馬頭打馬狂奔,天軍在後窮追猛趕:“放箭”雙方一前一後展示著射計“嗚嗚嗚嗚嗚”天軍收兵號聲響起。
孫承宗在城上看得目登口呆,要不是自己親眼所見城下這支騎兵如此凶悍,連天下無敵的滿洲騎兵也不能與其爭鋒,清軍可是被嚇得落荒而逃。孫承宗也不敢打開城門,不知是哪裏來的騎兵:“之澤、之渙,速速出城去打探,問清楚是哪裏來的大軍。”
“高陽前大學士之孫孫之澤、孫之渙前來拜見貴軍,不知可與將軍一見。”孫之澤、孫之渙兩兄弟一到阿巴賴擊軍前,一見一麵黃金龍旗在寒風中吹得獵獵作響,前陣士兵是蒙古人,波斯人,哈薩克人,一時難以聽懂兩人說話,可能是兩人說的方言。
百戶手一招,一名士兵抄著南腔北調漢話稟報道:“百戶大人,營外有兩名中原人求見。”
賀國賢剛追殺杜度回來,杜度跑得盡比兔子還快,追出數十裏都沒見一個清軍騎兵的影子:“將軍,大軍孤軍深入,還是撤軍與總兵大人大軍會合,以防清軍突襲。”賀國賢在身邊千戶提醒下,也怕遇到清軍大軍調轉馬頭對付自己,自己人馬太少才一千騎,隻好還軍收兵退回高陽與大軍匯合。
“卑職見過總兵大人”百戶也不理孫之澤、孫之渙兩兄弟朝賀國賢躬身施禮道。賀國賢戰袍鮮血淋漓,臉上血肉遮麵,一到營門口見孫之澤、孫之渙弟在朝守門的士兵打聽問道:“他們是什麽人”
“卑職不知,大人。”百戶超著一口很不像漢話的漢話:“爾等是什麽人,前來有何事。”賀國賢一雙老鷹眼盯著孫家兩兄弟,加上身上鮮血淋漓,完全就像是吃人惡魔,孫家兩兄弟心裏直發毛。
孫之澤一副翩翩公子哥們摸樣,一副儒雅之氣,一聽這個將軍會說地地道道的漢話忙回道:“將軍,我們兄弟是大明前兵部尚書大學士之孫孫之澤、孫之渙,爺爺讓我們兄弟前來答謝將軍為高陽解圍”
孫家兄弟心慌如亂麻,被帶到阿巴賴擊麵前,一看這支大軍主將盡是韃子,軍中還有一大批夷族將領,還有幾個盡是藍眼睛的波斯人:“高陽孫之澤、孫之渙見過將軍,將軍隊高陽百姓再造之恩,請受我等一拜。”
“原來是朝廷大官子弟,本總兵軍務繁忙,可有要事。”阿巴賴擊已經接到太子天可汗軍令,揮軍濟南與太子天可汗會軍,朱太子正從朝鮮平壤渡海從登州殺來。孫之澤、孫之渙兩兄弟趕回城,在城下大喊道:“祖父快開城門,迎接太子天可汗帳下大。
孫承宗一聽是太子帳下大軍,親自下成忙叫人打開城門摔家人出城相迎:“孫大學士親自出城相迎,這般大禮,阿巴賴擊受之不起,如今清軍敗走,本總兵軍務繁忙,若清軍再至,何人來救”
賀國賢是知道前內閣大學士孫承宗的鼎鼎大名,見孫承宗一家大難不死,對天軍救援感激不盡:“孫閣老,如今中原戰火不斷,流賊四起,清軍攻城略地,燒殺搶掠,孫閣老一家遷往太子天可汗治下方可太平無憂。”
孫承宗一時倒是愁上眉頭,如今戰亂不斷,朝廷冠軍武力禦敵,皇上又疑心太子,太子年少英勇善戰,統治西域、波斯,大食故地,早就是尾大不掉,如今聽說太子東渡重洋滅日本,下朝鮮與皇太極隔江分治,堪稱不世雄主。再看兒孫經曆戰火已是身心恐懼:“隻是家眷甚多,難以西遷啊。”
“本總兵馬上就要發兵前往濟南,留下五百騎兵護送孫閣老家眷,從山西經陝西到蘭州。”阿巴賴擊害怕西去路上有流賊,不得不派五百騎護送孫家祖孫。
孫承宗見蒙古將軍很是想得周到,經山西到陝西,一路上也算安全:“多謝將軍費心,他日必有重謝,祝將軍殺光清軍光複河山。”
清軍在高陽城下同孫家祖孫惡戰,阿巴賴擊領著三萬騎經衛輝府,彰德府,順德府朝高陽急馳而來,前鋒賀國賢已趕到高陽城外十五裏外,見清軍正在加緊攻打高陽城,賀國英已不管手下兵力單薄,隻有兩千騎,大呼一聲道:“全軍聽令,隨本總兵殺光清軍,衝啊。”
