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草原,雖然也是夏天,卻是涼風習習,天高氣爽,頗有古代《敕勒歌》中描寫的“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感覺。


    但在這美麗的草原上,一場戰爭的陰雲正在慢慢逼近。


    趙雲和邵老二乘坐運輸機來到了位於外蒙的第四營地。


    在飛機上趙雲就開始查看外蒙的情況了,最近是情況不是太好。


    那個進入外蒙搗亂的恩琴男爵單獨率領的所謂亞洲騎兵師,名頭嚇死人,但隻有800人。


    而且在前幾次和蒙古軍隊的碰撞中還折了不少,又在2月份進攻蒙古人民革命黨所在的恰克圖,隨後的情形就更是急轉直下了。


    由於6月以後,應蒙古人民政府的邀請,蘇俄軍隊出動第5集團軍(下屬有一個團騎兵)以及騎兵第5師大批人馬開始進入外蒙協助蒙古人民黨軍隊消滅恩琴男爵的部隊。


    恩琴男爵被蘇蒙聯合夾擊,被迫撤出庫倫,不久前被原蒙古追隨者出賣交給蘇軍,即將押到新西伯利亞被處決。


    從歐洲收集到的蘇軍資料也傳了過來。俄國此時國家的正式名稱定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


    1920年春,蘇軍有騎兵隊伍22.8萬人。因為經濟問題,從1920年底開始,蘇軍不得不大量裁減武裝部隊。騎兵部隊縮減到12.6萬人。到了1921年4月,又進一步提出縮減到10萬人。


    由於蘇聯國內戰爭的特點是作戰空間大、有機動性,所以騎兵師是這個時期的主要兵種。具有高度的快速力和極大突擊力的騎兵,有重大的戰役戰術和戰略意義。在外蒙的草原和戈壁上也是有著廣闊的空間,騎兵在這裏依然有著很大的地形優勢。而且不止這裏,整個黃河北麵基本都是這種開闊的地形,極其適合騎兵是使用,在以後就是適用於坦克的使用,隻有過了黃河才能有些地形上的差別。


    而蘇軍在這幾年中也對騎兵做了一些調整,將騎兵區分為:師屬騎兵-由各步兵師的騎兵團(營)和獨立步兵旅的騎兵連;集團軍屬騎兵-獨立騎兵旅和騎兵師;戰略騎兵-獨立騎兵軍和騎兵集團軍。


    騎兵師的編製:下轄3個騎兵旅(2團製)、1個騎炮營、1個通信連和1個騎兵工兵連,有火炮數門。應該說,這種編製基本完全符合騎兵作戰的性質,保證了騎兵所需要的機動性和突擊性。如果這樣的騎兵突進至黃河北麵的地界,基本就是沒有什麽隊伍可以抵擋的。而且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華夏內部還是軍閥混戰,炮火連天,也怪不得俄國人不拿北洋政府當回事了。


    要想對付騎兵,隻有騎兵。這個道理,在漢朝就是家喻戶曉。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騎兵第5師應該有4000名騎兵,馬匹6000、火炮12門、機槍200挺,蘇軍采用的是高加索式馬刀,長約91厘米。


    加上第5集團軍下的一個騎兵團,也就是說趙雲這次要麵對的騎兵至少有6000人左右,這仗不好打啊!在茫茫的大草原上,要想打他們,就先得找到他們!


    如果散的太開了,到時就會被他們給吃掉,如果不分散開,那就是根本找不到他們。雖然7、8萬人看起來很多,但是一旦分散開就無法形成優勢兵力給予對方圍殲了。


    而且情報還特別的提到了蘇軍裝備了一種攻守兼備的武器四匹馬拉的四輪機槍馬車。


    “機槍馬車?這可有些麻煩了!”計劃永遠沒有變化快,趙雲為了對付蘇軍準備的騎兵主力是風騎兵,速度快但是隻能近身攻擊。如果對方有大威力的機槍,對付起來很吃力的。特別是機槍200挺這個信息,趙雲看了都是心中一緊。


    還好自己有了英國人的情報,看來軍情處007的前輩也是很努力的。


    他們有,難道自己就不能造嗎?從城堡裏生產的朝鮮(高麗)精銳戰車,兩匹馬拉著一個車廂,裏麵裝有弩炮。


    把上麵的弩炮給換掉,裝上了兩挺馬沁克,威力絕對夠了。不過為了戰場上的突發情況,還是有一部分朝鮮(高麗)精銳戰車沒有換裝,反正弩炮也射的很遠,威力尚可,就先試著用。


