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兵官陳洪範李國奇潰敗至沈丘,保定總兵虎大威也敗到沈丘,楊文嶽帶著大軍同殺出重圍的傅宗龍合並一處駐守燒火店築壁壘為陣:“流賊步兵殺來了”農民軍步兵朝著兩總督大營衝殺而來,官軍置紅衣大炮於軍前:“開炮”


    “轟轟轟”炮火聲四起,打得農民軍死傷數百人,天色漸黑,農民軍敗退而去,兩總督分營而住,夜半保定兵潰走,楊文嶽被副將挾持朝項城逃去:“總督大人,保定兵嘩變了,總督楊文嶽被挾持逃到項城。(.無彈窗廣告)”


    “都是貪生怕死之輩,本官豈是貪生怕死。”傅宗龍見自己要獨擋整個大局,手下兵馬本就不多李國奇陳洪範手下兵馬又剛剛潰敗,自己傳令李國奇陳洪範兵馬未至,自己大軍又防守著保定兵駐守的陣地:“本官歲老,今日陷賊困中,與眾將士決一死戰,絕不與貪生怕死之輩而逃。”


    傅宗龍帶著手下同李自成農民軍在燒火店搞起了陣地戰,雙方修築壁壘對恃:“李本實,馬上帶人築壁壘堅守。”


    “末將得令”裨校李本實接到總督的命令後帶著手下在保定兵修築的壁壘再加高。


    李自成親率著大軍朝這燒火店殺奔而來,見官軍在修築壁壘,李自成騎在馬上朝身後的劉宗敏下令道:“劉宗敏,攻破官軍大陣,活捉三邊總督傅宗龍。”李過高一功等眾將四麵合圍火燒店:“殺啊,活捉傅宗龍。”


    官軍糧盡彈絕,就連軍馬都殺來充饑,大軍軍馬吃完殺敵人屍體充饑:“總督大人,流賊勢大,大軍快抵擋不住了,快突圍吧。”傅宗龍見大勢已去,手下兵馬又傳檄不至:“今夜突圍”


    農民軍圍著傅宗龍大軍,也不急於攻打官軍,夜半,官軍拚死突圍而去,農民軍遭到官軍誓死一擊,傅宗龍突圍得脫:“快追,別讓官軍逃了,活捉傅宗龍。”傅宗龍身邊的秦兵逐漸散去,越來越少,還麵臨農民軍窮追不舍。(.好看的小說)


    “總督大人,還有十裏就是項城。”看著項城遙遙在望,傅宗龍大喜過望,隻要進得項城,自己就能得脫,四周都有官軍,皇上也會派大軍來援,官軍戰馬都吃光了,就連總督傅宗龍也是徒步行軍:“闖王有令,活捉傅宗龍,殺啊。”


    農民軍在後呼嘯而至,將不到十幾人的傅宗龍團團圍住,李來亨看著秦督傅宗龍一副狼狽不堪的模樣,李來亨對官軍可是恨之入骨,自己的一家就是被官軍殺死:“來啊,給小爺活捉秦督,其他都殺掉。”


    傅宗龍被農民軍抓住,李來亨看著不遠處的項城靈機一動決定前去詐城,項城下數千官軍狼狽逃來朝著城上的官軍高呼道:“陝西三邊總督在此,我們都是官軍被流賊殺敗,快打開城門迎接陝西三邊總督大人。”


    城上的守軍是保定兵馬,嘩變後逃到項城一見城下正是秦督傅宗龍,正要開門,卻聽城下的秦督傅宗龍嘶聲高呼:“本官正是陝西三邊總督,不幸被流賊所擒,身邊盡皆賊首,萬莫開城。”


    官軍聽聞大駭,刀弓齊備:“放箭,別讓流賊靠近。”李來亨見好事被秦督攪黃了正拿著秦督傅宗龍出氣,一口唾沫吐在傅宗龍臉上:“格老子的,你個老不死的敢壞你小爺的好事。”


