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的撤離計劃使得整個洛陽的百姓哭聲震天。那些富戶們不願遷走的不是被董卓的西涼軍殺了全家搶走了財物,便是燒了屋舍強製搬遷。普通百姓們更是無力抵抗和反對,凡是稍有反抗者皆為西涼軍一刀了結性命。百姓們隻得一邊大聲哭號,一邊在西涼軍刀槍劍戟的逼迫下徒步走上了西行的道路。
當虎牢關中的韓遂、馬騰和呂布三人在接到董卓放棄洛陽,撤軍關中的消息時,董卓的大軍已經將要前行到函穀關了。韓遂、馬騰和呂布等人自然知道自己等人算是被董卓當成了斷後之人。
如今洛陽已經被董卓放棄,而關外的幾十萬聯軍又是虎視眈眈,這虎牢關是決計守不下去了。韓遂、馬騰和呂布三人自是要為自己將來的後路考慮。
韓遂和馬騰是涼州人,全家都在西涼,除了領軍回涼州外別無它圖。兩人在夜晚時分商議了一番,決定趁著呂布不注意的當口,領著麾下的幾萬精銳兵馬悄悄撤離虎牢,奔回西涼。至於那些老弱病殘,尤其是前次與聯軍大戰所留的眾多傷殘者隻能拋棄。當晚,韓遂和馬騰二人瞞著呂布軍,領著幾萬精銳兵馬悄悄地離開了。
第二日,當呂布遣人來招韓遂和馬騰二人議事的時候,才發覺韓遂和馬騰的軍營中隻留下幾萬病殘老弱,而他二人不知什麽時候居然撤走了。
呂布大為光火,沒想到這韓遂和馬騰二人居然不聲不響地就走了。如今手下並州兵馬隻有三萬不到,外無援軍,內無足夠糧草,決計守不了虎牢。
呂布將手下大小將校全部招入帳中,簡單地將韓遂和馬騰等人已經撤離的消息告訴了眾人。眾人聽罷,一陣嘩然,無不對韓遂和馬騰二人大聲斥罵。
張遼拱手說道:“如今虎牢隻剩我並州兵馬,已是孤軍,何去何從,還請將軍定奪!”
眾人聽罷,皆是目視呂布,看呂布有什麽主意。呂布道:“我心中本意乃是棄了虎牢,到關中與董卓會合,投靠董卓,以為立身之本。”
“投靠董卓也不失為一好辦法。但我想以將軍之才理應效仿關東之人。如今關東已不複董卓掌控,關東勢必為關東各諸侯所有,關東將成為群雄割據之勢。將軍為何不領我並州兵馬回歸並州,成為一方諸侯。屆時將軍再招賢納士,廣囤糧草,操練士卒,時機一純熟,將軍便可領我並州兒郎馳騁天下。縱是不能,將軍也可成為一方霸主,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番基業。”張遼很是誘.惑地說道。
呂布聽了張遼的言語,眼中頓時放出一股綠光,兩手微微有些發顫,其餘諸將也不無激動。
“文遠所言甚是!吾早已被那董卓封為並州牧,理應回並州赴任!吾與諸位在並州共創大業,還望諸位多多輔佐!屆時布與諸位同享富貴!”呂布激動道。
眾人臉上也都露出激動和喜悅的神色,抱拳大聲應道:“我等定與將軍榮辱與共,生死相隨!”
眾人應了之後,高順不無擔心道:“如今我等已經決定回並州老家。那麽現在所要做的便是如何從虎牢撤軍,安全地到達並州。”
眾人聽得也露出焦慮之色。當初並州兵馬從並州來到洛陽,一路走的乃是河內郡,如今這河內郡已在聯軍手中,想要重新從河內郡回並州,顯然是不可能的了。
張遼聽得微微一笑:“諸位勿憂,我等回並州卻是安全萬分。我等不必走那河內郡回並州,我等從河東郡回並州也是一樣。”
眾人聽了張遼所言,頓時露出喜悅之色來。呂布一拍案幾,道:“好!如此那我等便從河東回並州。諸位且下去收拾軍馬器械,我等今夜便走!”
