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逸打定主意後便沒有了觀看騎兵過街的欲望,很快便回到了自己的臨時住所-田老的小茅屋。“自己應該準備一下,先去做什麽呢?”回到小茅屋的孫逸回想著自己在‘死前’的那個時代讀過的各種穿越到三國的小說和史書《三國誌》,思索著自己的未來走向。
“自己既然又多活了一回,就絕不會浪費這次機會。我要出去,去尋找屬於自己的三國之路。”孫逸對自己認真的說道。
第二天一大早,北海城口立著三個人影。“年輕人,現在是戰亂年代,你一路要萬分小心啊!”“放心吧,田老!”孫逸本來想還說些什麽的,但是卻說不了更多的話了。望著雙眼通紅的清荷,孫逸把自己穿越過來隨身攜帶的手表給了清荷。手表雖然已經壞掉了,可是孫逸把裏麵的三根表針擺了個心狀。“我會再回來的。”孫逸深情卻又狡黠地說道,然後毅然絕然地告別了田老與清荷,開始了自己重生三國後的真正闖蕩。
“靠,讓你自己裝大,現在走到哪了啊,連個吃飯的地方都沒有。”已經走了幾天並且‘光榮’露宿幾天野外的孫逸終究是迷了路,無奈下隻好翻出了事先田老給他的玉米餅子,孫逸知道田老給他的是他自己家裏不錯的口糧,可對於自己這個在2000年後長大的人來說,這種食物實在是吃一次新鮮,吃兩次反胃,第三次直接無視啊,加之自己方向感本來也不好,這一迷路,哎,沒辦法,現在隻能繼續吃了。
孫逸一邊走著一邊努力地咽下幹硬的玉米餅,一抬頭看到了不遠處有一個小驛站,重要的是旁邊還有個簡陋的小茶點鋪子,孫逸如同貓見了老鼠一樣直接撲了過去。“哈哈,不用再吃玉米餅子了!”孫逸像孩子一樣大呼小叫地直入店鋪中,並在門口就近一個座位直接坐了上去。旁邊幾個趕路歇息的老百姓像看怪物一樣看著這個兩眼放光,急不可耐找地方坐的人。孫逸微微咳了一下,叫道:“夥計,來份,嗯,小炒,兩個饅頭。”店裏夥計答應了一聲就進去準備了,孫逸則悠哉樂哉心情愉悅地等著自己的‘美食’。
不一會兒外麵進來三個人,確切地說是三個大漢,倶是長得孔武有力,隻聽其中一人說道:“哎,當今朝廷當官的真都不是什麽好東西。今年大旱,居然還要我們交比去年多兩三倍的租子,真是一群狗官。”“就是,依我看,這天下朝廷,我們不要也罷。”“噓,不要亂講話。”一位滿臉胡子有些剛硬之氣的男子說道。他朝旁邊看了看,發現就是孫逸幹坐著,似正朝他們這邊偷瞥,於是直接走過去朝孫逸打招呼:“哎,這位先生,沒座位了,可不可以擠一桌子,幫個忙?”孫逸點了點頭,他可不想在外惹事,自己剛來到三國,畢竟還是低調點好。不過自己不說話,不代表別人不想跟你說話。
“這位先生,看你不似本地人,來此地是忙於經商?”剛坐下,那人便開口道。孫逸聞此也隻好敷衍答道:“奧,吾自荊州而來,隻因有遠方親戚在此,久不往來,故欲往探望之。”
大漢對於孫逸的敷衍回答明顯不信,疑其故意避之。“先生遠道而來隻為一遠房親戚?”孫逸聽了,想了想,說了一句“路途雖遠,然親情不計遠近,哪怕在天涯海角,亦是在我之心中,近之如己身。”這位大漢聽到孫逸的回答不由地一震,內心隻感覺此人不同於其他人,自己一時間居然萌生了一種想向麵前這位先生虛心求教的想法。
“這位先生儀表堂堂,想必是讀過不少書,管某不才,請教先生幾個問題。想問先生對此天下居官者有何評價?對黃巾賊子如何評價?”旁邊兩人聽到此話急忙拉了拉他,但見他一點也不為所動,隻是一臉坦然的望著孫逸。
孫逸看他一臉誠懇又有些期待,其實自己早就聽到了他們剛進來時的談話,心中不免歎息東漢末年百姓的疾苦與無奈,有些感慨的說道:“百姓是國之根本,我喜歡孟子語‘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雖然平時做什麽事情不一定都是對的,不管是誰,什麽身份,隻要是為民,那就問心無愧。”
