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三人今在此酒樓喝酒,首先是慶賀吾等為大漢除掉了宦官之害,來!”曹操一身豪情,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袁紹與孫逸也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袁紹似乎並不太在乎曹操剛才所說,看了看其身旁的孫逸,複端起酒杯向孫逸說道:“吾最近常聞孟德提起先生,知先生身有大才。袁某素來敬仰滿腹才學之人,來,吾先敬先生一杯!”說著袁紹又一飲而盡。
孫逸聽完袁紹之語,自己並未表現出什麽受寵若驚的樣子,隻是隨性地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先生身有大才,必是名門之後,不知先生是何人之子,家住哪裏?”袁紹飲完酒接著問道。
“就知道你會這麽問。袁紹真是重人之表而忽略萬物之本啊。”孫逸心裏想道,然後不卑不吭地答道:“吾乃荊州人士孫逸,孫嘯行。大人稱吾為先生,吾實在是不敢當。吾無有大名聲,更非是什麽名門之後,家境貧寒,乃隻是讀過幾年聖賢書而已。”
孫逸的回答讓袁紹的眉頭有些許地皺了起來,轉頭看了看曹操,也沒有再說啥。
“嘯行雖非名門之後,然自古有多少英雄豪傑是出自貧寒之家。本初,我等雖也算大家之後,然論才學可比不過嘯行啊。”曹操適時插話道。
“孟德果然還是如此,從來不管出身就隨意交友。以吾等出身,當交得一些名門之後才符合你我身份。”袁紹聽完曹操的話,心裏有些不屑地想道。
“上次吾已見識嘯行高論,不知嘯行對這次董卓進京有何看法?”曹操笑著問向孫逸。
然而不等孫逸開口,袁紹搶先一步說道:“孟德,此是之前吾與大將軍定下的計策,求外援必可除掉宦官。當時吾與大將軍合計,董卓乃是西北人,西北四處偏頗,民風淳樸,思想狹隘,必不會生造反之心,讓董卓來京都協助抵抗宦官是很合適的,隻是想不到後來吾與孟德合力除掉宦官會如此容易。當時提出的計策雖然現在已顯多餘,然目前宦官剛除,其餘黨還在,京都局勢不穩,現在董卓來了,帶來了西北援軍,洛陽城至少會因此而穩定很多。”
孫逸對於袁紹這種做錯了事還往自己臉上貼金的行為十分不恥,等袁紹說完便直言道:“宦官之禍,古今皆有。宦官,豺狼也;董卓,猛虎也。以虎擊狼。狼退雖好,而虎尤在也。洛陽城雖貴為皇都,然守衛不足,何況請進來了一隻虎?!董卓人性陰狠,此次親率大軍來京都,除盡宦官後又不急於撤軍,而是駐軍與城外,此等舉止必不是忠君愛國,而是另有他圖,且所圖甚大!”曹操聽著孫逸的說話,一直不住的點頭,聽到最後時更是睜大了眼睛,有些異色的看著孫逸。
“此人果真大才!”曹操心裏肯定地想道。
“哼!吾因聞孟德之言而有所敬汝,想不到汝竟會在此胡言亂語!”說完袁紹朝曹操一拱手,然後轉身直接離開了酒樓。
“這人就是孟德找來支持他之前反對董卓的一個幌子。董卓來到京都,此地非是他的西北涼州,而是京都所在,他還能造反不成,真是愚昧至極!”袁紹一邊走還一邊憤憤地想道。
