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守大人交與你的一千精銳和若幹輜重糧草,你盡管放心,此事皆是由為兄一力操辦的,不會有任何的差錯的。(.)”陳溫手捋胡須笑著說道。
“有近南兄來安排,吉還有什麽不放心的呢。”袁吉笑道。
陳溫收斂笑容,定定地看了袁吉一眼,道:“少偉隨我來吧。”
袁吉見陳溫忽然間收斂笑容,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不過袁吉卻沒有傻到去問為什麽,隻是鄭重地向其點了點頭。
在陳溫的幫助下,袁吉他們很是順利地接受了郡守為其準備的一千精銳之士,還有大量的輜重糧草。
那一千軍士皆為步卒,非常的雄壯,果然不愧是從各個縣挑選出來的。袁吉等人見了喜不自勝,也為郡守大人如此得慷慨大方所敬佩。那一千軍士雖然還比不上袁吉從汝陰帶出的兩千老兵,但是卻比那從俘虜的賊軍中選拔出來的剛剛成軍的三千兵士,不知強上了多少。
郡守所送的這一千精銳之士由於都是今日才從周圍各縣選拔而出,所以暫時還沒有能夠安排統領他們的軍官。也正好此時袁吉上文要代表汝南率軍北上,郡守也就將此一千軍士作為袁吉率軍北上的獎勵,贈送與袁吉。
袁吉他們在接受了一千軍士和若幹糧草之後,當晚便向郡守大人告辭,準備第二日繼續向潁川進發。
郡守知道袁吉此次率軍北上潁川,乃是為朝廷大軍助戰,片刻也是耽誤不得的,所以便沒有出言挽留袁吉他們。郡守大人隻是帶著平輿的鄉紳富豪在第二日的清晨在城門口為袁吉他們送行。送行的時候,郡守要袁吉他們若是他日平賊成功一定要回到平輿,到時必會再好好地款待。
袁吉在感謝郡守大人贈送的一千軍士和若幹輜重糧草之後,又是向一旁的陳溫拱手告別。
陳溫隻是微笑著向袁吉點了點頭,道:“祝少偉兄此行能夠旗開得勝!戰場之上刀槍無眼,還望少偉兄多加小心,要時時刻刻地保護好自己!”
袁吉微笑的臉龐露出了些許感動之色,道:“呈近南兄吉言,吉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戰場之上我也會照護好自己的。”接著袁吉又向送行的眾人拱手道:“請諸位大人保重!”
“督曹大人保重!”
袁吉對著眾人點頭之後,便抓住韁繩,一翻身上了馬,再次向眾人抱了一拳,接著右手一揮,對著身後的傳令官喊道:“出發!”
眾傳令官得令之後,紛紛撥轉馬頭,雙腳急夾馬腹,快速沿著大軍奔馳著,傳達著袁吉起軍出發的命令。
軍中的低級軍官聽到命令之後,紛紛對自己的部曲嗬斥起來。六千大軍在各自的長官的嗬斥下,緩緩地開始起步,高舉著手中的戈矛,開始浩浩蕩蕩地向北而行。大軍漸漸地遠離了汝南郡治平輿。
……
袁吉此時一身戎甲,頭戴一冠熟鐵盔,腰配青龍劍,座下是一匹棗紅馬。袁吉的身後是袁烈、袁洪、陳到和紀靈四將,除了紀靈是手持一把三尖兩刃刀之外,其餘三人皆是手持一杆銀身鐵頭槍。陳到與袁烈二人是身穿銀色鎖子甲,頭戴銀色豹頭盔,胯下一匹白龍馬;而袁洪與紀靈二人卻是身穿黑色鎖子甲,頭頂黑色虎頭盔,胯下卻是一匹烏錐。
五人領著身後的六千大軍向著潁川進發。在離開汝南郡治平輿五六天之後,大軍來到了汝南頂城地界。
“大哥,我們離潁川還有多長的路程?”連續行軍了十天,卻是始終沒有到達潁川的地界,袁吉不禁有些煩悶道。
袁烈怎不知袁吉的心情,於是安慰道:“三弟不必焦急,我們離潁川已經不遠了。(.無彈窗廣告)前方便是頂城,過了頂城,再行個幾天便可到達南頓,出了南頓便是潁川的地界了。”
