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戰,聯軍損失不計其數已經失了銳氣,若是沒意外的話今後恐怕是沒法攻克這虎牢了。我等也隻能在此處空耗錢糧,等待時機了。”袁吉歎道。


    “如此說來我等豈不是勤王無望了嗎?”紀靈道。


    袁吉沒有回答紀靈所問,也不好回答,如今鄭華已經到洛陽向董卓傳達自己的示好之意,以此來保全還在董卓手中叔父的性命,自己是不可能做出頭鳥,做攻打董卓的急先鋒了。


    一旁的袁烈見袁吉不說話,自然知道袁吉心中的顧慮,接口道:“勤王還是有望的,這主要看今後的天時了,天時一到,不要我們去攻打,這虎牢和洛陽都會自動向我們敞開。”


    眾人聽得袁烈的言語,都不由得翻了個白眼。這天時飄渺虛妄,哪知道什麽時候來到你的身邊。這天時一到,不要說虎牢、洛陽,就連這董卓也會自動授首。


    袁吉笑了笑,擺了擺手:“就到這吧,大家都回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吧!”


    見袁吉要趕人,自然知道袁吉要歇息,眾人向袁吉抱了一拳便紛紛退了下去。袁吉見眾人離去,不由得搖了搖頭,歎了一口氣。


    正在此時,一名親兵從帳外進來,在袁吉耳邊小聲言語了一番,袁吉臉色一喜,道:“快讓他進來!”


    親兵出去,不一會兒便領了幾人進來,這幾人赫然是去洛陽的鄭華和許褚等人。眾人見了袁吉拱手行禮,袁吉大喜,連忙走到鄭華跟前,握起手,道:“賢弟辛苦了,此次去洛陽,我整天為你擔心,可有什麽進展?”


    鄭華笑了笑,對著身後的許褚等人道:“你們出去將我從洛陽帶來的東西拿進來。”許褚等人自是出去。


    袁吉知道鄭華此舉意在支走許褚等人,有話要和自己說,正好,自己還有很多話要問呢!


    見許褚等人離去,鄭華道:“少偉放心,此去洛陽我已經見到了伯父,伯父現在生活的很好,沒有性命之憂。董卓還算仁道,也沒有虧待伯父一家。我向伯父傳達了你的想法,伯父已經答應了。”


    袁吉點了點頭,又問道:“你見了那董卓將我示好的意思傳達了他,他有什麽反應?”


    “那董卓自是高興萬分。不過此次示好的還不止你少偉一人,你那二哥袁術也是遣人過去了。”


    袁吉頓時一愣,這袁術怎麽也派人去董卓那示好了?難道也是為了叔父嗎?若是果真如此的話,那麽這個袁術還是有著一絲的良善和孝義,我以後還是認他這個二哥。


    “不過那董卓雖然接受了你的善意,但是他卻是要你為他所用,他已經封了你為河東太守。隻待聯軍退去,就讓你前去赴任。這是董卓給你的聖旨和太守印綬。”鄭華從懷中將一份聖旨和印綬拿了出來,悠悠道。


    “讓我去河東做太守,為其所用?”袁吉沒有接鄭華遞過來的聖旨和印綬,而是一臉疑惑地看著鄭華。


    鄭華搖了搖頭,滿臉無奈之色:“這是董卓的計策罷了,為的便是要你在河東替其阻擋聯軍。”


    “那河東可是在洛陽的西邊,又不是在洛陽的東邊,我怎麽可能替他阻擋?”袁吉冷聲道。


    “若是那董卓放棄洛陽,撤軍關中,這河東豈不是成了關中阻擋聯軍的一道屏障?”鄭華看著袁吉的眼睛笑說道。


    “你,你說什麽?你說董卓要撤軍關中?”雖然知道曆史上董卓在最後的確是棄了洛陽,劫持皇帝去了關中,但那是聯軍有著絕對的優勢,董卓覺得不是聯軍的對手的無奈之舉。如今董卓的實力明顯要比聯軍強大,沒理由主動舍棄洛陽而撤軍關中啊!


    見袁吉的神色,鄭華自然知道袁吉心中所想,拱手道:“那董卓狼子野心,要的便是整個天下,自然是不想撤回關中的。不過形式不盡人意,當初董卓為了破洛陽,司隸周遭的百姓是遭了大殃,百姓不是被董卓征發便是被亂軍殺死,或是背井離鄉逃往他處,民心盡失。而百姓的減少導致司隸四周土地荒蕪,無人耕種。而洛陽被破的時候,糧倉不知被誰給點了,現在董軍中糧草不濟,至多隻能供其消耗一月。董卓若是不撤軍,到時糧草問題便成了大問題。再加上董卓的軍士大部乃為西涼人,征戰洛陽已經連續幾月,洛陽被糟蹋也沒有什麽吸引他們的,他們普遍要求董卓回西涼,你說這董卓能在洛陽待久嗎?”


