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匆匆。


    趙德昭這一次臨時折返錦城府純屬自作主張,軍令在身,容不得他在錦城府多做停留。


    於是趙德昭隻能選擇了離開,既然王全斌聽不進勸,趙德昭也拿他沒有辦法。


    畢竟王全斌才是三軍統帥,他定下來的事,不是趙德昭所能幹預的,除非趙匡胤親至還差不多。


    兩日之內,趙德昭兩次從錦城府的南門出去,然而心境卻截然不同。


    昨天出去的時候趙德昭還是帶著些輕鬆的。


    那時候的他認為在自己的控製下,錦城府裏的百姓們因為宋軍的劫掠而激起的火焰已經被自己給成功的壓了下去。


    雖然趙德昭知道自己離開之後,那些將領們肯定會故態重萌,但是有了呂餘慶在旁壓陣,情況可能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隻可惜趙德昭辛苦了這麽久,甚至不惜將北路軍的那些將領都給得罪了個遍,才算是把這麵東牆給補上了。


    結果那邊王全斌“咣當”一下,就直接把西牆給砸爛了,讓趙德昭的一番辛苦都付諸了東流。


    當兵吃糧,吃糧當兵。


    現在這個時代裏,普通士兵可沒有什麽所謂的忠誠可言的,你出錢,我賣命,就這麽簡單。


    正因如此,趙德昭才能在前麵的時候輕而易舉的挑動起宋軍兵將之間的矛盾,拔掉了那些將領們的爪牙進而逼他們就範。


    同樣的道理,那些由投降的蜀軍重新改編的士兵們也沒有多少對蜀國,對孟昶的忠誠可言。隻要趙匡胤給的錢足夠,他們也並不介意替大宋賣命。


    可是現在,王全斌直接將人家的賣命錢都給克扣了大半,要說這些人會不鬧事?


    鬼都不信。


    征討蜀地的宋軍有多少?


    五萬多。


    投降改編的蜀軍有多少?


    十幾萬。


    單單這個人數對比就很說明問題了。


    要知道這些人可不是普通百姓能比的,他們都是蜀國的正規軍人,接受過一定程度的軍事訓練。


    <a id="wzsy" href="http://www.bqgxsydw.com">bqgxsydw.com</a>


    而且這些蜀軍大多都是集體投降的,雖說上層將領沒有了,但是中下層的組織結構還都很完整,這讓他們依舊能夠發揮出遠勝流民盜匪之類的戰鬥力。


    這幫人要是亂起來了的話,危害性極大。


    趙德昭不相信這麽簡單的事情,王全斌他一個經年老將會不懂?