袁吉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接著又是喃喃道:“這都快要到四月了,不知道現在朝廷的大軍在潁川和賊軍交戰的情況如何。”
袁吉所說的聲音雖小,可是像袁烈、袁洪等這樣習武之人,耳目都是比一般人要靈敏得多,怎麽會沒聽到袁吉所說的話語呢。
“三弟放心,我們所派到潁川的探子,想必這幾天便會回來,到時一問便知。省的如今什麽也不知道,卻是在那猜想,弄得自己精力憔悴。”袁烈微微笑道。
袁吉聽罷,不禁尷尬一笑,道:“大哥所言,吉受教了。”
“主公,前方既然是頂城,我等今晚是否要在頂城郊外安營紮寨?”身後的陳到一抱拳,問道。
袁吉抬頭看了看天色,見天色還早,於是說道:“不必了,如今這天色尚早,我們還是快點離開前方縣城,在野外安營紮寨吧。我不想因為我們而使得前方縣城百姓驚懼。”
“諾!”陳到抱了一拳應道,接著便傳令各軍加快行軍速度。
“傳令兵何在?”袁吉大聲喊道。
“屬下在。”一個傳令兵從大軍之中翻身下馬閃了出來,來到袁吉的麵前,抱拳道。
“你速速拿我令牌通知前方縣城縣令,便說這是郡守所派遣到潁川為朝廷助戰的大軍,讓其等不必驚慌。再告訴其,我等大軍隻是路過不會在此停留,叫其不要準備任何事物。”袁吉從腰間將代表自己身份的那塊腰牌交到傳令兵手中,說道。
“諾!”傳令兵小心翼翼地接過袁吉遞過來的腰牌,轉身離去。
袁吉等人領軍向北又是行了將近七天的時間後,終於走出了汝南郡,來到了潁川界線。而此時袁吉很早便派出去潁川查探軍情的探子也回來了。
據探子回報說,朝廷大軍在潁川的兵馬主要是由中郎將皇甫嵩與朱俊兩人率領。起初兩人是分兵進擊張角之弟張梁與張寶二人。由於賊軍勢眾,官軍兵少,再加上官軍大部皆為新募勇士,所以與賊軍交戰敗多勝少。
朱俊率軍與張寶部將波才鬥旬日,不敵,退於長社。皇甫嵩寡不敵眾,也退於長社與朱俊合兵一處。波才率賊軍圍城日夜攻打,死傷無數,卻是未能攻克長社。雖如此,官軍卻是連日作戰,人數漸少,士氣也是極為低落。長此下去,如果沒有援軍的話,長社遲早是要陷落。
可以說,如今的潁川狀況是極為堪憂。
得到探子的報告之後,袁吉趁著夜晚大軍安營紮寨的時間,將袁烈、袁洪、陳到和紀靈四人召到中軍營帳之中。
“如今潁川的戰況想必你們也是知道的了,你們說說現在該怎麽辦?”雖然不論是三國演義還是史書上都說這潁川的官軍最後還是戰勝了黃巾賊,但是真的身臨其近之後,袁吉又不得不小心起來,畢竟這史書可都是朝廷的史官寫的,誰知道是不是真的勝利了啊!
“如今這朝廷大軍被圍,士氣低落,若是沒有援軍前去相助的話,恐怕遲早會被賊軍殲滅。我想,以皇甫嵩和朱俊兩位老將軍的才智,恐怕早已派人向朝廷乞求援軍了。”一旁的袁烈低頭沉思了少許,緩緩說道。
“朝廷會派援軍嗎?”紀靈滿臉疑惑地問道。
“一定會的。畢竟朝廷所派出的三支主力大軍,如今有兩支已被賊軍包圍。若是朝廷坐視不理,等這兩支主力被黃巾賊軍殲滅的話,那麽到時朝廷所有派出去剿賊的大軍士氣必然會大落。天下臣民也將對漢室失望至極,那時天下必然會分崩離析,張角等賊軍士氣也將會大漲,取代這漢室也不是沒有可能的。這可是朝廷不願意看到的,所以朝廷必會派出援軍,而且這援軍的行軍速度以及領兵之人也必會不凡。”袁烈侃侃而談道。
袁吉心中不由得一動,這援軍莫非便是曹操、孫堅,還有劉備這些以後的不世霸主所率領的軍隊?
