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將軍,皇甫將軍來報,攻打城門的所有賊軍已經全部撤去。”這時一名傳令兵跑到北城城樓向朱俊說道。


    “嗯,知道了,你下去吧。”朱俊微笑著擺了擺手。


    “諾!”傳令兵向朱俊抱了一拳之後,便轉身離去。


    “眾人隨我下城迎接援軍。”朱俊見援軍快要到達城門了,而且旌旗上刻著的小字也是看得清清楚楚,“汝南督賊曹”五個黑字,釋然而又興奮地拍了下城頭,對著四周的親兵說道。


    “諾!”眾親兵齊向朱俊抱拳應道,緊接著便跟隨於朱俊身後向城下走去。


    “兄弟,看到了前麵那身穿將軍鎧甲的中年人了嗎?中郎將朱俊大人已經帶人在城門處等我們了。”鮑信怕袁吉到時到了城門不認識誰是中郎將,故而自作主張地先向袁吉介紹了起來。


    袁吉感激地看了鮑信一眼,說實話,袁吉知道長社城中有著這麽兩個中郎將,分別是皇甫嵩和朱俊。可是要袁吉分別出那兩個到底誰是朱俊,誰是皇甫嵩就有些困難了,畢竟袁吉可從來沒見過他兩人啊。


    鮑信見袁吉那感謝的眼神,隻是咧開嘴笑了笑,沒有說什麽。


    眾人很快便來到了城門邊,站在城門口早已經等待多時的朱俊,一臉笑容地向袁吉他們走來。


    袁吉等人不敢怠慢,忙從馬匹上跳將下來,抱拳行禮道:“見過中郎將大人!”


    朱俊見向自己行禮的幾人皆是英武不凡,心下欣喜。但看其中一人麵容剛毅,看上去卻是有些麵善,剩下幾人皆是站在其身後。由此朱俊便猜出此人必為援軍領軍之人。而此時朱俊又見鮑信與此人站在一旁,於是微笑地問道:“允誠,還不來為某介紹一下各位英雄?”


    鮑信答應一聲,正要為朱俊介紹袁吉等人,可是忽然想起袁吉他們好像並沒有告訴他姓誰名誰。鮑信頓時老臉一紅,尷尬無比,支支吾吾道:“兄弟,你,你還沒告訴信,信姓名呢。(.好看的小說)”


    袁吉見鮑信那一臉的赧色,不由得覺得有些好笑,於是打趣道:“這可怪不得小弟了,剛才鮑兄也沒有問小弟姓誰名誰,還以為鮑兄早已得知了。”


    聽袁吉如此一說,鮑信頓時苦著一張臉,囁嚅道:“這,這能怪兄長我嗎?這不是趕著回城,還沒來得及詢問嘛。”接著鮑信又是拉著袁吉的衣袖,小聲央道:“兄弟還是快些告訴為兄吧,免得為兄在中郎將大人麵前出醜啊!”


    袁吉微微一笑,也不答鮑信之話,隻是徑直走到朱俊麵前,拱手朗聲說道:“在下乃是汝南郡守麾下督賊曹袁吉,特代汝南郡守前來潁川助戰!”接著袁吉又將身後的袁烈、袁洪到和紀靈四人介紹了一番。


    “哦?你說你是汝南袁吉?那我問你,當朝司空袁傀是汝何人,可與你有什麽關係?”朱俊乍一聽袁吉自報是汝南人,而且還姓袁。可汝南郡中姓袁的都是顯赫的名門望族,而具有四世三公這一身份的袁氏也是在汝南,這一袁吉難道莫非也是袁家中人?


    袁吉微微一笑道:“當朝司空正是家叔!”


    聽到袁吉自報是當今名聲顯赫的袁家後生,周圍的人都是大吃一驚。朱俊撚動著胡須,露出滿臉的激動之色,道:“莫非你便是那袁家阿福?”


    袁吉聽朱俊居然知道自己的小名阿福,不禁露出一臉的詫異之色。朱俊見袁吉露出疑惑之色,不禁微微笑道:“也許你是不記得了,你小的時候我還抱過。當時你這阿福的乳名可是有很多人幫你想的呢,可惜啊,以前的諸多好友都因黨錮之禁,而…”


    說到這,朱俊忙閉上了嘴巴,轉頭對著袁吉嗬嗬笑道:“沒想到當年的稚兒如今卻是長大成人了,還帶著兵馬前來潁川為國效力,果然是有乃祖之風啊!”


    袁吉聽了朱俊的誇讚之後,有些不好意思地繞了繞頭,說道:“大人過譽了。(.無彈窗廣告)”


    “哎,不要叫我大人,若是不嫌棄的話,不妨叫我一聲伯父,某當你為侄兒。”朱俊滿臉希冀地看著袁吉說道。


    袁吉聽罷,再看了一下朱俊的眼神,不由得苦笑了一笑,拱手施了一禮,道:“那侄兒便喚一聲伯父了。”


    朱俊聽到袁吉喚其伯父,高興地不由得哈哈大笑,連道:“好,好,好!”


