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使君還是鳴金收兵吧!”王鍇歎了一口氣,心中哀歎,好友許汜不知道怎麽樣了。(.)
劉岱聽得,瞄了一眼王鍇道:“這收攏戰場之兵便交與你了,我等在梁郡等你消息!”說完,看了劉繇一眼,對著劉繇點了點頭,劉繇會意,不舍地看了一眼戰場中左右衝殺的太史慈,歎息一聲,兩軍膠著,怎麽可能說撤便撤的?這一旦撤了,畢竟成潰散之勢,到時誰也走不了,這王鍇畢竟是文人,連這點都不懂。
“使君放心,楷定會將將士們帶回梁郡!”王鍇大聲道。
沒有理會王鍇的天真,劉岱與劉繇二人領著身後親兵以及一萬兵馬匆匆向梁郡方向撤去,不過那代表主帥的大旗,劉岱還是給了王鍇。
見劉岱等人漸漸行遠,王鍇無奈的歎了一口氣:“鳴金收兵吧!”
身後將官得令,遂敲響了收兵的金鑼聲。正在拚殺之中的太史慈聞的鳴金之聲,領著場中的一萬多大軍緩緩退卻。
陶謙果然是個忠厚仁慈之人,見劉岱大軍收兵,也頓時鳴金收兵並不追趕。袁吉見了卻是氣不打一處來,此時正是出擊擊敗劉岱大軍的大好時機,怎麽能放棄呢?
沒有再管陶謙如何,袁吉揮軍直追劉岱敗軍。
正在退卻的太史慈見己方大軍撤退不得,忙領幾千兵馬殿後。頓時與袁吉追趕之軍交戰在一起。
與此同時,王鍇見大軍撤將回來,正待領兵向東北方向前行,卻是不想從劉岱軍寨處方向殺將出來一萬多衣甲鮮明的兵馬。
王鍇見了吃了一驚,知道這手下幾千兵馬是無法全部帶得走了,隻好令一部將校領兵前去迎擊,自己領剩下眾人向東北處繼續前行。
這從劉岱軍寨方向處殺來的正是袁烈和紀靈二人,袁二人將劉岱軍寨奪下之後,燒了糧草,打散了劉岱兵馬之後,隨即便趕來支援,此時正好看到劉岱大旗要向東北處竄去。(.)
袁烈和紀靈二人一喜,忙揮軍直撲而去,沒想到劉岱居然分出幾千兵馬前來攔截。迅速將前來攔截的幾千人馬擊潰之後,袁烈與紀靈二人繼續追趕劉岱。
正在殿後拚殺中的太史慈見身旁士卒越來越少,自己將有陷入重圍的趨勢,手中戟槍猛地一劃,將幾名圍上來的袁兵刺殺之後,一夾馬腹,果斷撤出重圍。
處在軍陣後的袁吉見前方敵將勇不可擋,心中吃了一驚,這劉岱軍中也有猛將嗎?曆史上劉岱身邊好像沒什麽猛將啊!
“傳令下去,將前方那戰將活捉!”
“諾!”傳令兵應了聲,轉身向前方傳達袁吉的命令。
王鍇領著幾千人馬很快便被袁烈等人追上,一陣砍殺交鋒之後,幾千兵馬瞬時潰散不堪。王鍇驚了驚,心中悲呼萬分,沒有理會手下兵馬的敗亡,拍馬直向前方奔跑。
“紀靈,不需再追了,三弟說過勿要斬盡殺絕!還是收攏降兵吧!”袁烈將手中長槍收起,對著殺得正興起的紀靈喊道。
紀靈聽得,頓時收住了手中的大刀,砸砸嘴,嘀咕了一句:“真不痛快!”
