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國內和日本人談判的異聲,趙雲明確表示,“談!為什麽不談?反正隻是和日本人談,又不是一錘定音,或許談談還能談出些意料之外的收獲!”


    如果趙雲此次不願和日本人做生意,就憑日本人那點可憐的積蓄,實在是難以再維持近三十萬大軍在遠東地區作戰一年的給養、消耗。絕對用不了一年,日本人就會被蘇俄用“人海”戰術給攆下海。與其到時候,“精力旺盛”的蘇俄再次來策劃“**”、“西獨”,趙雲認為還是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態,在經濟上拉日本人一把,或者說是在戰爭上推日本人一把。誰讓老毛子在後世這麽喜歡買軍火給越南,來牽製華夏呢!賣軍火是不好的,我不賣,不過我買些,戰列艦啊,巡洋艦啊,放家裏,“觀賞”、“把玩”,總是可以的了!在蘇俄駐薊縣代表嚴重“抗議”的口號中,積怨頗深的華日兩國還是坐下來,一起好好談談,該買哪艘戰艦,又該給北方的華夏海軍添置些什麽“玩具”,哦!不,應該說是“教學用具”。


    可惜蘇俄人不懂華夏的“文字遊戲”,為了買個“教學用具”還滿心的不願意,甚至組織了一批華夏文人打著“海軍是吞金獸,理應先發展教育”的口號,來談判地點鬧事。


    其實蘇俄人最抗議的,還是華夏買來戰列艦做“靶艦”的說法,華夏人在北方的海軍,最大口徑的火炮也不過是100毫米,用這種小炮艇去和戰列艦做“對抗”,你認為蘇俄人是傻子嗎?好,這個說法,趙雲也不認可,於是授意“三王”,命令談判團把戰列艦的項目換成了采購100萬枝“三八”式步槍。這下蘇俄代表沉默了,如果說,甲午之前的華夏海軍是“藍水海軍”,那麽民國之初的華夏海軍隻能被稱為是“綠水海軍”了,而經曆了南北分家之後的北直係海軍,更是連“綠水海軍”的頭銜都保不住,隻能稱之為“沿岸防禦型海軍”,“黃水海軍”。(.好看的小說)


    而與之海軍的薄弱相比起來,華夏的一百萬陸軍組建起來那是輕輕鬆鬆。之前的日俄戰爭,沙俄用的是“水連珠”,日本人用的就是“三八大蓋”和它的前身“三十式”,由於戰場是在華夏的東北,所以這些槍支散落的到處都是,在北洋軍中,華北、東北的軍閥都有大量的日式槍支彈藥,甚至在遼寧還有兵工廠可以生產這種槍支,所以一旦列裝,就可以快速成軍,而不是像海軍那樣得要摸索個三五年甚至是三五十年,才能達到世界二、三流的水平。


    為了不再給自己添上一個更會使用“人海”戰術的敵人,蘇俄代表暫時退卻了。於是,華日兩國的談判,繼續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著。不過,據小道消息,由於此次參加談判的,華方的代表大多是參加過“甲午海戰”的海軍頭目,所以雙方難免會發生些不和諧的“插曲”,從雙方第一天談判,日方派出的都是“文質彬彬”的文職人員,到第二天,雙方已經全是派遣“孔武有力”的“文職人員”,到第三天,日方派出“大腹便便”的相撲級“文職人員”,華方出動大刀王五一輩的民間高手,就不難看出,雙方的“友誼”有多麽“深厚”,“純潔”。


    “主人,老毛子出手了。”果然,等到華日雙方談判的第五天,蘇俄代表又一次來“攪局”了。


    這次駐薊縣的蘇俄代表帶來了,來自莫斯科的電令,並要求簽署《華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以商量之前沙俄侵占的華夏領土。其實早在1919年,蘇俄政府就曾經發表致華夏國民及南北政府宣言,宣布廢除沙俄對華夏的一切不平等條約,這令華夏收複對於在《華俄薊縣條約》、《璦琿條約》丟失土地的主權恢複了一絲的希望。但蘇俄的後起之秀斯大林上台後,蘇俄開始否認之前的宣言,拒絕將這片領土歸還給華夏。還對華夏的外蒙、西疆,甚至是整個華北平原打起了念頭,不斷的派人滲透。


    而此次蘇俄拋出的條約,卻是令華夏不得不認真考慮。


    條約的主要內容:


    一、廢除華俄間一切不平等條約


    二、蘇俄放棄帝俄在華夏的一切租界、租地


    三、蘇俄放棄庚子賠款的俄國部分


    四、蘇俄取消帝俄在華夏的治外法權和領事裁判權


    五、華東鐵路同意由華夏贖回


    六、承認外蒙古是華夏領土,華夏在外蒙古有完全的永久的主權。


    當然,老毛子也是個無利不起早的國家,開出了這麽多有利的條件,那相對要求的也不少,首先華夏必須承認蘇俄的政府合法性,因為此時英美法對蘇俄的敵視,導致蘇俄在國際上的舉步維艱,甚至沒人願意承認蘇俄繼承了沙俄的地盤。


