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烈與紀靈二人見四周賊軍被殺得散開,心中頓時大喜,催馬繼續向賊軍大旗殺去。(.無彈窗廣告)
身處賊軍身後的賊軍統領自然看到袁烈與紀靈二人帶著幾百騎兵向自己這邊殺來。而前去阻攔的兵馬竟然沒有一人是他們的一合之敵。手下大軍被他們給殺散開來,紛紛向四周潰逃。
賊軍統領驚怒之下,連忙指揮身邊的親兵前去阻攔袁烈與紀靈他們,想要憑借著身邊這些比較精銳的親兵將袁烈等人斬殺。
賊軍統領也是知道那些官軍是奔著自己身後的這杆大旗而來的,而自己卻是無法帶著大旗離開,大旗一旦離開,那麽很容易使自己的手下大軍誤以為自己要逃跑,那時大軍士氣一泄,一發便不可收拾。
賊軍統領身邊的眾親兵得到命令之後,很快地便分出一兩千人,舉著手中的兵刃鼓噪著向正在迎頭殺來的袁烈與紀靈等人奔去。
賊軍統領的親兵果然和那些普通賊軍不一樣,不僅戰力強悍,更是悍不畏死。兩軍甫一撞上,便濺起了朵朵血花。袁烈與紀靈二人左突右殺,將那些悍勇的賊軍一一點斃。不過跟在身後的眾騎兵卻是在賊軍悍不畏死的反撲之下,傷亡在不斷地增加。
一旁的紀靈見了,目齜欲裂,揮舞著手中的大刀殺向那賊軍叢中。三尖兩刃刀上下翻飛,接近的賊軍親兵無一不被當場斬殺,而且死狀極慘,不是被削掉頭顱,便是被砍為兩截。
身後的眾騎兵見紀靈如此驍勇,士氣頓時飆升,口中大喊:“將軍威武!”便將手中的長矛瘋狂地捅向馬下的賊軍。
賊軍見官軍如他們一般悍不畏死,而且攻勢淩厲,與之接觸者無不喪命。驚懼之下,膽氣驟喪,漸漸有招架不住的趨勢。
身後賊軍統領見此,大驚,此時一親兵慌張地喊道:“將軍,不好了,城中的官軍衝出了,正在向我們這裏奔來!”
賊軍統領順著親兵所指,往長社城一看,可不是,那些城中的官軍此時在一軍官打扮之人的帶領下,高舉著手中的兵刃,高聲呐喊著向這裏衝來。定睛一看,那軍官不就是這十幾日來一直守城的那個軍官?十幾日來,賊軍統領一直是負責攻打這北門,如何不認得?
統領又回頭看了一下戰場情況,自家兄弟大部已被官軍擊潰,而那兩個驍勇異常的官軍將領正在極力地向自己這邊衝來,前去阻攔的精銳親兵也隱隱有潰敗的跡象。
統領知道,自己這一場算是敗了。若是還不撤退的話,說不定自己的命也會搭在這裏。想到這,統領慌忙撥轉自己的馬頭,對著身邊的眾手下道:“趕快撤,向南門撤!”說完也不等眾手下回應,一馬當先地驅馬向南門奔去。
眾親兵見自家統領撤了,也是趕緊跟上。不遠處的袁烈見賊軍大旗搖搖擺擺,而那賊軍統領卻是不見了蹤影,本應圍在賊軍統領周圍的那些賊軍兵士此時卻是慌慌張張向著南門奔跑著。
看到賊軍如此情形,袁烈怎不知賊軍統領已經準備逃跑了?袁烈見此心中大喜,知道機會難得,破賊就在此刻。於是氣運丹田,大聲喊道:“賊軍統領逃走了,將士們隨我殺啊!”說完便驅馬一頭紮到賊軍眾多處,瘋狂地刺殺起來。
身後將士聽罷,也是齊聲高喊:“賊軍跑了,賊軍跑了!”正在廝殺的賊軍聽到官軍在喊自家將軍逃跑了,有些不相信地回頭看了一下,這一看之下,哪還能看到自己將軍在什麽地方,隻見那代表將軍的大旗此時卻是搖晃著快速向南門處移動。
眾賊軍見此情形,士氣頓時跌落到了底穀,抵抗之力頓減。不少賊軍幹脆扔下兵器,掉頭就跑。眾官軍見此便愈發地英勇,士氣高亢,追著那些賊軍砍殺起來。眾賊軍漸漸抵擋不住,紛紛拋下手中的兵器,撒開雙腿,拚了命地往南門處逃跑。
頓時整個北門處的戰場之上,賊軍出現了大潰逃的現象。兵敗如山倒,此話一點都不假。
趕過來接應袁吉他們的北城校尉此時正好帶領手下兵馬趕到。看到戰場之上到處都是那些東奔西走,狼狽不堪的賊軍,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絲微笑。將手中大刀往天上一舉,大聲喝道:“殺!”說完,一催馬匹,舞著大刀殺入那些正如無頭蒼蠅一般的賊軍之中。身後緊跟而來的大批兵馬也是加入剿滅賊軍的戰團之中。
袁吉見大批賊軍潰逃,知道勝局已定,於是吩咐身邊一親兵道:“叫大家不可戀戰,速速向城門靠攏!”