袁烈聽了嗬嗬一笑,不管紀靈,而是吩咐左右押解降兵。正待袁烈收兵之時,突然遠處奔來一員渾身血跡的大將,而其身後卻是有幾百騎兵正在吆喝追趕。
那幾百騎兵袁烈等人自然識得,乃是自己兵馬,而那追殺的大將卻是不識得。
而那被追趕的大將自然是太史慈了,太史慈一見前方還有大量袁家兵馬,心中暗暗叫苦一聲,催馬向北而去。
袁烈和紀靈二人一見那大將見到自己等人便向北而去,頓時翻身上馬,吩咐了手下幾員將校一番,便領著幾十騎兵狂追而去。
不過袁烈等人終究與太史慈相距了不少距離,無論如何是追不上了。太史慈胯下的馬匹也是一匹寶馬級別的,奔行了一段時間後就隱而不現。袁烈等人隻得興歎了一下,撥馬而回。
收拾了一番戰場,袁烈和紀靈領軍押解著俘虜與袁吉會合。之後袁吉與陶謙會與營帳之中。
陶謙一見到袁吉,便哈哈一笑,和袁吉相互見了一番禮之後,陶謙讚道:“左將軍英武不凡,統兵能力更是出眾,此番與老夫將那兗州刺史劉岱擊敗,大快人心!左將軍的仁義之舉,老夫也是深為佩服啊!”
袁吉拱手還禮道:“使君抬舉了!在下身為豫州之人,而孔豫州又是昔日盟友,此番被劉岱惡意攻擊,吾如何不出兵相救?此是分內之事!更何況使君領徐州之眾前來相助,這令吉更是佩服萬分,人人都說使君乃是忠厚長者,果然不是虛言!在下卻是要替豫州的百姓感激一下使君了!”說完,袁吉便要向陶謙納拜。現在可要給陶謙一個好的印象啊!說不得將來有什麽好處呢!
陶謙見袁吉向自己納拜,頓時一慌,忙將袁吉扶起。此時的袁吉乃是左將軍,按理說官級應該比陶謙大,此時袁吉要拜他,陶謙哪敢托大?
“左將軍卻是羞煞老夫了,老夫與孔使君乃是昔日好友,今番出兵相助隻不過是為了情義而已,沒有左將軍說得那麽高義!”不過陶謙嘴上這麽說,臉上卻是充滿了笑意,心中也是美滋滋的,畢竟被人誇讚,哪有不舒服的。
“使君卻是謙虛了,能急朋友之所急,乃是大丈夫所為也,使君便是大丈夫!”袁吉笑說道。
陶謙聽得,嗬嗬一笑,在心中讚賞地點了點頭,在與袁吉相互吹捧了一番之後,陶謙卻是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袁吉見陶謙歎氣,心中疑惑,不由得問道:“陶使君何故歎氣?”
陶謙道:“我是在為老友孔使君而歎啊!此番劉岱雖被擊走,但是其下次肯定會攜恨再來進犯,孔使君兵微將寡,恐其抵擋不住啊!”
袁吉聽了不知道陶謙是什麽意思,隻好拱手道:“徐州與豫州毗鄰,到時劉岱若是還要進犯,陶使君提兵旦夕可到,有陶使君在一旁,那劉岱如何還敢進犯?”
陶謙看了袁吉一眼道:“話雖如此,可惜我徐州也不是太平非常!你也知道,我本是丹陽人,對徐州來說隻是外來戶罷了。徐州宗族林立,一向不服於我,昔日攝於我丹陽兵不敢有所行動,此番我丹陽兵損失兩千餘人,再加上我已年老,其必然蠢蠢欲動!我想以後若是孔使君出事,我怕沒有兵力前來救援啊!”
袁吉一聽,心中頓時一動,這陶謙莫非是要我來當這孔的守護者?要是真是如此的話,那麽豈不是?
想到這袁吉微微有些激動,但是表麵上卻是裝傻道:“如此那可如何是好?”
陶謙看了袁吉一眼,問道:“左將軍剛剛從洛陽歸來可有容身之地?”
“幸蒙孔使君仁慈,將潁川一地讓與我權作容身之處!可惜潁川破敗不堪,糧草不濟,我手下四萬大軍無論如何也是無法久持下去的。我想就好了,此番回去之後,將兵士解散,留下三千人馬守護潁川便是了!”袁吉歎了一口氣說道,不過眼睛卻是斜看向陶謙。
陶謙聽了,搖頭道:“潁川一地曆經戰亂如何能夠養兵四萬?將四萬精銳之師解散,隻留三千卻是可惜了啊!”