清軍在主帥嶽托親自指揮下對高陽城發動全麵進攻:“放箭,拿下高陽。”嶽托見漢人降軍久攻不下高陽,親自督戰八旗勇士從中午戰到下午,孫家祖孫盡將清軍阻在城外不得上城一步,天軍鐵騎從後殺來蹄聲隆隆驚天動地。
“將軍,是南朝騎兵,想不到南蠻子盡有不怕死的大將。”杜度自從入關以來,連戰連勝,明軍皆本是一觸即潰,不戰而逃,有堅守不出者,清軍驅投降明軍連克數十城,卻見明軍騎兵殺奔而來,一看人馬不多,隻有數千騎:“杜度願領兩千八旗勇士殺光南朝騎兵”
嶽托見貝子杜度請命,杜度作戰勇猛,深受當年天命汗誇讚:“好,就撥你兩千騎滅掉南朝騎兵。”
“兒郎們,隨某家殺光南朝騎兵。”杜度在馬上點起兩千騎朝著明軍先鋒騎兵殺奔而來:“放箭”
“兄弟們,隨本總兵殺光清軍,衝啊。”賀國賢摔著兩千騎直衝清軍騎兵,兩軍交手不到兩個回合,賀國賢同杜度大刀相接:“格老子的,清狗好生厲害。”賀國賢暗罵對麵的杜度武藝不在自己之下。
杜度也吃驚不小,這滿臉絡腮胡一副蠻像的小南蠻子武藝不凡,盡敢跟自己單打,在南朝軍中遇到對手,杜度自然要問清明將何許人:“南蠻子報上姓名,你爺爺杜度貝子也好識得。”
“格老子的,哪那麽多廢話,就你那漢話,非驢非馬,那你可算是騾子了,你老子,大明太子天可汗帳下蘭州軍府副總兵賀國賢大將軍是也。”賀國賢一席話罵得杜度惱羞成怒,大刀猛砍向賀國賢:“南蠻子好生無禮。”
“報,啟稟總兵大人,先鋒大軍賀總兵與清軍大戰。”賀國賢派回來報信的騎兵翻身下馬朝阿巴賴擊匯報高陽的遭遇戰:“清軍正加緊攻打高陽,高陽城旦夕將破,賀總兵請總兵大人急援高陽。”
“全軍聽令全速趕到高陽”阿巴賴擊指揮大軍加速前進,朝身邊的剛回來報信的偵騎問道:“清軍有多少人馬?”賀國賢打仗是作戰勇敢,就是愛蠻幹,打起仗來那可是所向披靡,就連號令也置之度外,也常受處罰,要不然怎會才升到副總兵。
清軍大將貝子杜度兩千騎八旗勇士正同賀國賢兩千騎兵激戰在一起:“大將軍,南朝大軍又來了。”
嶽托聽著地麵傳來沉重的鐵蹄聲,看樣子有數萬騎兵,不知是南朝那裏來援的騎兵:“傳本將軍軍令,漢軍繼續攻城,八旗兵結陣殺光明軍騎兵,嶽托見杜度兩千騎同明軍騎兵殺得難分勝負:“讓杜度收兵”
‘嗚嗚嗚嗚嗚’清軍手柄的嚎叫聲響起,杜度策馬朝大軍回撤:“大將軍,明將好生厲害,是不是南朝皇帝調關寧鐵騎進關了。”
阿巴賴擊領著三萬騎兵殺到高陽城外:“爺爺快看,是關寧鐵騎。”孫承宗在城上也被城下這支不速騎兵給搞暈了,起初還以為是救兵,那知這支騎兵卻隻有數千人馬。現在又有大批不知是那來的騎兵朝清軍殺奔而來,看軍服大明關寧軍可沒這樣的軍隊,都說滿人不過萬,過萬不可敵,城下的數萬騎兵確實來勢洶洶,與清軍騎兵相比,恐清軍也不及。
“火槍營出陣,炮營準備,進攻。”天軍數萬將士在主將阿巴賴擊一聲令下,快速裝彈發射:“轟轟轟轟,砰砰砰砰砰”天軍呼嘯而至的槍林彈雨讓嶽托大驚失色,嶽托不用想都知道這是大明太子豬吃狼手下兵馬:“快,全軍撤退,快撤。”
嶽托帶著大軍撤退,朝杜度下令道:“杜度留下斷後”
“放箭”杜度領著數千騎邊撤邊放箭,朝身邊的八旗勇士大喝道:“大清的勇士們,殺光南朝蠻子,衝啊。”杜度貝子揮著大刀高呼,身後數千騎兵紛紛響應,清軍扭轉馬頭朝明軍殺奔回來:“放箭”
兩軍箭雨直下,雙方騎兵衝在前的紛紛人仰馬翻:“停止進攻,列陣,火槍兵射擊,騎兵兩翼包抄。”阿巴賴擊見衝鋒在前的騎兵被清軍的回馬槍殺來轉眼間雙方各有損失,這樣的騎兵對陣廝殺是阿巴賴擊不願看到的。
