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薊縣政府向日本外務省發出了,“旅大合約”到期的聲明,並嚴令,對方在《旅大租地續約》5月7日到期後,全部撤出“旅大”。否則所發生的一切後果都有日本承擔。


    這份聲明等於是往熱油鍋裏潑了一瓢冷水,整個華夏,整個遠東,都炸開了鍋。呶呶叨叨的華夏很久沒這麽“雄起”過了,不過一些國人在叫好之餘,對於華夏能否擺平日本,又開始擔憂起來。


    “兩個月,你們隻有兩個月的時間!”趙雲自從談判之後,就知道時間已經是非常緊迫。


    同時向負責擴軍後達到291萬的吳佩孚、駐守南京的朱希和統領50萬大軍的羅科索夫斯基下達了作戰指令。


    還在長江一帶的吳佩孚,雖然指揮的隊伍人數較多,相比之下任務倒是較輕,隻要指揮著各路軍閥,將他們的隊伍趕到青島等地進行集結就行了。這還得從1914年11月說起,那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趁西方列強無暇東顧之機,借口對德宣戰,出兵侵占了山東青島。華夏這次已經擺明了就是要收回“旅大”,現在又做出要順勢收回青島的動作,更是給日本施加了壓力。


    而給駐守南京的朱希也是下了類似的指令“秀秀肌肉”,一時之間上海和蘇南等地的記者,可是大飽眼福,今天受邀參觀這艘軍艦,明天又被邀請到另一艘軍艦上,平時藏著掖著的潛艇也一字排開,在江麵上給記者拍照,登在了頭版頭條之上。


    不過,這些都是虛的,是使給日本人看的。真正的出手的,則是羅科索夫斯基。趙雲給他的命令和所有人的都不同,不是“秀秀肌肉”,而是殲滅當麵之敵後,抽兵回師遠東。


    烏拉爾山脈是一座分割歐洲亞洲的山脈,如果這座險地一直控製在蘇俄手中等於進攻的主動權也一直被蘇俄給掌握著,隻有將主動權給奪過來,趙雲才能安心的讓羅科索夫斯基回師遠東,大展拳腳。(.無彈窗廣告)


    1923年3月31日,羅科索夫斯基率領全軍從鄂畢河岸的新西伯利亞城出征。西征軍將兵集中一路,全軍五十一萬九千兵馬,沿著遠東大動脈,一路向西正式投入到平定烏拉爾的大決戰中。隨行的除了大量的民壯之外,還有兩萬多從遠東、外蒙、西北等地聞訊趕來的商人,他們也嗅到了白俄軍遠征的商機,準備跟著軍隊的後麵,大賺一筆。而且有這樣想法的人明顯不止他們,這兩萬多人隻是第一批,第二批已經在江浙、湖南甚至日本等地開始出發,前來搶奪商機。


    夕陽西斜,“喝點酒暖暖身子!”幾位蘇俄軍的探子正在樹蔭下小息,他們原本是駐紮在西西伯利亞平原的中部城市伊希姆境內的師部騎兵偵察連,近日自己家的師長終日疑神疑鬼的,感覺有什麽事情要發生,就把他們給派了出來,一路疾馳到了離白俄西征軍的前線重鎮鄂木斯克還有二百多裏地方。


    這裏眼下可是一塊三不管的地帶,羅科索夫斯基一直在鄂木斯克以東兩三百裏外的新西伯利亞,雖然聲勢浩大,但已經在那裏窩了近兩三個月了一直沒什麽動靜。由白俄軍支持的一些遊擊隊,也就是靠著山地打打遊擊,一有風吹草動的就跑進了山,十分難纏,卻也威脅不到這塊平原地帶。而駐守此地的蘇俄軍隊,更加不是主力,隻是一支三線隊伍。因為上頭有“指示”,所以主力隊伍都撤到了伊希姆、秋明,組成了兩道防線。


    平日裏蘇俄軍的偵騎也不怎麽來,本地的駐軍更是窩在鄂木斯克內,周圍的白俄殘部也沒啥膽子深入平原。(.)所以這幾位攤上偵查任務的蘇俄軍探子,看到一路沒有什麽異常就想要偷懶一下。


    這些蘇俄軍的探子都說著哈薩克方言,聊著些家鄉的趣事。每個人都帶著一小袋幹糧,不過令眾人起勁的是,一個憋憋的酒囊輪流到各人手中轉了一圈,讓每人都能解上一口饞。


    連續兩年的大旱,已經令蘇俄國內的糧食麵臨短缺,而今年因為蘇俄國內兩線開戰,更是抽調了大量的勞動力,很多人都已經預測到今年也不會是一個豐收年。最近就連供給給軍隊的糧食也是越來越少了,飲酒在軍中已經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了,要不是因為他們是偵騎,整個小隊也不會有半囊酒的補給待遇。