    所以蘇俄對此事也是耿耿於懷,畢竟被全世界孤立可不是什麽好事。於是蘇俄希望在薊縣設立領事館,而不是區區一個代表駐地,以打破這個封鎖。而且需要華夏承認蘇俄對於西伯利亞地區的合法性,畢竟目前蘇俄正忙於歐洲地界上的戰事,沒有時間抽身,如果此時華夏發難,支持白俄,那麽很有可能烏拉爾山脈以東的土地就都保不住了。對於其中的一條,華東鐵路,蘇俄方麵要求華夏方麵全部以糧食支付贖回款項,以填補蘇俄國內目前正在不斷擴大的“糧食危機”。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許日本再次從華夏境內“借道”,從而攻擊蘇俄薄弱的西伯利亞軍區後方。


    協議剛剛送到,沒等薊縣政府對此次蘇俄的和談做出什麽回應,在蘇俄代表上交和談內容的當天上午,這份和談的完整信息就已經傳遍了整個薊縣,鬧得民眾沸沸騰騰的,不少人都舉著牌子到政府辦公地,支持簽署這份協議。


    不管那樓外支持的口號,喊的震天,樓內一群議員絲毫沒有影響的進行著議事。


    “陰謀?”老毛子玩陰的,可惜薊縣的這群“不倒翁“也不是白混的,能夠在前清時期存活到民國初年的,哪個不是老奸巨猾。這份和談的內容,稍稍一掃就知道是一個陰謀。


    “不光是陰謀,這是**裸的陽謀啊!”不少議會的議員,一看就知道,老毛子這是玩的“拖延”的把戲。


    “蘇俄此刻朝不保夕,能否維持在華夏的特權,還不都是我們說了算,至於承認外蒙古,那外蒙古原來就是我們的,而且他們還沒把麵積17萬平方公裏的唐努烏梁海,拿來說事,所以他們壓根就是沒有誠意。”一位老議員顫顫巍巍的站起來說了一句。


    “可惜了,我們的老祖宗早就有三十六計了,他們還在關公麵前耍大刀。拖延,嗬嗬,那我們就和他們比比誰比誰更能拖!”


    由於薊縣高層的“拖”字訣,使得爐火純青,使得蘇俄和薊縣高層談判的日子一拖再拖。


    等到趙雲接手這份和談內容的時候,遠在薊縣的情報人員把薊縣高層的一些看法也都轉發了過來。


    帖木兒講薊縣的各種推測給講述了一遍。“如果我們答應了,那麽就要和日本人死磕了。畢竟蘇俄劃出的土地中,外東北此刻就落在日本手中,承認此條約,那下一步就隻有對日宣戰,這一條路可以走。而且除了外東北,其餘的土地也大半被白俄侵占,這些土地到後來還是要我們去一個個打下來。而蘇俄眼下就可以把我們拖入戰爭的泥潭,自己抽身,向西回援莫斯科也好,坐山觀虎鬥也罷,反正局勢對他們是有利的。而我們就要從隔岸觀火,變成下水貼身肉搏。屆時無論是否能從白俄還是日本人手中,把土地給奪回來,我們都是元氣大傷,甚至我們三方都是兩敗俱傷。到時,局勢的走向就又落到了蘇俄人的手裏。


    退一步講,如果我們不答應,那麽國內的那些高舉“民主”的民權組織還不把我們給撕了,在薊縣的高官個個成了漢奸,過街老鼠,萬一出一兩個憤青,搞個“政治突破”什麽的,到時我們損失就大了。對國內沒法交待,在國際上我們的地位也會一落千丈,畢竟連自己被侵占的土地,別人送回來都不敢接收,那麽還有誰會看的起呢?更別說恢複我華夏泱泱大國的自信了。所以此事還得請主人定奪!”


    “答應他們,立刻挑選合適的人員前去談判!”聽帖木兒提到此事,趙雲的麵色當即沉了下來,要知道無論是蘇俄還是帝俄,都是分裂華夏土地最多的國家,這兩貨色一脈相承,華夏的元氣就是傷在這兩貨色手中,導致後世經曆許久才有所恢複。因此每每對上蘇俄,趙雲便已打定主意要讓當年那些人血債血償,那不單是為了後世。更是為了此刻華夏的處境,但問題是,倘若目前就大打出手,那麽憑借著此時孱弱的華夏能擋得住老毛子的熊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軍將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湖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湖西並收藏鎮軍將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