    一口氣生產了四十輛,原裝和換裝的一半一半,蘇軍裝備的數量不明,趙雲也隻能先試試看。


    在外蒙的福克戰機都被派出去找蘇軍了。


    現在就等蘇軍的消息了,但光在家裏等,也不是趙雲的風格,還是和上次一樣留了一個步槍兵隊和三個山地步兵隊在營地留守。


    營地裏的二十支騎兵隊和一支醫療隊,以及二十隊全部都是蒙古騎射手和風騎兵混組的隊伍還把那隊全部是聖騎士組成的隊伍帶上開始渡過克魯倫河斜插向茶馬古道。


    一過河,隊伍中所有的風騎兵都被趙雲給撒了出去,這些風騎兵是最好的斥候,有些情況在天上看未必看的清,風騎兵隻是為了再次趟個道而已。[]而且趙雲身上的羊皮卷裏還有八萬風騎兵,兵力富裕,有什麽突發情況,風騎兵的重裝版聖騎士還在,所以也能鋪張浪費的使用一下手裏的人馬了。


    路上蘇軍沒遇到,蒙古人民黨軍隊到是遇到了一隊,風騎兵在跟隨了一段時間後,進行了合圍,拚著兩個風騎兵受傷後,抓到了這一隊十人。看他們的樣子像是通信兵。


    把這隊人都交給了醫療隊,醫療隊可不是隻會療傷,僧侶還有一個特殊的技能就是“說服”。


    如果俘虜交給僧侶的話,僧侶會慢慢的對他們進行思想感化,消除他們的身上的負麵影響和一些負麵的思想,使人安定。比如說吃的香,睡的好,幹活有力。


    但是如果長期不在僧侶身邊,這些好處就會慢慢消退,如果又被其它的負麵因素影響的話,就有反叛的可能,所以趙雲現在對於俘虜隻能把他們都送去僧侶旁邊接收感化,依個人的信仰忠誠度,來決定感化的時間。將來長期感化後,趙雲身邊還能出現一支仆從騎兵。


    從他們隨身攜帶的牛皮文件包中,趙雲找到了一份書信,可惜都是以蒙古文寫的,趙雲看不懂。上次的蒙古翻譯跟隨王公的軍隊走了,在這個時代能懂兩門語言的都是知識分子,沒有翻譯也看不懂,正準備收起來,一旁的英雄級人物,帖木爾開口了,“主人,能不能讓我看看?”


    這是第一次營地裏生產的單位對自己說話,趙雲很的驚奇,一開始到現在都以為他們是不會說話的,把文件遞了過去,趙雲開始好好的打量這個英雄了。原本把他派來後就把他給忘記了,當成了一般的傀儡使用,現在看來英雄級的果然有料。


    “這是給庫倫的平安信,庫倫被攻陷了,很多的蒙古王公不願接受俄國人的統治,準備逃往內蒙,前麵的哈爾艾拉格,有一千人的蘇軍還有兩千人的蒙古人民黨軍,他們的任務是堵住各地王公逃向內蒙的出口。”帖木爾直接將意思傳給趙雲,“我們原來駐守在那的隊伍被蘇軍給擊潰了,現在已經向營地方向靠攏。不過因為不敢直線行軍暴露行軍路線,所以要花費些時間。而當地的蘇軍指揮官不願待在那裏,準備等他們的步兵到了以後,由蒙古人民黨軍配合步兵來守,自己前往率領部隊去攻打賽音山達,那裏還在蒙古王公的手裏。”


    有料啊!看來學門外語是很正確的!


    “全軍前進哈爾艾拉格!”所有遊離在外的風騎兵都開始歸隊,但是空中飛機還是照常航行,趙雲這次是去包人家的餃子的,可不是被別人包餃子的。


    幾架運輸機倒是返回了營地,裝上毀滅者,這次需要他們的火藥桶來臨時客串一下航空炸彈了。


    不過在草原上看地圖不遠,可是真的要前往以60碼的速度還是要跑上一天的。


    至於風騎兵,以前在江南趙雲都是藏著掖著,在服飾上也是除了鎧甲都盡量的簡化,以免被人看出不同來,可謂是風騎兵的簡化版。但這次在外蒙趙雲所生產的風騎兵為了實戰的要求,對付的都在俄國的騎兵,甚至可能是哥薩克,所以簡化版已經不能完全適應了,所以全部生產了完整版的。


    當你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波蘭裝甲部隊徽章時,你會發現一隻近乎垂直,頂部稍彎的抽象形翅膀,你會聯想到這個標誌所來源於的波蘭舊時輝煌的軍事傳統,因為這種木架和羽翎所製的巨大翅翼曾是波蘭翼騎兵部隊的象征。


