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大早,就當太陽還沒升起時,曆史便迫不及待地再次按照他本來設定好的軌跡滑動。[.超多好看小說]洛陽城內,數萬帶甲兵士巡遊著大漢京都的每條大街小巷,街上的行人仿佛都能感覺到,這天似乎要變了。
皇宮內,每一個上朝的大臣都急匆匆地經過由數千飛熊軍緊緊把手的宮門。今日的大漢皇宮內早已被宮裏的仆人們打掃的幹幹淨淨,而且到處是張燈結彩,喜氣洋洋,這為得就是迎接隆重莊嚴的登基大典。
劉協自己也早早地在宮女的服侍下穿戴好了黃色的袞服,雙手放在膝上靜靜等著大典的開始。不一會兒,一陣鍾鼓鳴聲響起,一名太監走了進來,對著劉協拜道:“啟稟陛下,時辰已到,大臣們已都在外麵等候著了。”
劉協聽完後點了點頭,狠吸了口氣起身,雙眼透露著一絲茫然,但偶爾卻有著堅定。隨後劉協走出了宮殿,前來的大臣皆急忙跟著這位即將登基的大漢天子走到了外麵的先農壇與太廟,在那將要舉行盛大的拜祭活動。
隨著鼓聲響起,登基儀式正式開始。宮內的仆人們小心翼翼地將剛宰殺的牛羊擺放在案前,同時桌子兩邊擺放整齊案香。整個皇宮內一片肅靜,每個人都是小心翼翼的,同時又是急匆匆的。
劉協率領眾位大臣一齊跪下,拜天地神靈,祈求大漢國運永久昌盛。一時間,數千皇宮內人員全部下跪,靜靜聽著劉協用那還稚嫩的聲音讀著對於天之神明與華夏祖先的尊敬與膜拜。
祭祀結束後,漢少帝劉辯在幾個人的陪同下走了出來,與劉協站在了一起。劉辯身後站著的傳旨官員打開手中的金黃玉帛,對著下麵跪著的大漢諸臣子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吾皇弟劉協,幼而好學,身有仁義,德藝雙馨,資質通天,更得大漢子民之所擁。吾今自願退皇帝位,傳於皇弟,劉協!欽此!”說完後,劉辯便被旁人送了回去。
傳位旨意宣布完後,董卓立刻走到劉協身旁,對其拜道:“祭祀與傳位禮成,請即皇帝位。”劉協整理了下袞冕,緩步走到金龍椅上並坐下。劉辯手捧著傳國玉璽走到劉協身旁,將傳國玉璽親自交給了坐在龍椅上的劉協。董卓與諸位大臣見到後立刻一齊跪下,董卓率先振臂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人隻得隨其一起呼應。
“眾愛卿平身!”劉協在這種大場合下仍然無絲毫膽怯,從容應對。禮成之後,敲鼓聲也戛然而止,隨之而來的是古琴樂聲響起。劉協站起來,看著下麵複跪拜一地的大臣,朗聲說道:“朕承襲天命,即位天子,下旨定明年為初平元年。朕初即位,當大赦天下一年,以彰顯吾大漢之仁義。然,朕仍需各位忠漢臣子的協助以興吾大漢江山。著董卓為輔皇帝國相,李儒為京師執金吾,其餘大漢重臣多獎勵半年俸祿,望諸位盡忠漢之心,興我大漢!因吾年紀尚幼,暫且不議皇後冊封一事。”
就這樣,曆史上的漢獻帝登基一事已基本結束,眾人聽完劉協說完後皆忙跪拜喊萬歲。就在眾人以為登基儀式已要結束時,何太後突然衝了進來,指著董卓就是一頓大罵。何太後此時也顧不得什麽皇室形象,隻知道此人搶走了自己的全部。何太後還對著大臣的麵痛批董卓騙取京師守衛軍,利用強權強行廢掉少帝等。
董卓自剛才見到何太後衝進來便麵色不渝,此時聽到她的話後更是怒火中燒,急忙叫人將何太後強行拖走。李儒聽到後急忙帶著一隊兵士追上何太後,將其半押解著帶走了。
站在文臣一排首位的盧植看到後實在難以忍受董卓的無法無天,對其怒道:“董卓,汝之行徑太過無法無天了。何太後乃我大漢皇上之母,乃是母儀天下之人。汝竟敢公然派人將其拉走,汝乃是藐視皇權之罪,此乃株連九族之大罪也!”
董卓本來就在氣頭上,聽到盧植的怒罵,他再也顧不得什麽海內名士不可妄殺的警戒,急忙喊道:“來人,將盧植拖出去斬了!”