    袁吉低頭沉思片刻,仔細想了想如今董卓的情況,也正如鄭華所說。看來這關東聯軍打不打董卓,已無關緊要,這董卓遲早要回關中的了。


    不過這董卓居然封了自己為河東太守,那豈不是要我遠離自己的根基之地?雖說那汝南整個郡隻有汝陰算得上是自己真正的根據地,其他的地方還談不上,但是這汝南可是自己勢在必得的地方啊!也是自己朝思暮想想要的根基之地。


    現在這董卓封自己為河東太守,那河東可是完全一個陌生的地方,而且以後說不定就處在了董卓的控製之下,完全沒有了發展的機會。這叫我以後如何和曹操他們這些人相鬥!


    不行,我絕對不能去那什麽河東彈丸之地,以後完全聽從董卓的擺布,我要回到汝南,回去發展自己的大業。


    “這董卓撤軍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了,但那董卓封我為河東太守,目的也是不言而喻,子泰兄你說說看,我該怎麽辦?”袁吉向鄭華詢問道。


    鄭華苦笑一聲:“少偉是個做大事的人,我自然知道你不想去那河東之地,將來受那董卓的束縛。若是你能舍棄還在董卓手裏的伯父的話,那麽你大可回到汝南去發展自己的勢力。汝南是你們袁家的根基之地,將來對你的發展定是好處多多!這件事還是你自己決定吧,我實在說不上來。”


    袁吉苦惱地抱了下腦袋,真是傷腦筋啊!事業,親情,這兩樣到底該選哪個呢!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


    “這件事暫時就擱置在這吧,到不到河東去做太守以後再說。你剛剛從洛陽回來定是疲乏了,還是早些回去歇息吧。收集情報的工作,你明天開始便繼續擔當吧!”袁吉說道。


    鄭華聽罷,頓時苦了臉,滿臉不情願地拱手應了。


    看著鄭華那神情,袁吉心中不由得一陣好笑:“別苦著臉了,我當時說隻要你完成任務便給你記功,明天我就給你幾壇子的好酒,這總行了吧!”


    鄭華聞聽袁吉給他幾壇子好酒,臉上頓時露出燦爛的笑容:“都是兄弟,說什麽記不記功的話,不過這酒我還是收下,也不能拂了阿福兄的好意嘛!”


    見鄭華一臉的猥瑣相,袁吉不由得樂了,忍不住在他腿上踢了一腳,笑罵了一聲。鄭華走後,袁吉再一次陷入了河東、汝南,這兩地的糾結中。


    此後幾天裏聯軍和虎牢關裏的韓遂、呂布軍都沒有任何的行動,都在自己的營地中默默地舔舐著各自的傷口。


    而宜陽的袁術也是偃旗息鼓,沒有對汜水關采取什麽行動,盡管投效在袁術帳下的孫堅堅決請戰,並且幾次強攻汜水關都差點將汜水關攻克,但是最終卻因實力不濟,而又沒得到袁術的支援,隻能無果而終。


    當宜陽的袁術聽說虎牢關處幾十萬聯軍與虎牢守軍展開了一場大戰,結果損失慘重之後,連忙提兵前來會合。汜水關這一路完全被放棄。


    虎牢關處的聯軍在得到袁術的支援後,袁紹本想再次發起一場對虎牢的攻城戰,但是卻是大多數的諸侯給反對了,這其中反對的諸侯當中便包括袁術和袁吉二人。袁紹當時氣得就是臉色泛青。


    眾諸侯之所以不太積極攻打虎牢的原因之一便是上次的大戰,眾人麾下兵馬損失慘重,此次要是攻城的話,那麽損失就一定更大。各個諸侯心中各懷私心,自然不肯,隻有那些愣頭青一般的諸侯卻是一個勁地讚同袁紹的提議。不過這些人的讚同之意直接被袁術、袁吉等人鄙視了回去。


    此時洛陽的董卓府中,李儒一臉恭敬地彎身對董卓道:“嶽父,諸將都已經準備好了!”


    董卓歎了一口氣,“汜水關處的李、郭汜他們通知了沒有?”


    “已經通知了,他們會直接從汜水關撤到武關,與我等會合。而對於韓遂、馬騰和呂布三人,謹遵嶽父的計策,隻等我大軍全部西行到澠池之後,再派人前去通知。不過韓遂、馬騰和呂布三人已經不足為懼,此三人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居然和關外的聯軍硬拚了一場,結果損失慘重!嗬嗬,這對於我們來說可是一個好消息!”李儒笑說道。


    董卓也哈哈大笑:“的確是一個好消息!今後關中和西涼兩地隻有我董卓說了算,那韓遂和馬騰若是還不願意歸順老夫的話,老夫不介意將他們給滅了。”李儒聽得,附和一笑。


    “對了,那廢帝已經解決了嗎?”


    “嶽父放心,我親自去辦的,已經不在人世了。”


    董卓嗯了一聲,點了點頭,接著道:“將洛陽城中的所有富戶和百姓全部遷到關中,這洛陽就留個空城與那關東之人,讓他們到時狗咬狗,哼!”


    李儒點了點頭,應了聲諾。


    回頭看了一眼豪華的府邸,董卓暗暗道:“早晚有一天,吾西涼大軍還會再一次回來的!到時這天下也是吾董卓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漢袁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雲198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雲1988並收藏東漢袁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