看來這史書上說得沒錯了,朝廷派軍援助那是一定的,潁川的官軍最後取得勝利也就不足為怪了。
“我等馬上便要進入穎陽了,之後離長社也是不遠。我等現在是坐等朝廷援軍到來之後和他們一起救援長社官軍,還是繼續向長社進發,趁賊軍不備,突入長社和官軍會合?”陳到抬頭向眾人問道。
眾人在沉默了少許之後,都將目光放到袁吉的身上,想知道袁吉是怎麽想的。畢竟據探子來報,圍攻長社的賊軍有一二十萬人,要是去長社和官軍會合的話,這六千大軍放到那些賊軍之中估計也就冒個泡。
袁吉想了一會兒之後,實在是拿不住主意,於是便看向袁烈,道:“大哥,你說說我們現在該怎麽辦?到底應該是去,還是不去?吉腦中混亂,實在是沒有主意。”
袁烈見袁吉問起自己,便低下頭,眉頭緊蹙,努力地思考了半會之後,忽然抬起頭來看著袁吉的眼睛,緩緩說道:“依烈之見,我們應去!”
袁吉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又是轉頭看向一邊袁洪,見袁洪也是堅定地向其點頭之後,袁吉歎了口氣,道:“既然如此,我等便率軍前往長社。尋敵一薄弱之處,然後鑿穿賊軍直奔長社,與城中官軍會合。”
眾人見袁吉已經決定率軍前去長社增援,便齊向袁吉抱拳應諾。
此時袁烈卻是麵露詫異之色,向袁吉歪頭問道:“三弟為何不問問烈為何要求現在便進軍長社,而不是等待朝廷援軍到來之時再進軍長社呢?”
“有近南兄來安排,吉還有什麽不放心的呢。”袁吉笑道。
陳溫收斂笑容,定定地看了袁吉一眼,道:“少偉隨我來吧。”
袁吉見陳溫忽然間收斂笑容,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不過袁吉卻沒有傻到去問為什麽,隻是鄭重地向其點了點頭。
在陳溫的幫助下,袁吉他們很是順利地接受了郡守為其準備的一千精銳之士,還有大量的輜重糧草。
那一千軍士皆為步卒,非常的雄壯,果然不愧是從各個縣挑選出來的。袁吉等人見了喜不自勝,也為郡守大人如此得慷慨大方所敬佩。那一千軍士雖然還比不上袁吉從汝陰帶出的兩千老兵,但是卻比那從俘虜的賊軍中選拔出來的剛剛成軍的三千兵士,不知強上了多少。
郡守所送的這一千精銳之士由於都是今日才從周圍各縣選拔而出,所以暫時還沒有能夠安排統領他們的軍官。也正好此時袁吉上文要代表汝南率軍北上,郡守也就將此一千軍士作為袁吉率軍北上的獎勵,贈送與袁吉。
袁吉他們在接受了一千軍士和若幹糧草之後,當晚便向郡守大人告辭,準備第二日繼續向潁川進發。
郡守知道袁吉此次率軍北上潁川,乃是為朝廷大軍助戰,片刻也是耽誤不得的,所以便沒有出言挽留袁吉他們。郡守大人隻是帶著平輿的鄉紳富豪在第二日的清晨在城門口為袁吉他們送行。送行的時候,郡守要袁吉他們若是他日平賊成功一定要回到平輿,到時必會再好好地款待。
袁吉在感謝郡守大人贈送的一千軍士和若幹輜重糧草之後,又是向一旁的陳溫拱手告別。
陳溫隻是微笑著向袁吉點了點頭,道:“祝少偉兄此行能夠旗開得勝!戰場之上刀槍無眼,還望少偉兄多加小心,要時時刻刻地保護好自己!”