    沒錯,風騎兵其實就是翼騎兵,波蘭的翼騎兵起源於匈牙利,但他們與匈牙利騎兵不同之處在於他們融合了東西歐的騎兵元素,不再隻是歐洲給輕騎兵定義的輕武裝的散兵遊勇,他們既是重騎兵,也是輕騎兵,頭頂圓錐形的帽子,其盔堅甲固又迅猛輕捷。


    騎槍是他們的基本武器,和重騎槍不同,這種騎槍前後粗細是一樣的,類似於宋代的騎槍,衝鋒時將騎槍或架在盾牌特意留出的缺口上,或者就這樣持著,“半置於馬耳上方”。


    他們使用的盾,是典型的法式圓盾(rondaches)這種盾牌用木材製成,還漆著黑紅兩色相間的條紋。


    使用的馬刀是匈牙利式的,大多數都插在包金嵌銀的大刀鞘裏。馬鐙也與眾不同,整個馬鐙幾乎呈圓形,下麵還帶著一個小球。馬刺的樣子比較奇怪,是通過蓋著騎手腳麵的大塊金屬片固定在靴子上的。在他們的戰馬身上裝飾了一隻老鷹翅膀,是真正的老鷹翅膀,裝飾鷹翅是為了來誇耀他們的精銳地位。


    在歐洲翼騎兵常常被編成擁有150-200人的中隊,排成膝蓋挨著膝蓋的密集兩列橫隊,出眾的馬術能讓他們以密集隊形襲步衝鋒,長長的騎槍能保證首先將對手刺穿,這樣巨大的衝擊力給敵人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衝鋒過後他們再使用刀劍或火器進入混戰。那個時代西歐的胸甲騎兵和卡賓槍騎兵過於習慣一排排不斷騎到陣前發射火器,再馳回中隊後方裝填的呆板戰術,翼騎兵亡命的衝鋒總是將他們打得潰不成軍。


    翼騎兵兼具輕騎兵的速度,還能發動正規的騎兵衝鋒並被趙雲武裝了人手一支手槍,雖然比起馬槍來不如,但是一旦靠近後那射速可是不能比擬的。


    這比中世紀式的那種從頭到腳覆以層層重甲,端著重騎槍的重騎兵更適合於在廣袤的為沼澤和河流所分割的草原上的追逐戰鬥。當然,用於衝陣的話,趙雲還是認為用重騎兵比較好,但這也要對方提供機會啊!


    紮住在城裏的正是第5集團軍下的那個騎兵團,團長羅科索夫斯基。攤上了這駐紮的命令,心中很是氣憤。自己作為騎兵先到達這裏,等後麵的步兵到了以後,自己就可以出去“打獵”了。


    不過等待的日子是難熬的,現在天天窩在城裏,感覺自己都快要發黴了。


    現在才剛剛吃過午飯,閑的蛋疼的團長大人,隻能窩在被子裏睡午覺。


    “報告!”衛兵走了進來!


    “什麽事?”羅科索夫斯基睡意朦朧的問道,不是說了沒什麽事情不要來打攪嗎?


    “東麵十五裏發現了一支馬隊,大概有一千多人,正在快速向我們接近。”


    “哪裏的隊伍,是蒙古人民黨軍嗎?”一聽到是軍情,軍人的氣勢就露了出來。


    有仗打是好事,不過還是先問清楚的比較好,上次就是這樣的烏龍,自己打下這裏沒多久就聽到有馬隊接近,以為是那群蒙古王公的援軍,能好好打一仗了,跑出去才知道是友軍,迎戰變成了歡迎式。


    “不像,我們的哨兵靠上去檢查,被他們給射開了。他們裝備了大量的弓箭,像是蒙古王公的軍隊。”衛兵剛說完。


    羅科索夫斯基就高興的跳了起來,自己最喜歡的就是這樣的隊伍,連馬槍都沒有裝備,每次都可以用很小的傷亡帶來大量的功勳,“小夥子們,勳章來了!快去準備武器,這次來的是蒙古王公的隊伍,他們一定是想穿過我們到達內蒙去。我們去攔截他們!快去準備!”


    可惜啊!這次來的隊伍在穿著上的確和一般的蒙古王公的隊伍沒太大的區別,可是實力就是非常恐怖了。


    十幾裏地,在草原上看起來也沒多遠,在蘇軍衛兵報告他們團長的時候,趙雲率領的騎兵部隊,已經可以清楚的看到哈爾艾拉格的城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軍將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湖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湖西並收藏鎮軍將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