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雖然和張飛一樣是個殺豬的,可是並不代表殺豬的都是像豬一樣頭腦簡單不會算賬,恰恰相反,殺豬的一般都很會算清自己的一本利益賬。(.)因為你殺豬賣豬肉肯定是要在腦中將自己的成本和利潤給算清楚的。經過長時間的鍛煉,滿腦子的利益細胞很是發達。
沒有讓皇帝和各位大臣等待許久,何進便從班列中走了出來,持著白笏拜道:“陛下,以微臣之見,對於這西北的羌亂,派兵馬前去增援那是一定的。不過此時朝廷大軍與那羌人大軍正在大戰,若是抽調京師兵馬前去增援的話恐怕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臣以為應該讓那車騎將軍皇甫嵩就地征兵,以解燃眉之急。隻要與那羌軍相持至冬日,羌軍便會因無糧自動退去。還望陛下明察。”
何進剛說完,朝堂中便有不少人出聲附和。何進聽了也是頗有得意之色。上首的皇帝嘴角明顯得抽動了下,接著說道:“大將軍之言有些道理,也有可取之處,不過卻解決不了羌亂的根本。冬日一過,這羌人豈不是又要犯我大漢?”
這時朝堂上的司徒崔烈適時地站了出來,說道:“陛下所言在理,這羌人屢犯我大漢,若是不將其徹底剿平的話,我大漢今後將永無寧日矣。”
皇帝見司徒崔烈說出這麽一番話來,頓時龍顏大悅,喜道:“司徒言之有理,不知司徒有何見解?”
崔烈拜道:“臣以為大將軍的辦法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正如大將軍所言,遠水解不了近渴。陛下可以一方麵下旨讓那皇甫將軍就地征兵與那羌人形成對峙之勢,另一方麵陛下再選取一員良將調集京師兵馬若幹前去增援。如此一來,羌人之亂必可撫平。臣之愚見,還望陛下聖裁!”
“哈哈,司徒所言乃是老成謀國之見。那朕便按照司徒所言去辦理!”靈帝嗬嗬一笑,臉上堆滿了笑容,接著對站在下首的何進道,“大將軍,司徒所言甚是有理啊,這西北一日不平,朕一日心神不安!為了能夠昭顯我大漢對西北的重視,朕打算讓大將軍親自領兵前去增援,不知大將軍意下如何?”
皇帝此言一出,頓時將朝堂上的眾大臣驚得差點把手中的白笏給扔在了地上。聰明一些的人頓時便從皇帝的話語中明白了一些事情。皇帝好像忍不住了,想要出手了。
不明白的大臣立馬便向皇帝進言,勸解,說什麽大將軍乃是朝中最為重要的人物,是萬萬不可輕易地去什麽西北和那些羌人打仗的。還說那羌人不過是苔蘚之疾,隻需派一良將前去增援便可,不需要勞師動眾地將全國最高軍事長官何進派去增援。唧唧歪歪地說了一大片的理由,有些儒家的粉絲人物居然給皇帝引經據典起來了。
皇帝越聽越是皺著眉頭,心中的怒火不可遏止地往上躥著,不過看到下首一臉淡然的何進時卻是忍住了。
“大將軍對朕的這一提議有什麽異議嗎?”皇帝經不住眾大臣的勸解,最後還是問起當事人何進來。
何進拜道:“臣本沒有什麽異議,不過陛下讓臣領京師精銳兵馬前去西北增援的話,臣恐怕到時京師防備空虛,恐為賊人所趁!那西園新軍剛剛成立不足一月,還沒有形成真正的戰鬥力,臣以為他們不足以拱衛京師!還望陛下明察!”何進說完此話之後,便默不作聲地站在了一旁。
龍椅上的靈帝聞聽何進說出如此一番話來,頓時驚得心跳不已。這何進話中有話啊,這是對朕的赤.裸裸的威脅啊!