袁吉微笑的臉龐露出了些許感動之色,道:“呈近南兄吉言,吉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戰場之上我也會照護好自己的。”接著袁吉又向送行的眾人拱手道:“請諸位大人保重!”
“督曹大人保重!”
袁吉對著眾人點頭之後,便抓住韁繩,一翻身上了馬,再次向眾人抱了一拳,接著右手一揮,對著身後的傳令官喊道:“出發!”
眾傳令官得令之後,紛紛撥轉馬頭,雙腳急夾馬腹,快速沿著大軍奔馳著,傳達著袁吉起軍出發的命令。
軍中的低級軍官聽到命令之後,紛紛對自己的部曲嗬斥起來。六千大軍在各自的長官的嗬斥下,緩緩地開始起步,高舉著手中的戈矛,開始浩浩蕩蕩地向北而行。大軍漸漸地遠離了汝南郡治平輿。
……
袁吉此時一身戎甲,頭戴一冠熟鐵盔,腰配青龍劍,座下是一匹棗紅馬。袁吉的身後是袁烈、袁洪、陳到和紀靈四將,除了紀靈是手持一把三尖兩刃刀之外,其餘三人皆是手持一杆銀身鐵頭槍。陳到與袁烈二人是身穿銀色鎖子甲,頭戴銀色豹頭盔,胯下一匹白龍馬;而袁洪與紀靈二人卻是身穿黑色鎖子甲,頭頂黑色虎頭盔,胯下卻是一匹烏錐。
五人領著身後的六千大軍向著潁川進發。在離開汝南郡治平輿五六天之後,大軍來到了汝南頂城地界。
“大哥,我們離潁川還有多長的路程?”連續行軍了十天,卻是始終沒有到達潁川的地界,袁吉不禁有些煩悶道。
袁烈怎不知袁吉的心情,於是安慰道:“三弟不必焦急,我們離潁川已經不遠了。(.無彈窗廣告)前方便是頂城,過了頂城,再行個幾天便可到達南頓,出了南頓便是潁川的地界了。”
袁吉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接著又是喃喃道:“這都快要到四月了,不知道現在朝廷的大軍在潁川和賊軍交戰的情況如何。”
袁吉所說的聲音雖小,可是像袁烈、袁洪等這樣習武之人,耳目都是比一般人要靈敏得多,怎麽會沒聽到袁吉所說的話語呢。
“三弟放心,我們所派到潁川的探子,想必這幾天便會回來,到時一問便知。省的如今什麽也不知道,卻是在那猜想,弄得自己精力憔悴。”袁烈微微笑道。
袁吉聽罷,不禁尷尬一笑,道:“大哥所言,吉受教了。”
“主公,前方既然是頂城,我等今晚是否要在頂城郊外安營紮寨?”身後的陳到一抱拳,問道。
袁吉抬頭看了看天色,見天色還早,於是說道:“不必了,如今這天色尚早,我們還是快點離開前方縣城,在野外安營紮寨吧。我不想因為我們而使得前方縣城百姓驚懼。”
“諾!”陳到抱了一拳應道,接著便傳令各軍加快行軍速度。
“傳令兵何在?”袁吉大聲喊道。
“屬下在。”一個傳令兵從大軍之中翻身下馬閃了出來,來到袁吉的麵前,抱拳道。
“你速速拿我令牌通知前方縣城縣令,便說這是郡守所派遣到潁川為朝廷助戰的大軍,讓其等不必驚慌。再告訴其,我等大軍隻是路過不會在此停留,叫其不要準備任何事物。”袁吉從腰間將代表自己身份的那塊腰牌交到傳令兵手中,說道。
“諾!”傳令兵小心翼翼地接過袁吉遞過來的腰牌,轉身離去。
袁吉等人領軍向北又是行了將近七天的時間後,終於走出了汝南郡,來到了潁川界線。而此時袁吉很早便派出去潁川查探軍情的探子也回來了。
