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看了眼蒸桶裏麵,問付宇:“需要蒸多長時間?”


    付宇正忙著發麵,隨口答道:“20分鍾左右吧,看著米粉呈玉色時,就可以了。”


    張振:“......”


    用不用說的這麽專業?


    呈玉色?


    玉色是什麽色啊?


    張振默默的掏出手機,開始計時20分鍾。


    八餡壽桃需要和麵醒發。


    付宇剛看到時,還挺為難。


    畢竟這麵醒發還是挺費時間的,多則一個半小時,最快也要四十分鍾。


    不過等看到特色家宴菜譜裏的製作方法後,付宇懸著的一顆心又安穩的落了地。


    這上麵很善解人意的提供了快速醒發麵團的方法。


    正常和麵發酵,需要加入酵母粉,不過這樣則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發好麵。


    但是按照特色家宴菜譜上麵說的,加入白糖和泡打粉,則隻需要10分鍾就可以搞定了。


    付宇心下暗歎,好神奇。


    手上照著製作方法開始進行操作。


    白糖和酵母粉放到一起拌勻,倒入溫水。


    攪拌至白糖和酵母粉都與水融化開。


    再將麵粉單獨倒入盆中,把泡打粉和麵粉混合在一起。


    中間挖開一個洞,將混入酵母粉和白糖的水倒入裏麵。


    慢慢開始和麵。


    水要慢慢的加。


    趁著和麵的功夫,付宇又查找了一下最後一款壽桃。


    關鍵詞:豆餡。


    第一頁出現的第一款壽桃就對應上了。


    吉祥壽桃。


    相比於前兩種,這種壽桃的做法,看似簡單,實則還需要另外熬製豆餡。


    付宇迅速翻看了一遍製作方法,牢記於心,這才專注於手上的和麵操作。


    等麵和好之後,加上蓋子,放到發麵箱裏發酵。


    付宇定時十分鍾。


    隨後開始做吉祥壽桃。


    吉祥壽桃的特點是個大,餡料飽滿,造型逼真,看上去憨態可掬,格外喜慶。


    所以用料也很實惠。


    光麵粉就足足要一斤。


    付宇照著製作方法和麵。


    10克酵母粉。


    拿著袋子抖了抖,不夠,再撒點。


    5克泡打粉,剛剛好。


    白糖適量。


    如果是在以前,付宇看到適量兩個字,就腦仁疼。


    這個適量是放幾克好呢?


    多了太甜,壞口感。


    少了不甜,也不好吃啊!


    每到這個時候,付宇都不禁暗暗慶幸。


    還好有絕對手感加持。


    哪怕就是閉著眼睛加料,都不用擔心配比問題。


    麵團揉好後,同樣放到發麵機裏,這次定時十八分鍾。


    “付宇,你過來看看,好像蒸的差不多了。”


    張振掐著時間到了20分鍾,沒敢馬上停火,叫著付宇過來瞧瞧效果。


    付宇掀開蓋子看了一眼,時間剛剛好。


    於是關火,帶著手套將盛器端出來。


    熟粉剛出鍋,實在太燙了。


    付宇將盛器放在旁邊晾著。


    開始做紅豆餡。


    付宇對於紅豆餡的了解,僅限於他媽做的豆包,以及超市裏賣的豆沙麵包,再就是冬天市麵上常見的粘豆包。


    在他的印象裏,豆餡一般都是去掉豆子皮的,而且好吃的豆沙口感很沙。


    通常用不著去嚼,在口中很快會融化,咽下去的時候喉嚨感覺很滑爽。


    但是孫銘澤卻說他吃過的壽桃,裏麵的豆餡是有豆皮和豆粒的,非常好吃。


    顧及著這一點,付宇索性又查找了一下關於豆餡的相關做法。


    這一看,才恍然了解。


    原來豆餡和豆沙,其實是兩回事。


    他平時吃的那種都是豆沙。


    而孫銘澤說的則是豆餡。


    豆餡的特點,就是在食用時,可以同時享受有豆皮和豆粒的口感。


    並且好的豆餡,皮很軟,吃起來不覺得有粗糙感。


    後廚裏有泡好的紅豆。


    付宇撈出來清洗後,開始燜煮。


    其實最好的方法是大火煮沸後,馬上關火,鍋蓋不掀直接燜四五個小時,之後再重新煮製,繼續燜四五個小時。


    這樣做出來的紅豆非常完整,無論是做豆沙,還是做豆餡,口感都是最好的。


    但是現在時間不允許,也沒有這個條件讓他慢慢弄。


    所以付宇隻能選擇其他相對而言,更節省時間的製作方法。


    將洗幹淨的紅豆直接放到高壓鍋裏。


    加入剛好沒入紅豆的清水。


    放入標準量的冰糖。


    定時三十分鍾。


    付宇一係列操作迅速而流暢。


    姚石和張振在旁邊看得目瞪口呆。


    這哪裏還像是紅案的廚子啊!


    分明就是在白案這邊工作多年的老手了。


    姚石看著付宇揉麵,稍微錯愕,也終於鬆了一口氣......


    看來這小子是真的會做壽桃啊。


    而且手法一看就很老練。


    就是不知道,他是什麽時候練出的這麽一手絕活。


    念書的時候嗎?


    姚石自己當年是跟著師傅學出來的,沒念過正規的廚師學校。


    但平日裏聽著身邊人談論,大致也清楚。


    廚師學校裏主要就是教導一些基礎的廚藝操作。


    切墩,顛勺......


    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一起學習。


    教學結果往往就是理論方麵的知識學到不少,實際上的操作則稍微弱一些。


    所以這些廚師學校畢業的學生,應聘到後廚,才算是真正開始磨練廚藝。


    師父領進門,指的就是打基礎的頭兩年。


    而張振同樣深受震撼。


    當付宇開始和麵的時候,僅僅看著他嫻熟的操作手法,張振就已經傻眼了。


    這白案和紅案一樣。


    都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細節的活。


    張振對白案了解不多,但付宇這操作手法,就算是外行看著,也會覺得簡直是行雲流水。


    這小子是真的不一般啊!


    難怪老板想要把人挖過來。


    一種認同感油然而生。


    於此同時,還有一種很陌生的情緒正悄然冒頭。


    張振感覺到了難言的壓迫感。


    好像有種即將被後浪拍在沙灘上的既視感覺。


    不過這個念頭也隻是稍縱即逝。


    畢竟後廚和其他行業有所不同。


    想在這一行展露頭角,有天賦是一方麵,最主要的還是得耐住性子磨練廚藝。


    <a href="http:///"></a>


    這廚藝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出來的。


    就連他們老板姚石,能走到今天這一步,也是曆經了多年的艱辛學藝,才慢慢熬出頭。


    張振自持有著幾十年的廚藝經驗傍身,並不擔心付宇會馬上超越自己。


    不過心裏頭倒是對付宇又高看了一些。


    這小子要是照著這樣發展下去,將來肯定不得了啊!


    要是好好栽培,那還不得成為第二個姚石,不,如果運氣好,指不定就要一飛衝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食圈外掛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巧克力蘸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巧克力蘸糖並收藏美食圈外掛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