“諾!”親兵一抱拳,立馬便去傳達袁吉的命令去了。
大軍在得到袁吉的命令之後,迅速地放棄了斬殺潰散的賊軍,加快了向城門靠攏的速度。
此時北城的城樓上,朱俊遠遠地看到了戰場之上發生的情形。而那不知何處而來的援軍無比驍勇,將那些賊軍殺得潰不成軍。朱俊高興得不由得一巴掌拍到城牆上,大叫一聲:“好!幹的不錯!”
朱俊努力地看著那援軍所打的旌旗,想要從中看出到底是何方人馬。不過卻是失敗了,離得太遠,隻能看到那些飄揚的旌旗上書寫的“漢”字,至於下麵的一些小字卻是怎麽也看不清。
朱俊無奈地一笑,看來隻有等這些援軍來到城前再行詢問了。因為朱俊已經看到援軍正在向此處快速趕來。
“大人,賊軍正在向南門潰退,我等是否追擊?”護在校尉身邊的一名親兵問道。
校尉抹了一把額頭上的血跡,又看了一眼不遠處援軍的動態,見援軍已經大規模向這邊趕來,於是微笑道:“不必了,我們的任務便是接應援軍。如今賊軍潰敗,援軍救出,我們便上前和這些援軍會合,一起回城。”
“諾!”親兵答應了一聲。
負責破陣的袁烈與紀靈二人擊退賊軍之後,很快得便來到了校尉麵前。
校尉見袁烈與紀靈一身鮮血,滿臉充滿煞氣,不禁讚歎了一聲,道:“真乃勇士也。”
校尉催馬向前,下馬之後抱拳道:“我乃中郎將麾下校尉鮑信,不知閣下乃何人?”
袁烈與紀靈二人聽罷,連忙翻身下馬,抱拳回禮道:“我等乃是我家主公麾下將領袁烈、紀靈,特奉主公之令擔當破陣之先鋒!”
“哦?不知你家主公乃是何人?”鮑信疑惑地問道。鮑信本以為這次領軍前來增援的援軍就是眼前這兩位率領的,沒想到這兩位隻是破陣先鋒,領軍之人還另有其人。
“我家主公率主力大軍在身後,正往這裏趕來,稍後大人必知。”袁烈對著鮑信拱手說道。
在漢末還沒有發生諸侯爭霸的時候,武將當中校尉之職已經是不小的官了。當今在朝廷當中常設的武將官職便是中郎將與校尉,所以原則上說來,袁吉的官職和校尉比起來就已經不算什麽高職了。哪像到了漢末諸侯爭霸的時候,由於賺取戰功的人越來越多,那時校尉之職反而成了軍中低級的官職。
片刻之後,袁吉率領著剩下的大軍來到了鮑信跟前。袁烈連忙向鮑信介紹道:“大人,這位便是我家主公!”
鮑信仔細地看了一下袁烈所指之人,隻見其人麵如冠玉,眉峰如劍,一雙黑瞳卻是綻放著攝人的光芒。再看其全身打扮,一身黑色戎甲,腰佩一把古樸寶劍,腳踏一雙戰雲靴,胯下一匹棗紅馬,整個人看上去英姿颯爽,威武不凡。鮑信忍不住在心中讚了一聲,好個人中之龍!
袁烈正想走到袁吉身旁向袁吉介紹一下鮑信,不想鮑信卻是一個大跨步走到袁吉麵前,抱拳說道:“我乃北門校尉鮑信,前來接應援軍!”