袁吉聽了兩手一灘,無奈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陶謙嗬嗬一笑道:“我有一法可解決左將軍之憂!”
袁吉聽了陶謙之言,有些欣喜,但麵上卻是露出疑惑之色:“陶使君有何辦法?難道是要給吉糧草,幫吉養活嗎?”
陶謙聽了一愣,手指袁吉笑罵道:“除非你將這四萬兵馬全部與我,我倒是願意幫你養活!”
“那感情好,陶使君願意,那我便送與你!”袁吉笑道。
陶謙見袁吉如此大方,嗬嗬一笑:“老夫可不願上你的當,你的這些兵馬與你久了,怎麽可與我去徐州?到時叛了亂,那老夫可就得不償失嘍!”
袁吉嗬嗬一笑,問道:“說實話,讓我將這麽多的兵馬全部解散掉,吉真的有些舍不得。陶使君便與吉說說到底有何辦法養足我這四萬人馬?”
其實袁吉心中已經知道了陶謙的意思了,但是就是不願自己說出來,陶謙說出來肯定要比自己說出那可不一樣。
陶謙看了袁吉一眼,接著緩緩道:“如今豫州孔使君兵微將寡,下次劉岱前來進犯,那是無論如何抵擋不住的。而左將軍現今兵多將廣,幾萬人馬皆是精銳,區區潁川一地那是無法養足,與其如此左將軍為何不能與孔豫州通力合作呢?孔豫州與左將軍提供容身之地,左將軍為其提供保護,這不是兩全其美,相得益彰嗎?”
袁吉聽了心中一喜,果然如此,但麵上卻是露出擔憂之色:“陶使君所說的確是兩全其美,吉也是願意保護豫州,保護豫州的百姓,但吉恐孔豫州不願接納!恐其對我有戒心爾!”
陶謙聽了袁吉所言,微微一愣,隨即嗬嗬一笑:“無妨!如今豫州沒有任何兵馬可以抵禦劉岱,他孔豫州不願接納,難道要將豫州拱手相讓與劉岱?不需擾心,老夫願意與你做個中介之人,保管讓其接納!”
袁吉聽了,頓時一喜,拱手拜道:“若是陶使君願意出麵,吉感激不盡!”
劉岱聽得,瞄了一眼王鍇道:“這收攏戰場之兵便交與你了,我等在梁郡等你消息!”說完,看了劉繇一眼,對著劉繇點了點頭,劉繇會意,不舍地看了一眼戰場中左右衝殺的太史慈,歎息一聲,兩軍膠著,怎麽可能說撤便撤的?這一旦撤了,畢竟成潰散之勢,到時誰也走不了,這王鍇畢竟是文人,連這點都不懂。
“使君放心,楷定會將將士們帶回梁郡!”王鍇大聲道。
沒有理會王鍇的天真,劉岱與劉繇二人領著身後親兵以及一萬兵馬匆匆向梁郡方向撤去,不過那代表主帥的大旗,劉岱還是給了王鍇。
見劉岱等人漸漸行遠,王鍇無奈的歎了一口氣:“鳴金收兵吧!”
身後將官得令,遂敲響了收兵的金鑼聲。正在拚殺之中的太史慈聞的鳴金之聲,領著場中的一萬多大軍緩緩退卻。
陶謙果然是個忠厚仁慈之人,見劉岱大軍收兵,也頓時鳴金收兵並不追趕。袁吉見了卻是氣不打一處來,此時正是出擊擊敗劉岱大軍的大好時機,怎麽能放棄呢?
沒有再管陶謙如何,袁吉揮軍直追劉岱敗軍。
正在退卻的太史慈見己方大軍撤退不得,忙領幾千兵馬殿後。頓時與袁吉追趕之軍交戰在一起。
與此同時,王鍇見大軍撤將回來,正待領兵向東北方向前行,卻是不想從劉岱軍寨處方向殺將出來一萬多衣甲鮮明的兵馬。
王鍇見了吃了一驚,知道這手下幾千兵馬是無法全部帶得走了,隻好令一部將校領兵前去迎擊,自己領剩下眾人向東北處繼續前行。
這從劉岱軍寨方向處殺來的正是袁烈和紀靈二人,袁二人將劉岱軍寨奪下之後,燒了糧草,打散了劉岱兵馬之後,隨即便趕來支援,此時正好看到劉岱大旗要向東北處竄去。(.)