“陛下,大將軍所言也未嚐沒有道理。這洛陽乃是京師重地,必須要有足夠多的精銳兵馬來防守。(.無彈窗廣告)所以臣以為這京師兵馬不易擅自調離!”司空袁傀此時卻是主動地站將出來說道。
一旁的何進聽了袁傀的話之後,很是滿意地對著袁傀悄悄地點了點頭。朝中之臣見司空袁傀發話了,頓時也高呼一聲,駁斥了靈帝的建議。
靈帝見自己的提議被堂下的這些大臣給毫不留情地駁斥了,心中頓時憤怒異常,臉色很是難看,喝道:“京師兵馬不可調動,那你們告訴朕何方有兵馬可供調動前去增援?”
堂下的眾大臣見皇帝發怒了,頓時有些發怵,畢竟坐在上麵的可是帝王,帝王的威勢可不是那麽容易麵對和接受的。
袁傀見皇帝發話,頓時轉頭看向何進,意思很是明白,我們現在把皇帝給惹毛了,該是你擦屁股的時候了。
何進很是了然,點了點頭之後,走出班列拜道:“陛下,臣有一法可立時調集到十萬大軍,而且不會耗費時日,且可配合皇甫將軍他們在今年冬日之前便可將那羌人之亂平定!”
眾人聽到何進居然有什麽辦法可以立時調集到十萬大軍,立馬便愣住了,坐在上首的靈帝也不例外。
“不知大將軍所說之法到底是何法?”皇帝很是疑惑地問道。對於何進不願意遵從自己的命令帶兵去西北,靈帝很是氣憤,不過在聽到何進居然還有辦法調出十萬大軍,心中又是萬分的吃驚。
“臣之辦法也是簡單。我大漢如今的大部精銳兵馬都布置在邊疆和京師,自然沒有其餘的兵馬可調動了。但是作為我大漢的藩屬,那匈奴和鮮卑兩族如今帶甲有十萬之眾,尤其是那鮮卑,恐怕已經有不下二十萬。這兩族臣服我大漢時日頗久,一向為我大漢馬首是瞻,而這兩族都離那羌人之地很是接近。隻要陛下派使者攜上些許禮品,許諾他們一些虛名,讓他們出兵協助朝廷攻打羌人,這兩族一定會很樂意出兵的。到時十幾萬大軍一齊出動,還怕不能夠將那羌人徹底剿平嗎?到時那羌人必會對陛下俯首稱臣!”何進侃侃而談道。
眾大臣與坐在上首的靈帝聽了何進的辦法之後都忍不住拊掌輕歎,感歎這一方法的妙處。這一方法可謂一石二鳥之計了,不僅將那羌人之亂給平定了,而且還不經意間削弱了那匈奴和鮮卑兩族的實力。
靈帝見眾大臣都同意何進所說的建議,再加上這一建議本身就含有很大的妙處,自己沒有理由不去接受。
靈帝在心中忍不住歎了一口氣,本想借著這一次機會來實現自己的計劃,卻是沒想到被這些人給輕易地化解了,尤其是那何進,更是可惡,一點破綻都不願留下,難道非要逼朕走那最後一步路嗎?
靈帝狠狠地攥了下自己的手心,無可奈何地說道:“大將軍此言大善,朕想諸位愛卿應該沒有什麽異議,那就按照大將軍的所說的去做吧。這出使匈奴和鮮卑兩族的事就交給尚書省去辦理吧!如今這次朝會的事就這麽定了,諸位愛卿若是沒有什麽事的話就退朝吧!”說完沒有等待堂下的大臣開口,便領著身後的小黃門離開了。
眾位大臣一看皇帝要走了,隻得滿臉無奈地高呼萬歲。恭送完皇帝之後,眾位大臣起身對著大將軍何進又是一禮,接著便各自回家。
那何進趕上袁傀,拱手道:“今日在朝堂上得蒙司空大人相助,進要感謝司空大人了!”
袁傀微笑回禮道:“大將軍卻是客氣了,如今我們可是一條船上的人,陛下的心思我們也是知道的。大將軍盡管放心,老夫自始至終都是站在大將軍這邊的。”
何進聽罷,嗬嗬一笑道:“有司空大人的這一番話,進如何不放心?”