    正當他們聊的起勁,突然他們發覺大地上的小石子震動了起來。這些探子互相對視了一眼,從對方的眼神中,證明自己不是喝多了。


    突然一個人猛然驚醒,他急跑到樹旁去解戰馬的韁繩。其他的探子也都反應了過來。他們也都去解韁繩,連酒囊掉到地上都沒發覺。


    等到這些探子騎上戰馬,上了最近的一個高坡,他們隻見到東方的大地邊冒出了一條黑線。


    “快跑!快回去傳訊!”一位探子就調轉了馬頭。


    “連副!我們不上去打探一下是哪路兵馬,有多少人嗎?”另一位年輕的探子問道。


    “還打探什麽?”那位準備好逃跑的探子回頭望了一眼,對方騎兵組成的黑潮越來越近,可是在視線的盡頭,卻依然沒有絲毫要中止的跡象。四月裏剛剛冒出嫩芽的青翠草地,被騎各色的戰馬,身穿黑底紅邊軍裝的騎兵所覆蓋,觀其數量何止上萬,被稱為副連長的探子徹斯底裏地叫道,“肯定是羅科索夫斯基,除了他的騎兵,現在附近哪家還有這麽多的騎兵,看到那條黑潮的寬度了嗎?鋪天蓋地的,綿延十裏以上,這次肯定是他的軍隊全部出動了。羅科索夫斯基的先鋒一般都是蒙古人,一騎三馬,我們要是再不走,可就走不了了。”


    說完以後,那名探子立馬揚鞭,向著伊希姆的方向竄了出去…….


    沒過一會兒,一隊一騎三馬的白俄西征軍蒙古騎兵疾馳到那幾個蘇俄軍探子的落腳處。看著遠逃的那幾個人,領頭的那名騎兵隊長揚了揚馬鞭,笑道:“看到他們胯下的頓河馬了嗎?你們之前不是一直眼饞俄國人的戰馬比我們蒙古馬好嘛!告訴弟兄們,追上去!誰搶到就是誰的……”


    伊希姆城位於伊希姆河的伊希姆平原,原本隻是一座僅擁有萬餘人的小城,但是隨著戰爭的到來,每天大量的軍隊往來,讓這座平靜的城市顯得頗為繁榮,在短短的三個月內已經達到了一座中等城市的規模。


    清晨,伊希姆城城門打開,一個排的城衛軍手持“水連珠”,兩個班各自站在城門的兩側,城樓上還有一個班,等待著檢查過往的商隊。也許是因為和白俄相隔還有數百公裏,城內外一向風平浪靜,這裏就連小小的白俄遊擊隊都幾乎不存在,這些城衛軍一個個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懶洋洋的,按部就班的打開城門後,拄著步槍打瞌睡的都不在少數。


    遠處的大道上,一支龐大的商隊,由鄂木斯克的方向緩緩行來,十幾架四輪馬車都裝得滿滿的,深深的車轍印顯示出,車裏的貨物分量不輕,隻是蒙著雨布也不知車裏裝的是什麽貨物。其實對於伊希姆城來說,這麽大的商隊並不少見,別忘了伊希姆城離烏拉爾山脈可不遠,而烏拉爾地區可是整個蘇俄的“礦石倉庫”,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商隊中的成員,除了兩百名馬夫、苦力之外,其中居然還有二十幾位扛槍的士兵。


    其實,單純要說商隊中有二十幾位士兵,還並不是很了不得的事情。雖然附近沒有白俄遊擊隊的騷擾,但是一般的軍用物資,有幾個士兵押送也是很正常的。可是一共才十幾架四輪馬車,卻有兩百多名馬夫、苦力。這樣的一支商隊,到底運輸的什麽好東西呢,一時之間無聊的城衛軍開始相互討論起來。


    “排長,你猜這是運送的什麽?什麽寶貴的東西要這麽多人來搬運?”城門樓子上的城衛軍,看著越走越近的商隊,小聲向身旁的排長詢問著。


    “不是礦石,就是西遷的機器設備,聽說東麵那裏什麽都缺,經常有隊伍把工廠裏的機器拆了賣給華夏人,去換糧食。所以上頭下令把東麵的機器設備都西遷,不給華夏人買的機會。”城衛軍看門的排長說道。


    “糧食?”一聽到“糧食”兩字,所有人都來了精神,


    “用那些鐵疙瘩真能換到糧食?”


    “華夏好像離咱們這邊很遠?他們那裏的糧食多嗎?”城衛軍一邊議論著,一邊好奇的看打量著快要走到眼前的商隊。做為一名蘇俄的戰士,對於沙俄並沒有太多的敬畏之心,對沙俄遺留下來的機器設備,並沒有像高層看的那麽重要,這年頭連吃的都沒有了,還要那些鐵疙瘩幹嘛!活在底層的百姓永遠是把物質放在第一位的。


    “管他那麽多呢,隻要不是發往莫斯科的特別運輸隊,在這裏就都得聽咱們的,檢查一下。他們那麽多人,肯定有很多的吃的,待會你們幾個找點麻煩,看看能不能從那裏扒拉點糧食!”城衛軍排長向樓下的兩個班的班長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軍將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湖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湖西並收藏鎮軍將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