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萬壽山,
密密接煙樹。
中有望帝魂,
悲啼不知處!
和曆史一樣,崇禎帝並沒有在武英殿自盡,而是帶著大太監王承恩上了煤山,不同的是,由於是親王起兵,後宮的宮女妃嬪均沒有奉詔自殺,隻有皇後周玉鳳跟著皇帝來到了那顆歪脖子樹下。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崇禎雖然用人不堪,但是氣節上卻是古今亡國之君中屈指可數的。
按照自己所留的遺詔,崇禎親手摘除了頭上的冠冕,解下了腰帶,掛到了那課歪脖子樹上,遙望了腳下的紫禁城最後一眼,緩緩地將頭伸進了綁好的索扣之中。
皇後周玉鳳也拿出了三尺白綾,學著自己的丈夫,將白綾綁好,緊緊地盯著麵色決絕的丈夫。
“恭送大明天子!”
大太監王承恩如同杜鵑啼血般地哀鳴起來,在帝後如同風中百合般掛上樹梢口,亦是取出了一條數尺長的白綾將自己吊死在了煤山之上。
“陛下殉國,豈能無忠臣隨侍,本官誓死不從奸黨。”
武英殿外,皇帝殉國的消息傳來,錦衣衛僉事王國全,憤憤不平地看了跪在殿外的黃文昌和德王朱由樞以及趕到武英殿外的李興之一眼,猛然舉起了手中的長刀,割向了自己的脖頸。
“哈哈哈,陛下身死,你們這些奸臣逆黨心滿意足了,陛下臣來了。”
駙馬都尉鞏永昌亦是憤然舉刀。
“叛國逆賊,本伯和你們拚了。”
從後宰門趕到武英殿的襄城伯李國楨同樣憤憤不已,看到王國全和鞏永昌自殺,亦是舉刀狂吼,帶著幾個家丁和新樂侯劉文柄衝向了靖北軍的防線。
“居然敢質疑陛下聖旨,放弩箭。”
黃文昌麵無表情地下達攻擊的命令,他沒有想到平時膽小如鼠的李國楨居然還有這樣的勇氣。
“嗖、嗖、嗖……!”
一輪密集的箭雨過後,劉文柄和李國楨頹然倒地。
“陛下……臣對不起您……是臣克扣軍餉……弄的京營兵力不足……被叛軍一舉破城……臣隻能以死贖罪了。”
倒在地上的李國楨掙紮著想要抬起頭來,可是他卻根本爬不動,身上傳來的疼痛感讓他感覺自己的氣力被抽空了一般,斷斷續續地說了兩句話,還是沒有將頭抬起,脖子一歪,終是不甘地身死當場,隻那眼睛依然死死地盯著眼前的靖北軍。
<a href="http:///"></a>
“鞏駙馬……襄城伯……新樂侯……!”
司禮監秉筆太監陳大全很想效仿一眾殉國的大臣,和眼前的叛軍拚個你死我活,可是想到皇帝的遺詔,想到年僅七歲的定王朱慈炯,卻始終提不起手中的長刀,隻癱坐在地上不停地哀嚎。
“快隨本帥去勤王護駕!”
宿衛武英殿的諸將官以決絕的勇氣發動了臨死反撲,李興之也估計到崇禎已經殉國,故此長刀一舉,喝令左右軍士攻進了武英殿。
“陛下,娘娘……臣來遲了,臣來遲了啊!臣等隻為清除奸黨,陛下和娘娘又何至於此啊……這是陷臣和德藩以及天下將士於不義啊!”
萬壽山上,大明的大都督府左都督李興之、德王朱由樞、保定總兵黃文昌以及原大明內閣次輔張四知等人死死地跪在帝後上吊的歪脖子樹下,哭的死去活來。
“臣也想不到陛下如此剛烈,臣等雖無惡意,但畢竟逼死了君父,隻有一死方可贖臣等之罪也。”
李興之幹嚎了一通,霍然而起,猛然拔出了腰間的長劍,作勢就要割向自己的脖頸。
“大帥,大帥……陛下遺詔寫的明明白白,他自殺殉國是因為朝中的袞袞諸公們皆是無信無義之人,非君誤臣,諸臣誤君啊,您身負我十餘萬靖北軍將士之重,又何必輕言死字,時下我等最要緊的事是為陛下發喪,將陛下遺詔昭告天下,擁立定王登基,然後再好好地整治那些背恩忘義的朝臣,剿除李自成和東虜這兩個心腹大患,中興我大明江山社稷啊!”
