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居然被殺死了,再看蠻牛手中提著一顆血淋淋的人頭:“天可汗,俺將李自成的人頭帶來了。”蠻牛將血紅的大布打開,一顆蓬頭汙麵模糊不清的人頭出現在眼前,天可汗對於李自成還真不認識,難辨真假。


    繼而吳三桂帶著大批人馬飛奔而至,塵土張天,赫梅爾尼茨基在後趕來:“吳三桂,赫梅爾尼茨基參見天可汗,我們已將逆賊殺盡,聽聞天可汗已誅殺了賊手李自成。”吳三桂剛進入虎牢關得知天可汗已經率大軍突然渡河南下攻下洛陽城,西邊出現一支數萬騎兵大軍殺來,一看錦旗是蘭州督軍府督軍親自領兵,蘭州督軍盡是外族人讓吳三桂大感吃驚,再看對方對自己的態度就知道別人看不上自己。


    “誰認識李自成”天可汗朝著身後大軍喊道:“俺”卻見民軍中一名胖軍士跑出陣來,滿臉通紅:“俺以前見過闖賊,闖賊的模樣記得起。”天可汗指著地上的人頭:“來人將闖賊首級清洗幹淨辨認。”


    “是不是闖賊首級”天可汗見胖軍士拿不定忙問道,一臉通紅的士兵看著頭發散亂的李自成人頭,闖賊沒這麽胖啊,老家陝北跟甘肅一樣都是滿臉紅:“回天可汗,闖賊的沒這麽胖,俺們陝北人臉型不是像是這樣。”


    天可汗一聽是冒牌貨當下勃然大怒:“蠻牛,你膽敢欺騙本汗快把屍體給本汗抬來,其餘人給本汗收山,不抓住闖賊誓不罷休。”天軍一擁而上將整個嵩山翻了個底朝天,山上的野獸被收得上躥下跳。


    蠻牛親自扛著李自成的屍體下山來扔在地上:“天可汗,這就是拓跋鴻基的屍體,請天可汗查看,裏邊還有龍袍。”蠻牛扯開外麵的大衣,露出龍袍來,天可汗看著地上的屍體看著僵硬的手掌,的確實有老繭:“不錯正是闖賊,如今闖賊已伏誅,本汗終於得報大仇。”


    “啟稟天可汗,末將等已將嵩山收查數遍,沒有闖賊蹤跡。”吳三桂帶著手下大軍收山,士兵來報並沒有發現有闖賊的蹤跡,天可汗看著地上的屍體很是疑惑,李自成究竟死了沒有,不是說李自成出家了嗎:“可是整座山都收遍”


    “回天可汗,山中又一座很大的寺廟,神靈所在末將不敢收察。”赫梅爾尼茨基帶兵道少室山見山中龐大的古刹,盡是些手持長棍的光頭大和尚,手下將士說這是少林寺僧兵,厲害著呢,千萬不要招惹,吳三桂也帶著兵馬收察到少林寺遭到少林寺僧兵阻攔:“啟稟天可汗,少林寺僧兵把守嚴密,闖賊不可能竄進寺中。”


    “傳本汗旨意給少林寺,本汗駕臨少林,少林寺所有人下山迎接。”天可汗決定對少林寺展開大收察,寧可錯殺千人,不可使一人落網,當初老爹就是沒能一網打盡,讓李自成死灰複燃,春風吹又生。


    少林寺僧齊聚山門外恭候天可汗駕臨,天可汗帶著十餘萬大軍登上嵩山,看著一片頭頂發光的少林僧兵在前身披袈裟的大和尚在中間,眾僧一看天可汗大步流星爬上山來上前參禮:“少林眾僧參見天可汗”


    天可汗一看這幫大和尚到還是蠻積極嘛,此時的大雄寶殿內人影晃動,三司人馬在寺中翻了個底朝天並無發現:“本汗絞殺闖賊,闖賊逃至嵩山,本汗擔心闖賊犯少林,此番帶兵前來一為剿賊,這其次嗎沾沾人間寶地嵩山少林仙氣,寺中僧侶可都在此。”


    少林大和尚道宗大師一聽天可汗這話心中懸著的石頭終於落了下來,主持方丈正在清修,寺中有自己等人主持,如今天下大亂,皇帝都殉國了,聽說山下還在打仗:“回天可汗,除主持方丈閉門清修,其餘眾僧都在此,天可汗駕臨蔽寺,少林寺蓬蓽生輝,天可汗裏麵請。”