旁邊兩人轉而開始奇怪地看著更為大膽的孫逸,而那位問話的管某聽到孫逸的回答登時雙眼一亮,隨即一拱手,鄭重道:“先生一言令吾受益匪淺,哈哈,先生好生在此吃飯歇息,管某先告辭了。夥計,這位先生的飯錢我一起給了。”說完就直接付了錢與他的兩個同伴一塊兒快步離開了。
“還是點少了,居然會有人突然冒出來請我吃飯,哎,木有先見之明啊。”孫逸看著自己點的唯一一盤小菜外加兩個饅頭,心裏極度鬱悶的想著。
剛來三國不久就被人請吃飯的孫逸當然不忘自己的目標,雖然迷了路,但還是要憑著自己的努力去尋找自己的三國夢。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就在太陽即將下山的時候,孫逸走到了一個小縣城,可惜自己沒找到客棧,隻能來到了一家自己打算投宿的小戶人家。
“請問有人在嗎?”孫逸喊道。等了有一會兒,正當孫逸準備去換另外一家時,隻聽門吱呀一聲開了,走出來一位年老婦人,雖然滿臉皺紋,卻頗有氣質。
“年輕人,一個人這麽晚來小鎮嗎?”“是的,老人家,我想借宿一夜,不知是否方便?”孫逸禮貌地躬身答道。“進來吧,年輕人,我孤寡老人一個,沒啥方不方便的。”孫逸一臉感激地跟著老人家進了屋子。
夜晚,一輪明月升起,孫逸靜靜地看著從窗外灑向床上的銀色月光。重生以來第一次這樣靜靜的躺在床上,在這月光包裹的夜裏,孫逸想起了李白的《靜夜思》。“明月寄托鄉思,另一時空的爸媽,不知你們是否想我,唉。”孫逸喃喃自語,自己剛重生來三國的興奮感已然有些淡了……
當當當…一陣急促而輕快的敲門聲,直接體現出敲門人的急迫與隱隱的高興。不一會兒門開的聲音便傳來,隻聽撲通一聲,好像是人跪地的聲音。“娘,孩兒回來了,來孝順您來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兒子,快起來,來屋子裏說,不要吵到客人。”“娘,有客人來?”“來投宿的外地人,可能迷路了吧。”“娘,我去看看。”“哎,不要去了,不要打擾到客人休息。”
躺在月光中的孫逸聽到急匆匆的腳步聲,立馬一咕嚕爬起來,自己還一邊調侃道“看來見過母親下一步就必須見下她的孩子。”孫逸稍一整理衣服便開門而出,正好碰上一大漢大步走來。當兩人同時看到對方時,都不由地站住不動打量著對方。
“此人長得肩寬臂長,長著修美胡須,看樣子應該超過180吧,看起來是個練武的料子,以後沒準能成為個將軍呢。”孫逸心中暗暗讚道。“此人好生奇怪,頭發這麽短,不過感覺眼神坦蕩,相貌堂堂,而且一副文弱學士的樣子。”大漢心中想道。大漢畢竟是古人,古之禮儀是習慣地展現於人眼前。“聞家有客人到訪,吾遂來相見,沒打擾到先生休息吧?”大漢很有禮貌地說道。“沒打擾到才怪呢,我正處於思鄉情深之時,正要有靈感做首成名詩呢。”孫逸心中一陣排議,不過裝樣子還是會的:“奧,是我打擾了好漢清淨才是。”兩人正說著,突然大門被急速敲打的聲音再度響起,大漢朝孫逸微微一拱手,便急忙出去了。“唉,怎麽總有敲門聲啊,看來今晚睡不成了。”孫逸搖搖頭便也緊跟其後出去看個究竟。
大漢的母親開了門,一名將士直接跑了進來,沙啞的喉嚨對老婦人說道:“大娘,東萊郡守大人密令,因青州賊子日近猖獗,今晚起,黃縣縣城內實行宵禁,並征集兵丁為朝廷效力,平息反賊叛亂。所有縣內人員,恩?”老兵看著老人後方,臉上表情由驚到喜道:“你是,太史慈,我的子義老弟,你真的是子義?!”
