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哈豪森和自己見麵,那就足以證明他對於自己開出的條件是心動的,屆時自己肯定可以將德國駐華公使忽悠的。


    要開出怎樣的條件作為敲門磚呢?


    張一凡清楚現在的帝國主義急於資本輸出,自己如果開出優厚的條件向他們借款的話,不怕他們不借的,袁世凱不也是同五個國家借了2500萬英鎊的巨款嗎?


    開出什麽樣的優厚條件並不著急,張一凡想要先試探試探德國人的態度,他派人聯係上了德國人,表示自己希望和德國公使麵談貸款,很快張一凡那得到了德國人的回信,那就是不願見麵,張一凡也明白的,自己一個地方政府,不是中央政府想要向外國借款,確實是有難得。


    張一凡再一次找上德國人,說道南方各省已是諸侯,自己可以作為德意誌在華的代言人,果然德國人很快就上報到了德國公使那邊,德國公使哈豪森很快的就願意和張一凡見麵了。


    哈豪森本來確實是不想和一個地方的都督商談借款的事情,但是聽到張一凡說南方各省已是諸侯,他可以作為德意誌帝國的代言人之後,哈豪森準備見一見一個張都督,而且作為一個帝國的駐華公使,哈豪森知道一旦中國人想要找自己借錢的時候,就是自己可以對他們獅子大開口的時候。


    張一凡也是沒有想到這麽容易就會得到德國人的見麵,自己本來還打算犧牲一些利益呢,他卻是想不到哈豪森正在等著張一凡上門被宰呢。


    見麵的地點則是在上海的公共租界的德國地盤內。


    在上海的公共租界見麵,其中或許會有危險,隻要不是去北京,張一凡還是沒有多少畏懼的,何況在上海見麵的話,對自己來說並不見得怎麽危險,因為浙江軍也是在自己的控製之內的,所以並沒有什麽危險可言。(.無彈窗廣告)


    張一凡帶著自己留個貼身警衛,還有原來海軍陸戰隊中剩下的半個連士兵,前往上海。


    派兵前去先偵察了一番,確定沒有危險,沒有埋伏,張一凡帶著六個警衛前去到約定的地點赴約,至於剩下的戰士則是以防萬一用來接應的。


    “哦,尊敬的公使先生,非常高興見到你?”張一凡雖然是有求於德國人,依舊是一副淡定從容不卑不亢。


    “嗬嗬,我聽下麵的人說張都督有事求助我們德意誌帝國,不知道張都督是什麽事情呢。”哈豪森不過就是在試探占張一凡,看張一凡是不是真的迫切需要自己德國的幫助,或者看看張一凡是不是軟弱可欺的,那樣的話,將會為下麵的談判做出一些判斷。


    “公使先生,卻是是尤求德意誌帝國的,我想公使先生也是知道的,我這次來找公使的目的就是向歸國借貸。”


    “哈哈,那我不知道張都督是憑什麽借貸的呢,你又不能代表中國政府的。”哈豪森清楚張一凡要借貸,本來他是不願意和中國的一個都督麵談的,因為他不是中央政府的,可是旋即又想,與其從中央政府上下手,還不如從地方都督上下手,培植一些依靠自己德意誌帝國的勢力呢,所以才想到要見一見張一凡的。


    “公使先生,您說笑了,我是代表不了中國政府,可是您看現在的中國政府它能號令整個中國嗎,尤其是南方的各省?”張一凡言簡意賅的告訴了德國公使,我們南方的各省都是諸侯,是不聽號令的諸侯,我們是土皇帝,在南方各省是我們說了算,中央政府說了不算的。


    “公使先生,你不覺現在的中國隻是形式上的統一嗎,你認為袁世凱還能活幾年,袁世凱之後呢,你覺得在中國的地麵上誰可以掌控中國政府,你不覺得袁世凱的那些手下,誰也不服誰嗎,你不覺得德意誌帝國在中國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代言人嗎?”張一凡說得夠直白的了,那就是我做你們的代言人,你們幫我,就這麽簡單。


    張一凡說的這些,哈豪森也是明白的,袁世凱確實已經老了,如果袁世凱還年輕的話,哈豪森肯定是看好袁世凱而不是看好張一凡的,但是如今張一凡的話點醒了哈豪森,是啊,現在有袁世凱統一政府,可是袁世凱死後呢,哈豪森開始考慮,他考慮的是德國人要怎麽樣才能在中國奪取最大的好處。


    “哈哈,張都督說的這些都是以後的話了,既然張都督是準備來貸款的,那不知道張都督想要怎麽多少,怎麽個借法?”哈豪森自己不願提,轉而問起張一凡的貸款問題,等於間接是默認了一些事情。