    “吾乃朝廷大臣,要殺就殺,悉聽尊便,豈能幫著你們這幫流賊攻城,難道是想求活嗎?”傅宗龍朝著李來亨厲聲指責,這下可惹惱了李來亨,李來亨抽刀朝傅宗龍劈來,直砍頭部,還不解恨又砍其耳鼻:“格老子的,小爺難道還殺你不得,去死吧。”


    當初傅宗龍入陝議抽兵括餉,關中兵糧已盡,無以應。總督傅宗龍同巡撫汪喬年握手而別。傅宗龍戰死項城的消息傳回陝西,巡撫衙門內汪喬年流涕歎道:“傅總督戰死,再也無人能討賊了。”汪喬年在與西邊激戰西安城下,擊傷天妃,雖失守西安,天軍退去後,崇禎帝又讓其繼續巡撫陝西,繼而又派傅宗龍總督三邊。


    巡撫衙門中的衙役在衙門前見是宣旨的太監忙跑到後衙稟報:“巡撫大人,聖旨到了。”


    汪喬年一聽聖旨來了,忙命人備香案恭迎聖旨:“快,隨本撫迎接聖旨,快備香案。”


    卻見一大太監身後跟著四名小太監,錦衣衛扈從左右:“聖旨到:陝西巡撫傅宗龍接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擢陝西巡撫汪喬年為兵部右侍郎,總督三邊軍務,欽此。”汪喬年帶著巡撫衙門一眾手下匍匐在地跪迎聖旨:“臣陝西巡撫汪喬年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聖旨到,三邊總督汪喬年接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著三邊總督汪喬年即刻帶秦兵出關殺賊,欽此。”崇禎皇帝的聖旨接踵而至,汪總督沒有感到受寵若驚,反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隻得感慨道:“秦兵征戰疲憊,軍餉不足,方能製三邊之敵,秦兵盡出,猶如羊入虎口,縱是如此也不得不出,也收中原民心。”


    汪喬年也是決定按照崇禎皇帝的聖旨辦,三邊靠著西邊,若西邊真要來攻,秦兵能守得住嗎?:“來人啊,傳本總督軍令,馬上調集三邊所有兵馬出關擊賊。”汪喬年收三邊散亡亂軍,調動邊鎮士卒,得馬步軍三萬人。


    數萬秦兵在三邊新任總督汪喬年統帥下,總兵陳洪範、鄭嘉棟、牛成虎出潼關擊賊。李自成擊敗官軍,擊殺秦督傅宗龍,複圍開封,左良玉在後麵趁機攻打被李自成攻破的臨潁,悍將左良玉攻破臨潁屠殺農民軍,盡獲李自成搶的金銀珠寶錢糧:“總兵大人神機妙算,想不到李自成搶的這麽多金銀錢糧,俺們發了。”


    左良玉自當上平賊將軍後更加囂張,就連手拿尚方寶劍的楊閣部的軍令也置之不理,手握重兵,朝廷大佬們都不敢把自己怎麽樣,這次就是衝著李自成的錢糧而來早就眼紅了:“要不然本總兵怎麽會來攻打臨潁,闖賊人馬眾多稍有不慎就就會全軍覆沒。”


    “總兵大人,闖賊殺來了。”左良玉搶了李自成的錢糧,李自成豈肯善罷甘休,帶著大軍來攻打左良玉,左良玉一聽是老冤家帶著大軍回來了:“傳本總兵軍令,快撤到郾城


    。”


    官軍剛撤到郾城拓跋鴻基[李自成]帶著數十萬農民軍追殺而來,將左良玉團團圍在郾城:“總督大人,平賊將軍被困郾城。”


    秦軍探馬飛馬來報左良玉剛去搶闖賊被闖賊困在郾城了,他左良玉真不是什麽好鳥,表麵上還是官軍,實際跟流賊有何區別,汪喬年與身邊眾將商議道:“左良玉被困郾城,危在旦夕,流賊勢大,以數萬秦兵恐難取勝,襄城與郾城很近,本總督直取襄城,賊之老巢所在,闖賊必來救,平賊將軍解圍,與本總督大軍前後夾攻方可破敵。”


