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得身後之人離去之後,袁吉拱手道:“不知叔父如今可好?”
“老爺現在已經不是司空了,現今已經閑置在家,不過三少爺不必擔憂,老爺說,再過幾個月便可官複原職。(.)”袁中說道。
“這是怎麽一回事?”袁吉被袁中說得一驚一乍的,不由得疑惑地問道。
“朝中之事複雜無比。自從開春之後車騎將軍朱俊將南陽黃巾剿滅,班師回朝。朱將軍在剿賊期間搜羅了大量張讓等人和黃巾賊勾結的證據,於是老爺便借此機會聯合大將軍和一些大臣,聯名請求皇上將張讓等十常侍誅除。不想皇上袒護閹宦,不僅沒有給他們定罪,還嗬斥了老爺他們。張讓等人也是懷恨在心,找了個理由便讓皇上將老爺司空的職位給撤了。唉!”袁中緩緩地解釋道。
袁吉聽罷,也是默然,本來黃巾之亂被掃平之後,大漢朝完全可以再度複興的,可是如今的皇帝不給力,隻知吃喝玩樂,到處斂財,將朝中所有的權利都下放到張讓等那些也隻知爭權奪利,收受賄賂的閹宦手中,徒叫那些忠漢的仁人義士徒喚奈何?
“不過少爺盡管放心,那些閹宦雖然將老爺革職了,但是絕不會加害。”袁中說道。
袁吉不禁翻了個白眼,誰叫老袁家有著四世三公的頭銜?若不是如此的話,那自己的叔父不知死了多少回了。不過最後叔父好像還是被西北的那個豪強董卓給殺了,按說不應該啊!董卓身邊可是有著李儒那個智商還是比較高的謀士的,他不會看不出殺了叔父所帶來的影響和後果啊!
袁吉突然心中一動,想到了袁紹和袁術這兩個人。這兩個廢物居然公開起兵反對董卓,自己的叔父還在董卓的手上了,居然沒有絲毫的顧忌啊!你們這兩個家夥起兵反董,至少也要給自己的叔父報個信,讓他們早點有些逃離洛陽的準備啊!結果倒好,突然發兵,叔父還蒙在鼓裏,使得叔父一家人全部罹難。
要我是董卓的話,我也這麽做啊,哦,你們袁家已經成了整個討董聯軍的總司令,撕破臉皮,公開了反我董卓,我還留你袁家的那老家夥有什麽用?殺了,免得浪費糧食,還可以進一步打擊聯軍的士氣。
“若是如此,那吉便放心了。”袁吉回過思緒,鬆了口氣說道。
“哦,對了,中伯還沒有告訴吉叔父此次派你來吉這裏到底所為何事呢?”袁吉最終決定還是主動奔入主題,不想再和他說那些沒有什麽營養的話。
袁中見袁吉問起,於是也不和袁吉廢話,直接說道:“老爺要仆告訴少爺,原本定於一月之後將少爺從巨鹿調走,恐怕已經不太可能實現了。估計少爺在巨鹿還得再等兩年的時間。到時老爺官複原職,也可借機將少爺調到老爺身邊,做個官吏什麽的。”
什麽?讓老子在這破地方再待兩年的時間?有沒有搞錯?兩年之後,那我豈不是等得黃花菜都涼了,而且到時還不是調回汝南老家,而是調到京師。我的媽呀,這樣做,那老子如何去積攢那些未來爭霸的本錢?如何培養自己的勢力?自已豈不是和曹操、大哥袁紹他們的這些未來的一方霸主待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了?