袁紹離去後,曹操的表現並未因此而有半點改變,似乎早就知道袁紹會這樣。曹操依舊一邊敬孫逸酒,一邊與孫逸一起聊著一些生活中的有的沒的。這些天下來,曹操與孫逸之間開始談的越來越多,兩人似乎親近了不少。
兩人一直喝到了深夜,在離開酒樓時,都喝得都有些高了。曹操與孫逸東倒西歪地走在大街上,往孫逸租住的客棧方向走去。走到一個拐彎處,曹操停下來對孫逸抱拳說道:“嘯行,汝這就告辭了。嘯行之才汝知之,相信日後嘯行必能龍出深淵,飛翔於天。”說完,曹操便笑著辭別了。
第二天一大早,在一處外地官員臨時居住的驛館裏,董卓與其身邊第一謀士,也是他女婿李儒正在商討著一項不為人所知的大計劃。
“文優,吾等今終於進了洛陽,這第一步已然完成,下一步怎麽做?”一個肥頭大耳,一臉橫肉,身材微胖的人說道。
“大人,下一步必然是控製京城,不過那就必須借助武力。小婿已經有了一個計策。大將軍雖是太後之兄長,但何太後仍對大將軍之京城兵權有所忌憚。如今大將軍已死,其兵權已落入四世三公的袁紹手裏。然袁紹也是初掌此軍,並未真正領導此軍。吾等隻需離間太後與袁紹,讓其下旨將洛陽城的守衛大軍交予吾等,到時候袁紹隻能眼看著這支自己剛接手並沒有足夠威望管控的朝廷大軍轉入大人您的手裏,那時城內一切兵力皆是吾等助力,大人便可隨時控製京城。京城在大人的手裏後,大人便可進一步控製住皇宮,那麽現在的皇帝就是大人您手裏的木偶,而您則會是天底下真正的皇帝了。”李儒給董卓分析道。
李儒隨後附耳給董卓講如何離間太後與袁紹的事,董卓聽後不住地點頭,等李儒說完後急忙說道:“文優,離間太後與袁紹一事就交予賢婿你了。”“諾!”
“辯兒,來,身為皇上以後可是要治理國家的,多讀點書,不要光貪玩。”何太後在後花園對著正在抓蝴蝶的劉辯說道。
“知道了,母後。”還是孩子的劉辯乖巧地答道。
“太後,皇上,破虜將軍手下李從事求見。”一名皇宮丫鬟進來稟報道。
“好,讓他進來吧。”
不一會兒,李儒畢恭畢敬地走了過來,跪拜道:“破虜將軍董卓門下李儒叩見太後,叩見皇上。”
“起來吧,不知李愛卿有何要事要見皇上呢?”何太後問道。
“太後,臣來一是想代我家大人看望下皇上與皇後;二來則是吾家大人在外聽到一些不利於太後與皇上的事情,想~”李儒小心翼翼地答道。
“奧?還有人敢如此無禮?!”沒等李儒說完,何太後便轉身怒言道。
“吾家大人昨日進京後便被中軍校尉袁大人請去喝酒,說是為大人這次救駕有功慶祝一番。誰知酒席上,袁大人總是說什麽,額,什麽~”李儒講到這裏說話便開始變得吞吞吐吐的。
“說啊,怕什麽,這裏還是大漢天下,吾乃大漢皇太後!”何太後有些急道。
“諾!袁大人總說這皇帝原來應該是陳留王的,是因為大將軍掌管天下兵馬所以才武力推舉少帝即位。現在京都兵權落入我袁紹手裏,吾是不是該為先帝討個公道啊?我家大人聽了這話,也沒敢回答什麽,便急忙回來了。本來今日中午董大人想親自來太後這兒向您稟報的,哪知現在又被袁紹請了去。吾家大人不去怕引袁紹因昨日談話而生疑,故而去了袁紹處而派吾來代為通傳。”
“大膽的袁紹!若此事為真,那哀家必嚴懲袁家。汝先下去吧。”“諾!”
