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後,汝陰軍營。[]此時聚兵的鼓聲早已響畢,點將台下已經聚集了五千人馬。袁吉看著台下黑壓壓的軍盔,努力地平複了下心中那熱血沸騰的心髒,簡單地宣讀了下誓軍北上的文詞之後,便一揮手向台下眾軍士大喊一聲:“出發!”


    點將台上的戰鼓擂響起了出發的信號,校場的一排號角手也吹響了出發的角聲。五千多軍士在各自長官的帶領了,高舉著手中的戈矛,高擎著大漢的旌旗,默默無聲地,堅實有力地向營外踏出。


    此時的汝陰城的街道兩旁已經圍滿了前來送行的百姓。百姓們看著威武的軍士,忍不住大聲地呐喊著,呼喊著,因為此行的軍士之中有著他們的兄弟、丈夫、父親或是兒子。現在自己的親人將要遠征了,看著親人們威武的雄姿,除了心中對他們的敬仰之外,還有著一絲的擔憂和掛念。


    當五千軍士全部走出汝陰城的時候,閻象、呂範等人已經在那裏等待著袁吉他們了。袁吉他們翻身下馬之後,走到閻象等人跟前。閻象、呂範等人將手中的出征酒緩緩遞到袁吉等人手中,說道:“祝主公凱旋歸來!”


    袁吉等人接過閻象他們手中的酒盅,一仰脖子便將杯中水酒一喝而盡,將酒盅還到閻象等人手中之後,袁吉說道:“多謝諸位的吉言,不過吉可以很肯定告訴你們,這一次出征,我們是一定會凱旋歸來的!”


    說完,袁吉又向眾人抱拳說道:“吉在出征潁川的這些日子裏,這汝陰便交與你們了,你們可要替我好好治理好汝陰啊。”


    眾人抱拳回禮道:“主公但請放心,我等定會盡職盡責!”


    “嗯,好。”袁吉微笑著點了點頭,接著轉臉對著閻象和呂範二人說道:“玄明、子衡,今後便要辛苦你二人了。”


    “為主公效力是我等的榮幸,請主公不要再說這些見外的話了。”閻象和呂範二人看著袁吉的眼睛拱手說道。


    袁吉拍了拍二人的肩膀,微笑了一下,道:“好,主公以後就不說這些見外的話了。”接著袁吉便又向眾人抱了一拳,道:“大家保重!”說完袁吉一翻身上了馬。一邊的袁烈、袁洪、陳到和紀靈四人也是向眾人抱拳,之後齊身上馬。


    閻象等人也是抱拳回禮,道:“保重!”


    袁吉等人雙腿輕輕一夾馬腹,便頭也不回地向前方已經行了有幾百步的大軍趕去。他們不想回頭再看一眼汝陰城,因為他們怕忍不住會對城中的一切留念不舍。


    袁吉他們率領著五千大軍晝行夜宿,沿途經過了五六座縣城。所經過的那些縣城起初見到袁吉他們率領著如此多的軍隊,還以為是黃巾賊匪要來攻城。不過待得袁吉他們走得近了,看到他們全是衣甲鮮明的大漢製式裝備,還有那在空中迎風飄舞的書寫著漢字的旌旗,才知道這是朝廷的軍隊。


    袁吉叫人出示了自己的官職令牌之後,大部分的縣令還是規規矩矩地劃分一地讓袁吉他們宿營紮寨,還將袁吉他們請到縣城之中小住一會兒。不過袁吉他們對於進城小住卻是拒絕了。除了向縣令要一些輜重糧草以外,其他的一概不要。對於袁吉他們的這種做法,縣令們當然是最樂意的。


    不過有些縣城的縣令還是有些膽小,深怕袁吉他們的這五千大軍是賊軍打扮的,愣是將縣城城門緊閉,將袁吉等人置之於城外,不理不睬,對於袁吉他們索要糧草的事也是萬般推脫。袁吉等人無奈,隻好找一安全之地安營紮寨。


    在行軍了大約有四五天的時間後,袁吉他們終於來到了汝南郡治平輿。郡守大人在得知袁吉他們將要在今日領軍前來時,便早早地帶人在城門之口等待了。


    當袁吉等人得知郡守大人親自前來迎接之時,都不由得感慨萬分。看來這位汝南郡守還真是一個不錯的郡守,至少接待袁吉等人禮儀很是周全。這讓袁吉等人對郡守的好感便加深了一分。


    袁吉吩咐陳到與紀靈二人將五千兵馬尋地紮寨,自己帶著袁烈和袁洪二人領著幾十親兵緩步走向郡守。


    “我等來此有勞郡守大人親自相迎,真是愧不敢當。”袁吉走到郡守麵前拱手施了一禮說道。


    “袁督曹不必如此,我等出迎非為你等,而是為你等舉義兵先滅汝南賊寇,現又入潁川助朝廷剿賊之義舉。”郡守笑嗬嗬說道,“袁督曹真乃高義之士啊!”


    “是啊,是啊!”站在郡守身後的眾官吏都是連聲附和道。


    袁吉微微一笑道:“想我袁家乃是四世三公,身為袁家子孫,怎可不與國分憂?我等出義兵皆是我袁家作為朝臣的本份。大人不必誇讚我等。”


    “嗬嗬,你們袁家可真是一代強如一代啊。袁督曹年少有為,他日必可成為國之棟梁。”郡守微笑道。


    袁吉笑著向郡守彎身拱手施了一禮,卻是不答。這時,站在郡守身後的一官吏卻是走到郡守麵前,說道:“大人,袁督曹已經來此,我等何不進城再敘?這城外風沙甚大,可不是相敘的好地方。”


    “對,對,對,你看我,隻顧著和督曹說話,卻是忘了與督曹接風洗塵了。”郡守一拍腦門,一臉歉然,道,“督曹遠來疲倦,我已令人備下酒席,咱們還是進城在宴席上慢慢相敘如何?”


