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象看著呂範還是對周倉這些武人不以為然的樣子,於是語重心長地說道:“子衡啊,若是在以往的太平年間,這武人不算是什麽,可是你也知道,這天下漸漸地顯露出了大亂的跡象,到時這天下的安寧必須要靠武人來平定,武人的地位也會相應地上升。自古以來,平天下都是要靠武人,而治理天下卻要靠我們文人,你以後萬萬不可再輕視武人了。”


    呂範聽了閻象的話,不禁歎了一口氣,輕聲道:“這天下真的要亂了嗎?”


    閻象對著呂範點了點頭,算是肯定了呂範所說的。


    兩人繼續吃吃喝喝,也沒有再談論什麽了,周倉、廖化等人早已經倒在地上爬不起來了,索性在地上呼呼大睡起來,一旁的陳到和紀靈還在吆五喝六著,不過就差一陣風了,而紀靈的兩個兄弟也和周倉他們一樣倒在了地上大睡。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袁吉和自己的屬下們一直忙碌著安排流民的事,在這期間汝陰城外又陸陸續續地來了不少流民,袁吉和閻象他們按照原先製定的計劃,一步一步地進行著處理。


    在汝陰城中的匠人幫助搭建屋舍時,袁吉又命人開始招募那些無事的流民和城中的一些匠人來修繕城牆,在將汝陰城牆修複成原先的規模的同時,袁吉又命那些匠人在城牆上多修了幾座垛口。


    袁吉還命人在汝陰府庫的旁邊又修建了一座更大的府庫。當閻象他們問袁吉為何要修建這麽一個府庫時,袁吉隻是笑而不答。


    由於汝陰隻是一個汝南郡的一個普通縣城,並不是郡治之所,所以城外並沒有護城河,而且城外又是一馬平川的地勢,要是打起仗來,很利於敵方排開陣勢來,到時汝陰的守衛必然會很艱苦。要不是現在的大漢的威嚴還在,使得袁吉不敢明顯違製的話,袁吉早就毫不猶豫地命人在城外連接起汝水圍著汝陰城開辟出一條護城河來了。


    招募的民工,原本以閻象他們的意思隻要管吃就行了,在大漢律法中修繕城牆本就是城內百姓的義務,吃食都是民工自備的。但現在袁吉不僅管他們吃,還準備給他們發放工錢。這不禁讓閻象他們很不解,他們知道袁吉愛護百姓,對百姓仁慈,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事,甚至閻象他們對袁吉的這種愛人很是讚賞,但是這回他們一致認為袁吉這件事有點做過了。


    袁吉知道,這個時代中在這些人的眼中百姓永遠都是下等民眾,他們是看不起老百姓的,雖然他們做什麽大事時總是喜歡把救助天下百姓掛在嘴中,以此來博得別人的支持,但是在他們心中的百姓真正上還是指那些門閥士族,隻有救助他們,才能得到他們的支持。至於真正意義上的百姓,他們一向是不削一顧的,覺得隻要給那些老百姓一些小恩小惠,就已經是莫大的仁慈了。百姓在那些統治者或者是野心家的眼中永遠都是踏上成功路上的踏腳石罷了。


    袁吉向閻象他們解釋了一下向民工們發放工錢的好處。通過發放工錢一來可以提高民工修城牆的積極性,使得他們能夠保證修理的城牆的合格,二來可以使那些民工有了一定錢財,便可以在城中購買一些所需之物,這樣就可以使得汝陰城的市集更加繁榮,而這也會增加官府的稅收。


    閻象等人聽了袁吉的解釋,都驚訝地張大了嘴巴,久久不語,到最後閻象和呂範向袁吉拜服,直呼袁吉才智高絕,自己等人不如,於是便不再反對袁吉向那些民工發放工錢的事了。


    袁吉聽了閻象等幾人的稱贊,直翻白眼,這也值得你們稱贊?這麽簡單的道理和好處估計在現代隻要一個正常的初中生都可以明白的吧。


    袁吉無奈地揮了揮手,示意閻象他們按照自己所定下的政策去施行。等閻象他們這些搞內政的家夥都走了之後,紀靈和陳到他們看了看袁吉,又看了看彼此之後,好像終於下定了決心似的,拱手向袁吉施禮道:“主公,如今這汝陰城裏兵不滿千,而且老弱居多,不知我等何時才能招募新的軍士?”


    經過上次的酒宴之後,陳到和紀靈之間的關係陡然加深,彼此都是武人,都好喜練兵,還好酒,所以兩人都覺得恨見相晚,於是整天都聚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討論經後如何操練軍士,一下子成了至交好友。


    袁吉盯者陳到的眼睛好一會兒,陳到被袁吉盯得感覺有些不自在,忙避開袁吉的眼睛。袁吉見了,微微一笑道:“你們都等不急了?”