何太後也不蠢,她不可能隻聽李儒的一麵之詞就去懷疑一個四世三公對漢室忠心耿耿的家族的後人,而且此人還掌管洛陽兵權。
但畢竟此事頗大,何太後也沒有了在後花園陪劉辯玩的心思,急忙派出了自己的親信去查探此時的袁紹在幹什麽,是不是真請了董卓在喝酒。
洛陽城的一家酒樓裏,袁紹與董卓正在同一張酒桌上喝酒聊天。
“董某在此先借敬酒之名感謝袁大人。大人在京都信得過我董某,力薦吾來救駕,這既是直接送吾一大功勞,又是董某之榮幸啊。”董卓說完端起酒杯敬向袁紹。
袁紹也不客氣,單手拿起酒杯一飲而盡,說道:“仲穎太過自謙。汝為西北人,吾與大將軍皆認為西北人民風硬朗淳厚,仲穎又是忠君愛國之人,故密詔汝救駕殺盡宦官。此事本就是水到渠成之事,吾也隻是順勢而為,嗬嗬。”
“大人太過自謙了,哈哈,來,請!”董卓頻頻向袁紹敬酒。
“誰?!”袁紹突然轉身喊道,然後便看到外麵有人影晃動,急忙追了出去。董卓緊隨其後,也跟著追了過去。
“恩?好像逃往皇宮方向去了?此人行為詭異,怕是與我大漢為敵之人,難道真有宦官餘黨?”袁紹想到此,轉身看了下董卓,對其拱手說道:“仲穎,汝之功勞已立,吾必會在皇上麵前多多舉薦汝的。在下還有急事,就先行一步了,告辭!”說完袁紹便急匆匆地朝著皇宮方向跑去了。
“嗬嗬,袁紹啊袁紹,都怪汝手握京都兵權,吾不得不先朝你開刀了。”董卓看著袁紹消失的方向喃喃自語道。
皇宮裏,一名仆人急忙跑來向著何太後跪拜道:“啟稟太後,宮外中軍校尉袁紹求見。”
“哼!來得倒挺快。”何太後轉身問向旁邊跪著的另一人道:“你確定看清楚了,他與董卓在一個酒樓裏喝酒聊天?!”
“確實如此,小人看得清清楚楚,不敢有半點欺瞞太後。”那人肯定地說道。
何太後也選擇相信他,因為他是其為數不多的親信之一。“就說我身體不舒服,讓他有什麽事情明日再說吧。”何太後直接下旨道。“諾!”
袁紹與孫逸也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袁紹似乎並不太在乎曹操剛才所說,看了看其身旁的孫逸,複端起酒杯向孫逸說道:“吾最近常聞孟德提起先生,知先生身有大才。袁某素來敬仰滿腹才學之人,來,吾先敬先生一杯!”說著袁紹又一飲而盡。
孫逸聽完袁紹之語,自己並未表現出什麽受寵若驚的樣子,隻是隨性地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先生身有大才,必是名門之後,不知先生是何人之子,家住哪裏?”袁紹飲完酒接著問道。
“就知道你會這麽問。袁紹真是重人之表而忽略萬物之本啊。”孫逸心裏想道,然後不卑不吭地答道:“吾乃荊州人士孫逸,孫嘯行。大人稱吾為先生,吾實在是不敢當。吾無有大名聲,更非是什麽名門之後,家境貧寒,乃隻是讀過幾年聖賢書而已。”
孫逸的回答讓袁紹的眉頭有些許地皺了起來,轉頭看了看曹操,也沒有再說啥。
“嘯行雖非名門之後,然自古有多少英雄豪傑是出自貧寒之家。本初,我等雖也算大家之後,然論才學可比不過嘯行啊。”曹操適時插話道。
“孟德果然還是如此,從來不管出身就隨意交友。以吾等出身,當交得一些名門之後才符合你我身份。”袁紹聽完曹操的話,心裏有些不屑地想道。