兩個人相視一眼之後,頓時輕笑起來。這兩個人也是大膽,還沒有出皇宮就說出如此的話來,也不怕被周圍的人聽到將此事告知靈帝。
此時的靈帝一臉憤怒地回到了自己的寢宮,對著身旁的小黃門喝道:“把蹇碩給朕找來!”
“諾!”小黃門垂頭答應一聲,唯唯地退將下去。
不大一會兒那蹇碩便健步進入靈帝的寢宮,見到上首的靈帝後,立馬伏地跪拜,高呼萬歲。
靈帝擺手讓其站起,開門見山地說道:“今日朕用汝言將那何進調離京師,卻是不想被其識破,婉拒了朕。你說這該當如何?”
蹇碩在來的路上就已經聽說了這件事,還仔細地思考了下。此時見皇帝發問,於是拱手說道:“陛下,那何進如今重權在握,朝堂之上遍布其羽翼。先前將其調離京師去西北也不是什麽一勞永逸的根本之策。陛下幾年來任用張公公他們來對付這何進,如今看來效果也不是很大。陛下若是果真要扶二殿下將來繼任大寶,那麽就隻有一策可行!”
如今滿朝堂上的人都知道了靈帝有立二皇子劉協為太子的想法,蹇碩作為靈帝的心腹和近臣當然就更加得一清二楚了。
“你說得莫非還是那策?”靈帝皺著眉頭問道。
“陛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那何進如今權勢滔天,朝中大臣莫不相附!如果陛下不誅除何進,而想要將二皇子扶上太子之位的話,那幾乎是不可能之事!還望陛下思之!”蹇碩陳懇地勸解道。
靈帝聽了蹇碩的勸解,努力地在大腦中思考著誅除何進之後所帶來的利益得失。如今何進已經掌握了大漢朝的大部權勢,若是在此時將何進誅除的話,那麽勢必會給整個大漢帶來前所未有的大重創。這大漢的基業恐怕也很難保的住。自從有了陳藩和竇武的前車之鑒後,這何進對自己的權勢也更加地鞏固,想要將其鏟除恐怕也不是太容易。
沒有讓皇帝和各位大臣等待許久,何進便從班列中走了出來,持著白笏拜道:“陛下,以微臣之見,對於這西北的羌亂,派兵馬前去增援那是一定的。不過此時朝廷大軍與那羌人大軍正在大戰,若是抽調京師兵馬前去增援的話恐怕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臣以為應該讓那車騎將軍皇甫嵩就地征兵,以解燃眉之急。隻要與那羌軍相持至冬日,羌軍便會因無糧自動退去。還望陛下明察。”
何進剛說完,朝堂中便有不少人出聲附和。何進聽了也是頗有得意之色。上首的皇帝嘴角明顯得抽動了下,接著說道:“大將軍之言有些道理,也有可取之處,不過卻解決不了羌亂的根本。冬日一過,這羌人豈不是又要犯我大漢?”
這時朝堂上的司徒崔烈適時地站了出來,說道:“陛下所言在理,這羌人屢犯我大漢,若是不將其徹底剿平的話,我大漢今後將永無寧日矣。”
皇帝見司徒崔烈說出這麽一番話來,頓時龍顏大悅,喜道:“司徒言之有理,不知司徒有何見解?”
崔烈拜道:“臣以為大將軍的辦法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正如大將軍所言,遠水解不了近渴。陛下可以一方麵下旨讓那皇甫將軍就地征兵與那羌人形成對峙之勢,另一方麵陛下再選取一員良將調集京師兵馬若幹前去增援。如此一來,羌人之亂必可撫平。臣之愚見,還望陛下聖裁!”
“哈哈,司徒所言乃是老成謀國之見。那朕便按照司徒所言去辦理!”靈帝嗬嗬一笑,臉上堆滿了笑容,接著對站在下首的何進道,“大將軍,司徒所言甚是有理啊,這西北一日不平,朕一日心神不安!為了能夠昭顯我大漢對西北的重視,朕打算讓大將軍親自領兵前去增援,不知大將軍意下如何?”