眾人轟然應諾。
離開呂布營帳,張遼招手叫過曹性,在其耳旁不斷地吩咐著什麽,曹性連連點頭,對張遼露出佩服之色。
當夜,呂布兩萬多點的並州兵在夜色的掩護下,悄悄地撤離了虎牢,向河東進發,準備從河東回並州老家。
而對於虎牢關中的一切,關外的聯軍並不知曉。隻見虎牢關的城頭上依然有著士兵在守衛,雖然那守衛的士兵看上去有些老弱。幾天下來,聯軍依然沒有對虎牢采取任何的實際行動。
直到有一天,虎牢關的關門緩緩打開,從中走出幾十打著白旗的老弱軍卒來到聯軍軍營請降的時候,眾諸侯才得知這虎牢關早已經是一座空城了。
眾人羞愧不已,直接出兵三萬將虎牢占領。袁紹也將自己的盟主營帳搬進了虎牢關中。虎牢關已是人去鏤空,除了韓遂等人的營帳中所留下的幾萬傷殘軍卒,沒有留下任何東西。
不過既然能夠毫不費力地將虎牢關給占領了下來,眾人還是很開心的。但是很快眾人都不免有些錯愕和疑惑了,這虎牢關中的韓遂和呂布他們為什麽要放棄虎牢呢?難道他們選擇背叛了董卓?是的,一定是這樣的,不僅是各路諸侯們這樣想,就連那些將領們也是如此這般想。
“諸位,如今我等不費吹灰之力便將虎牢拿下,可見董賊已是大失人心,此是上天要幫助我們聯軍消滅他。我等便要趁此良機,趁董賊不妨,給與他一個措手不及,吾已決定,聯軍在虎牢留下一萬兵馬,其餘兵馬全部開赴洛陽,此戰定要將董賊誅除!”袁紹手按劍柄,意氣風發地大聲說道。
眾人聽得很是讚同。一旁的袁術卻是冷哼一聲:“不知盟主說那第一位進入洛陽便可封為大將軍的話是否還算數?”
眾人聽得袁術所言,頓時麵上都冒出一股貪婪的神色,目光齊齊投向袁紹。袁紹麵色一沉,見眾人皆是看向自己,冷聲道:“公路怎麽說出這樣的話,先前吾在眾英雄豪傑麵前所說的如何不作數?諸位但請放心,隻要那位豪傑先行入了那洛陽,吾等便拜其為大將軍!”
眾人聽了袁紹所言,各自摩拳擦掌,不懷好意地看著其他人。袁紹見了,心中冷笑,這些白癡,那董卓豈是那麽好對付的?洛陽有董卓西涼軍二十多萬,可是夠你們喝一壺的。待得你們和董卓拚個兩敗俱傷的時候,我袁紹到時把你們都給順手解決了,那這天下豈不是我袁本初的天下了?嗬嗬。袁紹想到這,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絲微笑。
袁吉心中卻是不斷地思考著這虎牢關為何會如此地容易得到,而那韓遂和呂布究竟是為了什麽要背叛董卓。想了半天也沒有想明白到底是怎麽一回事,這時袁吉一旁的鄭華搖頭笑了一聲道:“記得前些天我跟少偉你所說的嗎?”
袁吉心中頓時一動,驚訝道:“難道是?”
鄭華點了點頭,袁吉不由得苦笑連連,沒想到這董卓還真的如同鄭華所猜測的那樣,最終還是撤離了洛陽。如此一來,這虎牢的韓遂和呂布他們撤軍的事情也是理所當然的了。聯軍們不費吹灰之力占領虎牢也是情理之中。
“阿福,趁聯軍各諸侯還不知道董卓已經棄了洛陽,我們趕緊領兵前去吧,隻要你第一個入了洛陽城,這大將軍的職位非你莫屬!”鄭華興奮道。
袁吉指著前方的各諸侯笑道:“你看看他們那神情,一個個都做好了向洛陽進發的準備了。一個大將軍的職位,使得他們忘卻了洛陽還有董卓的存在。不過他們是歪打正著了,這洛陽現在可是一座空城。你說我還有機會比他們先入洛陽嗎?”
