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牛一聽對方用激將法,當官的就是心眼多,花花腸子更是讓人防不勝防:“屁話,在河南地界還沒有俺不敢辦的事,就拿拓跋鴻基來說,俺照樣打得他落花流水,俺說你們朝廷當官的就是心眼多。”


    “軍師來了,這個自稱是朝廷的什麽陝西巡撫,屁話多,說是給俺們送錢糧來了,怪磨嘰的。”蠻牛一看天可汗給自己留下來的十幾名指導員軍師一個個都看著朝廷官員:“俺說陝西巡撫,錢糧何在啊。”


    孫兆祿意見進來十幾名年輕的壯漢:“錢糧就在襄城”


    “襄城,那可是拓跋鴻基的老巢,陝西巡撫好狠毒的陰招,想讓咱們去打拓跋鴻基,為朝廷效力,然後將咱們民軍吃掉,比拓跋宏基還狠。”


    看來對方有善於謀劃的高人啊,自己剛一說出襄城就讓別人識破:“不,別誤解,我們秦兵隻有數萬,要說吞並也隻有大王吞並朝廷大軍才對,本官此番前來隻想讓大王出兵助朝廷打敗闖賊,襄城中的錢糧可悉數當做犒賞送給將軍,這是本撫跟總督商議過的,朝廷兵馬單薄,還望將軍助陣。”


    “大家都說說,打不打狗娘養的拓跋鴻基,都表個態,到嘴的肉不吃白不吃,拓跋鴻基數次攻俺山寨,正是報仇之日。”蠻牛想起拓跋宏基就來火,對自己手上的精兵早就垂涎已久,數次要自己下山合夥被自己拒絕,拓跋鴻基數次發兵攻山慘遭失敗。


    卻見一名一副書生模樣的年輕男子朝著蠻牛躬身施禮道:“大王,此番若是下山攻打拓跋鴻基,襄城將再無我們立足之地,隻有南下信陽在大別山依山建寨,方可保得百萬百姓家屬平安。”


    另一名一身銀白戰袍的將領回道:“南下不失為一好計策,拓跋鴻基對我民軍相逼甚苦,看來也隻好率眾南下另建山寨,位於湖廣南京河南交界的大別山可做山寨,當地已有山民結寨自保,大王南下可盡收之。”


    孫兆祿見對方算是答應自己出兵助戰,自己的巡撫位有汪總督保舉是跑不掉,聖上對汪總督現在那可是相當倚重,這幫民兵居然要南下,南方是左良玉在鎮守,千萬別被左良玉給吞了:“大王能為朝廷禦賊,堪稱國士無雙,請受本撫一拜。”


    “行了,行了,回去告訴朝廷總督將錢糧準備好,俺的大軍馬上就殺來助陣,要是你們敢毀約,俺手下的兄弟們可不依啊。”蠻牛最擔心的是朝天廷官員反悔,說話不算話,到時候自己可就要殺官造反啦。


    汪喬年將步兵和火器盡留在洛陽,率精騎萬餘人連夜兼程行軍。抵達郟縣,襄城人張永祺等迎喬年。萬餘秦兵進入襄城,汪總督安排陳洪範,鄭嘉棟、牛成虎軍三路駐守在襄城四十裏外,已達到誘敵往攻襄城,解郾城之圍,自己統率大軍駐守襄城外,卻見孫兆祿打馬而來翻身下馬跪拜道:“卑職參見總督大人,卑職許以錢糧,已搬來十幾萬民兵助戰。”


    但見不遠處黃塵四起十幾萬大軍身後更是人海一片,男女老幼皆有:“好,來人賞金千兩,本撫即刻舉薦你為陝西巡撫。”


    汪喬年也不食言命人抬來黃金置於軍前:“打開城門將百姓迎進城中安置。”