“鮑信?”袁吉覺得這個名字很是熟悉,好像在哪聽過,但卻是始終記不起來。袁吉隻是很短暫地想了一會兒,見想不出來便不去想了。又聽那鮑信自報是北城校尉,不敢怠慢,立馬從馬上翻身而下,對著鮑信拱手施了一禮,道:“見過校尉大人!我乃汝南督賊曹,奉汝南太守之令,前來潁川助戰!”
“嗬嗬,原來是汝南兵馬,你等來的可真是及時啊。快快隨我入城,這裏不安全,我等進城之後再聊,請!”鮑信聽到援軍是從汝南來的,也就釋然,因為汝南與潁川交接,援軍能如此快速到來也就不足為怪。
“大人先請!我等隨在大人身後便可。”袁吉拱手說道。
鮑信見袁吉客氣,而麵上又沒有什麽造作之色,全身的英武之氣中隱隱又透露出世家大豪的氣派,於是便起了結交之心,笑道:“什麽大人不大人的。若是看得起我,便叫我一聲鮑兄。我們以後可是要並肩作戰的。”
袁吉見鮑信有心結交自己,自己若是拒絕的話必然會惹得人家不高興,於是隻得微笑地向鮑信拱手道:“既然如此,那吉便恭敬不如從命了,鬥膽喚一聲鮑兄了。”
鮑信聽完袁吉叫其鮑兄,心中頓時歡喜,高興道:“好,好兄弟,走,咱們一起回城!”說完將自己大刀遞給一旁的親兵,自己走到馬匹前翻身上馬。
袁吉見鮑信好爽,是個可交之人,微微一笑也是走到自己的馬匹旁翻身上馬,驅馬走到鮑信身旁。兩人相視一笑之後,鮑信便揮手大聲道:“回城!”說完雙腿一夾馬腹,驅馬向前。
袁吉對著一旁的袁烈與紀靈二人點了點頭。二人會意,策馬向身後大軍奔去,傳達進城的命令。
袁吉抬頭看了一眼遠方高大的長社城牆,嘴角不由得往上一翹,露出了一絲微笑,雙腿一磕馬腹,驅馬緊隨鮑信向城門奔去。
身處賊軍身後的賊軍統領自然看到袁烈與紀靈二人帶著幾百騎兵向自己這邊殺來。而前去阻攔的兵馬竟然沒有一人是他們的一合之敵。手下大軍被他們給殺散開來,紛紛向四周潰逃。
賊軍統領驚怒之下,連忙指揮身邊的親兵前去阻攔袁烈與紀靈他們,想要憑借著身邊這些比較精銳的親兵將袁烈等人斬殺。
賊軍統領也是知道那些官軍是奔著自己身後的這杆大旗而來的,而自己卻是無法帶著大旗離開,大旗一旦離開,那麽很容易使自己的手下大軍誤以為自己要逃跑,那時大軍士氣一泄,一發便不可收拾。
賊軍統領身邊的眾親兵得到命令之後,很快地便分出一兩千人,舉著手中的兵刃鼓噪著向正在迎頭殺來的袁烈與紀靈等人奔去。
賊軍統領的親兵果然和那些普通賊軍不一樣,不僅戰力強悍,更是悍不畏死。兩軍甫一撞上,便濺起了朵朵血花。袁烈與紀靈二人左突右殺,將那些悍勇的賊軍一一點斃。不過跟在身後的眾騎兵卻是在賊軍悍不畏死的反撲之下,傷亡在不斷地增加。
一旁的紀靈見了,目齜欲裂,揮舞著手中的大刀殺向那賊軍叢中。三尖兩刃刀上下翻飛,接近的賊軍親兵無一不被當場斬殺,而且死狀極慘,不是被削掉頭顱,便是被砍為兩截。
身後的眾騎兵見紀靈如此驍勇,士氣頓時飆升,口中大喊:“將軍威武!”便將手中的長矛瘋狂地捅向馬下的賊軍。
賊軍見官軍如他們一般悍不畏死,而且攻勢淩厲,與之接觸者無不喪命。驚懼之下,膽氣驟喪,漸漸有招架不住的趨勢。
身後賊軍統領見此,大驚,此時一親兵慌張地喊道:“將軍,不好了,城中的官軍衝出了,正在向我們這裏奔來!”