將士剛啊完,另外一聲啊也喊了出來,“啊,你是太史慈?!這裏是東萊?”結果這名將士和太史慈聞聲後同時看向後方,隻見孫逸張著大嘴,指著太史慈。
“自己既然又多活了一回,就絕不會浪費這次機會。我要出去,去尋找屬於自己的三國之路。”孫逸對自己認真的說道。
第二天一大早,北海城口立著三個人影。“年輕人,現在是戰亂年代,你一路要萬分小心啊!”“放心吧,田老!”孫逸本來想還說些什麽的,但是卻說不了更多的話了。望著雙眼通紅的清荷,孫逸把自己穿越過來隨身攜帶的手表給了清荷。手表雖然已經壞掉了,可是孫逸把裏麵的三根表針擺了個心狀。“我會再回來的。”孫逸深情卻又狡黠地說道,然後毅然絕然地告別了田老與清荷,開始了自己重生三國後的真正闖蕩。
“靠,讓你自己裝大,現在走到哪了啊,連個吃飯的地方都沒有。”已經走了幾天並且‘光榮’露宿幾天野外的孫逸終究是迷了路,無奈下隻好翻出了事先田老給他的玉米餅子,孫逸知道田老給他的是他自己家裏不錯的口糧,可對於自己這個在2000年後長大的人來說,這種食物實在是吃一次新鮮,吃兩次反胃,第三次直接無視啊,加之自己方向感本來也不好,這一迷路,哎,沒辦法,現在隻能繼續吃了。
孫逸一邊走著一邊努力地咽下幹硬的玉米餅,一抬頭看到了不遠處有一個小驛站,重要的是旁邊還有個簡陋的小茶點鋪子,孫逸如同貓見了老鼠一樣直接撲了過去。“哈哈,不用再吃玉米餅子了!”孫逸像孩子一樣大呼小叫地直入店鋪中,並在門口就近一個座位直接坐了上去。旁邊幾個趕路歇息的老百姓像看怪物一樣看著這個兩眼放光,急不可耐找地方坐的人。孫逸微微咳了一下,叫道:“夥計,來份,嗯,小炒,兩個饅頭。”店裏夥計答應了一聲就進去準備了,孫逸則悠哉樂哉心情愉悅地等著自己的‘美食’。
不一會兒外麵進來三個人,確切地說是三個大漢,倶是長得孔武有力,隻聽其中一人說道:“哎,當今朝廷當官的真都不是什麽好東西。今年大旱,居然還要我們交比去年多兩三倍的租子,真是一群狗官。”“就是,依我看,這天下朝廷,我們不要也罷。”“噓,不要亂講話。”一位滿臉胡子有些剛硬之氣的男子說道。他朝旁邊看了看,發現就是孫逸幹坐著,似正朝他們這邊偷瞥,於是直接走過去朝孫逸打招呼:“哎,這位先生,沒座位了,可不可以擠一桌子,幫個忙?”孫逸點了點頭,他可不想在外惹事,自己剛來到三國,畢竟還是低調點好。不過自己不說話,不代表別人不想跟你說話。
“這位先生,看你不似本地人,來此地是忙於經商?”剛坐下,那人便開口道。孫逸聞此也隻好敷衍答道:“奧,吾自荊州而來,隻因有遠方親戚在此,久不往來,故欲往探望之。”
大漢對於孫逸的敷衍回答明顯不信,疑其故意避之。“先生遠道而來隻為一遠房親戚?”孫逸聽了,想了想,說了一句“路途雖遠,然親情不計遠近,哪怕在天涯海角,亦是在我之心中,近之如己身。”這位大漢聽到孫逸的回答不由地一震,內心隻感覺此人不同於其他人,自己一時間居然萌生了一種想向麵前這位先生虛心求教的想法。
“這位先生儀表堂堂,想必是讀過不少書,管某不才,請教先生幾個問題。想問先生對此天下居官者有何評價?對黃巾賊子如何評價?”旁邊兩人聽到此話急忙拉了拉他,但見他一點也不為所動,隻是一臉坦然的望著孫逸。
孫逸看他一臉誠懇又有些期待,其實自己早就聽到了他們剛進來時的談話,心中不免歎息東漢末年百姓的疾苦與無奈,有些感慨的說道:“百姓是國之根本,我喜歡孟子語‘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雖然平時做什麽事情不一定都是對的,不管是誰,什麽身份,隻要是為民,那就問心無愧。”