剛回來的李儒聽到後又急忙走了出來,對著董卓拜道:“相國請息怒,此事萬萬不可如此啊!盧大人雖然有所冒犯,但畢竟也是一時間有所糊塗,此事相國可先壓下,此時皇帝初即位,萬事當以仁義先行啊。”
“哼!李執金吾,此事不用汝來求情,吾也不是老糊塗了,這事情是董卓太過放肆,吾大漢皇室之人豈能遭人如此對待?!”盧植一臉剛然地說道。
“哼!此人太過猖狂,竟敢在吾大漢新皇帝登基時如此猖狂,實在是有辱我大漢皇帝。盧植犯下如此大罪,理應當斬,誰來勸說,便是與皇權作對!”董卓現在心裏就是判了盧植死刑。
董卓狠話一說完,整個大堂內一片寂靜。大臣們都被董卓那雙要殺人的眼睛所鎮住,所有人此刻都有些不知所措,隻有盧植氣得渾身發抖,一臉憤怒地看著董卓。正當董卓認為自己的威脅已經起作用了,不會再有人出來反抗他殺盧植時,卻有一個人直接走了出來。
董卓剛要對此人發怒,轉身一看,自己卻突然忍住了。李儒看到身後之人,露出了一抹微笑。一旁的王允看到董卓怪異的表情,便回頭看向其對麵之人,一看居然是剛回到朝堂的蔡邑蔡伯喈!
隻見蔡邑從文官一排走了出來,對著董卓拜道:“董相國,此事請聽吾一言。盧植乃當今司空,大漢重臣,為人一向耿直。盧大人乃海內外名士,且為我大漢效力數十年,一直兢兢業業,可謂乃我大漢功臣也。盧大人反駁相國之觀念,隻因是朝廷官員間的不同政見,何必引來殺身之禍呢。”
董卓聽完蔡邑為盧植開脫,自己一聲不吭地想了半天,最後終於點了點頭。一旁的王允看了看董卓,又看了看旁邊的蔡邑,內心疑惑頓生。
公元189年9月,董卓廢掉漢少帝劉辯,擁立劉協做了中國曆史上東漢的最後一位皇帝,史稱漢獻帝。漢獻帝下旨第二年改年號為初平,即190年為初平元年。同月,漢獻帝劉協任董卓為相國,負責大漢朝堂事務,李儒為京都執金吾,負責京都地區的安全,自此董卓徹底掌握了大漢朝權,一時間整個洛陽成了董卓的管轄之地。
皇宮內,每一個上朝的大臣都急匆匆地經過由數千飛熊軍緊緊把手的宮門。今日的大漢皇宮內早已被宮裏的仆人們打掃的幹幹淨淨,而且到處是張燈結彩,喜氣洋洋,這為得就是迎接隆重莊嚴的登基大典。
劉協自己也早早地在宮女的服侍下穿戴好了黃色的袞服,雙手放在膝上靜靜等著大典的開始。不一會兒,一陣鍾鼓鳴聲響起,一名太監走了進來,對著劉協拜道:“啟稟陛下,時辰已到,大臣們已都在外麵等候著了。”
劉協聽完後點了點頭,狠吸了口氣起身,雙眼透露著一絲茫然,但偶爾卻有著堅定。隨後劉協走出了宮殿,前來的大臣皆急忙跟著這位即將登基的大漢天子走到了外麵的先農壇與太廟,在那將要舉行盛大的拜祭活動。
隨著鼓聲響起,登基儀式正式開始。宮內的仆人們小心翼翼地將剛宰殺的牛羊擺放在案前,同時桌子兩邊擺放整齊案香。整個皇宮內一片肅靜,每個人都是小心翼翼的,同時又是急匆匆的。
劉協率領眾位大臣一齊跪下,拜天地神靈,祈求大漢國運永久昌盛。一時間,數千皇宮內人員全部下跪,靜靜聽著劉協用那還稚嫩的聲音讀著對於天之神明與華夏祖先的尊敬與膜拜。
祭祀結束後,漢少帝劉辯在幾個人的陪同下走了出來,與劉協站在了一起。劉辯身後站著的傳旨官員打開手中的金黃玉帛,對著下麵跪著的大漢諸臣子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吾皇弟劉協,幼而好學,身有仁義,德藝雙馨,資質通天,更得大漢子民之所擁。吾今自願退皇帝位,傳於皇弟,劉協!欽此!”說完後,劉辯便被旁人送了回去。
傳位旨意宣布完後,董卓立刻走到劉協身旁,對其拜道:“祭祀與傳位禮成,請即皇帝位。”劉協整理了下袞冕,緩步走到金龍椅上並坐下。劉辯手捧著傳國玉璽走到劉協身旁,將傳國玉璽親自交給了坐在龍椅上的劉協。董卓與諸位大臣見到後立刻一齊跪下,董卓率先振臂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人隻得隨其一起呼應。
