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開設的尚食私房菜館是家分店。</p>


    位置選在了一處人流密集的小區之中。</p>


    雖然沒有大肆宣傳,但是憑借著圈子裏有口皆碑的聲譽,以及貨真價實的用料,和獨特又美味的烹飪手法,一下子就順利晉升為頗有知名度的餐飲新貴。</p>


    用劉雨農對自家私房菜館的說法,這家分店是把劉家菜總店那邊的舊風民俗,地道的古味傳承與現代餐飲服務時尚新潮流完美結合的典範,舊酒換新瓶,瓶子精美耐看,酒味兒醇厚宜人!</p>


    沉老三開車過來的時候,就覺得這家分店的選址挺有意思。</p>


    不同於總店那邊,將店址設在了一處老街,而是選擇了一處老舊的小區裏麵。</p>


    如果不是有定位,想要找到這家店,還真是有點費勁兒。</p>


    不過等進了店裏,就會發現這家分店的裝修非常有創意,心思用的很巧妙。</p>


    靠窗的位置,是情侶們的專用二人小桌,坐在小木凳上,用腳丫在桌下互相摩挲,透過窗子欣賞外麵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小區內景。</p>


    獨身過來品嚐美味的顧客,一般喜歡圍著吧台坐。</p>


    連通後廚窗口的傳菜台上,不時有做好的一盤盤菜肴,從旋轉吧台上緩緩地轉出來,供食客按需取用。</p>


    而像沉老三這樣注重隱私,對於用餐環境要求比較高的,則可以選擇到包廂用餐。</p>


    這裏會像普通的飯店一樣,有專門的服務員端茶倒水,服務的非常殷勤周到。</p>


    </p>


    雖然是分店,沉老三在被服務員引路過去包廂的時候,也不得不承認,這家店無論是裝修,還是待客的服務質量,都和總店並沒有什麽區別。</p>


    同樣是私房菜,同樣是小本餐飲買賣,劉雨農的店,卻可以同時滿足新老顧客的所有餐飲要求。</p>


    就是不知道分店的廚子手藝怎麽樣,跟總店的老師傅相比,會不會相差的過於懸殊。</p>


    張叢林親自招呼著沉老三,坐了一樓靠窗的雅間。</p>


    沉老三連菜單都不用看,也沒給張叢林說話的機會,上下嘴皮子巴巴地一碰,念出了自己之前訂單的兩道菜。</p>


    “軟糯醬香鴨,金湯碧綠豆腐,再給我來一份大碗的米飯,哦,這裏也有紅棗茶吧?來一壺。”</p>


    張叢林一聽,好麽,全都是總店最受歡迎的套餐搭配。</p>


    張叢林心裏感歎,不愧是店裏的老顧客,對他們這兒的菜肴真是爛熟於心。</p>


    嘴上則回答道:“好的,馬上給您上菜。”</p>


    服務員離開,包廂裏隻剩下了沉老三。</p>


    他環視了一圈包廂裏的裝修,一看就愣了,沉默了。</p>


    這種風格同總店的一模的樣,從壁紙到擺設,甚至連門窗都如出一格。</p>


    坐在這裏,彷若坐在總店的包廂之中。</p>


    店裏的菜式都是他最喜歡的,是他爺爺當年在總店的後廚裏曾經做過的菜。</p>


    他爺爺這人除了喜歡呼朋喚友和追求漂亮姑娘,平時就這麽一大愛好,做菜!</p>


    而且他這人在食材、火候和口味上,確實肯下功夫,鑽研探索。</p>


    也因為喜愛,他爺爺放著家裏的產業不要,一頭拜在了尚食私房菜館當時的主廚手下,老老實實呆在後廚裏炒了半輩子的菜。</p>


    他每每琢磨出個新菜式來,就先做出來給沉老三和沉奶奶嚐新,聽取沉奶奶的意見,再瞅合不合沉老三的口胃。</p>


    沉老三哪個菜吃得多,喜歡吃,哪個菜吃得少,不愛吃,老爺子都默默地記在心裏。</p>


    後來,直到老爺子去世,都沒有人知道這位窩在後廚裏兢兢業業掌勺的大廚,原來是沉家人。</p>


    不過也是自從那之後,沉老三就成了尚食私房菜館總店的常客。</p>


    裝在大圓盤裏的軟糯醬香鴨,爆炒後外焦裏嫩的鴨肉飄出馥鬱的香氣。</p>


    從造型到打荷做的盤子,都是總店慣用的那一套。</p>


    鴨肉塊剁得極均勻,每一塊鴨肉上都帶著醃製入味的肥香鴨皮,最底層的骨架上那些微薄的鴨肉,下鍋炸出一層脆皮,爆炒後沾染著濃烈的麻香。</p>


    沉老三就稀罕這股麻辣鮮香的重口兒。</p>


    金湯碧綠豆腐是用鹵水點的豆腐,混著純黃豆炸製的濃豆漿,過油炸製,上麵鋪著秘製的鬆茸碎,再用濃稠甜香的南瓜湖澆製,濃香四溢,入口回甘。</p>


    沉老三握著羹匙,怔怔的看麵前的這道軟糯醬香鴨。</p>


    不是他以前在總店那邊吃過的味道。</p>


    但是卻同他爺爺曾經在家裏烹飪過的經典老味道軟糯醬香鴨一模一樣。</p>


    尚食私房菜館的菜肴,大都進行過改良。</p>


    相比於經典老味道,更貼合當代人的飲食習慣和口味。</p>


    而他爺爺卻更崇尚於各種菜肴的經典老味道。</p>


    覺得無論什麽時候,隻有經典的老味道才是嚴守著傳統工藝,保留著最初味道的烹飪方法。</p>


    越是像這種在當今社會即將失傳了的經典味道,才是最珍貴最值得品嚐的老味道。</p>


    軟糯醬香鴨爆炒得焦焦脆脆的,骨頭可以嚼碎了,砸吧出滋味兒,沉老三喜歡連鴨骨一起幹嚼。</p>


    他悶聲不響的嚼著鴨肉,咂著那調得醇厚麻香恰到好處的鮮香味兒,心裏酸的,甜的,苦的,澀的,一團回憶奔湧著泛濫……</p>


    沉老三望著菜盤的眼神兒黑幽幽的,深不見底,彷佛透過這盤菜,瞧見了記憶中那道雖然有些句僂,但架勢極其專業的身影。</p>


    老爺子上身隻穿了寬鬆的白背心,後脖梗子被毒太陽炙烤成暗紅色,熱汗奔放地流溢。</p>


    往廚台前一站,架勢一端,做飯動作非常嫻熟。</p>


    切絲切片的刀工細致利索。</p>


    結實的銅色手臂端起一口鑄鐵鍋,顛菜顛得均勻敞亮,橫三豎四,左五右六,頗有節奏感。</p>


    沉老三怔怔地陷在回憶中,那一瞬間,突然就覺得嘴裏的軟糯醬香鴨跟以前曾經吃過的味道重合了。</p>


    充滿了市井家居小日子的凡俗親切感,嘴裏滿溢的是懷念已久的香味撲鼻的經典老味道。</p>


    他手裏還握著快子,卻忘了放下,不知不覺,失神的時間就有點兒長了......</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食圈外掛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巧克力蘸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巧克力蘸糖並收藏美食圈外掛帝最新章節