皇帝此言一出,頓時將朝堂上的眾大臣驚得差點把手中的白笏給扔在了地上。聰明一些的人頓時便從皇帝的話語中明白了一些事情。皇帝好像忍不住了,想要出手了。
不明白的大臣立馬便向皇帝進言,勸解,說什麽大將軍乃是朝中最為重要的人物,是萬萬不可輕易地去什麽西北和那些羌人打仗的。還說那羌人不過是苔蘚之疾,隻需派一良將前去增援便可,不需要勞師動眾地將全國最高軍事長官何進派去增援。唧唧歪歪地說了一大片的理由,有些儒家的粉絲人物居然給皇帝引經據典起來了。
皇帝越聽越是皺著眉頭,心中的怒火不可遏止地往上躥著,不過看到下首一臉淡然的何進時卻是忍住了。
“大將軍對朕的這一提議有什麽異議嗎?”皇帝經不住眾大臣的勸解,最後還是問起當事人何進來。
何進拜道:“臣本沒有什麽異議,不過陛下讓臣領京師精銳兵馬前去西北增援的話,臣恐怕到時京師防備空虛,恐為賊人所趁!那西園新軍剛剛成立不足一月,還沒有形成真正的戰鬥力,臣以為他們不足以拱衛京師!還望陛下明察!”何進說完此話之後,便默不作聲地站在了一旁。
龍椅上的靈帝聞聽何進說出如此一番話來,頓時驚得心跳不已。這何進話中有話啊,這是對朕的赤.裸裸的威脅啊!
“陛下,大將軍所言也未嚐沒有道理。這洛陽乃是京師重地,必須要有足夠多的精銳兵馬來防守。(.無彈窗廣告)所以臣以為這京師兵馬不易擅自調離!”司空袁傀此時卻是主動地站將出來說道。
一旁的何進聽了袁傀的話之後,很是滿意地對著袁傀悄悄地點了點頭。朝中之臣見司空袁傀發話了,頓時也高呼一聲,駁斥了靈帝的建議。
靈帝見自己的提議被堂下的這些大臣給毫不留情地駁斥了,心中頓時憤怒異常,臉色很是難看,喝道:“京師兵馬不可調動,那你們告訴朕何方有兵馬可供調動前去增援?”
堂下的眾大臣見皇帝發怒了,頓時有些發怵,畢竟坐在上麵的可是帝王,帝王的威勢可不是那麽容易麵對和接受的。
袁傀見皇帝發話,頓時轉頭看向何進,意思很是明白,我們現在把皇帝給惹毛了,該是你擦屁股的時候了。
何進很是了然,點了點頭之後,走出班列拜道:“陛下,臣有一法可立時調集到十萬大軍,而且不會耗費時日,且可配合皇甫將軍他們在今年冬日之前便可將那羌人之亂平定!”
眾人聽到何進居然有什麽辦法可以立時調集到十萬大軍,立馬便愣住了,坐在上首的靈帝也不例外。
“不知大將軍所說之法到底是何法?”皇帝很是疑惑地問道。對於何進不願意遵從自己的命令帶兵去西北,靈帝很是氣憤,不過在聽到何進居然還有辦法調出十萬大軍,心中又是萬分的吃驚。
“臣之辦法也是簡單。我大漢如今的大部精銳兵馬都布置在邊疆和京師,自然沒有其餘的兵馬可調動了。但是作為我大漢的藩屬,那匈奴和鮮卑兩族如今帶甲有十萬之眾,尤其是那鮮卑,恐怕已經有不下二十萬。這兩族臣服我大漢時日頗久,一向為我大漢馬首是瞻,而這兩族都離那羌人之地很是接近。隻要陛下派使者攜上些許禮品,許諾他們一些虛名,讓他們出兵協助朝廷攻打羌人,這兩族一定會很樂意出兵的。到時十幾萬大軍一齊出動,還怕不能夠將那羌人徹底剿平嗎?到時那羌人必會對陛下俯首稱臣!”何進侃侃而談道。
眾大臣與坐在上首的靈帝聽了何進的辦法之後都忍不住拊掌輕歎,感歎這一方法的妙處。這一方法可謂一石二鳥之計了,不僅將那羌人之亂給平定了,而且還不經意間削弱了那匈奴和鮮卑兩族的實力。
靈帝見眾大臣都同意何進所說的建議,再加上這一建議本身就含有很大的妙處,自己沒有理由不去接受。
靈帝在心中忍不住歎了一口氣,本想借著這一次機會來實現自己的計劃,卻是沒想到被這些人給輕易地化解了,尤其是那何進,更是可惡,一點破綻都不願留下,難道非要逼朕走那最後一步路嗎?