    “大師寺中這幾日可有生人出入,或者新收弟子。”天可汗望著一眾少林弟子大概數千人,自己已經安派手下辨認這幫和尚:“都把頭抬起來讓本汗瞧瞧”並沒有查出李自成卻見一大幫身手敏捷的黑衣人在叢林中一閃而去,羅汝才跑上山來:“啟稟天可汗,沒有查到,我們的人被一個老和尚打傷了。”


    天可汗一聽特務司的人被寺中的和尚打傷了,“嗯,可是遇見一個大和尚。”“正是”羅汝才手下有一人身受重傷差點就交代了,一雙不懷好意的眼神看和這幫大和尚怒火四起,天可汗看出了羅汝才對少林寺僧的怒火,這家夥幹得時間久了手下人被打傷,就要血債血償:“退下吧”


    嵩山山道上一起飛奔而至朝著山道趕上來:“啟稟天可汗,獻賊兵犯湖廣,已攻下襄陽府。”張獻忠自出川以來,攻下荊州府,連陷湖廣襄陽府、承天府,正出兵北上攻打南陽府,問鼎中原。


    天可汗在少林寺沒有收到李自成的蹤影,已經可以斷定被斬殺的就是李自成:“傳令大軍,出兵南陽,活捉獻賊。”天可汗轉身走下嵩山帶著數十萬大軍殺奔向南陽府,攻下湖廣,張獻忠一死天下再無反賊。


    南陽府已經是一座空城,大順軍在洛陽被天可汗大軍打得四散而逃,李哥帶著大軍南奔湖廣,散落在各地的大順軍紛紛投降天軍,天可汗已經將整個北方統一,南下襄陽進軍湖廣剿滅不服的流賊,張獻忠更是首當其衝,左良玉也是桀驁不馴,湖廣巡撫何騰蛟奈何他不得。


    南京


    冬去春來,南國萬物複蘇,一片春意盎然,然而江南卻出現一片惶恐中,崇禎皇帝駕崩的噩耗傳來,對大江南北的明朝諸臣來說,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留都南京的六部官員已經開始在討論擁立新君,兵部尚書史可法看著鬧哄哄的文武百官各說己見:“諸位大人,皇上殉國,國之不幸,然,國不可一日無君,諸位可有尋到諸位皇子下落。”


    鳳陽總督馬士英一身大紅官袍高瘦的身軀,一張長馬臉一臉事不關己工聽著南京六部官員議論紛紛,自己是被上司史可法請來的:“諸位大人,在這麽吵下去,吵不出啥結果,倒不如選一位親王監國,待尋到皇子,再立皇子為帝如何。”


    “如此到不是唯一妙計,可南京沒有親王監國啊。”大明朝南京江南浙江福建都沒有封王,這道是個難題,光宗隻有兩個兒子長大都做了皇帝,血統親近,福王,桂王,惠王成為不二人選,老福王已經被李自成在洛陽殺了,新福王是老福王朱常洵次子朱由渠,襲封後,流落在江淮大地,想沒頭蒼蠅到處亂跑,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潞王賢能,可監國。”東林黨一眾大佬早就已經商議先推潞王監國,福王雖是近親,但東林黨人與福藩可謂是世代仇敵,上要追溯到萬曆時期的國本之爭,南京的群臣正在開始投票選監國皇帝風風火火進行時。


    東林黨是江南第一大黨,江南是其大本營,熱門人選有福王朱由渠,潞王朱常淓、桂王、惠王都是熱門人選,史可法現在已經差不多是東林黨的黨主席,在家養老的江佐大才錢謙益自然是東林黨的榮譽黨主席:“讓潞王監國甚好,看來諸位大人都一致同意,那就暫由潞王監國。”


    史可法,馬士英一眾南京留都重臣一開始就是把他們所挑選和準備擁立的監國皇帝當作土偶木像的。無論誰來監國,都不能妨礙這幫權臣大權在握,大明皇帝天威凜然,對與江南留都這些重臣來說不過是一個象征,一個擺設,大明朝不是沒有幹過,沒有皇帝朝廷一樣回轉。