張邵謙和黃文昌連忙起身抱住李興之,奪過他手中的長劍,口中不停地勸慰著,心中則是腹誹不已,有必要這樣嗎?,明明是你起兵靖難,逼死了皇帝,現在又他娘的在這裝忠臣。
朱由樞跪在崇禎的屍體前,看著作勢自刎的李興之也是腹誹不已,你他娘的到是割呀,哭了半天,就等著自己的部下救你呢。
“你們說的是,這把劍還是本帥攻破沈陽返回山東時陛下所賜,當時陛下的聖音猶在耳中,就是要本帥持此天子之劍,替國朝剿除內賊外寇以及朝中的奸黨,熟料不過月餘,陛下便和臣天人永隔,本帥實在是心痛不已,如今本帥隻感到天旋地轉,渾身無力,徐先生為陛下發喪之事便由你負責,京中逆黨奸臣甚多,你可傳書萊登,著講武堂大使呂輕侯帶兩千千學員入京,讓他們署理京師事務,至於迎接德王的那些官員,且讓他們在家中安養,待新帝即位,大行皇帝安寢後再作處置。”
“主公放心,屬下定會將這些事情安排的妥妥貼貼。”
徐以顯心中一動,抬眼看了李興之一眼,莫非這狗大帥當初弄講武堂的時候就想到了入主北京事宜,要不然花那麽大代價,養了幾千上萬名軍中子弟學習靖北軍中軍事文化課程幹嘛。
“還有,王承恩、周遇吉、王國全、鞏永昌等在此次靖難之戰中替皇帝殉國死節的將士,你都要好好安葬,就把他們安葬在大行皇帝的陵前,至於他們的家人也要好好安撫,適才本帥不是著人去抄陳新甲和高起潛等人的府邸嗎?就用這二人家中的錢糧撫恤吧,待陳演等人將銀子送來,你再派人按本帥此前的名單,先拿下一部分人,本帥要在大行皇帝的陵前將諸賊活剮了。”
“主公放心,屬下這就去辦。”
徐以顯連忙應承了下來,不過宮中諸事,他也不甚了了,好在張四知這個原崇禎朝的內閣次輔在側查漏補缺,他也不虞亂了方寸。
密密接煙樹。
中有望帝魂,
悲啼不知處!
和曆史一樣,崇禎帝並沒有在武英殿自盡,而是帶著大太監王承恩上了煤山,不同的是,由於是親王起兵,後宮的宮女妃嬪均沒有奉詔自殺,隻有皇後周玉鳳跟著皇帝來到了那顆歪脖子樹下。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崇禎雖然用人不堪,但是氣節上卻是古今亡國之君中屈指可數的。
按照自己所留的遺詔,崇禎親手摘除了頭上的冠冕,解下了腰帶,掛到了那課歪脖子樹上,遙望了腳下的紫禁城最後一眼,緩緩地將頭伸進了綁好的索扣之中。
皇後周玉鳳也拿出了三尺白綾,學著自己的丈夫,將白綾綁好,緊緊地盯著麵色決絕的丈夫。
“恭送大明天子!”
大太監王承恩如同杜鵑啼血般地哀鳴起來,在帝後如同風中百合般掛上樹梢口,亦是取出了一條數尺長的白綾將自己吊死在了煤山之上。
“陛下殉國,豈能無忠臣隨侍,本官誓死不從奸黨。”
武英殿外,皇帝殉國的消息傳來,錦衣衛僉事王國全,憤憤不平地看了跪在殿外的黃文昌和德王朱由樞以及趕到武英殿外的李興之一眼,猛然舉起了手中的長刀,割向了自己的脖頸。
“哈哈哈,陛下身死,你們這些奸臣逆黨心滿意足了,陛下臣來了。”
駙馬都尉鞏永昌亦是憤然舉刀。
“叛國逆賊,本伯和你們拚了。”
從後宰門趕到武英殿的襄城伯李國楨同樣憤憤不已,看到王國全和鞏永昌自殺,亦是舉刀狂吼,帶著幾個家丁和新樂侯劉文柄衝向了靖北軍的防線。
“居然敢質疑陛下聖旨,放弩箭。”
黃文昌麵無表情地下達攻擊的命令,他沒有想到平時膽小如鼠的李國楨居然還有這樣的勇氣。
“嗖、嗖、嗖……!”
