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轟轟”明清雙方炮聲隆隆“放箭”一陣炮轟過後清軍密如蝗蟲般的利箭朝天軍射來“舉盾掩護,火槍射擊。”明軍舉槍還射,清軍天軍各自倒下一大片,兩翼天軍騎兵同清軍騎兵幾個來回衝鋒糾纏在一起。


    天軍中有一大半盡是各族騎兵,草原上的騎兵比滿洲八旗兵更善射,千戶祖二瘋子祖大弼對上阿巴泰兩人都是東北大漢,在馬上的功夫不相上下,兩人來回戰了不下數十回不分勝負,阿巴泰殺得血性大發大刀揮得風聲四起:“吃某家一刀”


    祖大弼大馬士革彎刀相接:“看你祖爺爺寶刀”‘哐當’金花閃爍,兩人手臂發麻,好大的臂力,兩人各自看著對方:“今天某家定要跟你這南蠻子一決勝負”兩人又大戰起來。


    阿巴賴擊可沒祖大弼好運碩讬、阿達禮、多譯三人將阿巴賴擊逼得無還手之力:“好一個南蠻子,若是歸順大清,必會受皇上重用。”天軍衝上來的警衛兵不斷被多譯、阿達禮砍翻在地,戰場上兩翼騎兵殺得混成一團。


    “螳臂當車,清國遲早會被太子天可汗滅掉。”阿巴賴擊聽著清將非驢非馬的漢話,太子天可汗中軍殺敗皇太極,禦林軍隊長葛爾丹殺奔而來,葛爾丹大汗彎刀橫劈向多鐸,多鐸忙迎戰葛爾丹:“清將修要猖狂,吃葛爾丹一刀。”


    中軍槍林彈雨將衝上來的清軍騎兵殺得血流成河,不斷殺退又不斷衝上來,天軍大炮一陣狂轟,皇太極的中軍紅衣大炮根本就打不到天軍中軍大陣,八旗兵被打死數千騎,清軍陣型出現混亂:戰機稍縱即逝,天軍鐵騎趁清軍混亂衝殺過來:“騎兵進攻,活捉皇太極。”


    “殺光敵軍,活捉豬吃狼。”皇太極慌忙組織抵擋,天軍騎兵在清軍騎兵陣中橫衝直撞,皇太極太有軍事才能,不到一會就將混亂不堪的幾萬騎重新組織起來,天軍並沒有後退,騎兵紛紛端起火槍朝不遠的清軍射擊,皇太極白忙一場,剛列隊的騎兵在明軍砍西瓜般殺下去早已是驚慌大亂。


    多鐸一見明軍中又來一員牛高馬大的小將,身穿一襲同錦衣衛相似的禦林軍戰袍,大刀朝葛爾丹橫劈而來:“又來一個小南蠻子,吃某家一刀。”葛爾丹的加入讓阿巴賴擊大感輕鬆許多,葛爾丹大刀使命地朝多鐸的腦門劈去,多鐸雙手握刀相接,一陣火花閃過,多鐸一陣虎口發麻,那知葛爾丹力氣如此大。


    葛爾丹不待多鐸鬆口氣,又是一刀朝多譯砍來:“清將敢戰否”多多鐸使勁舉刀相接,那知大刀盡被葛爾丹一刀給砍入刀中,兩人大刀斷成兩半,葛爾丹舉著半把刀劈向多鐸,多鐸被葛爾丹兩刀嚇得打馬而逃,葛爾丹揮著半把刀來幫阿巴賴擊,阿達禮來會葛爾丹,葛爾丹一馬衝殺過來身子斜過半把刀砍入阿達禮戰馬腹部,阿達力衝出老遠一頭栽倒在地,碩讬見勢不妙打馬朝後而逃,主將一逃清軍也跟在後麵跑


    “皇上,大明太子豬吃狼大軍來勢凶猛,撤吧。”身邊的一陣槍林彈雨清軍倒下數千騎,天軍分批朝清軍狂射,皇太極看著不斷倒下的八旗子弟兵,舉目四望,兵敗如山倒,無助地下令後撤:“傳朕旨意,撤軍。”


    ‘嗚嗚嗚’清軍收兵號角聲想起,清軍紛紛掉頭打馬逃走。


    皇太極中軍已被朱太子打得潰不成軍,兩軍一潰逃,右翼阿巴泰一軍獨木難支,天軍三軍盡攻阿巴泰大軍,清軍盡被砍翻,阿巴泰早已是被天軍打的招架不住:“阿瑪,博洛、嶽樂來也,休得傷我阿瑪。”上陣父子兵,阿巴泰一看是兩個兒子來助戰,嚇得脫入皇太極數萬敗軍中,長興店一役清軍戰死兩萬騎,舉國皆驚,皇太極引八萬敗軍從牆子嶺出關。


    “皇上,太子天可汗大軍擊敗清軍,皇太極已經敗逃出關。”崇禎帝聞得清軍被殺敗龍顏大悅,決定率群臣出城相迎太子,太子真是國之柱石:“傳朕旨意,朕要親自出城犒賞三軍。”


    楊嗣昌一眾主和派同曹化淳一眾宦官很是害怕太子大軍進城,太子是主戰派,更是與曹化淳等宦官結過怨,進京勢必水火不容,太子訓斥劉宇亮更讓楊嗣昌認為太子飛揚跋扈,完全不把朝廷放在眼裏,楊嗣昌這個兵部尚書比前幾位好不到那去,地方各總兵聽調不聽宣,就拿這次勤王來說,二十幾萬明軍各自觀望不前,懼怕遇到清軍。地方總理熊文燦根本就調不動左良玉一幫悍將:“啟稟皇上,南京中都鳳陽府已被流賊攻破,流賊正合兵朝南京留都進軍,請皇上下旨讓太子帶兵南下平賊。”