“眾愛卿平身!”劉協在這種大場合下仍然無絲毫膽怯,從容應對。禮成之後,敲鼓聲也戛然而止,隨之而來的是古琴樂聲響起。劉協站起來,看著下麵複跪拜一地的大臣,朗聲說道:“朕承襲天命,即位天子,下旨定明年為初平元年。朕初即位,當大赦天下一年,以彰顯吾大漢之仁義。然,朕仍需各位忠漢臣子的協助以興吾大漢江山。著董卓為輔皇帝國相,李儒為京師執金吾,其餘大漢重臣多獎勵半年俸祿,望諸位盡忠漢之心,興我大漢!因吾年紀尚幼,暫且不議皇後冊封一事。”
就這樣,曆史上的漢獻帝登基一事已基本結束,眾人聽完劉協說完後皆忙跪拜喊萬歲。就在眾人以為登基儀式已要結束時,何太後突然衝了進來,指著董卓就是一頓大罵。何太後此時也顧不得什麽皇室形象,隻知道此人搶走了自己的全部。何太後還對著大臣的麵痛批董卓騙取京師守衛軍,利用強權強行廢掉少帝等。
董卓自剛才見到何太後衝進來便麵色不渝,此時聽到她的話後更是怒火中燒,急忙叫人將何太後強行拖走。李儒聽到後急忙帶著一隊兵士追上何太後,將其半押解著帶走了。
站在文臣一排首位的盧植看到後實在難以忍受董卓的無法無天,對其怒道:“董卓,汝之行徑太過無法無天了。何太後乃我大漢皇上之母,乃是母儀天下之人。汝竟敢公然派人將其拉走,汝乃是藐視皇權之罪,此乃株連九族之大罪也!”
董卓本來就在氣頭上,聽到盧植的怒罵,他再也顧不得什麽海內名士不可妄殺的警戒,急忙喊道:“來人,將盧植拖出去斬了!”
剛回來的李儒聽到後又急忙走了出來,對著董卓拜道:“相國請息怒,此事萬萬不可如此啊!盧大人雖然有所冒犯,但畢竟也是一時間有所糊塗,此事相國可先壓下,此時皇帝初即位,萬事當以仁義先行啊。”
“哼!李執金吾,此事不用汝來求情,吾也不是老糊塗了,這事情是董卓太過放肆,吾大漢皇室之人豈能遭人如此對待?!”盧植一臉剛然地說道。
“哼!此人太過猖狂,竟敢在吾大漢新皇帝登基時如此猖狂,實在是有辱我大漢皇帝。盧植犯下如此大罪,理應當斬,誰來勸說,便是與皇權作對!”董卓現在心裏就是判了盧植死刑。
董卓狠話一說完,整個大堂內一片寂靜。大臣們都被董卓那雙要殺人的眼睛所鎮住,所有人此刻都有些不知所措,隻有盧植氣得渾身發抖,一臉憤怒地看著董卓。正當董卓認為自己的威脅已經起作用了,不會再有人出來反抗他殺盧植時,卻有一個人直接走了出來。
董卓剛要對此人發怒,轉身一看,自己卻突然忍住了。李儒看到身後之人,露出了一抹微笑。一旁的王允看到董卓怪異的表情,便回頭看向其對麵之人,一看居然是剛回到朝堂的蔡邑蔡伯喈!
隻見蔡邑從文官一排走了出來,對著董卓拜道:“董相國,此事請聽吾一言。盧植乃當今司空,大漢重臣,為人一向耿直。盧大人乃海內外名士,且為我大漢效力數十年,一直兢兢業業,可謂乃我大漢功臣也。盧大人反駁相國之觀念,隻因是朝廷官員間的不同政見,何必引來殺身之禍呢。”
董卓聽完蔡邑為盧植開脫,自己一聲不吭地想了半天,最後終於點了點頭。一旁的王允看了看董卓,又看了看旁邊的蔡邑,內心疑惑頓生。
公元189年9月,董卓廢掉漢少帝劉辯,擁立劉協做了中國曆史上東漢的最後一位皇帝,史稱漢獻帝。漢獻帝下旨第二年改年號為初平,即190年為初平元年。同月,漢獻帝劉協任董卓為相國,負責大漢朝堂事務,李儒為京都執金吾,負責京都地區的安全,自此董卓徹底掌握了大漢朝權,一時間整個洛陽成了董卓的管轄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