鄭華自然看到了前方各諸侯的神情,聽了袁吉所說,頓時有些愕然。不過隨即搖了搖頭:“不管如何,這大將軍的職位阿福兄還是要盡力拿到手,這對於你以後的大業可是有所幫助,要是讓其他人得了,若是得了是你袁家人也沒什麽,若是非你袁家人,那麽你袁家三兄弟麵子上可就過不去了。”
袁吉點了點頭,道:“子泰言之有理,那麽吾便盡力而為吧。”
“如此,諸位便好生回去整頓兵馬開赴洛陽!我等誓要趁此將洛陽一舉攻下,再將董賊梟首示眾,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諸位共勉!”袁紹大手一揮,慷慨陳詞道。
眾人抱拳齊聲應了聲諾,接著便各自回營整頓兵馬。
各人一回到營寨,頓時鼓聲大作,一隊隊士兵都在各自諸侯的帶領下,紛紛從營寨中湧出,在向袁紹拱手應了一禮之後,便各自領兵往洛陽趕去。
袁吉與鮑信和淳於瓊三人自是在一起行軍,而曹操似乎對這大將軍的職位興趣不大,並沒有像眾人一般,那麽焦急著領兵出發。
袁吉沒有和曹操說太多的話,直接領著手下三萬餘兵馬隨著眾人直奔洛陽。
正如袁吉和鄭華他們所肯定的那樣,董卓已經完全放棄了洛陽,各個諸侯也是從洛陽逃脫的百姓那裏知道了洛陽的情況。
董卓放棄洛陽的消息令眾人更加地興奮和激動了,瘋狂地催促著各自的兵馬向洛陽奔去。不過兵馬也是分步軍和騎軍,騎軍自然要比步軍快,最終不少諸侯嫌自己的步軍行軍太慢,幹脆直接領著騎軍,將步軍完全拋棄。
當虎牢關中的韓遂、馬騰和呂布三人在接到董卓放棄洛陽,撤軍關中的消息時,董卓的大軍已經將要前行到函穀關了。韓遂、馬騰和呂布等人自然知道自己等人算是被董卓當成了斷後之人。
如今洛陽已經被董卓放棄,而關外的幾十萬聯軍又是虎視眈眈,這虎牢關是決計守不下去了。韓遂、馬騰和呂布三人自是要為自己將來的後路考慮。
韓遂和馬騰是涼州人,全家都在西涼,除了領軍回涼州外別無它圖。兩人在夜晚時分商議了一番,決定趁著呂布不注意的當口,領著麾下的幾萬精銳兵馬悄悄撤離虎牢,奔回西涼。至於那些老弱病殘,尤其是前次與聯軍大戰所留的眾多傷殘者隻能拋棄。當晚,韓遂和馬騰二人瞞著呂布軍,領著幾萬精銳兵馬悄悄地離開了。
第二日,當呂布遣人來招韓遂和馬騰二人議事的時候,才發覺韓遂和馬騰的軍營中隻留下幾萬病殘老弱,而他二人不知什麽時候居然撤走了。
呂布大為光火,沒想到這韓遂和馬騰二人居然不聲不響地就走了。如今手下並州兵馬隻有三萬不到,外無援軍,內無足夠糧草,決計守不了虎牢。
呂布將手下大小將校全部招入帳中,簡單地將韓遂和馬騰等人已經撤離的消息告訴了眾人。眾人聽罷,一陣嘩然,無不對韓遂和馬騰二人大聲斥罵。
張遼拱手說道:“如今虎牢隻剩我並州兵馬,已是孤軍,何去何從,還請將軍定奪!”