賊軍統領順著親兵所指,往長社城一看,可不是,那些城中的官軍此時在一軍官打扮之人的帶領下,高舉著手中的兵刃,高聲呐喊著向這裏衝來。定睛一看,那軍官不就是這十幾日來一直守城的那個軍官?十幾日來,賊軍統領一直是負責攻打這北門,如何不認得?
統領又回頭看了一下戰場情況,自家兄弟大部已被官軍擊潰,而那兩個驍勇異常的官軍將領正在極力地向自己這邊衝來,前去阻攔的精銳親兵也隱隱有潰敗的跡象。
統領知道,自己這一場算是敗了。若是還不撤退的話,說不定自己的命也會搭在這裏。想到這,統領慌忙撥轉自己的馬頭,對著身邊的眾手下道:“趕快撤,向南門撤!”說完也不等眾手下回應,一馬當先地驅馬向南門奔去。
眾親兵見自家統領撤了,也是趕緊跟上。不遠處的袁烈見賊軍大旗搖搖擺擺,而那賊軍統領卻是不見了蹤影,本應圍在賊軍統領周圍的那些賊軍兵士此時卻是慌慌張張向著南門奔跑著。
看到賊軍如此情形,袁烈怎不知賊軍統領已經準備逃跑了?袁烈見此心中大喜,知道機會難得,破賊就在此刻。於是氣運丹田,大聲喊道:“賊軍統領逃走了,將士們隨我殺啊!”說完便驅馬一頭紮到賊軍眾多處,瘋狂地刺殺起來。
身後將士聽罷,也是齊聲高喊:“賊軍跑了,賊軍跑了!”正在廝殺的賊軍聽到官軍在喊自家將軍逃跑了,有些不相信地回頭看了一下,這一看之下,哪還能看到自己將軍在什麽地方,隻見那代表將軍的大旗此時卻是搖晃著快速向南門處移動。
眾賊軍見此情形,士氣頓時跌落到了底穀,抵抗之力頓減。不少賊軍幹脆扔下兵器,掉頭就跑。眾官軍見此便愈發地英勇,士氣高亢,追著那些賊軍砍殺起來。眾賊軍漸漸抵擋不住,紛紛拋下手中的兵器,撒開雙腿,拚了命地往南門處逃跑。
頓時整個北門處的戰場之上,賊軍出現了大潰逃的現象。兵敗如山倒,此話一點都不假。
趕過來接應袁吉他們的北城校尉此時正好帶領手下兵馬趕到。看到戰場之上到處都是那些東奔西走,狼狽不堪的賊軍,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絲微笑。將手中大刀往天上一舉,大聲喝道:“殺!”說完,一催馬匹,舞著大刀殺入那些正如無頭蒼蠅一般的賊軍之中。身後緊跟而來的大批兵馬也是加入剿滅賊軍的戰團之中。
袁吉見大批賊軍潰逃,知道勝局已定,於是吩咐身邊一親兵道:“叫大家不可戀戰,速速向城門靠攏!”
“諾!”親兵一抱拳,立馬便去傳達袁吉的命令去了。
大軍在得到袁吉的命令之後,迅速地放棄了斬殺潰散的賊軍,加快了向城門靠攏的速度。
此時北城的城樓上,朱俊遠遠地看到了戰場之上發生的情形。而那不知何處而來的援軍無比驍勇,將那些賊軍殺得潰不成軍。朱俊高興得不由得一巴掌拍到城牆上,大叫一聲:“好!幹的不錯!”
朱俊努力地看著那援軍所打的旌旗,想要從中看出到底是何方人馬。不過卻是失敗了,離得太遠,隻能看到那些飄揚的旌旗上書寫的“漢”字,至於下麵的一些小字卻是怎麽也看不清。
朱俊無奈地一笑,看來隻有等這些援軍來到城前再行詢問了。因為朱俊已經看到援軍正在向此處快速趕來。
“大人,賊軍正在向南門潰退,我等是否追擊?”護在校尉身邊的一名親兵問道。
校尉抹了一把額頭上的血跡,又看了一眼不遠處援軍的動態,見援軍已經大規模向這邊趕來,於是微笑道:“不必了,我們的任務便是接應援軍。如今賊軍潰敗,援軍救出,我們便上前和這些援軍會合,一起回城。”
“諾!”親兵答應了一聲。
負責破陣的袁烈與紀靈二人擊退賊軍之後,很快得便來到了校尉麵前。
校尉見袁烈與紀靈一身鮮血,滿臉充滿煞氣,不禁讚歎了一聲,道:“真乃勇士也。”
校尉催馬向前,下馬之後抱拳道:“我乃中郎將麾下校尉鮑信,不知閣下乃何人?”