這可不行,說什麽我也得跑在他們那些人的前麵啊。有備才能無患,不是還有一句話,說什麽來著,成功隻留給於那些有準備的人嘛。我可要做一個有準備的人啊。
“中伯,你看,能不能跟叔父說一下,將我調回老家汝南,做個汝南太守怎麽樣?吉可不想再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待下去了。要是不行,幹脆花點錢,將那汝南太守之職買下來,不是說當今皇上在西園公開賣官鬻爵嘛。”袁吉用著商量的口氣說道。
“少爺,萬萬不可用錢去買那爵位官職。若是少爺真是如此的話,那麽袁家的名譽非得受損不可。老爺可是極力反對皇上賣官鬻爵的,若是少爺去買的話,那豈不是在砸老爺的臉麵嘛!那麽當朝的文武百官會如何看待老爺,看待我們袁家?天下間那些尊敬袁家的仁人誌士,英雄豪傑將如何審視袁家子孫的所作所為?還望少爺早斷此念!”袁洪連忙向袁吉勸阻道。
聽罷袁中所說,袁吉不禁有些喪氣,隻好賠禮道:“中伯所言甚是,是吉考慮不周,吉今後絕對不會有如此之想,也不會使的袁家在海內外的名譽受損的。”
“如此便好。兩年的時間雖然看上去很長,但是一眨眼便可過去。還望少爺在巨鹿好好做好太守的職位,到時將巨鹿治理好了,也算是一個不小的功績,到時老爺將少爺調入京師也算是有名了。”袁中手捋胡須微笑道。
“中伯說的是,吉一定不會讓叔父失望的。”袁吉滿臉受教地說道。
接著二人又談論了一些其他的事。在袁中的口中,袁吉得知朱俊班師回朝後,那些跟隨與他的將校也各自得到了朝廷的封賞。自己的好友鮑信被朝廷封為濟北相,擇日便領著手下幾百親兵赴任去了。而袁吉又在袁中的口中得知,還有一個叫孫堅的,在此次剿賊的過程中勇猛非常,出力最大,已被封為別郡司馬。
聽到孫堅居然也參加了南陽的黃巾平定之戰,袁吉便不由得有些遺憾,遺憾自己沒能夠親眼看到這為被人尊稱為“江東猛虎”的英雄,遺憾自己沒能夠與他相識,和他把酒言歡。
當袁吉問到劉備等人時,袁中卻是直搖頭,連說沒有聽說過朱俊的軍中有劉備這麽一個人,更不要說這人得到了什麽封賞了。
聽到此,袁吉不免有些歎息,看來曆史還是遵循著他原來的腳步在前行。劉備三人作為一介平民,沒有什麽深厚的家世和大量的錢財,想要靠著軍功來得到當今皇帝的封賞,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恐怕現在劉備三人已經在安喜縣做了什麽縣尉了吧。
袁中在巨鹿並沒有待多久,在完成了袁傀交與他的任務之後,在袁吉的恭送下便匆匆地走了。雖然這個袁中在袁家隻是一個奴仆的身份,可是其在袁家的地位卻是不低。作為和叔父袁傀從小一起長大的他,在很多方麵曾經幫助過袁傀,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袁傀能有今日的這般顯赫地位,與袁中在背後的奉獻是分不開的。袁中在袁傀心中可是心腹中的心腹,所以袁吉可不敢對其有絲毫得怠慢之心。
待得袁中的車駕漸漸地走遠了,袁吉才帶著沮授和田豐等人回到太守府。一進太守府之後,袁吉仿佛變了一個人似的,以往的庸散慢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精明強幹。因為袁傀已經牌袁中來告訴袁吉,說還有兩年才可以將其重新調任回去。如此一來,袁吉便不指望自己可以迅速回汝南了,隻得在巨鹿這個地方一門心思地搞起發展來。
“諸位生,巨鹿經過我等幾月的治理,如今已經頗有些氣象了。百姓們也終於可以吃上飯,穿上衣,住上屋了,這都是諸位的功勞,吉在此,便替巨鹿的百姓感謝諸位了。”說完袁吉躬身施禮。
眾人見此,慌忙拱手回禮道:“此是我等分內之事,大人不必如此!”
“前些月,俊義出兵剿賊,繳獲了賊軍大量的錢糧穀物。吉看這莊陶的城牆經過賊亂之後,不少地方已經顯得有些破敗不堪了。吉打算用府庫中的這些錢糧來招募那些閑置在家的青壯,來修繕城牆,順便也將城外的那條護城河裏的淤泥也給舒緩一下。不知諸位以為如何?”袁吉問道。
“大人所言英明!城牆損壞不得不修繕,如今田裏秧苗長勢喜人,百姓在家也沒有什麽事情可做。大人正好借此機會將城牆給修繕一下,不僅可以加固莊陶的城防,而且錢糧還可以資補百姓生活,可謂一舉兩得啊。”田豐讚歎地說道。
“嗬嗬,既然如此,那吉便將此事交與先生去辦理,可好?”袁吉笑眯眯道。
“那豐便領命了。”田豐拱手應道。
“前幾日,有不少縣令向吉反映,說有不少周邊的郡縣百姓來巨鹿安居,問吉是不是也可以將他們待為巨鹿百姓一般,給予他們錢糧和田地。不知兩位先生對此有什麽樣的想法沒有?”袁吉問道。
隻見一旁的沮授拱手施禮道:“明公對百姓有仁愛之心,在巨鹿所施之策皆是與民有利。周邊之郡縣的百姓聞之,趨之若鶩,不消幾月,巨鹿人口必然充實。人口一多,這巨鹿便會日益繁華,時日一久,明公之名必會傳揚天下。授想明公肯定願意接納這些百姓的。”
“嗬嗬,先生所言正合吉意。這莊陶的外來百姓安置,那便有勞先生了。”袁吉嗬嗬笑道,這沮授說話,聽著就舒服。
“授敢不從命?”沮授拱手笑道。
“老爺現在已經不是司空了,現今已經閑置在家,不過三少爺不必擔憂,老爺說,再過幾個月便可官複原職。(.)”袁中說道。
“這是怎麽一回事?”袁吉被袁中說得一驚一乍的,不由得疑惑地問道。
“朝中之事複雜無比。自從開春之後車騎將軍朱俊將南陽黃巾剿滅,班師回朝。朱將軍在剿賊期間搜羅了大量張讓等人和黃巾賊勾結的證據,於是老爺便借此機會聯合大將軍和一些大臣,聯名請求皇上將張讓等十常侍誅除。不想皇上袒護閹宦,不僅沒有給他們定罪,還嗬斥了老爺他們。張讓等人也是懷恨在心,找了個理由便讓皇上將老爺司空的職位給撤了。唉!”袁中緩緩地解釋道。
袁吉聽罷,也是默然,本來黃巾之亂被掃平之後,大漢朝完全可以再度複興的,可是如今的皇帝不給力,隻知吃喝玩樂,到處斂財,將朝中所有的權利都下放到張讓等那些也隻知爭權奪利,收受賄賂的閹宦手中,徒叫那些忠漢的仁人義士徒喚奈何?