    但很明顯,王全斌已經被這一次的滅國之功給衝昏了頭腦。而那些將領們也都被錦城府的花花世界給迷住了眼睛,連這麽簡單的東西都看不到了。


    此時此刻的趙德昭看著身後的錦城府,看到的似乎並不是一座巍峨的城市,而是一座即將爆發的火山。


    可惜的是,趙德昭什麽都做不了,隻能是一聲歎息之後,打馬離開了。


    沒花多少功夫,趙德昭他們就趕到了津渡,登上了留候的船隻,追趕前方的船隊而去。


    當初東路軍逆流而上,花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才算是到達了錦城府。


    如今趙德昭和孟昶等人順流而下,按道理應該會比東路軍的速度要快許多才是。


    但實際上,船隊行進的速度比趙德昭想的要慢了太多太多。


    花費了數天的時間,船隊才剛剛過了眉州,跨入嘉州地界。


    這速度,簡直就和走路差不多了,甚至還略有不如。


    這倒不是船工們懈怠,隻因進入三月之後,春雨綿延之下,大江上遊出現了不小的春汛,讓船隊的航行平添了幾分艱險。


    趙匡胤特意交代過,要善待蜀國的投降主臣們,要是這些人在去往開封的路上出了差池的話,趙德昭不好交代,趙匡胤的麵子也過不去。


    所以為了穩妥起見,趙德昭隻能讓船隊放緩速度,慢慢的走了。


    坐在船艙裏的日子是極其無聊的,因為工藝方麵的緣故,這年頭的船隻都大不到哪裏去。


    即便是趙德昭居住的船也不過二十多米長,三四米寬的樣子,狹窄逼仄的艙室待久了讓人感覺壓抑得很。


    於是趙德昭準備找點事情來做。


    這一天,趙德昭登上了孟昶所在的船隻。


    對於趙德昭的突然拜訪,孟昶和花蕊夫人都有些驚訝,但二人很快就平複了神色。


    孟昶開口問道:


    “二皇子前來,不知所為何事?”


    趙德昭直言道:


    “待在船裏太無聊了,所以我想找你聊聊天。”


    “找我聊天?”


    孟昶有些愣住了,以他對趙德昭的了解,這位直來直去的二皇子應該和自己沒什麽共同話題才對啊。


    但是人家既然都開口了,孟昶自然也就不好回絕,於是他問道:


    “不知二皇子想和我聊什麽?詩詞歌賦?還是經史子義?”


    趙德昭搖頭道:


    “不聊這個,再說了我也不太懂這些。”


    “那聊什麽呢?”


    花蕊夫人適時的插話道。


    “就聊一聊蜀國是如何滅亡的吧。”


    趙德昭這話一說出來,艙室裏的畫麵就卡死了。


    回過神來的孟昶不由自主的攥緊了拳頭,可是在看到趙德昭的臉之後又頹然的鬆開了。


    踏馬的,要不是打不過,真想一拳打到他的臉上去。


    果然,自己就不該對這位聊天鬼才抱有什麽幻想。


    孟昶知道,這個話若是別人來問的話,絕對是在故意的羞辱自己。


    可要是趙德昭來說的話,那他就是真的就是想和自己聊一聊蜀國為何會亡的事情。


    這踏馬的更生氣了好不好!


    深呼吸了好幾口氣之後,孟昶才算是平複了自己的情緒開口道:


    “國亡無非是天災人禍、君王昏聵,蜀地承平多年,百姓富足,少有災禍。既然原因不在天災人禍,那邊是在我這個君王身上了。”


    “打住,我可不是來聽你這個“萬方有罪,罪在躬身”這一套說辭的。”


    趙德昭攔下了孟昶的話頭,解釋道:


    “我還是說的更明白些吧,我來找你,就是想知道蜀國的各方麵情況,包括民生、吏治、軍事等等。”


    古語有雲: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趙德昭就是想知道蜀國到底是怎麽樣走到了今天這一步的,明明是國富民強,坐擁天險的風水寶地,卻被宋軍輕而易舉的給平推了。


    其中的問題,很值得去思考。


    趙德昭想要的不是一套籠統的,簡單幾筆的記錄在史書上的說辭,而是一整套的詳細情況記錄。


    然後趙德昭就能根據這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拆解出那些導致蜀國輕易就被滅掉的原因。


    有了這麽一個試錯對象的前車之鑒,自己就能盡可能的避免再犯下同樣的錯誤。


    這些情況,想必沒有人比孟昶這個蜀國的君王更清楚的了,所以才有了趙德昭今日的拜訪。


    趙德昭的話讓孟昶有些詫異,這分明就是在為蜀國修史啊!


    這種嚴肅端正的事情,放在這種場合,真的合適嗎?


    孟昶還在遲疑的時候,他身後傳來了一個聲音:


    “便和二皇子說說吧,都到了這種地步,事無不可對人言了。”


    孟昶回身行禮道:


    “母親。”


    趙德昭也行了一禮。


    “李太後。”


    “難得二皇子有這樣的興致,那我們就聊一聊吧,我也趁這個機會說上幾句。”


    就這樣,趙德昭和一位亡國之君,一位亡國太後,一位亡國妃子,在大江船頭上談論起了蜀國為何而亡的問題。


    133、前車之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德昭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嗒並收藏德昭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