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袁吉要招募四千多軍士,眾人一時都愣住了,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過了好一會兒,周倉等人皆露出驚喜之色,但隻有陳到、紀靈和廖化三人先是一喜,接著便是疑惑,最後是質疑。
袁吉將眾人的表情一一記在心裏,對周倉等人的表現頗感失望,而對陳到等人的表情非常滿意。周倉等人顯然並不是智將,看來以後不能獨擋一麵單獨領兵,而陳到等人對袁吉要招募四千士卒,能夠由喜悅轉為思考,表明他們會用腦子,以後是可以獨擋一麵的了。
“主公,四千士卒是不是多了?”陳到向袁吉抱拳疑惑地問道。
袁吉還沒有說話,一旁周倉忍不住了,大聲道:“剛才五百人嫌少,現在招募四千,不是更多了嗎,這豈不是更好?”
袁吉玩味地看著陳到,並沒有阻止周倉,因為周倉說出的,正是袁吉想要說得,此時由周倉來說,就更加適合了。
陳到見袁吉微笑著看著他,豈不知周倉問的正是袁吉所要問的?於是再次向袁吉拱手道:“敢問主公,招募四千軍士,府庫錢糧是否充足?”
袁吉微笑道:“供應四千軍士吃食,府庫完全充實。”
“那敢問主公,四千軍士衣甲,兵器是否齊全?”陳到盯著袁吉的眼睛問道。
袁吉看到陳到認真的詢問的樣子,眼中露出一絲讚賞之色,道:“雖然府庫中衣甲,兵器並不齊全,但是在今後我會命人請城中鐵匠日夜打造的。”
陳到聽了袁吉的解說之後,搖了搖頭,苦笑道:“錢糧充實,衣甲,兵器可督造,但問主公這四千軍士是否皆要精兵?”
袁吉點了點頭,沉聲道:“那是自然,若是隻招募一些老弱病殘,到時如何去剿滅那些山賊流匪?”
“主公,要想要精兵,那必須在城中隻得招募年齡在十八至三十之間的壯漢,如今主公一要修繕城牆,二要修建府庫,皆需大量勞民,不知主公將從何處招募這四千軍士?”陳到眼睛灼灼地看著袁吉說道。眾人聽了陳到所說的話之後,都不由得點了點頭,露出沉重之色。
袁吉眯著眼睛仔細地看著陳到,眼中的欣賞之色越發的濃了,想不到這陳到居然還可以看到這點,真是不簡單啊,曆史上劉備隻讓這陳到做個親兵頭子,幫助他訓練白耳親兵真是屈才了啊。
“就這些嗎,還有什麽問題沒?”袁吉盯著眾人問道,袁吉見周倉等人都搖了搖頭之後,越發地堅定以後可不能讓這些家夥領兵去打什麽仗了,就做個衝鋒陷陣的大將得了。
袁吉見陳到動著嘴皮子,還要說,但此時的袁吉想要考考紀靈和廖化,想要知道他倆的想法,看看他倆是不是有什麽才能,於是急忙向紀靈和廖化說道:“紀靈和元儉有什麽要說得嗎?”陳到見袁吉向紀靈和廖化詢問,連忙閉住了嘴巴,一下子便清楚了,這是主公在考驗紀靈和廖化他倆呢?
廖化推了推紀靈,示意紀靈先說。紀靈也不客氣,先向袁吉拱手施了一禮,然後道:“主公想要招募齊這四千軍士恐怕不太容易,這汝陰城本來人口雖有四萬餘,但真正的青壯並不是很多,要是招募了這四千青壯的話,恐怕會影響到這汝陰城來年的耕作,請主公三思。”說完紀靈向袁吉施了一禮。
袁吉聽了紀靈的話之後,點了點頭,非常滿意,這紀靈不僅武藝高,而且也是一個能夠體恤百姓的人啊,不簡單。袁吉轉眼望了望廖化,微笑著問道:“不知元儉有什麽要補充的嗎?”