    “我需要向歸國借款3億馬克。”張一凡心中的打算當然不止這些了,不夠需要一步步的來,不能著急。


    “我沒有聽錯啊,3個億的馬克,你知道那是多少嗎,,而且我還不知道你有沒有還款能力,張都督,你不覺得這是一個笑話嗎?”哈豪森確實想要發笑了,這個張都督是不是腦子壞掉了,你以為3個億的馬克很少嗎。


    張一凡笑一笑,3個億的馬克並不算多少,對於現在的一些經濟情況張一凡不是非常的清楚,但是多少也清楚一些,清朝末期基本上有1個億的財政收入以上,清朝解體前1911年估計有3億兩白銀的收入(主要是靠工商業發展的商稅。)。清政府在庚子賠款中,為了賠款銀2.3億兩,不得不向帝國借款,總額達到3億兩,從而使得對日戰爭的賠款變成了外債,高達4.5個億(本息總額高達9.8個億。)那麽在這樣的數據麵前,自己的這點錢算什麽呢,不就是3個億的馬克嗎,算成白銀的話,估計也就是6000萬兩而已。而且張一凡知道這個時候的帝國都想要資本輸出,隻是沒有需要合適的價碼,自己的這個價碼並不低了。


    3億的馬克真心不多,何況自己是用來購買德國人的機器設備,那麽德國人肯定是非常願意的,張一凡猜想是哈豪森嫌棄自己開的價碼低了。


    “公使先生,3個億的馬克,並不算多少,更何況我是用來購買貴國的機器設備,也就是說這3個億的馬克並不需要現金,而是用機器設備折算,這其中的賬是怎麽樣的,還需要我替公使先生說嘛。至於還款能力的話,這一點公使先生不必擔心,我可以用福建海關稅收收入作為抵押給德意誌帝國的。”


    哈豪森一聽,知道這個張一凡並不是那麽好忽悠的,而且最主要是張一凡向德國人的貸款隻能用來購買德國的機器設備,這將是一筆非常劃算的生意,而且這些錢借出去並不是不還的,還是要還的,而且還有福建海關作為抵押,那麽這是一筆怎麽算都不虧的生意啊。


    哈豪森和張一凡一番討價還價之後,就表示自己同意了,但是因為涉及到的數目不小,自己需要上報國家才可以,自己沒有權力定奪。


    張一凡哈哈大笑說道不急,說是還有一樁合作項目,那就是德國人投資造船機器設備,還有技術人才,自己提供材料人工為德國人免費製造軍艦。


    哈豪森一聽怎麽會有這麽好的事情呢,張一凡繼而解釋到說,德國需要提供的是能夠生產目前先進的無畏級戰列艦的機器設備,人才,而且在10年之後,所有的機器設備都要歸到自己福建軍政府的手中。


    哈豪森一聽直接搖頭說道不行,無畏艦是不能的,張一凡退而求其次要求那種將近萬噸的重型巡洋艦,條件還是跟上述的一樣。


    盡管是這樣,哈豪森一聽還是讓自己德意誌帝國非常占便宜的事情,也就答應了下來,同樣說道這是大項目,自己沒有權力批準,需要上報國家去了。


    在這次談判中,張一凡其實被哈豪森占去了很多的便宜,但是張一凡既然不準備歸還的話,管他現在占多少便宜,要不是為了不引起德意誌公使哈豪森的疑心,張一凡幹脆就連談的心思都沒有了,幹脆一屁股答應了德國人算了。


    自己向德國人貸款的那2億馬克的資金,自己並不能提取現金,而是必須用德國的機器設備折算的,而且年利息高達15%,這其中讓德國人占去了多少便宜就不說了,但是張一凡無所謂的。


    張一凡雖然已經和德國人商談過了,並且也算是暗中答應了作為德國在中國的代言人,那麽自然是不好再和其他的國家公使商談了,但是隻要自己和其他帝國的合作是在暗處的話,那麽誰會知道呢,而且現在和德國的關係還算不上是真正的代言人。


    將德國人忽悠之後,張一凡準備將俄國人也一起忽悠,然而俄國人並不熱衷在福建的勢力,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張一凡隻能不了了之了。


    張一凡用同樣的辦法忽悠了意大利,從意大利那裏忽悠了將近4000萬兩白銀的貸款,同樣是用機器設備折算成為貸款的,不過用來抵押的就是福建的開礦權了。


    張一凡簡單的算了一下,自己從德國還有意大利那裏忽悠來的貸款就有將近一個億的白銀,這足夠在福建境內搭建起一個完善的工業體係,可能就是規模不夠大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縱橫民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豆腐青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豆腐青菜並收藏縱橫民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