杜度見天軍停止前進,兩翼騎兵包抄自己大軍:“快撤”“駕駕”清軍調轉馬頭打馬狂奔,天軍在後窮追猛趕:“放箭”雙方一前一後展示著射計“嗚嗚嗚嗚嗚”天軍收兵號聲響起。
孫承宗在城上看得目登口呆,要不是自己親眼所見城下這支騎兵如此凶悍,連天下無敵的滿洲騎兵也不能與其爭鋒,清軍可是被嚇得落荒而逃。孫承宗也不敢打開城門,不知是哪裏來的騎兵:“之澤、之渙,速速出城去打探,問清楚是哪裏來的大軍。”
“高陽前大學士之孫孫之澤、孫之渙前來拜見貴軍,不知可與將軍一見。”孫之澤、孫之渙兩兄弟一到阿巴賴擊軍前,一見一麵黃金龍旗在寒風中吹得獵獵作響,前陣士兵是蒙古人,波斯人,哈薩克人,一時難以聽懂兩人說話,可能是兩人說的方言。
百戶手一招,一名士兵抄著南腔北調漢話稟報道:“百戶大人,營外有兩名中原人求見。”
賀國賢剛追殺杜度回來,杜度跑得盡比兔子還快,追出數十裏都沒見一個清軍騎兵的影子:“將軍,大軍孤軍深入,還是撤軍與總兵大人大軍會合,以防清軍突襲。”賀國賢在身邊千戶提醒下,也怕遇到清軍大軍調轉馬頭對付自己,自己人馬太少才一千騎,隻好還軍收兵退回高陽與大軍匯合。
“卑職見過總兵大人”百戶也不理孫之澤、孫之渙兩兄弟朝賀國賢躬身施禮道。賀國賢戰袍鮮血淋漓,臉上血肉遮麵,一到營門口見孫之澤、孫之渙弟在朝守門的士兵打聽問道:“他們是什麽人”
“卑職不知,大人。”百戶超著一口很不像漢話的漢話:“爾等是什麽人,前來有何事。”賀國賢一雙老鷹眼盯著孫家兩兄弟,加上身上鮮血淋漓,完全就像是吃人惡魔,孫家兩兄弟心裏直發毛。
孫之澤一副翩翩公子哥們摸樣,一副儒雅之氣,一聽這個將軍會說地地道道的漢話忙回道:“將軍,我們兄弟是大明前兵部尚書大學士之孫孫之澤、孫之渙,爺爺讓我們兄弟前來答謝將軍為高陽解圍”
孫家兄弟心慌如亂麻,被帶到阿巴賴擊麵前,一看這支大軍主將盡是韃子,軍中還有一大批夷族將領,還有幾個盡是藍眼睛的波斯人:“高陽孫之澤、孫之渙見過將軍,將軍隊高陽百姓再造之恩,請受我等一拜。”
“原來是朝廷大官子弟,本總兵軍務繁忙,可有要事。”阿巴賴擊已經接到太子天可汗軍令,揮軍濟南與太子天可汗會軍,朱太子正從朝鮮平壤渡海從登州殺來。孫之澤、孫之渙兩兄弟趕回城,在城下大喊道:“祖父快開城門,迎接太子天可汗帳下大。
孫承宗一聽是太子帳下大軍,親自下成忙叫人打開城門摔家人出城相迎:“孫大學士親自出城相迎,這般大禮,阿巴賴擊受之不起,如今清軍敗走,本總兵軍務繁忙,若清軍再至,何人來救”
賀國賢是知道前內閣大學士孫承宗的鼎鼎大名,見孫承宗一家大難不死,對天軍救援感激不盡:“孫閣老,如今中原戰火不斷,流賊四起,清軍攻城略地,燒殺搶掠,孫閣老一家遷往太子天可汗治下方可太平無憂。”
孫承宗一時倒是愁上眉頭,如今戰亂不斷,朝廷冠軍武力禦敵,皇上又疑心太子,太子年少英勇善戰,統治西域、波斯,大食故地,早就是尾大不掉,如今聽說太子東渡重洋滅日本,下朝鮮與皇太極隔江分治,堪稱不世雄主。再看兒孫經曆戰火已是身心恐懼:“隻是家眷甚多,難以西遷啊。”
“本總兵馬上就要發兵前往濟南,留下五百騎兵護送孫閣老家眷,從山西經陝西到蘭州。”阿巴賴擊害怕西去路上有流賊,不得不派五百騎護送孫家祖孫。
孫承宗見蒙古將軍很是想得周到,經山西到陝西,一路上也算安全:“多謝將軍費心,他日必有重謝,祝將軍殺光清軍光複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