廖化向袁吉拱手道:“化初來乍到,對這汝陰城並不是很了解,也談不上有什麽好的見解,但化久在民間對百姓入軍的態度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不知主公這汝陰城是個什麽樣,但是化在別的地方卻知道,要是靠招募,靠百姓自願的話,在一個郡中想要招募四千軍士頗為不易,更何況是一個縣城了。百姓大多都不願意當兵,都認為好男是不當兵的,所以化認為要招募到四千,怕是不易。”說到這,廖化稍微低了一下頭。眾人聽了廖化所說的話之後都不由得歎氣地點了點頭。
袁吉聽了廖化所說,不禁愣了一下,還有這種事?要是老百姓都抱著這樣的態度的話,那怎麽去招兵啊。怎麽沒聽閻象他們說過呢?若是這個問題不解決的話,那麽在即將到來的亂世之中隻能靠抓壯丁了,靠抓來的壯丁,那是非常的不可靠,國民黨的軍隊不是靠抓壯丁組成的嗎,結果怎麽樣?號稱八百萬,最後一打仗便遛了個幹淨。
這招兵打仗還是要靠老百姓的自願啊,不過好像光靠自願也是不行,畢竟自願的太少了,所以才會出現義務兵役製,要是大家都自願當兵的話,那還要這義務兵役製做什麽呢。不過現在袁吉招募的軍卒必須得是自願的,這樣軍隊訓練起來才有更強的戰鬥力啊。而且自願參軍的,大部分都對當兵的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那就是隨時都要衝鋒陷陣戰死沙場的覺悟。
袁吉見廖化既然說出了這樣的實情,那麽說不定這廖化有什麽解決之道也說不定啊,於是袁吉對著廖化鄭重說道:“那以元儉之見,如何改變百姓對這參軍的看法呢?”
廖化向袁吉抱拳道:“百姓這一觀念是經過長時地積累而成,想要立馬改變並非易事。主公可以慢慢來改變。”
袁吉聽了廖化的話,不由得氣結,這等於沒說嘛,廖化見袁吉臉色不好,於是又向袁吉拱手微笑道:“主公,這百姓大部分不願意參軍的原因就是家中青壯需要在家勞作,補貼家用,若想家中青壯去參軍了,而軍中隻是負責吃食,家中沒了青壯,生活可想而知了。”袁吉聽了廖化的解說,不由得點了點頭,而廖化又接著說道:“而通常參軍的就隻有那些為了在軍中吃飽肚子的流民了,普通百姓之家是萬萬不願去參軍的。”
“那以元儉之見當如何?”一旁的陳到問道。
廖化看了一眼陳到後,微微一笑,對著袁吉抱拳道:“不知主公可否舍得錢糧?”
袁吉也是個玲瓏剔透之人,聽廖化問自己是否舍得錢糧,便知道廖化如何解決招兵難的問題了,於是一揮手,微笑道:“區區錢糧有何舍不得?元儉隻管說出你的辦法即可。”其實袁吉已經知道了廖化的方法了,隻是不願說出,讓廖化自己說出,這樣就能增加廖化在陳到這些人中的威信罷了。
廖化也不是愚笨之人,見袁吉微笑著讓自己說出自己的解決之道時,怎不知袁吉已經知道了他的解決之道了?之所以讓自己說出,不就是讓自己在這些人中確立自己的地位嗎?所以廖化對袁吉暗暗感激起來。一旁的陳到和紀靈也不是易於之輩,看到袁吉的樣子,怎不知袁吉的用意?在為廖化這個兄弟能夠表現自己的才能而欣喜之外,也為自己能夠遇上這樣一個能夠讓自己的屬下充分發揮才能的主公而感到慶幸和欣慰。而周倉等人都看著自家的這個兄弟,想要知道他到底有什麽辦法。
廖化清了清嗓子之後,抱拳說道:“隻要主公在招募軍士之時,先發放一定的錢糧,以安入軍家屬之心,再保證每月餘再發放一定的錢糧與那些軍士以補貼家用,化想這樣那些百姓家中的青壯必然會響應主公的招募,若是主公再答應那些軍士戰死之後,會發放撫恤之錢糧,那麽那些百姓就不會再抵觸主公的招兵之策了。”
“好!元儉說得好啊,若是果真如此招募軍士的話,我又何愁招募不到精兵?”袁吉一拍案幾,扶膝而起大聲讚道。接著袁吉又轉頭微笑地看著廖化,廖化被袁吉看得直發毛,過了好一會兒袁吉才頗有玩味地說道:“元儉啊,你給我說說你是怎麽想到這些的啊?”