靈帝狠狠地攥了下自己的手心,無可奈何地說道:“大將軍此言大善,朕想諸位愛卿應該沒有什麽異議,那就按照大將軍的所說的去做吧。這出使匈奴和鮮卑兩族的事就交給尚書省去辦理吧!如今這次朝會的事就這麽定了,諸位愛卿若是沒有什麽事的話就退朝吧!”說完沒有等待堂下的大臣開口,便領著身後的小黃門離開了。
眾位大臣一看皇帝要走了,隻得滿臉無奈地高呼萬歲。恭送完皇帝之後,眾位大臣起身對著大將軍何進又是一禮,接著便各自回家。
那何進趕上袁傀,拱手道:“今日在朝堂上得蒙司空大人相助,進要感謝司空大人了!”
袁傀微笑回禮道:“大將軍卻是客氣了,如今我們可是一條船上的人,陛下的心思我們也是知道的。大將軍盡管放心,老夫自始至終都是站在大將軍這邊的。”
何進聽罷,嗬嗬一笑道:“有司空大人的這一番話,進如何不放心?”
兩個人相視一眼之後,頓時輕笑起來。這兩個人也是大膽,還沒有出皇宮就說出如此的話來,也不怕被周圍的人聽到將此事告知靈帝。
此時的靈帝一臉憤怒地回到了自己的寢宮,對著身旁的小黃門喝道:“把蹇碩給朕找來!”
“諾!”小黃門垂頭答應一聲,唯唯地退將下去。
不大一會兒那蹇碩便健步進入靈帝的寢宮,見到上首的靈帝後,立馬伏地跪拜,高呼萬歲。
靈帝擺手讓其站起,開門見山地說道:“今日朕用汝言將那何進調離京師,卻是不想被其識破,婉拒了朕。你說這該當如何?”
蹇碩在來的路上就已經聽說了這件事,還仔細地思考了下。此時見皇帝發問,於是拱手說道:“陛下,那何進如今重權在握,朝堂之上遍布其羽翼。先前將其調離京師去西北也不是什麽一勞永逸的根本之策。陛下幾年來任用張公公他們來對付這何進,如今看來效果也不是很大。陛下若是果真要扶二殿下將來繼任大寶,那麽就隻有一策可行!”
如今滿朝堂上的人都知道了靈帝有立二皇子劉協為太子的想法,蹇碩作為靈帝的心腹和近臣當然就更加得一清二楚了。
“你說得莫非還是那策?”靈帝皺著眉頭問道。
“陛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那何進如今權勢滔天,朝中大臣莫不相附!如果陛下不誅除何進,而想要將二皇子扶上太子之位的話,那幾乎是不可能之事!還望陛下思之!”蹇碩陳懇地勸解道。
靈帝聽了蹇碩的勸解,努力地在大腦中思考著誅除何進之後所帶來的利益得失。如今何進已經掌握了大漢朝的大部權勢,若是在此時將何進誅除的話,那麽勢必會給整個大漢帶來前所未有的大重創。這大漢的基業恐怕也很難保的住。自從有了陳藩和竇武的前車之鑒後,這何進對自己的權勢也更加地鞏固,想要將其鏟除恐怕也不是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