旁邊兩人轉而開始奇怪地看著更為大膽的孫逸,而那位問話的管某聽到孫逸的回答登時雙眼一亮,隨即一拱手,鄭重道:“先生一言令吾受益匪淺,哈哈,先生好生在此吃飯歇息,管某先告辭了。夥計,這位先生的飯錢我一起給了。”說完就直接付了錢與他的兩個同伴一塊兒快步離開了。
“還是點少了,居然會有人突然冒出來請我吃飯,哎,木有先見之明啊。”孫逸看著自己點的唯一一盤小菜外加兩個饅頭,心裏極度鬱悶的想著。
剛來三國不久就被人請吃飯的孫逸當然不忘自己的目標,雖然迷了路,但還是要憑著自己的努力去尋找自己的三國夢。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就在太陽即將下山的時候,孫逸走到了一個小縣城,可惜自己沒找到客棧,隻能來到了一家自己打算投宿的小戶人家。
“請問有人在嗎?”孫逸喊道。等了有一會兒,正當孫逸準備去換另外一家時,隻聽門吱呀一聲開了,走出來一位年老婦人,雖然滿臉皺紋,卻頗有氣質。
“年輕人,一個人這麽晚來小鎮嗎?”“是的,老人家,我想借宿一夜,不知是否方便?”孫逸禮貌地躬身答道。“進來吧,年輕人,我孤寡老人一個,沒啥方不方便的。”孫逸一臉感激地跟著老人家進了屋子。
夜晚,一輪明月升起,孫逸靜靜地看著從窗外灑向床上的銀色月光。重生以來第一次這樣靜靜的躺在床上,在這月光包裹的夜裏,孫逸想起了李白的《靜夜思》。“明月寄托鄉思,另一時空的爸媽,不知你們是否想我,唉。”孫逸喃喃自語,自己剛重生來三國的興奮感已然有些淡了……
當當當…一陣急促而輕快的敲門聲,直接體現出敲門人的急迫與隱隱的高興。不一會兒門開的聲音便傳來,隻聽撲通一聲,好像是人跪地的聲音。“娘,孩兒回來了,來孝順您來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兒子,快起來,來屋子裏說,不要吵到客人。”“娘,有客人來?”“來投宿的外地人,可能迷路了吧。”“娘,我去看看。”“哎,不要去了,不要打擾到客人休息。”
躺在月光中的孫逸聽到急匆匆的腳步聲,立馬一咕嚕爬起來,自己還一邊調侃道“看來見過母親下一步就必須見下她的孩子。”孫逸稍一整理衣服便開門而出,正好碰上一大漢大步走來。當兩人同時看到對方時,都不由地站住不動打量著對方。
“此人長得肩寬臂長,長著修美胡須,看樣子應該超過180吧,看起來是個練武的料子,以後沒準能成為個將軍呢。”孫逸心中暗暗讚道。“此人好生奇怪,頭發這麽短,不過感覺眼神坦蕩,相貌堂堂,而且一副文弱學士的樣子。”大漢心中想道。大漢畢竟是古人,古之禮儀是習慣地展現於人眼前。“聞家有客人到訪,吾遂來相見,沒打擾到先生休息吧?”大漢很有禮貌地說道。“沒打擾到才怪呢,我正處於思鄉情深之時,正要有靈感做首成名詩呢。”孫逸心中一陣排議,不過裝樣子還是會的:“奧,是我打擾了好漢清淨才是。”兩人正說著,突然大門被急速敲打的聲音再度響起,大漢朝孫逸微微一拱手,便急忙出去了。“唉,怎麽總有敲門聲啊,看來今晚睡不成了。”孫逸搖搖頭便也緊跟其後出去看個究竟。
大漢的母親開了門,一名將士直接跑了進來,沙啞的喉嚨對老婦人說道:“大娘,東萊郡守大人密令,因青州賊子日近猖獗,今晚起,黃縣縣城內實行宵禁,並征集兵丁為朝廷效力,平息反賊叛亂。所有縣內人員,恩?”老兵看著老人後方,臉上表情由驚到喜道:“你是,太史慈,我的子義老弟,你真的是子義?!”
將士剛啊完,另外一聲啊也喊了出來,“啊,你是太史慈?!這裏是東萊?”結果這名將士和太史慈聞聲後同時看向後方,隻見孫逸張著大嘴,指著太史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