“不過少爺盡管放心,那些閹宦雖然將老爺革職了,但是絕不會加害。”袁中說道。
袁吉不禁翻了個白眼,誰叫老袁家有著四世三公的頭銜?若不是如此的話,那自己的叔父不知死了多少回了。不過最後叔父好像還是被西北的那個豪強董卓給殺了,按說不應該啊!董卓身邊可是有著李儒那個智商還是比較高的謀士的,他不會看不出殺了叔父所帶來的影響和後果啊!
袁吉突然心中一動,想到了袁紹和袁術這兩個人。這兩個廢物居然公開起兵反對董卓,自己的叔父還在董卓的手上了,居然沒有絲毫的顧忌啊!你們這兩個家夥起兵反董,至少也要給自己的叔父報個信,讓他們早點有些逃離洛陽的準備啊!結果倒好,突然發兵,叔父還蒙在鼓裏,使得叔父一家人全部罹難。
要我是董卓的話,我也這麽做啊,哦,你們袁家已經成了整個討董聯軍的總司令,撕破臉皮,公開了反我董卓,我還留你袁家的那老家夥有什麽用?殺了,免得浪費糧食,還可以進一步打擊聯軍的士氣。
“若是如此,那吉便放心了。”袁吉回過思緒,鬆了口氣說道。
“哦,對了,中伯還沒有告訴吉叔父此次派你來吉這裏到底所為何事呢?”袁吉最終決定還是主動奔入主題,不想再和他說那些沒有什麽營養的話。
袁中見袁吉問起,於是也不和袁吉廢話,直接說道:“老爺要仆告訴少爺,原本定於一月之後將少爺從巨鹿調走,恐怕已經不太可能實現了。估計少爺在巨鹿還得再等兩年的時間。到時老爺官複原職,也可借機將少爺調到老爺身邊,做個官吏什麽的。”
什麽?讓老子在這破地方再待兩年的時間?有沒有搞錯?兩年之後,那我豈不是等得黃花菜都涼了,而且到時還不是調回汝南老家,而是調到京師。我的媽呀,這樣做,那老子如何去積攢那些未來爭霸的本錢?如何培養自己的勢力?自已豈不是和曹操、大哥袁紹他們的這些未來的一方霸主待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了?