眾人聽罷,皆是目視呂布,看呂布有什麽主意。呂布道:“我心中本意乃是棄了虎牢,到關中與董卓會合,投靠董卓,以為立身之本。”
“投靠董卓也不失為一好辦法。但我想以將軍之才理應效仿關東之人。如今關東已不複董卓掌控,關東勢必為關東各諸侯所有,關東將成為群雄割據之勢。將軍為何不領我並州兵馬回歸並州,成為一方諸侯。屆時將軍再招賢納士,廣囤糧草,操練士卒,時機一純熟,將軍便可領我並州兒郎馳騁天下。縱是不能,將軍也可成為一方霸主,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番基業。”張遼很是誘.惑地說道。
呂布聽了張遼的言語,眼中頓時放出一股綠光,兩手微微有些發顫,其餘諸將也不無激動。
“文遠所言甚是!吾早已被那董卓封為並州牧,理應回並州赴任!吾與諸位在並州共創大業,還望諸位多多輔佐!屆時布與諸位同享富貴!”呂布激動道。
眾人臉上也都露出激動和喜悅的神色,抱拳大聲應道:“我等定與將軍榮辱與共,生死相隨!”
眾人應了之後,高順不無擔心道:“如今我等已經決定回並州老家。那麽現在所要做的便是如何從虎牢撤軍,安全地到達並州。”
眾人聽得也露出焦慮之色。當初並州兵馬從並州來到洛陽,一路走的乃是河內郡,如今這河內郡已在聯軍手中,想要重新從河內郡回並州,顯然是不可能的了。
張遼聽得微微一笑:“諸位勿憂,我等回並州卻是安全萬分。我等不必走那河內郡回並州,我等從河東郡回並州也是一樣。”
眾人聽了張遼所言,頓時露出喜悅之色來。呂布一拍案幾,道:“好!如此那我等便從河東回並州。諸位且下去收拾軍馬器械,我等今夜便走!”
眾人轟然應諾。
離開呂布營帳,張遼招手叫過曹性,在其耳旁不斷地吩咐著什麽,曹性連連點頭,對張遼露出佩服之色。
當夜,呂布兩萬多點的並州兵在夜色的掩護下,悄悄地撤離了虎牢,向河東進發,準備從河東回並州老家。
而對於虎牢關中的一切,關外的聯軍並不知曉。隻見虎牢關的城頭上依然有著士兵在守衛,雖然那守衛的士兵看上去有些老弱。幾天下來,聯軍依然沒有對虎牢采取任何的實際行動。
直到有一天,虎牢關的關門緩緩打開,從中走出幾十打著白旗的老弱軍卒來到聯軍軍營請降的時候,眾諸侯才得知這虎牢關早已經是一座空城了。
眾人羞愧不已,直接出兵三萬將虎牢占領。袁紹也將自己的盟主營帳搬進了虎牢關中。虎牢關已是人去鏤空,除了韓遂等人的營帳中所留下的幾萬傷殘軍卒,沒有留下任何東西。
不過既然能夠毫不費力地將虎牢關給占領了下來,眾人還是很開心的。但是很快眾人都不免有些錯愕和疑惑了,這虎牢關中的韓遂和呂布他們為什麽要放棄虎牢呢?難道他們選擇背叛了董卓?是的,一定是這樣的,不僅是各路諸侯們這樣想,就連那些將領們也是如此這般想。
“諸位,如今我等不費吹灰之力便將虎牢拿下,可見董賊已是大失人心,此是上天要幫助我們聯軍消滅他。我等便要趁此良機,趁董賊不妨,給與他一個措手不及,吾已決定,聯軍在虎牢留下一萬兵馬,其餘兵馬全部開赴洛陽,此戰定要將董賊誅除!”袁紹手按劍柄,意氣風發地大聲說道。
眾人聽得很是讚同。一旁的袁術卻是冷哼一聲:“不知盟主說那第一位進入洛陽便可封為大將軍的話是否還算數?”