    正當南京諸臣商議擁立潞王監國之時,遠在淮安的福王朱由渠作為熱門候選人居然被南京重臣一票否決,前來拜見的官員一個也沒有,這下可慌了神,自己可是神宗皇帝嫡親孫子,大哥跟著廢太子豬吃狼連襲封都沒指望,皇子音訊全無,桂王惠王兩位王叔都遠在廣西,留都官員也隻能擁立自己監國,然而卻傳出擁立潞王監國,正當福王朱由渠苦思如何才能當上監國皇帝,王府外一陣馬蹄聲急促傳來,十幾名騎兵呼嘯而至朝著殘破不堪的大門一推而入:“福王殿下,高總兵有請。”


    淮安府朱由渠的破爛王府內,朱由渠一聽徐州總兵官高傑請自己前去,現在真是變天了,本末倒置,自己一個藩王還要去見一個總兵,自己破爛不堪的王府就可以看得出藩王跟總兵的差別,朱由渠靈機一動有軍隊在手皇位還不是探囊取物:“高總兵盛情相邀,本王這就去。”


    福王朱由渠跟著高傑的兵馬已到徐州城,卻見徐州府龍旗飄揚,高傑迎候在城外,一看福王殿下腦滿腸肥,作風那可是相當低調,頭上戴著又髒又舊的角巾,搖著白竹扇,在手下士兵吃力抬著趕來,看起來倒像個和藹可親的土財主,完全沒有驕氣逼人的紈絝子弟,高傑看著福王的打扮還真想笑:“徐州總兵官高傑見過福王殿下。”


    高傑對大明朝的忠誠那是沒話說,高傑原本是流賊,還是李自成的部下,高總兵長得也算是儀表人才,卻給李自成戴了一頂綠帽子,被李自成發現後沒少被李自成折磨,李自成被困讓高傑假意投降,高傑還真投降大明朝,李自成那裏是沒法待,誰叫自己將老李的小妾給睡了,福王朱由渠對於高傑那可是相當了解:“高總兵快請起,本王受不起高總兵大禮,高總兵忠君為國,一心向大明,連闖賊也不是高總兵對手。”


    高傑被福王提起舊事臉色略變,這個土財主哪壺不開提哪壺:“福王殿下,請入城有大事相商,殿下請。”福王跟著進了徐州城,一到徐州府衙,剛一進衙卻見大堂之上坐著一位身穿黃袍的少年,福王臉色大變,高傑難道是要擅自擁立以為藩王:“高總兵,這是何人。”


    卻見黃袍少年起身下堂朝福王躬身施禮道:“福王叔,請受小侄慈炯一拜。”定王朱慈炯出了紫禁城,朝著慌亂的人群中跑去,搞不清楚東南西北,在京師轉了大半天轉到德勝門外,見有大群人送喪隊出城混入其中出得城來,一出城寒風刺骨,父皇讓自己到南邊去監國,一路穿省過府乞討到徐州,早已是枯瘦如柴,聽得徐州還在大明總兵官手中,跑到總兵衙門差點被高傑手下的士兵亂棍打死嚎嚎大叫:“本王是皇子,休得傷本王。”


    高傑剛好帶兵出府衙一聽小乞丐自稱是皇子喚道:“慢著,你果真是皇子。”南京那邊再選監國已經是鬧得雞飛狗跳,難道皇子真的南下跑到徐州了,高傑還是不相信眼前的小乞丐就是皇子:“你怎麽證明你是皇子”


    定王朱慈炯拉開破爛不堪入目的粗布麻衣,露出一陣臭氣熏天的蟒袍來:“這是父皇母後給本王穿上的,這裏麵是王袍,這可已證明了嗎?”朱慈炯沿途南下都是避開大城,專從鄉村一路南下。


    頭散蓬亂,滿臉汙泥,一口京師口音,皇子的身份確信無疑,高傑帶著手下人馬向定王朱慈炯跪拜行禮:“末將徐州總兵官高傑參見定王殿下,來人為定王殿下準備沐浴吃食。”


    “來人,馬上請總兵官劉澤清、黃得功、劉良佐到徐州擁立定王登基。”高傑現在要爭當從龍功臣首勳,更是決定聯合江北各鎮總兵官共同擁立定王,近在淮安的福王也成了拉攏對象,南京那幫自以為得計的袞袞諸公到時候還不氣得火冒三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之縱橫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烺並收藏帝國之縱橫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