袁吉被廖化這一招兵政策給驚呆了,沒想到在這個時代,居然有想出這麽好的招兵政策,好像這一個招兵政策應該在好幾百年之後才出現吧,給這些士兵每月的錢糧,不就是發放軍餉嗎,招募時給的錢糧不就是安家費?連撫恤費都有了,這不是典型的美國招兵政策嗎?難道招募兵士法自古以來都是這樣做的嗎?
廖化聽見袁吉那樣看著自己,原來是奇怪自己為什麽會想到這樣的招募之法啊,還以為袁吉有什麽特殊的愛好呢。廖化也聽說,現如今那些門閥士族中的士大夫和一些公子喜好男子之風,而自己的主公是四世三公的子孫,要是有那些人的風氣也不足為怪。
廖化知道自己誤會了袁吉之後,不由得尷尬地摸了摸腦袋,道:“這都是化在一些百姓之中總結出來的,那些百姓之所以不願接受朝廷的招募,大部便是由於家中青壯需要勞作,離不得,要是家中沒了青壯,生活可想而知了。要是招募青壯時,發放一些錢糧的話,想必百姓便不會太抵觸,百姓的生活也不會太困苦。這是化的一些淺見罷了。”說到這,廖化又向袁吉深深地拜了拜。
袁吉將眾人的表情一一記在心裏,對周倉等人的表現頗感失望,而對陳到等人的表情非常滿意。周倉等人顯然並不是智將,看來以後不能獨擋一麵單獨領兵,而陳到等人對袁吉要招募四千士卒,能夠由喜悅轉為思考,表明他們會用腦子,以後是可以獨擋一麵的了。
“主公,四千士卒是不是多了?”陳到向袁吉抱拳疑惑地問道。
袁吉還沒有說話,一旁周倉忍不住了,大聲道:“剛才五百人嫌少,現在招募四千,不是更多了嗎,這豈不是更好?”
袁吉玩味地看著陳到,並沒有阻止周倉,因為周倉說出的,正是袁吉想要說得,此時由周倉來說,就更加適合了。
陳到見袁吉微笑著看著他,豈不知周倉問的正是袁吉所要問的?於是再次向袁吉拱手道:“敢問主公,招募四千軍士,府庫錢糧是否充足?”
袁吉微笑道:“供應四千軍士吃食,府庫完全充實。”
“那敢問主公,四千軍士衣甲,兵器是否齊全?”陳到盯著袁吉的眼睛問道。
袁吉看到陳到認真的詢問的樣子,眼中露出一絲讚賞之色,道:“雖然府庫中衣甲,兵器並不齊全,但是在今後我會命人請城中鐵匠日夜打造的。”
陳到聽了袁吉的解說之後,搖了搖頭,苦笑道:“錢糧充實,衣甲,兵器可督造,但問主公這四千軍士是否皆要精兵?”
袁吉點了點頭,沉聲道:“那是自然,若是隻招募一些老弱病殘,到時如何去剿滅那些山賊流匪?”