袁烈和紀靈二人一喜,忙揮軍直撲而去,沒想到劉岱居然分出幾千兵馬前來攔截。迅速將前來攔截的幾千人馬擊潰之後,袁烈與紀靈二人繼續追趕劉岱。
正在殿後拚殺中的太史慈見身旁士卒越來越少,自己將有陷入重圍的趨勢,手中戟槍猛地一劃,將幾名圍上來的袁兵刺殺之後,一夾馬腹,果斷撤出重圍。
處在軍陣後的袁吉見前方敵將勇不可擋,心中吃了一驚,這劉岱軍中也有猛將嗎?曆史上劉岱身邊好像沒什麽猛將啊!
“傳令下去,將前方那戰將活捉!”
“諾!”傳令兵應了聲,轉身向前方傳達袁吉的命令。
王鍇領著幾千人馬很快便被袁烈等人追上,一陣砍殺交鋒之後,幾千兵馬瞬時潰散不堪。王鍇驚了驚,心中悲呼萬分,沒有理會手下兵馬的敗亡,拍馬直向前方奔跑。
“紀靈,不需再追了,三弟說過勿要斬盡殺絕!還是收攏降兵吧!”袁烈將手中長槍收起,對著殺得正興起的紀靈喊道。
紀靈聽得,頓時收住了手中的大刀,砸砸嘴,嘀咕了一句:“真不痛快!”
袁烈聽了嗬嗬一笑,不管紀靈,而是吩咐左右押解降兵。正待袁烈收兵之時,突然遠處奔來一員渾身血跡的大將,而其身後卻是有幾百騎兵正在吆喝追趕。
那幾百騎兵袁烈等人自然識得,乃是自己兵馬,而那追殺的大將卻是不識得。
而那被追趕的大將自然是太史慈了,太史慈一見前方還有大量袁家兵馬,心中暗暗叫苦一聲,催馬向北而去。
袁烈和紀靈二人一見那大將見到自己等人便向北而去,頓時翻身上馬,吩咐了手下幾員將校一番,便領著幾十騎兵狂追而去。
不過袁烈等人終究與太史慈相距了不少距離,無論如何是追不上了。太史慈胯下的馬匹也是一匹寶馬級別的,奔行了一段時間後就隱而不現。袁烈等人隻得興歎了一下,撥馬而回。
收拾了一番戰場,袁烈和紀靈領軍押解著俘虜與袁吉會合。之後袁吉與陶謙會與營帳之中。
陶謙一見到袁吉,便哈哈一笑,和袁吉相互見了一番禮之後,陶謙讚道:“左將軍英武不凡,統兵能力更是出眾,此番與老夫將那兗州刺史劉岱擊敗,大快人心!左將軍的仁義之舉,老夫也是深為佩服啊!”
袁吉拱手還禮道:“使君抬舉了!在下身為豫州之人,而孔豫州又是昔日盟友,此番被劉岱惡意攻擊,吾如何不出兵相救?此是分內之事!更何況使君領徐州之眾前來相助,這令吉更是佩服萬分,人人都說使君乃是忠厚長者,果然不是虛言!在下卻是要替豫州的百姓感激一下使君了!”說完,袁吉便要向陶謙納拜。現在可要給陶謙一個好的印象啊!說不得將來有什麽好處呢!
陶謙見袁吉向自己納拜,頓時一慌,忙將袁吉扶起。此時的袁吉乃是左將軍,按理說官級應該比陶謙大,此時袁吉要拜他,陶謙哪敢托大?
“左將軍卻是羞煞老夫了,老夫與孔使君乃是昔日好友,今番出兵相助隻不過是為了情義而已,沒有左將軍說得那麽高義!”不過陶謙嘴上這麽說,臉上卻是充滿了笑意,心中也是美滋滋的,畢竟被人誇讚,哪有不舒服的。
“使君卻是謙虛了,能急朋友之所急,乃是大丈夫所為也,使君便是大丈夫!”袁吉笑說道。
陶謙聽得,嗬嗬一笑,在心中讚賞地點了點頭,在與袁吉相互吹捧了一番之後,陶謙卻是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袁吉見陶謙歎氣,心中疑惑,不由得問道:“陶使君何故歎氣?”