“上次吾已見識嘯行高論,不知嘯行對這次董卓進京有何看法?”曹操笑著問向孫逸。
然而不等孫逸開口,袁紹搶先一步說道:“孟德,此是之前吾與大將軍定下的計策,求外援必可除掉宦官。當時吾與大將軍合計,董卓乃是西北人,西北四處偏頗,民風淳樸,思想狹隘,必不會生造反之心,讓董卓來京都協助抵抗宦官是很合適的,隻是想不到後來吾與孟德合力除掉宦官會如此容易。當時提出的計策雖然現在已顯多餘,然目前宦官剛除,其餘黨還在,京都局勢不穩,現在董卓來了,帶來了西北援軍,洛陽城至少會因此而穩定很多。”
孫逸對於袁紹這種做錯了事還往自己臉上貼金的行為十分不恥,等袁紹說完便直言道:“宦官之禍,古今皆有。宦官,豺狼也;董卓,猛虎也。以虎擊狼。狼退雖好,而虎尤在也。洛陽城雖貴為皇都,然守衛不足,何況請進來了一隻虎?!董卓人性陰狠,此次親率大軍來京都,除盡宦官後又不急於撤軍,而是駐軍與城外,此等舉止必不是忠君愛國,而是另有他圖,且所圖甚大!”曹操聽著孫逸的說話,一直不住的點頭,聽到最後時更是睜大了眼睛,有些異色的看著孫逸。
“此人果真大才!”曹操心裏肯定地想道。
“哼!吾因聞孟德之言而有所敬汝,想不到汝竟會在此胡言亂語!”說完袁紹朝曹操一拱手,然後轉身直接離開了酒樓。
“這人就是孟德找來支持他之前反對董卓的一個幌子。董卓來到京都,此地非是他的西北涼州,而是京都所在,他還能造反不成,真是愚昧至極!”袁紹一邊走還一邊憤憤地想道。
袁紹離去後,曹操的表現並未因此而有半點改變,似乎早就知道袁紹會這樣。曹操依舊一邊敬孫逸酒,一邊與孫逸一起聊著一些生活中的有的沒的。這些天下來,曹操與孫逸之間開始談的越來越多,兩人似乎親近了不少。
兩人一直喝到了深夜,在離開酒樓時,都喝得都有些高了。曹操與孫逸東倒西歪地走在大街上,往孫逸租住的客棧方向走去。走到一個拐彎處,曹操停下來對孫逸抱拳說道:“嘯行,汝這就告辭了。嘯行之才汝知之,相信日後嘯行必能龍出深淵,飛翔於天。”說完,曹操便笑著辭別了。
第二天一大早,在一處外地官員臨時居住的驛館裏,董卓與其身邊第一謀士,也是他女婿李儒正在商討著一項不為人所知的大計劃。
“文優,吾等今終於進了洛陽,這第一步已然完成,下一步怎麽做?”一個肥頭大耳,一臉橫肉,身材微胖的人說道。
“大人,下一步必然是控製京城,不過那就必須借助武力。小婿已經有了一個計策。大將軍雖是太後之兄長,但何太後仍對大將軍之京城兵權有所忌憚。如今大將軍已死,其兵權已落入四世三公的袁紹手裏。然袁紹也是初掌此軍,並未真正領導此軍。吾等隻需離間太後與袁紹,讓其下旨將洛陽城的守衛大軍交予吾等,到時候袁紹隻能眼看著這支自己剛接手並沒有足夠威望管控的朝廷大軍轉入大人您的手裏,那時城內一切兵力皆是吾等助力,大人便可隨時控製京城。京城在大人的手裏後,大人便可進一步控製住皇宮,那麽現在的皇帝就是大人您手裏的木偶,而您則會是天底下真正的皇帝了。”李儒給董卓分析道。
李儒隨後附耳給董卓講如何離間太後與袁紹的事,董卓聽後不住地點頭,等李儒說完後急忙說道:“文優,離間太後與袁紹一事就交予賢婿你了。”“諾!”