袁烈與紀靈二人聽罷,連忙翻身下馬,抱拳回禮道:“我等乃是我家主公麾下將領袁烈、紀靈,特奉主公之令擔當破陣之先鋒!”
“哦?不知你家主公乃是何人?”鮑信疑惑地問道。鮑信本以為這次領軍前來增援的援軍就是眼前這兩位率領的,沒想到這兩位隻是破陣先鋒,領軍之人還另有其人。
“我家主公率主力大軍在身後,正往這裏趕來,稍後大人必知。”袁烈對著鮑信拱手說道。
在漢末還沒有發生諸侯爭霸的時候,武將當中校尉之職已經是不小的官了。當今在朝廷當中常設的武將官職便是中郎將與校尉,所以原則上說來,袁吉的官職和校尉比起來就已經不算什麽高職了。哪像到了漢末諸侯爭霸的時候,由於賺取戰功的人越來越多,那時校尉之職反而成了軍中低級的官職。
片刻之後,袁吉率領著剩下的大軍來到了鮑信跟前。袁烈連忙向鮑信介紹道:“大人,這位便是我家主公!”
鮑信仔細地看了一下袁烈所指之人,隻見其人麵如冠玉,眉峰如劍,一雙黑瞳卻是綻放著攝人的光芒。再看其全身打扮,一身黑色戎甲,腰佩一把古樸寶劍,腳踏一雙戰雲靴,胯下一匹棗紅馬,整個人看上去英姿颯爽,威武不凡。鮑信忍不住在心中讚了一聲,好個人中之龍!
袁烈正想走到袁吉身旁向袁吉介紹一下鮑信,不想鮑信卻是一個大跨步走到袁吉麵前,抱拳說道:“我乃北門校尉鮑信,前來接應援軍!”
“鮑信?”袁吉覺得這個名字很是熟悉,好像在哪聽過,但卻是始終記不起來。袁吉隻是很短暫地想了一會兒,見想不出來便不去想了。又聽那鮑信自報是北城校尉,不敢怠慢,立馬從馬上翻身而下,對著鮑信拱手施了一禮,道:“見過校尉大人!我乃汝南督賊曹,奉汝南太守之令,前來潁川助戰!”
“嗬嗬,原來是汝南兵馬,你等來的可真是及時啊。快快隨我入城,這裏不安全,我等進城之後再聊,請!”鮑信聽到援軍是從汝南來的,也就釋然,因為汝南與潁川交接,援軍能如此快速到來也就不足為怪。
“大人先請!我等隨在大人身後便可。”袁吉拱手說道。
鮑信見袁吉客氣,而麵上又沒有什麽造作之色,全身的英武之氣中隱隱又透露出世家大豪的氣派,於是便起了結交之心,笑道:“什麽大人不大人的。若是看得起我,便叫我一聲鮑兄。我們以後可是要並肩作戰的。”
袁吉見鮑信有心結交自己,自己若是拒絕的話必然會惹得人家不高興,於是隻得微笑地向鮑信拱手道:“既然如此,那吉便恭敬不如從命了,鬥膽喚一聲鮑兄了。”
鮑信聽完袁吉叫其鮑兄,心中頓時歡喜,高興道:“好,好兄弟,走,咱們一起回城!”說完將自己大刀遞給一旁的親兵,自己走到馬匹前翻身上馬。
袁吉見鮑信好爽,是個可交之人,微微一笑也是走到自己的馬匹旁翻身上馬,驅馬走到鮑信身旁。兩人相視一笑之後,鮑信便揮手大聲道:“回城!”說完雙腿一夾馬腹,驅馬向前。
袁吉對著一旁的袁烈與紀靈二人點了點頭。二人會意,策馬向身後大軍奔去,傳達進城的命令。
袁吉抬頭看了一眼遠方高大的長社城牆,嘴角不由得往上一翹,露出了一絲微笑,雙腿一磕馬腹,驅馬緊隨鮑信向城門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