陶謙道:“我是在為老友孔使君而歎啊!此番劉岱雖被擊走,但是其下次肯定會攜恨再來進犯,孔使君兵微將寡,恐其抵擋不住啊!”
袁吉聽了不知道陶謙是什麽意思,隻好拱手道:“徐州與豫州毗鄰,到時劉岱若是還要進犯,陶使君提兵旦夕可到,有陶使君在一旁,那劉岱如何還敢進犯?”
陶謙看了袁吉一眼道:“話雖如此,可惜我徐州也不是太平非常!你也知道,我本是丹陽人,對徐州來說隻是外來戶罷了。徐州宗族林立,一向不服於我,昔日攝於我丹陽兵不敢有所行動,此番我丹陽兵損失兩千餘人,再加上我已年老,其必然蠢蠢欲動!我想以後若是孔使君出事,我怕沒有兵力前來救援啊!”
袁吉一聽,心中頓時一動,這陶謙莫非是要我來當這孔的守護者?要是真是如此的話,那麽豈不是?
想到這袁吉微微有些激動,但是表麵上卻是裝傻道:“如此那可如何是好?”
陶謙看了袁吉一眼,問道:“左將軍剛剛從洛陽歸來可有容身之地?”
“幸蒙孔使君仁慈,將潁川一地讓與我權作容身之處!可惜潁川破敗不堪,糧草不濟,我手下四萬大軍無論如何也是無法久持下去的。我想就好了,此番回去之後,將兵士解散,留下三千人馬守護潁川便是了!”袁吉歎了一口氣說道,不過眼睛卻是斜看向陶謙。
陶謙聽了,搖頭道:“潁川一地曆經戰亂如何能夠養兵四萬?將四萬精銳之師解散,隻留三千卻是可惜了啊!”
袁吉聽了兩手一灘,無奈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陶謙嗬嗬一笑道:“我有一法可解決左將軍之憂!”
袁吉聽了陶謙之言,有些欣喜,但麵上卻是露出疑惑之色:“陶使君有何辦法?難道是要給吉糧草,幫吉養活嗎?”
陶謙聽了一愣,手指袁吉笑罵道:“除非你將這四萬兵馬全部與我,我倒是願意幫你養活!”
“那感情好,陶使君願意,那我便送與你!”袁吉笑道。
陶謙見袁吉如此大方,嗬嗬一笑:“老夫可不願上你的當,你的這些兵馬與你久了,怎麽可與我去徐州?到時叛了亂,那老夫可就得不償失嘍!”
袁吉嗬嗬一笑,問道:“說實話,讓我將這麽多的兵馬全部解散掉,吉真的有些舍不得。陶使君便與吉說說到底有何辦法養足我這四萬人馬?”
其實袁吉心中已經知道了陶謙的意思了,但是就是不願自己說出來,陶謙說出來肯定要比自己說出那可不一樣。
陶謙看了袁吉一眼,接著緩緩道:“如今豫州孔使君兵微將寡,下次劉岱前來進犯,那是無論如何抵擋不住的。而左將軍現今兵多將廣,幾萬人馬皆是精銳,區區潁川一地那是無法養足,與其如此左將軍為何不能與孔豫州通力合作呢?孔豫州與左將軍提供容身之地,左將軍為其提供保護,這不是兩全其美,相得益彰嗎?”
袁吉聽了心中一喜,果然如此,但麵上卻是露出擔憂之色:“陶使君所說的確是兩全其美,吉也是願意保護豫州,保護豫州的百姓,但吉恐孔豫州不願接納!恐其對我有戒心爾!”
陶謙聽了袁吉所言,微微一愣,隨即嗬嗬一笑:“無妨!如今豫州沒有任何兵馬可以抵禦劉岱,他孔豫州不願接納,難道要將豫州拱手相讓與劉岱?不需擾心,老夫願意與你做個中介之人,保管讓其接納!”
袁吉聽了,頓時一喜,拱手拜道:“若是陶使君願意出麵,吉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