    陳到和紀靈等人都不好意思地幹笑了兩聲,隻有周倉扯開他那破嗓門,大聲說道:“最近幾日,在主公這裏都吃得是大魚大肉的,喝得是那香醇美酒,俺們身上都長膘了,俺們不像老範他們那麽有本事,能幫主公治理縣城,俺們隻會一些莊稼把式,老是待在主公身旁不為主公做點事,這心裏也著急的慌,俺們就盼著能幫主公做些事呢,你們說是不是?”說完周倉對著旁邊的廖化等人環顧了一下,見大家都點頭表示同意後,頓時有點高興。


    “老大說得對,我們就是想為主公做點事,免得一些人說我們光會吃飯,不會做事啊。”一旁的裴元紹摸著光頭說道。


    陳到和紀靈聽了周倉等人的話語,微笑了一下,相互之間眨了一下眼睛,心想,這些人可真可愛啊。


    袁吉聽了周倉和裴元紹的話,不禁莞爾,滿意地點了點頭後,轉過頭對著眾人微笑著說道:“招募軍士已是勢在必行。前幾日我已經和玄明他們討論過了招募軍士的政策,其中最關鍵的一點那便是兵貴在精而不在多。”


    陳到和紀靈他們聽袁吉早已經製定好了招兵的政策後,喜出望外,剛才聽袁吉問話的態度,還以為袁吉暫時沒有招兵的打算呢,原來剛才是主公在開涮我們呢。


    “主公說得不錯,兵在精而不在多,但不知主公打算招募多少軍士?”陳到向袁吉拱手問道。紀靈他們也都望著袁吉,想要知道袁吉到底要招收多少軍士。


    袁吉拿起案幾邊的一杯茶水,喝了一口之後便沉聲道:“你們也知道,按照大漢的律法,一般大縣都應有一千縣卒,不能少也不能多。小縣便隻有五百縣卒,要是再加上縣令的親兵的話,最多也就是再加五十人罷了。”


    陳到等人聽了袁吉的話之後都莫感沮喪,要是隻招募一千軍士的話,那的確是太少了,再加上縣裏本就有五百縣卒了,那麽現在便隻能招募五百軍士了。要是除了周倉等人不算,就隻有陳到和紀靈分別訓練的話,那每人也隻能訓練二百五十名軍士,這叫他們如何操練得起來,又如何提得起操練的激情啊。


    袁吉看到陳到他們那如喪考妣的神情,有些莞爾,不禁打趣道:“叔至剛才還不是說兵在精而不在多很對嗎,怎麽現在又露出這等表情來了?”


    紀靈等人聽到袁吉打趣陳到,都忍不住憋著臉想笑,可是看到陳到瞪著他們的眼神時又都忍了回去。


    陳到回過頭來哭喪著臉道:“誰知主公隻招募五百軍士?雖說兵在精不在多,這五百軍士精是精了,可,可這數目也實在是太少了。”紀靈等人聽了之後都讚同地點了點頭。


    “誰說我隻招募五百軍士了?”袁吉喝了一口茶水,瞪著眼睛問道。


    聽袁吉說了這麽一句話後,眾人的眼睛都不覺得一亮,可隨後便暗淡了下去,陳到拱手道:“主公,招募更多的軍士與律法不和,要是被朝中之人知道免不了要彈劾主公的。”其餘人聽了都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這點你們不用擔心,如今聖上早已不理朝政,朝中掌權者又為那張讓等閹宦小人,他們隻知在朝堂上爭權奪利,而對地方卻疏於管製,這便給了我們不少方便。而且這世道也漸漸不大太平,周圍的幾個縣也出現了不少打家劫舍的山賊流匪,前幾日聽說西平縣被一夥山賊攻破,縣令也被殺死。周圍的幾個縣城的縣令被嚇破了膽,已經紛紛開始大規模招募縣卒,人數也漸漸超過了朝廷規定的正常編製,所以我們也不用擔心到時朝廷會追究,我們大可以剿滅山賊,為了更好地守衛大漢的城池為借口嘛。再說了,如今我叔父為朝中司空,就是追究了,我也不會有事。”袁吉微笑著對眾人說道。


    眾人聽了袁吉所說的話,都不禁連連點頭,麵露喜悅之色。陳到、紀靈和廖化三人眼睛裏都不時地冒著精光,都準備要大幹一場了。


    這時,廖化從中走出,先對著袁吉拱手施禮,然後道:“既然主公不打算招募區區五百士卒,那以主公之見當應招募幾何最適?”聽了廖化的詢問,眾人又不禁將目光移到了袁吉的身上,其實大家也不用轉移目光,大家差不多無時無刻不都在盯看著袁吉呢。


    袁吉漫不經心地豎起四根手指頭,道:“四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漢袁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雲198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雲1988並收藏東漢袁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