    陳洪範在河南聽說襄城一帶有十幾萬民軍以平頂山屯兵駐守,跟朝廷素無往來,朝廷招降數次不從,已不攻打附近府縣,闖賊也來拉攏過,都被拒絕還與闖賊數次交戰打敗闖賊:“總督大人妙計,末將聽聞襄城一帶有十餘萬民軍,與闖賊素有不和,闖賊與之交戰皆敗,若能為朝廷所用,將如虎添翼。”


    連闖賊都被打敗,還是十幾萬人馬,這是一支什麽軍隊,難怪沒有引起朝廷注意,地方上數次招降都不從,那就隻能勸來助陣也好:“來人,誰能說服這支大軍來助陣,本總督有重賞,賞黃金千兩。”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況是呈口舌之利,西安同知孫兆祿一襲大紅官袍在大軍中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卑職西安同知孫兆祿願前往說服民軍前來助陣。”汪喬年一看是西安同知,都是當初的同僚,這家夥就是嘴會說,拍馬屁一樣實屬馬屁精:“好,若能說服民兵來助陣,本總督當向聖上舉薦你為陝西巡撫。”


    “謝總督大人,卑職去也,總督大人靜候屬下佳音。”孫兆祿騎著兩名隨從遷來的馬一夾馬腹朝著民軍山寨奔去,卻見青山綠水。山頂上吟唱之聲不絕於耳,好一處世外挑源,剛到山腳下,卻見山中飛奔而住數十騎將自己隨從三人圍困其中:“來者何人,報上姓名。”


    看著對方大刀長槍對著自己,孫兆祿差點嚇得墜下馬來,還好不是流賊:“好漢有話好說,莫動刀槍,本官是來給你家大王送錢糧來的,還是讓本官前去見你家大王,莫壞了你家大王的好事。”


    “你先等著,俺們去通傳。”數十騎打量著一襲大紅官袍的朝廷官員,有數騎朝山上飛奔而去,約莫半個時辰從山上飛奔而來:“俺家大王有請,跟俺們來吧。”一上得山來,山上兵勇站立山道旁,手握明晃晃大刀,一個個都是精壯漢子。


    爬了一個時辰才到山頂,山頂開闊,盡是屋舍,男女老幼歡聲笑語一片,耕織如常,一見自己一身官袍紛紛駐足觀望:“鄉親父老們本官是來給你們家大王送錢糧的,絕對沒有惡意,真是一處世外挑源。”


    蠻牛一聽朝廷官員給自己送錢糧來了,這倒是新鮮啊,皇帝居然搞起親民政策來了:“把他帶進來”蠻牛躺在大位上,喝著酒一見大殿外走進來一紅袍官員,看樣子是個大官:“來者報上名來”


    孫兆祿斜視著大位上的紮虯大漢,完全就是張飛的複製品:“大王真乃神將也,請受本官一拜。”蠻牛這會有些搞不清楚下邊的朝廷官員這是唱的那出戲:“拜個屁,你給俺送來的錢糧呢?”


    “大王莫急,錢糧自是有,我一個文官也拿不起不是。”孫兆祿開始賣起關子了,這個土匪大王看來是沒有多少心機:“大王久居山寨,不聞山外已是兵馬紛爭,大王可就成了孤家寡人了。”


    “屁話,皇帝才是孤家寡人,俺手下有十數萬兄弟,別賣關子了,有話就說,有屁就放,放完走人。”蠻牛一聽這員當官的說話就是拐彎抹角,真他娘磨嘰:“是招降,還是派兵征剿。”


    孫兆祿一聽上麵的山大王這話看來不是一個莽夫:“大王這是說哪裏話,本官乃朝廷陝西巡撫,聽聞將軍神勇據守山寨,保得一方百姓平安,特此來拜會,今有大批錢糧等著大王去取,隻怕大王不敢去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之縱橫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烺並收藏帝國之縱橫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