“主公,要想要精兵,那必須在城中隻得招募年齡在十八至三十之間的壯漢,如今主公一要修繕城牆,二要修建府庫,皆需大量勞民,不知主公將從何處招募這四千軍士?”陳到眼睛灼灼地看著袁吉說道。眾人聽了陳到所說的話之後,都不由得點了點頭,露出沉重之色。
袁吉眯著眼睛仔細地看著陳到,眼中的欣賞之色越發的濃了,想不到這陳到居然還可以看到這點,真是不簡單啊,曆史上劉備隻讓這陳到做個親兵頭子,幫助他訓練白耳親兵真是屈才了啊。
“就這些嗎,還有什麽問題沒?”袁吉盯著眾人問道,袁吉見周倉等人都搖了搖頭之後,越發地堅定以後可不能讓這些家夥領兵去打什麽仗了,就做個衝鋒陷陣的大將得了。
袁吉見陳到動著嘴皮子,還要說,但此時的袁吉想要考考紀靈和廖化,想要知道他倆的想法,看看他倆是不是有什麽才能,於是急忙向紀靈和廖化說道:“紀靈和元儉有什麽要說得嗎?”陳到見袁吉向紀靈和廖化詢問,連忙閉住了嘴巴,一下子便清楚了,這是主公在考驗紀靈和廖化他倆呢?
廖化推了推紀靈,示意紀靈先說。紀靈也不客氣,先向袁吉拱手施了一禮,然後道:“主公想要招募齊這四千軍士恐怕不太容易,這汝陰城本來人口雖有四萬餘,但真正的青壯並不是很多,要是招募了這四千青壯的話,恐怕會影響到這汝陰城來年的耕作,請主公三思。”說完紀靈向袁吉施了一禮。
袁吉聽了紀靈的話之後,點了點頭,非常滿意,這紀靈不僅武藝高,而且也是一個能夠體恤百姓的人啊,不簡單。袁吉轉眼望了望廖化,微笑著問道:“不知元儉有什麽要補充的嗎?”
廖化向袁吉拱手道:“化初來乍到,對這汝陰城並不是很了解,也談不上有什麽好的見解,但化久在民間對百姓入軍的態度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不知主公這汝陰城是個什麽樣,但是化在別的地方卻知道,要是靠招募,靠百姓自願的話,在一個郡中想要招募四千軍士頗為不易,更何況是一個縣城了。百姓大多都不願意當兵,都認為好男是不當兵的,所以化認為要招募到四千,怕是不易。”說到這,廖化稍微低了一下頭。眾人聽了廖化所說的話之後都不由得歎氣地點了點頭。
袁吉聽了廖化所說,不禁愣了一下,還有這種事?要是老百姓都抱著這樣的態度的話,那怎麽去招兵啊。怎麽沒聽閻象他們說過呢?若是這個問題不解決的話,那麽在即將到來的亂世之中隻能靠抓壯丁了,靠抓來的壯丁,那是非常的不可靠,國民黨的軍隊不是靠抓壯丁組成的嗎,結果怎麽樣?號稱八百萬,最後一打仗便遛了個幹淨。
這招兵打仗還是要靠老百姓的自願啊,不過好像光靠自願也是不行,畢竟自願的太少了,所以才會出現義務兵役製,要是大家都自願當兵的話,那還要這義務兵役製做什麽呢。不過現在袁吉招募的軍卒必須得是自願的,這樣軍隊訓練起來才有更強的戰鬥力啊。而且自願參軍的,大部分都對當兵的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那就是隨時都要衝鋒陷陣戰死沙場的覺悟。
袁吉見廖化既然說出了這樣的實情,那麽說不定這廖化有什麽解決之道也說不定啊,於是袁吉對著廖化鄭重說道:“那以元儉之見,如何改變百姓對這參軍的看法呢?”