    蠻牛摔著大軍趕到襄城下,見三邊總督帥大軍駐守城外,正帶著手下大將前來相迎:“本官在此迎候將軍已久,將軍能為國擊賊,堪稱當世國士,若願為官將,本官當力薦之,將軍驍勇善戰,早聞其名,今日得見,相見恨晚,將軍請入城。”


    民軍將士見朝廷總督對大王這般禮賢下士,卻見一騎飛奔而至翻身下馬跪拜道:“啟稟總督大人,流賊大軍殺來了,三位將軍都帶著大軍撤走了。”李自成親率大軍來攻打襄城,四十裏外紮營的三總兵一看流賊勢大,還是闖賊親自領軍,早就嚇得帶著手下人馬朝郟縣撤軍而去。


    汪喬年氣得拔劍怒罵:“一群貪生怕死之輩,汪喬年就是戰死襄城也不撤軍。”明軍大將一個個遇賊跑得比兔子還快,這可是害苦了不少頂頭上司,傅宗龍如此,汪喬年亦是如此,這幫悍將聽調不聽宣,楊嗣昌就是被左良玉整死。


    蠻牛已看出不對勁了,官軍大將都跑了,這個三邊總督現在都成了光杆了:“俺說總督大人,你的手下都跑光了,這拓跋鴻基親自來攻俺也擋不住啊,弟兄們搬上錢糧,俺們撤。”


    麵前這幫民兵前來助戰,仗還沒打就要搬錢糧跑路,汪喬年那個氣啊,怒發衝冠拔劍擋在蠻牛身前怒氣衝天道:“你們都給本總督慢著,不打敗流賊,誰敢動襄城錢糧,隻要將軍進攻流賊,平賊將軍左良玉在後夾攻必敗流賊。”現在隻有用錢糧讓這幫民兵攻打流賊,希望左良玉能配合自己的前後夾攻。


    “平賊將軍,俺說總督大人你就別指望他了,要不然俺們怎麽死的都不知道,來人啊,將總督大人綁了帶走。”蠻牛將襄城的錢糧悉數帶走,更是綁架陝西三邊總督汪喬年南下,這票買賣做得劃算,本來自己是打算幫朝廷助戰,打狗娘養的拓跋鴻基,哪知朝廷大軍居然開溜了,那就不客氣了,咱可不會單幹這種蠢事。


    汪喬年真是追悔莫及,自己怎麽請這種比流賊還流賊的土匪助戰:“快放了本官,要不然朝廷大軍趕到,定殺爾等片甲不留。”


    “報,大王,拓跋鴻基大軍殺來了。”卻見後陣遠處黃塵四起,高一功帶著數萬騎兵追殺而來。


    蠻牛一看拓跋鴻基真不想放自己,連舅子都派出來了:“兄弟們,隨本大王殺他狗娘養的的拓跋鴻基個片甲不留。”蠻牛帶著五萬騎兵殺奔向衝殺而來的高一功大軍:“殺”茫茫大平原上兩支騎兵衝殺向對方:“放箭”


    高一功看著漫天箭雨鋪天蓋地襲來,衝在前的騎兵紛紛人仰馬翻,以前闖王發兵攻打這支民兵的山寨就吃了大虧,哪知讓自己遇上了,看對方騎術精湛可不是一兩天煉成的:“快撤,快。”


    “殺啊”蠻牛在後衝殺而來,殺得農民軍落荒而逃,蠻牛身邊的壯漢忙向殺得興起的大王勸解道:“大王,快下令停止追擊,還是回軍保護家屬盡快南下要緊,這次給了拓跋鴻基不小教訓,必不敢來攻打。”


    蠻牛看著落荒而逃的流賊大軍那個高興啊:“好,傳俺的命令,馬上收兵保護家屬南下。”蠻牛數十萬民兵經信陽到達河南湖廣南京交界的大別山山區,安營紮寨,遍邀各寨前來相聚共商結寨自保大計:“俺們拖家帶口從襄城被拓跋鴻基趕到南邊,在此安營紮寨,今日與各寨寨主共商結寨自保,各位寨主意下如何。”