據探子回報說,朝廷大軍在潁川的兵馬主要是由中郎將皇甫嵩與朱俊兩人率領。起初兩人是分兵進擊張角之弟張梁與張寶二人。由於賊軍勢眾,官軍兵少,再加上官軍大部皆為新募勇士,所以與賊軍交戰敗多勝少。
朱俊率軍與張寶部將波才鬥旬日,不敵,退於長社。皇甫嵩寡不敵眾,也退於長社與朱俊合兵一處。波才率賊軍圍城日夜攻打,死傷無數,卻是未能攻克長社。雖如此,官軍卻是連日作戰,人數漸少,士氣也是極為低落。長此下去,如果沒有援軍的話,長社遲早是要陷落。
可以說,如今的潁川狀況是極為堪憂。
得到探子的報告之後,袁吉趁著夜晚大軍安營紮寨的時間,將袁烈、袁洪、陳到和紀靈四人召到中軍營帳之中。
“如今潁川的戰況想必你們也是知道的了,你們說說現在該怎麽辦?”雖然不論是三國演義還是史書上都說這潁川的官軍最後還是戰勝了黃巾賊,但是真的身臨其近之後,袁吉又不得不小心起來,畢竟這史書可都是朝廷的史官寫的,誰知道是不是真的勝利了啊!
“如今這朝廷大軍被圍,士氣低落,若是沒有援軍前去相助的話,恐怕遲早會被賊軍殲滅。我想,以皇甫嵩和朱俊兩位老將軍的才智,恐怕早已派人向朝廷乞求援軍了。”一旁的袁烈低頭沉思了少許,緩緩說道。
“朝廷會派援軍嗎?”紀靈滿臉疑惑地問道。
“一定會的。畢竟朝廷所派出的三支主力大軍,如今有兩支已被賊軍包圍。若是朝廷坐視不理,等這兩支主力被黃巾賊軍殲滅的話,那麽到時朝廷所有派出去剿賊的大軍士氣必然會大落。天下臣民也將對漢室失望至極,那時天下必然會分崩離析,張角等賊軍士氣也將會大漲,取代這漢室也不是沒有可能的。這可是朝廷不願意看到的,所以朝廷必會派出援軍,而且這援軍的行軍速度以及領兵之人也必會不凡。”袁烈侃侃而談道。
袁吉心中不由得一動,這援軍莫非便是曹操、孫堅,還有劉備這些以後的不世霸主所率領的軍隊?
看來這史書上說得沒錯了,朝廷派軍援助那是一定的,潁川的官軍最後取得勝利也就不足為怪了。
“我等馬上便要進入穎陽了,之後離長社也是不遠。我等現在是坐等朝廷援軍到來之後和他們一起救援長社官軍,還是繼續向長社進發,趁賊軍不備,突入長社和官軍會合?”陳到抬頭向眾人問道。
眾人在沉默了少許之後,都將目光放到袁吉的身上,想知道袁吉是怎麽想的。畢竟據探子來報,圍攻長社的賊軍有一二十萬人,要是去長社和官軍會合的話,這六千大軍放到那些賊軍之中估計也就冒個泡。
袁吉想了一會兒之後,實在是拿不住主意,於是便看向袁烈,道:“大哥,你說說我們現在該怎麽辦?到底應該是去,還是不去?吉腦中混亂,實在是沒有主意。”
袁烈見袁吉問起自己,便低下頭,眉頭緊蹙,努力地思考了半會之後,忽然抬起頭來看著袁吉的眼睛,緩緩說道:“依烈之見,我們應去!”
袁吉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又是轉頭看向一邊袁洪,見袁洪也是堅定地向其點頭之後,袁吉歎了口氣,道:“既然如此,我等便率軍前往長社。尋敵一薄弱之處,然後鑿穿賊軍直奔長社,與城中官軍會合。”
眾人見袁吉已經決定率軍前去長社增援,便齊向袁吉抱拳應諾。
此時袁烈卻是麵露詫異之色,向袁吉歪頭問道:“三弟為何不問問烈為何要求現在便進軍長社,而不是等待朝廷援軍到來之時再進軍長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