廖化向袁吉抱拳道:“百姓這一觀念是經過長時地積累而成,想要立馬改變並非易事。主公可以慢慢來改變。”
袁吉聽了廖化的話,不由得氣結,這等於沒說嘛,廖化見袁吉臉色不好,於是又向袁吉拱手微笑道:“主公,這百姓大部分不願意參軍的原因就是家中青壯需要在家勞作,補貼家用,若想家中青壯去參軍了,而軍中隻是負責吃食,家中沒了青壯,生活可想而知了。”袁吉聽了廖化的解說,不由得點了點頭,而廖化又接著說道:“而通常參軍的就隻有那些為了在軍中吃飽肚子的流民了,普通百姓之家是萬萬不願去參軍的。”
“那以元儉之見當如何?”一旁的陳到問道。
廖化看了一眼陳到後,微微一笑,對著袁吉抱拳道:“不知主公可否舍得錢糧?”
袁吉也是個玲瓏剔透之人,聽廖化問自己是否舍得錢糧,便知道廖化如何解決招兵難的問題了,於是一揮手,微笑道:“區區錢糧有何舍不得?元儉隻管說出你的辦法即可。”其實袁吉已經知道了廖化的方法了,隻是不願說出,讓廖化自己說出,這樣就能增加廖化在陳到這些人中的威信罷了。
廖化也不是愚笨之人,見袁吉微笑著讓自己說出自己的解決之道時,怎不知袁吉已經知道了他的解決之道了?之所以讓自己說出,不就是讓自己在這些人中確立自己的地位嗎?所以廖化對袁吉暗暗感激起來。一旁的陳到和紀靈也不是易於之輩,看到袁吉的樣子,怎不知袁吉的用意?在為廖化這個兄弟能夠表現自己的才能而欣喜之外,也為自己能夠遇上這樣一個能夠讓自己的屬下充分發揮才能的主公而感到慶幸和欣慰。而周倉等人都看著自家的這個兄弟,想要知道他到底有什麽辦法。
廖化清了清嗓子之後,抱拳說道:“隻要主公在招募軍士之時,先發放一定的錢糧,以安入軍家屬之心,再保證每月餘再發放一定的錢糧與那些軍士以補貼家用,化想這樣那些百姓家中的青壯必然會響應主公的招募,若是主公再答應那些軍士戰死之後,會發放撫恤之錢糧,那麽那些百姓就不會再抵觸主公的招兵之策了。”
“好!元儉說得好啊,若是果真如此招募軍士的話,我又何愁招募不到精兵?”袁吉一拍案幾,扶膝而起大聲讚道。接著袁吉又轉頭微笑地看著廖化,廖化被袁吉看得直發毛,過了好一會兒袁吉才頗有玩味地說道:“元儉啊,你給我說說你是怎麽想到這些的啊?”
袁吉被廖化這一招兵政策給驚呆了,沒想到在這個時代,居然有想出這麽好的招兵政策,好像這一個招兵政策應該在好幾百年之後才出現吧,給這些士兵每月的錢糧,不就是發放軍餉嗎,招募時給的錢糧不就是安家費?連撫恤費都有了,這不是典型的美國招兵政策嗎?難道招募兵士法自古以來都是這樣做的嗎?
廖化聽見袁吉那樣看著自己,原來是奇怪自己為什麽會想到這樣的招募之法啊,還以為袁吉有什麽特殊的愛好呢。廖化也聽說,現如今那些門閥士族中的士大夫和一些公子喜好男子之風,而自己的主公是四世三公的子孫,要是有那些人的風氣也不足為怪。
廖化知道自己誤會了袁吉之後,不由得尷尬地摸了摸腦袋,道:“這都是化在一些百姓之中總結出來的,那些百姓之所以不願接受朝廷的招募,大部便是由於家中青壯需要勞作,離不得,要是家中沒了青壯,生活可想而知了。要是招募青壯時,發放一些錢糧的話,想必百姓便不會太抵觸,百姓的生活也不會太困苦。這是化的一些淺見罷了。”說到這,廖化又向袁吉深深地拜了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