    袁吉看了一眼站在郡守身後的那一官吏一眼,見其向自己點頭微笑,袁吉不禁有些詫異。不過袁吉將詫異隱入肚中,向郡守施了一禮,道:“既然大人盛情邀請,吉便是卻之不恭了。不知大人身後這位是?”袁吉指了一下剛才的那一官吏。


    郡守回頭一看袁吉所指,於是笑道:“哦,這位是我的主簿陳溫陳近南,乃是汝南人氏。”


    陳溫見郡守大人將其介紹於袁吉,於是微微笑道:“袁督曹真是貴人多忘事,連以前的忘年之交都不認得了嗎?”


    “哦,你們居然是舊識?”郡守疑惑地問道。


    陳溫微笑著點了點頭。袁吉想到,這個陳溫莫不是以前那個袁家三少爺結識的好友?自己現在已經占了別人的身子,可不能讓其以前的好友給識破了。


    “哦,原來是近南兄啊。哎呀,小弟好久不見老友,乍一看卻是沒有認出,還請多多見諒啊!”袁吉忙向陳溫彎身施禮,賠罪道。


    陳溫一把將袁吉扶住,笑道:“都說是老友了,還說什麽賠罪不賠罪的?”


    “嗬嗬,陳主簿說得對,督曹就不要在這賠罪了。大家不如回城,在席上敬酒賠禮豈不是更好?”郡守走到兩人中間笑著說道。


    “大人說得是。”袁吉與陳溫二人同是向郡守微笑拱手道。


    接著眾人便跟於郡守身後進了平輿城。


    平輿果然不愧為郡治,其繁華程度是遠於汝陰城。由於汝南黃巾被袁吉消滅,使得賊軍還是沒有來得及禍害到平輿,否則的話,平輿如何能夠保持如今的繁華?


    在酒席之上,袁吉首先便是敬了郡守一杯,感謝郡守的盛情款待,其次袁吉又向陳溫敬酒,以向其賠罪,最後袁吉又向在座的其餘眾人敬酒。眾人皆因袁吉為袁家子孫,自然是要給袁吉一些麵子,來回地向袁吉敬酒,以此來感謝袁吉代表汝南出兵協助朝廷的高義。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袁吉對於此次來平輿的目的很是清楚,便是要接受郡守給他準備的一千精銳以及一些輜重糧草。所以袁吉見郡守正在興頭上,於是便將此事委婉地詢問了一下。郡守聽罷,連連保證,說已經將準備的一切都準備好了,叫袁吉盡管放心,說等吃過飯以後,便讓陳溫帶著袁吉前去接受。


    袁吉聽到郡守如此之說,再看看陳溫對著他微笑點頭的樣子,立馬便暢懷開來,連向在座的眾人敬了數杯水酒。本來袁吉也沒打算想郡守會答應將那一千精銳和若幹輜重糧草兌現。有郡守贈送的這些,對於袁吉來說隻是起到頸上添花的作用罷了,有更好,沒有也沒什麽事。


    吃過宴席酒之後,郡守便著陳溫帶袁吉前去平輿軍營接受那一千精銳和糧草輜重的事。袁吉與陳溫並排走在路上,袁烈與袁洪走在袁吉身後。


    陳溫看了袁吉一眼,微笑道:“幾年不見,少偉兄的變化可真是大啊。”


    “哦?有什麽變化的,我不還是我嗎?”袁吉心中略有些緊張地說道。


    “嗬嗬,你當然是你了。我是說,想當初那個始終不願入朝為官的少偉兄,如今怎麽開始熱衷於功名利祿了?以前我便是勸你入官,你還將我痛罵一頓,如今你自己卻是…哈哈。”陳溫笑著搖了搖頭。


    袁吉撓了撓腦殼,笑道:“人總會變的嗎?再說以前我不願為官,那是因為官官相護,官場黑暗。如今張角率賊軍攻城略地,禍害天下百姓,我為了天下百姓也不得不做個一官半職的,以此乃保護治下一方百姓的平安。”


    “哈哈,少偉兄可真是會開玩笑。保一方百姓平安?你現在隻不過是一個區區的汝陰縣令,隻是保的一縣的百姓。這大漢的天下郡縣何其多?你若是真心地想要保的一方百姓平安的話,那你就不可隻安於做一小小的汝陰縣令。兄長希望你今後能夠做到一州之長,那樣才能庇護更多的百姓。”陳溫盯著袁吉的眼睛肅然道。


    袁吉聽了陳溫的一番所說之後,知道眼前的這個人也是一個關愛百姓的好官。袁吉也是為其所言有些觸動,看著陳溫的眼睛,拱手作色道:“近南兄盡管放心,吉已經洗心革麵,立誌做一個清官,將來有能力的話,定要保的一方百姓安寧,生活安居樂業!”


    “哈哈,有少偉兄這一番話,溫心定矣。溫相信,憑著你們袁家的勢力,你將來前途必然無量。溫等的便是你那一句話,嗬嗬。”陳溫愉悅地握緊了袁吉的手說道。


    袁吉也將陳溫的手緊緊握住,兩人相視一眼之後,同時哈哈大笑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漢袁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雲198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雲1988並收藏東漢袁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