一輪密集的箭雨過後,劉文柄和李國楨頹然倒地。
“陛下……臣對不起您……是臣克扣軍餉……弄的京營兵力不足……被叛軍一舉破城……臣隻能以死贖罪了。”
倒在地上的李國楨掙紮著想要抬起頭來,可是他卻根本爬不動,身上傳來的疼痛感讓他感覺自己的氣力被抽空了一般,斷斷續續地說了兩句話,還是沒有將頭抬起,脖子一歪,終是不甘地身死當場,隻那眼睛依然死死地盯著眼前的靖北軍。
<a href="http:///"></a>
“鞏駙馬……襄城伯……新樂侯……!”
司禮監秉筆太監陳大全很想效仿一眾殉國的大臣,和眼前的叛軍拚個你死我活,可是想到皇帝的遺詔,想到年僅七歲的定王朱慈炯,卻始終提不起手中的長刀,隻癱坐在地上不停地哀嚎。
“快隨本帥去勤王護駕!”
宿衛武英殿的諸將官以決絕的勇氣發動了臨死反撲,李興之也估計到崇禎已經殉國,故此長刀一舉,喝令左右軍士攻進了武英殿。
“陛下,娘娘……臣來遲了,臣來遲了啊!臣等隻為清除奸黨,陛下和娘娘又何至於此啊……這是陷臣和德藩以及天下將士於不義啊!”
萬壽山上,大明的大都督府左都督李興之、德王朱由樞、保定總兵黃文昌以及原大明內閣次輔張四知等人死死地跪在帝後上吊的歪脖子樹下,哭的死去活來。
“臣也想不到陛下如此剛烈,臣等雖無惡意,但畢竟逼死了君父,隻有一死方可贖臣等之罪也。”
李興之幹嚎了一通,霍然而起,猛然拔出了腰間的長劍,作勢就要割向自己的脖頸。
“大帥,大帥……陛下遺詔寫的明明白白,他自殺殉國是因為朝中的袞袞諸公們皆是無信無義之人,非君誤臣,諸臣誤君啊,您身負我十餘萬靖北軍將士之重,又何必輕言死字,時下我等最要緊的事是為陛下發喪,將陛下遺詔昭告天下,擁立定王登基,然後再好好地整治那些背恩忘義的朝臣,剿除李自成和東虜這兩個心腹大患,中興我大明江山社稷啊!”
張邵謙和黃文昌連忙起身抱住李興之,奪過他手中的長劍,口中不停地勸慰著,心中則是腹誹不已,有必要這樣嗎?,明明是你起兵靖難,逼死了皇帝,現在又他娘的在這裝忠臣。
朱由樞跪在崇禎的屍體前,看著作勢自刎的李興之也是腹誹不已,你他娘的到是割呀,哭了半天,就等著自己的部下救你呢。
“你們說的是,這把劍還是本帥攻破沈陽返回山東時陛下所賜,當時陛下的聖音猶在耳中,就是要本帥持此天子之劍,替國朝剿除內賊外寇以及朝中的奸黨,熟料不過月餘,陛下便和臣天人永隔,本帥實在是心痛不已,如今本帥隻感到天旋地轉,渾身無力,徐先生為陛下發喪之事便由你負責,京中逆黨奸臣甚多,你可傳書萊登,著講武堂大使呂輕侯帶兩千千學員入京,讓他們署理京師事務,至於迎接德王的那些官員,且讓他們在家中安養,待新帝即位,大行皇帝安寢後再作處置。”
“主公放心,屬下定會將這些事情安排的妥妥貼貼。”
徐以顯心中一動,抬眼看了李興之一眼,莫非這狗大帥當初弄講武堂的時候就想到了入主北京事宜,要不然花那麽大代價,養了幾千上萬名軍中子弟學習靖北軍中軍事文化課程幹嘛。
“還有,王承恩、周遇吉、王國全、鞏永昌等在此次靖難之戰中替皇帝殉國死節的將士,你都要好好安葬,就把他們安葬在大行皇帝的陵前,至於他們的家人也要好好安撫,適才本帥不是著人去抄陳新甲和高起潛等人的府邸嗎?就用這二人家中的錢糧撫恤吧,待陳演等人將銀子送來,你再派人按本帥此前的名單,先拿下一部分人,本帥要在大行皇帝的陵前將諸賊活剮了。”
“主公放心,屬下這就去辦。”
徐以顯連忙應承了下來,不過宮中諸事,他也不甚了了,好在張四知這個原崇禎朝的內閣次輔在側查漏補缺,他也不虞亂了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