“辯兒,來,身為皇上以後可是要治理國家的,多讀點書,不要光貪玩。”何太後在後花園對著正在抓蝴蝶的劉辯說道。
“知道了,母後。”還是孩子的劉辯乖巧地答道。
“太後,皇上,破虜將軍手下李從事求見。”一名皇宮丫鬟進來稟報道。
“好,讓他進來吧。”
不一會兒,李儒畢恭畢敬地走了過來,跪拜道:“破虜將軍董卓門下李儒叩見太後,叩見皇上。”
“起來吧,不知李愛卿有何要事要見皇上呢?”何太後問道。
“太後,臣來一是想代我家大人看望下皇上與皇後;二來則是吾家大人在外聽到一些不利於太後與皇上的事情,想~”李儒小心翼翼地答道。
“奧?還有人敢如此無禮?!”沒等李儒說完,何太後便轉身怒言道。
“吾家大人昨日進京後便被中軍校尉袁大人請去喝酒,說是為大人這次救駕有功慶祝一番。誰知酒席上,袁大人總是說什麽,額,什麽~”李儒講到這裏說話便開始變得吞吞吐吐的。
“說啊,怕什麽,這裏還是大漢天下,吾乃大漢皇太後!”何太後有些急道。
“諾!袁大人總說這皇帝原來應該是陳留王的,是因為大將軍掌管天下兵馬所以才武力推舉少帝即位。現在京都兵權落入我袁紹手裏,吾是不是該為先帝討個公道啊?我家大人聽了這話,也沒敢回答什麽,便急忙回來了。本來今日中午董大人想親自來太後這兒向您稟報的,哪知現在又被袁紹請了去。吾家大人不去怕引袁紹因昨日談話而生疑,故而去了袁紹處而派吾來代為通傳。”
“大膽的袁紹!若此事為真,那哀家必嚴懲袁家。汝先下去吧。”“諾!”
何太後也不蠢,她不可能隻聽李儒的一麵之詞就去懷疑一個四世三公對漢室忠心耿耿的家族的後人,而且此人還掌管洛陽兵權。
但畢竟此事頗大,何太後也沒有了在後花園陪劉辯玩的心思,急忙派出了自己的親信去查探此時的袁紹在幹什麽,是不是真請了董卓在喝酒。
洛陽城的一家酒樓裏,袁紹與董卓正在同一張酒桌上喝酒聊天。
“董某在此先借敬酒之名感謝袁大人。大人在京都信得過我董某,力薦吾來救駕,這既是直接送吾一大功勞,又是董某之榮幸啊。”董卓說完端起酒杯敬向袁紹。
袁紹也不客氣,單手拿起酒杯一飲而盡,說道:“仲穎太過自謙。汝為西北人,吾與大將軍皆認為西北人民風硬朗淳厚,仲穎又是忠君愛國之人,故密詔汝救駕殺盡宦官。此事本就是水到渠成之事,吾也隻是順勢而為,嗬嗬。”
“大人太過自謙了,哈哈,來,請!”董卓頻頻向袁紹敬酒。
“誰?!”袁紹突然轉身喊道,然後便看到外麵有人影晃動,急忙追了出去。董卓緊隨其後,也跟著追了過去。
“恩?好像逃往皇宮方向去了?此人行為詭異,怕是與我大漢為敵之人,難道真有宦官餘黨?”袁紹想到此,轉身看了下董卓,對其拱手說道:“仲穎,汝之功勞已立,吾必會在皇上麵前多多舉薦汝的。在下還有急事,就先行一步了,告辭!”說完袁紹便急匆匆地朝著皇宮方向跑去了。
“嗬嗬,袁紹啊袁紹,都怪汝手握京都兵權,吾不得不先朝你開刀了。”董卓看著袁紹消失的方向喃喃自語道。
皇宮裏,一名仆人急忙跑來向著何太後跪拜道:“啟稟太後,宮外中軍校尉袁紹求見。”
“哼!來得倒挺快。”何太後轉身問向旁邊跪著的另一人道:“你確定看清楚了,他與董卓在一個酒樓裏喝酒聊天?!”
“確實如此,小人看得清清楚楚,不敢有半點欺瞞太後。”那人肯定地說道。
何太後也選擇相信他,因為他是其為數不多的親信之一。“就說我身體不舒服,讓他有什麽事情明日再說吧。”何太後直接下旨道。“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