    大別山各寨都是三省的富戶結寨自保,天下流賊橫行,當地富戶隻得結寨自保,以天堂寨最大:“將軍南下,給大別山各寨如虎添翼,流賊望而生畏,吾等願推舉將軍為主,聽將軍號令。”蠻牛數十萬手下民軍,又是精兵強將,大別山上的各寨哪敢托大,隻得共推蠻牛為首領。


    李自成進入襄城一見全城一空,自己數年搶奪的錢糧悉數全無,李自成氣得咬牙啟齒:“高一功回來了沒有,格老子的,這幫民兵膽子越來越大了,來人啊,給俺拿下他們的山寨。”


    “闖王,那幫民兵已經放棄山寨南下信陽,高一功將軍回來了。”高一功剛一進來,見闖王滿臉怒或衝天,自己戰敗已是事實,民軍的實力強大讓自己大吃一驚,幸好跑得快,要不然定會全軍覆沒:“闖王,那幫民兵的騎兵騎術了得,俺手下的精銳騎兵被他們打敗了,請闖王責罰。”


    李自成見妻弟戰敗,自己的數萬精銳騎兵都敗了,這支民兵的實力可想而之,還好已經主動南下,要不讓定會成為自己在中原的勁敵,其首領應該是個貪圖富貴之人,不思進取:“好了,民軍強悍,大軍不是吃過一回敗仗,朝廷三邊現在兵力空虛,都準備整軍攻入陝西,還是老家好啊。”


    “是啊,十幾年了,都不知道老家現在是何樣,汪喬年這個老匹夫挖了俺們的祖墳,這個仇一定要報。”汪喬年在帶兵出關前,那可是下了誓死如歸,派人將李自成祖宗墳墓都給挖了,以示不共戴天。


    李自成得知汪喬年將祖宗墳墓蕩平,曆代朝廷都是這麽幹的,斷了自己的龍脈:“哼,汪老匹夫,被俺抓到定將碎屍萬段。”卻見小將孩兒兵張鼐帶著十幾騎入得城來:“闖王,汪喬年老匹夫沒有抓到,官軍都逃到郟縣去了。”


    “傳俺軍令,攻打郟縣,務必全殲官軍,殺進潼關。”關中秦兵繼而連三遭到慘敗,光是三邊總督就戰死一人,一人失蹤,李自成已經揚言奪取關中,回老家過年了,襄城數十萬農民軍朝著盡在遲遲的郟縣殺奔而來,逃到郟縣的總兵官陳洪範,鄭嘉棟、牛成虎三帥一看流賊來攻,一個個嚇得落荒而逃,朝洛陽逃去,洛陽城遭到李自成殘破,已經不可拒守,三將帶著留在洛陽的步兵火器回潼關據守。


    京師,旭日東升,照耀著奉天殿,崇禎帝又一天的早朝開始了,群臣三呼已畢,兵部尚書陳新甲出列奏道:“臣兵部尚書陳新甲啟奏吾皇:兵部剛剛接道三邊總督奏報:三邊總督汪喬年已經出關擊賊,不日將有捷報傳來。”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大步跑進奉天殿奏報道:“啟稟皇上,三邊總督汪喬年在襄城被困,生死不明,總兵官左良玉見死不救,秦兵棄帥而逃。”大明的悍將在楊嗣昌上任以來是越發不可收拾,自楊嗣昌在在襄陽城大搞誓師大會,對手下各省總兵大將誘之以利,加上對左良玉的不滿導致襄王福王相繼遇害,罪魁禍首就是楊嗣昌,崇禎帝已經重新啟用政壇老將不倒翁周延儒,希望以周延儒的治國經驗幫助大明朝重整河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之縱橫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烺並收藏帝國之縱橫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