眾人聽得袁術所言,頓時麵上都冒出一股貪婪的神色,目光齊齊投向袁紹。袁紹麵色一沉,見眾人皆是看向自己,冷聲道:“公路怎麽說出這樣的話,先前吾在眾英雄豪傑麵前所說的如何不作數?諸位但請放心,隻要那位豪傑先行入了那洛陽,吾等便拜其為大將軍!”
眾人聽了袁紹所言,各自摩拳擦掌,不懷好意地看著其他人。袁紹見了,心中冷笑,這些白癡,那董卓豈是那麽好對付的?洛陽有董卓西涼軍二十多萬,可是夠你們喝一壺的。待得你們和董卓拚個兩敗俱傷的時候,我袁紹到時把你們都給順手解決了,那這天下豈不是我袁本初的天下了?嗬嗬。袁紹想到這,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絲微笑。
袁吉心中卻是不斷地思考著這虎牢關為何會如此地容易得到,而那韓遂和呂布究竟是為了什麽要背叛董卓。想了半天也沒有想明白到底是怎麽一回事,這時袁吉一旁的鄭華搖頭笑了一聲道:“記得前些天我跟少偉你所說的嗎?”
袁吉心中頓時一動,驚訝道:“難道是?”
鄭華點了點頭,袁吉不由得苦笑連連,沒想到這董卓還真的如同鄭華所猜測的那樣,最終還是撤離了洛陽。如此一來,這虎牢的韓遂和呂布他們撤軍的事情也是理所當然的了。聯軍們不費吹灰之力占領虎牢也是情理之中。
“阿福,趁聯軍各諸侯還不知道董卓已經棄了洛陽,我們趕緊領兵前去吧,隻要你第一個入了洛陽城,這大將軍的職位非你莫屬!”鄭華興奮道。
袁吉指著前方的各諸侯笑道:“你看看他們那神情,一個個都做好了向洛陽進發的準備了。一個大將軍的職位,使得他們忘卻了洛陽還有董卓的存在。不過他們是歪打正著了,這洛陽現在可是一座空城。你說我還有機會比他們先入洛陽嗎?”
鄭華自然看到了前方各諸侯的神情,聽了袁吉所說,頓時有些愕然。不過隨即搖了搖頭:“不管如何,這大將軍的職位阿福兄還是要盡力拿到手,這對於你以後的大業可是有所幫助,要是讓其他人得了,若是得了是你袁家人也沒什麽,若是非你袁家人,那麽你袁家三兄弟麵子上可就過不去了。”
袁吉點了點頭,道:“子泰言之有理,那麽吾便盡力而為吧。”
“如此,諸位便好生回去整頓兵馬開赴洛陽!我等誓要趁此將洛陽一舉攻下,再將董賊梟首示眾,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諸位共勉!”袁紹大手一揮,慷慨陳詞道。
眾人抱拳齊聲應了聲諾,接著便各自回營整頓兵馬。
各人一回到營寨,頓時鼓聲大作,一隊隊士兵都在各自諸侯的帶領下,紛紛從營寨中湧出,在向袁紹拱手應了一禮之後,便各自領兵往洛陽趕去。
袁吉與鮑信和淳於瓊三人自是在一起行軍,而曹操似乎對這大將軍的職位興趣不大,並沒有像眾人一般,那麽焦急著領兵出發。
袁吉沒有和曹操說太多的話,直接領著手下三萬餘兵馬隨著眾人直奔洛陽。
正如袁吉和鄭華他們所肯定的那樣,董卓已經完全放棄了洛陽,各個諸侯也是從洛陽逃脫的百姓那裏知道了洛陽的情況。
董卓放棄洛陽的消息令眾人更加地興奮和激動了,瘋狂地催促著各自的兵馬向洛陽奔去。不過兵馬也是分步軍和騎軍,騎軍自然要比步軍快,最終不少諸侯嫌自己的步軍行軍太慢,幹脆直接領著騎軍,將步軍完全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