    曹化淳見楊嗣昌很是懼怕太子進京,下跪行禮趁機進言道:“萬歲,奴才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講。”崇禎帝見東廠提督曹化淳欲言又止,曹化淳跟太子是有不和,崇禎帝早有耳聞:“大膽,死奴才,還不快快與朕道來。”


    “回萬歲,太子自西京巴格達稱天可汗以來,手上精銳雄兵越百萬,西京將領盡是悍將,不服王化,隻知太子,不知有皇上,太子今又統率大軍進京勤王,奴才害怕有胡將有不臣之心,陳橋之事可鑒也。”曹化淳也不敢在崇禎帝麵前胡亂搬弄太子事非,隻好旁敲側擊。


    楊嗣昌一聽曹化淳在糾太子的尾巴,太子怎麽就得罪了這個太監中的大公公。京師城外寒風刺骨,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朱太子正在京師城外等著父皇旨意率軍進京避寒,卻見德勝門打開,出來的卻是一宦官,要死不活走來,朱太子本就不喜閹人,身邊的大軍一看來人走路像個娘們樣,手上還拿著手絹:“哈哈哈哈,這是男人嘛。”


    “放肆,天子聖旨在此,爾等竟敢大聲喧嘩,目中還有沒有天子,來人,給咱家拿下。”曹化淳一聽太子大軍都在嘲笑自己:“皇上有旨,太子殿下接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日:太子即刻統軍南下南京平定流賊,欽此。”


    朱太子統帥大軍立於雪地中見是冤家,曹化淳話音剛落,身邊的東廠番子立即去軍中拿人:“放肆,有本太子在,看誰敢亂來。”太子天可汗一番怒吼,盛氣淩人,東廠番子自得退回來。


    曹化淳看著太子怒不可揭,太子還是太嫩了點,跟咱家鬥:“太子殿下好大的威風啊,咱家是皇上親派,對咱家不敬就是對皇上不敬,還等著幹嘛,給咱家拿下。”曹化淳今日就是要將太子的兵將拿下,倒要看看太子敢在天子腳下為難皇上親派宣旨的欽差。


    朱太子沒想到這曹化淳真是太牛了,一個太監就敢跟本太子這般作對,這背後肯定有預謀,朱太子沉著冷靜應對曹化淳,想用激將法整本太子:“慢著,曹公公說本太子軍士不敬天子,這是從何說起。”


    “咱家是奉皇上旨意前來宣旨,太子手下軍士竟敢取笑咱家,取笑咱家,就是對皇上大不敬。”曹化淳說著朝皇宮方向拱手朝拜,如今倒要看看太子殿下如何應對,皇上派自己來,不就是有試探太子之意,這正好讓曹化淳抓到整朱太子的大好時機。


    狐假虎威,狗仗人勢,朱太子如今跟冤家撞上,看樣子父皇也有試探自己的心思,上次將溫體仁給整了,那也是給朝廷一個下馬威,本太子連當朝首輔都給整下去了,害怕你一個死太監不成:“曹化淳,你可知罪,本太子手下將士笑迎父皇聖旨,何罪之有,你不思為國,反倒助清賊禍害為大明血戰沙場的忠臣將士,來人,給本太子將這奸細拿下麵聖。”


    “末將得令”尤世威當年在三秦那也是一員悍將,完全是無法無天,殺賊多如牛毛,要不是太子天可汗在,早就想衝上去將這閹人大卸八塊,聽得太子天可汗下令,第一個跑去將抓曹正淳


    “太子造反,抗旨不尊,給咱家拿下。”曹化淳拿著聖旨,鬧到現在,東廠番子跟朱太子手下大軍拔刀相向,曹化淳決定一不做二不休,看太子早就有不臣之心,要鬧就將事態擴大:“太子造反,給本提督速調京營人馬出城。”


    洪承疇在清兵敗退後還駐守德勝門,一見城下皇上麵前的大紅人曹公公怎麽就跟太子殿下拔刀相向,看樣子是要大幹一場,城內大批京營人馬正朝德勝門衝來,曹化淳的心腹太監高呼著:“太子造反,京營人馬出兵剿滅叛軍。”


    朱太子手下將領一看京營人馬呼啦啦殺出城來,賀國賢、尤世威,大策零,阿巴賴擊見勢不妙,宋獻策第一次來京師,本想會見到當今皇帝,如今卻鬧成兵戎相見:“太子天可汗,看樣子朝廷是想將太子天可汗逼上梁山啊,大軍的糧草都在德州,京師附近朝廷大軍雲集。”


    宋獻策給出的最壞打算就是崇禎帝想除掉太子天可汗,朱太子見形勢不對:“軍師所言甚是,眼下該如何。”朱太子還沒有做好最壞打算,跟朝廷決裂,一騎飛奔而至翻身下馬:“報,啟稟太子殿下,兵部侍郎劉宇亮二十萬大軍正朝豐台趕來。”


    “皇上,大事不好,太子密謀造反,攻打德勝門,曹公公已經摔京營人馬控製德勝門,與太子叛軍對陣德勝門。”曹化淳派回皇宮的太監正向崇禎帝密報太子造反,大軍直逼京城。


    崇禎帝一聽太子突然造反,率軍攻德勝門,朝中百官都大吃一驚,太子不是進京勤王嗎?皇太極大軍不都是被趕走了嗎?:“逆子,心機如此之深,看來,在朝鮮就與皇太極密謀已久。”


    崇禎帝已經推測出太子早就已經是密謀已久,皇太極入關,太子以勤王之名,率軍直逼京師:“太子已經等不及了,他這是要逼宮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之縱橫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烺並收藏帝國之縱橫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