這可不行,說什麽我也得跑在他們那些人的前麵啊。有備才能無患,不是還有一句話,說什麽來著,成功隻留給於那些有準備的人嘛。我可要做一個有準備的人啊。
“中伯,你看,能不能跟叔父說一下,將我調回老家汝南,做個汝南太守怎麽樣?吉可不想再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待下去了。要是不行,幹脆花點錢,將那汝南太守之職買下來,不是說當今皇上在西園公開賣官鬻爵嘛。”袁吉用著商量的口氣說道。
“少爺,萬萬不可用錢去買那爵位官職。若是少爺真是如此的話,那麽袁家的名譽非得受損不可。老爺可是極力反對皇上賣官鬻爵的,若是少爺去買的話,那豈不是在砸老爺的臉麵嘛!那麽當朝的文武百官會如何看待老爺,看待我們袁家?天下間那些尊敬袁家的仁人誌士,英雄豪傑將如何審視袁家子孫的所作所為?還望少爺早斷此念!”袁洪連忙向袁吉勸阻道。
聽罷袁中所說,袁吉不禁有些喪氣,隻好賠禮道:“中伯所言甚是,是吉考慮不周,吉今後絕對不會有如此之想,也不會使的袁家在海內外的名譽受損的。”
“如此便好。兩年的時間雖然看上去很長,但是一眨眼便可過去。還望少爺在巨鹿好好做好太守的職位,到時將巨鹿治理好了,也算是一個不小的功績,到時老爺將少爺調入京師也算是有名了。”袁中手捋胡須微笑道。
“中伯說的是,吉一定不會讓叔父失望的。”袁吉滿臉受教地說道。
接著二人又談論了一些其他的事。在袁中的口中,袁吉得知朱俊班師回朝後,那些跟隨與他的將校也各自得到了朝廷的封賞。自己的好友鮑信被朝廷封為濟北相,擇日便領著手下幾百親兵赴任去了。而袁吉又在袁中的口中得知,還有一個叫孫堅的,在此次剿賊的過程中勇猛非常,出力最大,已被封為別郡司馬。
聽到孫堅居然也參加了南陽的黃巾平定之戰,袁吉便不由得有些遺憾,遺憾自己沒能夠親眼看到這為被人尊稱為“江東猛虎”的英雄,遺憾自己沒能夠與他相識,和他把酒言歡。
當袁吉問到劉備等人時,袁中卻是直搖頭,連說沒有聽說過朱俊的軍中有劉備這麽一個人,更不要說這人得到了什麽封賞了。
聽到此,袁吉不免有些歎息,看來曆史還是遵循著他原來的腳步在前行。劉備三人作為一介平民,沒有什麽深厚的家世和大量的錢財,想要靠著軍功來得到當今皇帝的封賞,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恐怕現在劉備三人已經在安喜縣做了什麽縣尉了吧。
袁中在巨鹿並沒有待多久,在完成了袁傀交與他的任務之後,在袁吉的恭送下便匆匆地走了。雖然這個袁中在袁家隻是一個奴仆的身份,可是其在袁家的地位卻是不低。作為和叔父袁傀從小一起長大的他,在很多方麵曾經幫助過袁傀,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袁傀能有今日的這般顯赫地位,與袁中在背後的奉獻是分不開的。袁中在袁傀心中可是心腹中的心腹,所以袁吉可不敢對其有絲毫得怠慢之心。
待得袁中的車駕漸漸地走遠了,袁吉才帶著沮授和田豐等人回到太守府。一進太守府之後,袁吉仿佛變了一個人似的,以往的庸散慢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精明強幹。因為袁傀已經牌袁中來告訴袁吉,說還有兩年才可以將其重新調任回去。如此一來,袁吉便不指望自己可以迅速回汝南了,隻得在巨鹿這個地方一門心思地搞起發展來。
“諸位生,巨鹿經過我等幾月的治理,如今已經頗有些氣象了。百姓們也終於可以吃上飯,穿上衣,住上屋了,這都是諸位的功勞,吉在此,便替巨鹿的百姓感謝諸位了。”說完袁吉躬身施禮。
眾人見此,慌忙拱手回禮道:“此是我等分內之事,大人不必如此!”
“前些月,俊義出兵剿賊,繳獲了賊軍大量的錢糧穀物。吉看這莊陶的城牆經過賊亂之後,不少地方已經顯得有些破敗不堪了。吉打算用府庫中的這些錢糧來招募那些閑置在家的青壯,來修繕城牆,順便也將城外的那條護城河裏的淤泥也給舒緩一下。不知諸位以為如何?”袁吉問道。
“大人所言英明!城牆損壞不得不修繕,如今田裏秧苗長勢喜人,百姓在家也沒有什麽事情可做。大人正好借此機會將城牆給修繕一下,不僅可以加固莊陶的城防,而且錢糧還可以資補百姓生活,可謂一舉兩得啊。”田豐讚歎地說道。
“嗬嗬,既然如此,那吉便將此事交與先生去辦理,可好?”袁吉笑眯眯道。
“那豐便領命了。”田豐拱手應道。
“前幾日,有不少縣令向吉反映,說有不少周邊的郡縣百姓來巨鹿安居,問吉是不是也可以將他們待為巨鹿百姓一般,給予他們錢糧和田地。不知兩位先生對此有什麽樣的想法沒有?”袁吉問道。
隻見一旁的沮授拱手施禮道:“明公對百姓有仁愛之心,在巨鹿所施之策皆是與民有利。周邊之郡縣的百姓聞之,趨之若鶩,不消幾月,巨鹿人口必然充實。人口一多,這巨鹿便會日益繁華,時日一久,明公之名必會傳揚天下。授想明公肯定願意接納這些百姓的。”
“嗬嗬,先生所言正合吉意。這莊陶的外來百姓安置,那便有勞先生了。”袁吉嗬嗬笑道,這沮授說話,聽著就舒服。
“授敢不從命?”沮授拱手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