    一旁的鮑信見袁吉乃是當今顯赫海內外袁家的子孫,不由得高興連連。而且袁吉看上去也沒有那些世豪大家的架子,和袁家的其他那兩個子弟袁紹、袁術一樣,也有禮賢下士的作風。當即鮑信便為自己能夠結交上如此人傑而感到有些自豪。


    在三國兩晉之時,一些豪傑俠士在早年的時候都是喜歡結交一些望門名士,或是一些江湖遊俠。能夠為自己找到真正的知己或是朋友而感到驕傲和自豪。而一個人想要在今後有所作為,成就一番大事的話,身後沒有一群知己的朋友的支持,那是很難成功的。


    東漢末年的曆史上,幾乎所有的英雄霸主在早年的時候都有著結交天下豪傑與名士的喜好。像一代梟雄曹操,河北霸主袁紹,西北大佬董卓,等等,很早便開始遊曆天下,與天下名士豪傑折節相交。


    所以鮑信為自己能夠結交到袁吉這樣的名士(哦,以前的袁吉的確是一個名士,隻不過太低調,除了家鄉的人知道他的名聲外,其他地方的人甚少知道)而感到有些激動和自豪,那便不足為怪了。


    “大人,此時城外不甚安全,賊軍隨時都會卷土來攻。我等不如先行入城,之後再詳談。”一旁的鮑信見城外的大軍萬分疲勞,又有些擔心城外的賊軍,於是對著朱俊抱拳說道。


    朱俊聽罷,道:“允誠說得沒錯,我們還是先進城再說。侄兒先將你手下人馬召入城中,讓允誠協助與你,之後你二人到城中府衙來。我先去南門義真那去看看賊軍情況,要是賊軍今日不再攻城,我等便在府衙備些酒菜,算是為侄兒你接風。”


    “謹遵大人(伯父)之命。”袁吉與鮑信齊向朱俊拱手說道。


    朱俊微笑著對他二人點了點頭,之後便帶領身後的一眾親兵,翻身上馬,向南門奔去。


    袁吉與鮑信見朱俊走後,相視一笑,鮑信道:“袁兄弟,你這大軍有多少人?我去幫你到城中找個營寨。”


    袁吉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大軍,此刻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有著紅黑的血跡,不少人身上也是掛了彩。而且在剛才與賊軍的激烈交戰中,肯定有不少人都將長久地安眠在長社這片異鄉的土地上。


    想到這,袁吉心中不免有些悲傷,心情也有些沉重起來,轉過頭來對著鮑信努力擠出一絲笑容,道:“鮑兄以後叫我少偉便可。至於這營寨之事便有勞鮑兄給我準備一個六千人的即可。”


    鮑信也沒看出袁吉心情不好,見袁吉客氣,於是一擺手,道:“那我以後就叫袁兄弟為少偉兄了,少偉兄叫我一聲允誠便可。嗬嗬,至於營寨之事隻是小事爾,少偉不必客氣!”


    “那如此,吉便不與允誠兄客氣了。”袁吉拱手說道。


    “本來便不需嘛!”鮑信擺擺手,微笑道。


    ……


    當袁吉等人在鮑信地協助下,將帶來的人馬安頓在鮑信所挑選的營寨。之後,眾人沐浴洗簌一番,接著便隨著鮑信一路來到長社府衙。


    進入府衙之後,袁吉等人便見上首坐著兩個身穿便袍的威武中年人。其中一人袁吉他們也是認識,正是朱俊,至於剩下的那個和朱俊坐在一起的,袁吉他們就是用腳指頭想也是知道,那是中郎將皇甫嵩無疑了。試想,除了中郎將皇甫嵩的話,誰還有資格和朱俊坐在一起呢。


    此時坐在上首的朱俊與皇甫嵩二人正微笑地看著袁吉他們一眾人等。袁吉等人不敢怠慢,忙細步走到朱俊與皇甫嵩二人下首,拱手施禮道:“我等見過兩位中郎將!”雖說朱俊叫袁吉叫他伯父,可是在這大庭廣眾之下,叫伯父卻是不合適的,所以袁吉便正正規規地叫上了二人的將職。


    這稱呼別人的官職其實也是對人的一種尊重,也是對他們過往功績的一種間接的肯定。所以當朱俊與皇甫嵩二人聽到袁吉等人的行禮稱呼之後,都露出了傲然和滿意的神色。


    “諸位,這位便是前來援助我們的汝南軍統領。諸位有所不知,這位可是當今司空大人之侄,是袁家嫡係子孫。”朱俊微笑著走到袁吉麵前拉著袁吉的手,向周圍的人介紹起來。


    起初在座的眾校尉聽到袁吉為汝南軍的統領前來增援,並沒有將袁吉放在眼裏,甚至一些人卻是露出不削的神情。


    不過在聽到袁吉為袁家子孫時,眾人眼中頓時便沒有了剛才的那種不削與輕慢之色,反而露出了一股希冀和熱切,甚至有著一絲尊重。


    朱俊將眾人臉色的變化都看在了眼裏,露出了滿意的微笑,接著又對眾人說道:“今後袁統領便會和我們一同並肩作戰了,希望大家今後相互照顧一下。”


    眾人聽朱俊如此一說,趕忙站了起來,齊聲抱拳道:“謹遵大人之令!”


    “嗯,如此甚好!大家坐下吧,今日隻是略薄一些酒菜,隻為袁統領接風洗塵。城外十幾萬賊軍正對我等虎視眈眈,所以美酒不足希望大家不要介意。”朱俊一臉微笑地對眾人說道。


    袁吉知道朱俊這句話也是在間接地對自己解釋一下美酒的不足。袁吉怎會計較這些?袁吉不著痕跡地拍了下朱俊那寬厚的手掌,對著朱俊的眼睛微笑著點了點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漢袁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雲198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雲1988並收藏東漢袁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